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2023-03-26 09:39韩明睿
参花(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静态数字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及其软件设备产生的一类具备新时代数字化发展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进一步包装、加工,可以改善展示设计的艺术性和表现性,发挥出数字媒体的价值,提高参展者对物品本身的美学视听感官体验,营造出风格形态不同、更为生动形象、具备数字化技术特征的艺术作品。通过将数字媒体艺术运用在展示设计中,可以为展品赋予强大的生命力,在提高其观赏性、人文内涵的同时,也可以展现出作品本身表达出来的丰富文化,为参展者带来极为深刻的印象。基于此,本文针对数字媒体艺术在我国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提出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始终与科学技术的推动密不可分。例如,2019年我国举办的一次晚会上呈现了当时难度最大、最复杂的一次动态图形表演,其中展翅翱翔的和平鸽以及气势磅礴的长城,都是通过3000多名演员手持光影屏,依托发光图形来展现出来的。现场通过将无线接收器、播放器和光影屏幕绑在一起,通过共计3290个光影大屏,形成了流光溢彩的动态光影图案,为晚会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后续采访中我们得知此次表演是通过复杂的电脑编程、反复地精密计算和演员在现场重复不断地训练,才呈现出了这场让人酣畅淋漓的完美表演。因此,艺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展示设计也不例外。

二、数字媒体艺术为展示设计注入的新特征

(一)互动性

数字媒体艺术所表现出来的互动性,主要在于人可以参与到其中。在传统的展示设计中,展示设计为少数人的艺术,参展者只能被动参与到其中,享受创造者创造出来的艺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较远。但是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展示设计之后,参展者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实现和三维画面的沟通交流互动,让整个展示过程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媒体转变为多媒体,从真实物体展览转变为虚拟镜像展现,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互动,塑造了我国在艺术展览形式上的全新形态。

(二)虚拟性

将数字媒体艺术用在展示设计过程中的虚拟性特征,主要在于可以改变传统产品的展品模式和陈列形式,即无须在某种特定限制空间中进行展示,也并非一定需要实体产品。在传统产品展示过程中,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例如场地太小无法一次展现所有产品,或者由于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长时间展览。但是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优势,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通过利用VR技术,人们头戴VR设备,即可在眼前呈现三维立体化的艺术展品;可以通过运用触觉手套,与艺术产品进行互动,达成对艺术产品进行欣赏的目标;可以通过设置虚拟艺术展厅,运用互动装置遥控器、声光学电等不同技术手段,创造出数字化的产品虚拟空间。除了可以让人们进行观赏之外,还可以动手操作,甚至根据其观赏意愿,对产品展示形态等进行重新设置,创造出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可以依照其个人设计想法,随心所欲地去创造,这也是艺术发展不受限制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一)在静态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静态展示设计涉及内容较广,本文所指的静态展示设计,为对展示进行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在传统的静态展示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静态图文设计为主,是一类较为原始、同时使用较为广泛的设计展示办法。静态展示设计优势在于成本投入较少,信息传递非常清晰直观。但不足之处也较为突出,例如展示风格较为单一,效果单一,同时因为是图文展示方式,很容易在展示过程中引起参展者视觉疲劳,为参展者展现出来的内容也较为狭窄,对于展示设计的长远发展来说,其后期探索和拓展的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将数字媒体技术有效运用在静态展示设计工作中,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某种程度上,展示设计效果也将得到全方位改善,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静态展示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确保设计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举例来说,2018年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所举办的大型展览中,其中的大美中国影像长廊,就曾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结合文字、图片,创作出符合主题的新媒体作品,展现了我国近年来的国家重大事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质量上的巨大变革。若是通过传统的静态展示设计办法,参展人员只能通过简单的二维视觉感官欣赏其中的文字和图片。但是在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运用长度33.5米、高度6.6米的长屏幕,将相邻两个展区之间的通道直接创造为三维立体的光影世界。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展示设计模式,依托于声光电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让文字和图片具备更强的现代感以及高科技感,吸引参展者的注意力,改善在参展过程中的体验。但是在这一展览中,图片和文字并未呈现动态化变化,只是通过对光影的交互设计,在其中配合音乐,同时参展者在欣赏时,会产生一定的画面变化,由此会为参展者带来动态展示效果。

二是在静态展示设计过程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使设计载体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在传统的静态展示作品设计过程中,作品只能通过展台和展柜进行展示。但是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参展者除了可以通过展台和展柜观看产品,通过曲面LED屏幕、半透明幕布、曲线形环绕投影和大型4K液晶显示屏,也可以看到图文信息,为参展者带来不同的观感体验。举例来说,“行走的力量分享”展览就通过文字和照片,展现出了八月时节西北到荆州之路,一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心绪转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参展者也感受到了如何通过行走来实现对自我的内观,并在安静的岁月中唤醒来自内心的深层次力量,感悟到了其传达出来的行走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文字和图片都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所展现出来的,为参展者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二)在动态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动态展示主要是将视频展示作为核心,可以将展览内容通过视频的模式,融合音频设备展现在参展者面前。并依托视听语言,创造出一个动态化产品展示空间。通过将数字媒体技术用在展品的动态展示中,可以确保展览信息更为多元化,容易吸引参展者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对于其中的新内容,添加过程也十分便捷。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和引导之下,产品艺术设计也开始走向多样化的发展之路,例如,可以通过在其中增设不同感官互动形式,为参展者带来沉浸式体验感,让传统的展示设计从单向静态展示、实物展示,转变为双向动态展示和虚拟展示。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设计师就依托数字媒体技术,通过用更为现代化的投影装置和投影技术,让原本二维静态的河水在人们面前流动了起来,曾经一动不动的人也在画面中行走叫卖,乃至路边的花草树木,也拥有着活力和生机,让一动不动的静态画卷真正实现了动态视频展示。另外,还在其中融合音乐以及光影变幻处理效果,参展人除了可以基于視觉感官系统感悟作品传达出来的美感,还可以基于听觉系统,感悟作品传递出来的听觉语言。在参展过程中,人们也会获得一定的时空交错之感,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使作品展示效果趣味性全面增强,活力十足,生动有趣,代表着我国在展示设计上的一次创新变革。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参展过程中,也不再被动地欣赏作品,反而是主动接受展品传达出来的内涵和精神文化,更加有利于我国传统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参展者可以加强对传统艺术的理解,以确保中国传统艺术可以真正地扎根在广大群众心中,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活动中去。还有南京博物馆数字馆,在《韩熙载夜宴图》的展示过程中,将韩熙载击鼓这段静止的画面以全息展示的方式展现在参展人面前,让静态击鼓画面变为鼓槌上下轮流摆动,同时在其中配合音乐,鼓发出咚咚之响,参展者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视听体验,代入感极强,也使得参展人整个观赏过程的积极性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

(三)在交互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设计相比,交互展示由于有着较为特殊的参展互动性,受到当前参展者的广泛青睐。在传统的展示设计过程中,不管是参展者还是创作者,二者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但是通过将数字媒体艺术用在其中,可以改善参展者在参观过程中的创作兴趣,让参展者也积极地参与到展示设计过程中去。因此,如何进一步展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和优势,提高参展者和创作者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互动效率,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从本质来说,交互展示设计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为一种更为新颖的展示设计信息传达模式,也正是由于将数字媒体艺术用于交互展示设计过程中,十分关注参展活动中参展人的地位以及其可获得的信息,交互展示设计才可以真正发挥出其交互性和信息传递价值。在交互设计上,依照其主题差异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信息传达交互设计,其次是娱乐交互设计。其中,信息传达交互设计有着非常突出的人性化特征和个性化特點,可满足不同参加者的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可以综合个人需求来理解展示信息。而娱乐交互设计是目前我国各地博物馆和主题展览比较常用到的一类设计模式,并在各种展览项目中,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例如我国国家博物馆所举办的大型展览中,就曾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智能电子互动展示系统,将信息传达作为核心,为将数字媒体技术用在交互设计中的典型代表案例。其中,能源互联网智能电子互动展示大屏依托于卡牌、棋子等小游戏,以触摸的互动模式吸引了非常多的参展者到此进行游戏体验,并依托于三维建模技术,基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别展示了三个重大场景,分别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社区智能电网和中国智能大电网,突出了我国电力事业数年来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突出发展成果。再如,南京博物院通过建设数字化文物修复体验区,将娱乐作为核心,也是将数字媒体技术用于交互展示设计中的代表。通过运用触摸屏幕,可以展现出有待修复的文物。参展者在看见这一大屏幕之后,也会主动上前与屏幕进行互动,并通过小游戏的方式感受文物传递出的信息。通过游戏了解文物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实现了和展品之间的深入沟通、交流互动,使得整个展览过程趣味性十足,缩短了文物和当代人群的距离,趣味性更强。由此也可以得知,通过在展览展示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加强交互设计水平,可以进一步调动参展者在展览举办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于传承我国优质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也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还是展示设计的不断进步,都是我国艺术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也都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进步提供服务。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依托数字媒体艺术,可以使展示设计发展空间全方位拓展,延长展示设计领域互动性的发展生命。未来,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字技术,展现出展示设计的本源,才可以发挥出数字媒体技术的最大价值,为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郭恬静.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04):25-27.

[2]卜文婷.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西部皮革,2021,43(22):151-152.

[3]李鲜.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今古文创,2021(11):66-67.

[4]侯召洋,刘菲菲,周春华.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166-168.

[5]李君利.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展示设计的结合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5):74-75.

[6]张岩.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才智,2019(35):229.

[7]刘柏如.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1):88-89.

(作者简介:韩明睿,男,硕士研究生在读,长春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影像艺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静态数字艺术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猜猜他是谁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
爆笑街头艺术
50t转炉静态控制模型开发及生产实践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