浅析小提琴演奏中的音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2023-03-26 19:01苏靖婷
参花(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表现力小提琴演奏者

音乐的演奏本质上是一种精细的技艺。每个演奏者的每次演奏都具有不同的感情,可以说每场小提琴演奏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弹奏的目的,就是要触动观众的心灵,让观众理解音乐的情感。因此,音乐的内涵不仅仅凭借技巧去体现,而要演奏者自己去发掘、去传递情感,才能真正体现出音乐的含义。就小提琴来说,许多演奏者的技巧和基础都非常扎实,通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准确、理性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在此基础上,小提琴演奏者要传达音乐的内涵,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一、小提琴的音乐表现力概述

(一)小提琴音色的艺术表现力

小提琴能表现出丰富的音色和深厚的感情,主要是由于其音质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和穿透力,而且音色的变化非常精细,音质也非常独特,这是很多乐器都难以企及的。正是由于其音质的多种优点,使得其在乐器演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掌握演奏具体步骤的同时,关键的是演奏者必须对作品本身的听觉表现力进行全面的认识,从声学的角度出发,更好地体现出作品中的中音、长音、高音等与其相关的风格特征,特别是对樂曲的情感表现。在表达离别哀伤等情景时,小提琴演奏以悲怆、委婉的表现,使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能使观众也身临其境,体会到离别的痛苦;而用来表达欢快的场面时,小提琴也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轻松的气氛。

(二)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艺术表现力

小提琴不仅具有丰富的音色,还具备多样的演奏方式,不同的演奏方式会有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别是左手和右手的演奏变化。比如,左手搓弦就是一种表现手法,这种技术使小提琴的演唱更具吸引力;而右手的弓法技术也很重要,因为弓法的变化会让小提琴充满活力。双手配合演奏,可以将各种音乐的和声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三)小提琴舞台形象的艺术表现力

小提琴一直以来被冠以华丽、高贵、典雅等形容词,而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小提琴最初是为西方王室所设计。现在,随着艺术普及,人们也逐渐认识和了解小提琴的乐器特点。但是与其他乐器相比,小提琴高雅的音乐艺术气息却从未改变,无论是在大型的交响乐团中演奏或者是独奏,都会以其独有的魅力,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都牢牢地吸引住。目前,小提琴的舞台表演已逐渐与其他音乐形式结合,并不断摸索出一条与当前流行音乐艺术相适应的、适合文艺市场发展需要的新途径。

首先,小提琴演奏在场地和形式上都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打破了狭小的空间和观众的限制,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其次,高科技的灯光、音响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舞台效果,为演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最后,随着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小提琴将会与这个发展趋势融合在一起,多样化的演奏将会让这个舞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提琴演奏中音乐艺术表现力提升的重要性

小提琴声音优雅、音域宽广、表演力强,在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许多演奏者的表现技艺都很娴熟,却始终没有办法弹奏出情感丰富的作品,这主要是因为表演者缺少音乐艺术表现力。音乐艺术表现力包括视听艺术表现、知觉表达和情绪表达,但许多演奏者在表现时的歌曲眼界并不开阔,无法理解创作背景、创作情绪,对和声、调性的把握不够透彻,对作品的层次和自身身体语言的把握不够好,从而导致了作品缺乏视听、感官、情绪的表达,造成作品缺少了活力与情感。小提琴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它需要演奏者将自己的情感、音乐的性格、演奏技术融为一体,从而使演奏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音乐的艺术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让观众能够敞开心扉,与观众进行心灵交流,将音乐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小提琴演奏的音乐艺术表现力。一方面,能增强演奏者对音乐艺术表达能力的掌握,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通过反复实践,发掘自己的潜力。另一方面,演奏者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循序渐进的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艺术表达方式,并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正确地表现音乐的内容,能够增强小提琴作品的音乐性,并在挖掘和优化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加强演奏者对小提琴演奏中音乐艺术表达能力的掌握,能够促进演奏者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引导观众在小提琴演奏中提升鉴赏力,对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小提琴演奏中音乐艺术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一)对演奏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小提琴演奏者要运用熟练的技术手段把单调乏味的音符传达给观众,要使观众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感情,演奏者就必须对作品的精神和情感进行挖掘和传达,从而能够更好地传达出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艺术意蕴。所以,小提琴演奏者必须怀有饱满的感情进行演奏才能感染观众,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情绪和情感。演奏者在表演前必须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感等有足够的认识,并在演奏时全身心地投入,从而准确地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在掌握小提琴演奏的具体表现内容时,演奏者应从其表现形式、情感内涵等方面对各种乐器的特征进行准确把握。

首先,演奏者要仔细地读谱。通过练习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优化,对每个音符进行仔细的解析,从而更好地掌握作曲者的心境。因此,演奏者要养成仔细阅读乐谱的良好习惯,阅读乐谱时,不仅要对其基本的符号有正确的认识,还要对本身的曲型结构以及和声旋律伴奏等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同时,演奏者应从独特的艺术创作等角度,积极地转化乐曲的内涵,从而使之能够借助独特的联系,呈现出更为生动的乐曲。其次,演奏者要想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乐曲,就必须从演奏的音乐表现力要求出发,准确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对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通常要结合创作者的成长经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所属流派等,能够感受音乐作品创作的基本感情。一方面,演奏者要理解作品本身的结构,从全局的观点,深入地分析作品具体的内容,通过合理地整合,可以更好地掌握音乐的不同气息和不同的曲调。另一方面,要对作品的流派进行准确的分析。例如,通过对西方音乐历史的探究,演奏者了解到许多重要的作品,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并从中挑选出几位著名的作曲家,从而掌握他们的创作风格。所以在演奏之前,演奏者必须查阅有关作品的资料,不但要熟悉作曲家的风格、作曲家和时代背景,更要了解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演奏者对演奏作品的内容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以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去领会演奏的曲子,抓住情绪核心,再结合演奏技术和对作品的理解充分展现了作品的内涵,并以深厚的感情和精神内涵感染、打动听众。

(二)不断提升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巧

小提琴完整演奏是由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术来实现的,其音乐艺术表现力也是由演奏者来体现的。提高演奏技术水平是培养小提琴演奏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前提,小提琴在音色、响度、节奏、旋律等方面的优越性,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技巧,而提高自身技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多练习,二是多和别人沟通与学习。比如,在自主训练中,演奏者要严格遵守标准,比如拉弓、连弓、分弓、抬弓等。提高演奏者的基础技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加强实践与沟通外,还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把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分成几个部分,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如果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技能提升,如果达不到就重新开始。演奏者制定好学习方案后,要求能严格地实施,以达到目标为指导,有条不紊地完成技能的提高。在展示小提琴的有关内容时,演奏者要时刻注意夯实小提琴的基本功,以加强小提琴演奏时的音乐艺术表现力。即演奏者在练习中要学会夯实基础技巧,把基本的小提琴技巧分成左手和右手联合练习,这样才能在实际演出中从容自如。

提高演奏者的技術水平,对提高整个小提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演奏姿态。只有当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时,才能对乐器进行更好的控制,为提高弹奏的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错误、紧张的演奏姿势不但会加重演奏人员的体力负担,而且长期下来也会使演奏者患上职业病。其次,演奏的方式和手段。左手搓弦在小提琴演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使小提琴的声音更加丰满,同时也可以使其在音乐上的艺术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在揉弦的过程中,表演者要注意将手臂、手腕、手指关节等各部分协调好,同时运用揉弦的技术方法,适当地处理、修饰小提琴的音色,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三)不断提升演奏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及音乐修养

小提琴演奏是演奏者把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感情以外部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是其艺术观和审美观的一种体现。小提琴演奏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能反映出演奏者的综合文化素养。要想演奏出情感丰富的小提琴作品,演奏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演奏者的文化素养对其音乐艺术至关重要,而其精神则依赖于深厚的文化传统。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演奏者,能够从不同的层次,将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其次,要提高演奏者的音乐修养,让演奏者间接地掌握了音乐的思想意蕴,从而拓展了音乐艺术表现力。总之,小提琴演奏者要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成就,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演奏者也要对其他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其他艺术的特征和技巧,从而激发自己的创作积极性,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活力,也能将情感与理智完美地结合起来。而演奏者的人生历练,也会对他们的作品产生影响,对音乐作品的解读会更有亲和力,更能感受到作品的内在精神。

演奏者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音乐素养,能够全面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共性与差异。第一,演奏者在积累音乐知识时,应根据小提琴演奏的特殊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同时要掌握中外音乐史、乐理基础、曲式和声乐等方面的知识。演奏者通过丰富的阅读可扩大到对不同作曲家、创作者个人背景的了解。比如,通过对某些知名作曲家的生平、性格等的研究,演奏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创作及演奏方式,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为自己的音乐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自身的人文学科和美术学科修养,使演奏者的知识范围得到科学的扩展。通过探索艺术的本质,提高对艺术的认识,在自己的表演中更好地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更能丰富演奏者的情感表现力。比如,通过学习舞蹈、戏剧、诗歌等相关的艺术作品,能让演奏者对各种艺术作品有自己的观点。第三,演奏者要加强心理承受力。通过对弹奏技巧的不断完善,培养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演奏者在演奏时更有自信。在小提琴实际演奏中演奏者可能会出现紧张的情绪,但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遇到问题时要能够灵活应对,特别是有些演奏者在弹奏中难免会有失误,此时不能苛责,应以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开导,让演奏者在弹奏时保持高度的信心,并能从容应对。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可以让演奏者掌握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对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提琴演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小提琴演奏中,既要求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技巧,又能将演奏者的音乐性格、音乐思维、音乐想象、音乐情感和音乐素养综合表现。因此,演奏者想要轻松地将乐曲表达出来,并使其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就要具备较强的音乐艺术表现力。在此过程中,小提琴演奏者要对演奏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不断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及音乐修养,让小提琴演奏技巧为音乐服务、为音乐提供情绪和情感,切实提升小提琴演奏作品的表现力,让小提琴演奏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吕蕾.论小提琴右手技术与发音难点以及解决方法[J].北方音乐,2018(02):16-19.

[2]陈淡奇.小提琴演奏之右手技巧探析[J].通俗歌曲,2015(05):25-26.

[3]王铱荧.小提琴演奏右手技巧探析[J].音乐时空,2015(21):37-38.

[4]李想.论小提琴右手运弓技巧[J].大众文艺,2015(16):34-38.

[5]宋云.小提琴右手技巧中的常见问题二[N].音乐周报,2015-06-17.

[6]谢昊明.在小提琴练习中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D].中央音乐学院,2013.

[7]夏丹.右手技巧与小提琴演奏[J].音乐探索,2008(02):98-100.

[8]李华,李佩.小提琴演奏中右手的运用技巧[J].黄河之声,2018(03):42-43.

[9]周文.谈小提琴演奏中的右手技巧及训练[J].四川戏剧,2012(04):108-110.

(作者简介:苏靖婷,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表现力小提琴演奏者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Hey Diddle, Diddle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