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2023-03-26 21:53辛利花
参花(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图书管理工作

在公共图书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形势下,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自身所需知识,并且非常高效便捷。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使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及时的补充,并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推动公共图书馆实现全面发展。因此,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只有如此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就传统公共图书馆而言,其主要职责就在于保存和管理纸质书籍,并且还要对那些年代久远的书籍做好相应的修复维护工作。但是由于图书馆书籍种类、数量等众多,这就使传统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发生读者无法快速准确地借阅到自己所需图书的情况,而这一现象的发生不但会使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效率降低,而且读者也无法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另外,公共图书馆在日常开展工作时,图书的整理和搬运还时常会出现破损、丢失等情况,图书的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图书馆也会有一定的损失。

所以,要想从整体上使公共图书馆的效益得到提高,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将互联网优势予以合理地利用,使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效率真正得到提高,进而推动公共图书馆在整体上实现良性发展。

(二)服务内容得以更加丰富

当前,在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运用互联网这一先进理念,既可以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和效率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其服务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此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资源方式给广大读者,并且服务内容也更具系统性。也就是说,在公共图书馆,读者可以借阅到自身所需纸质图书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将相关资料进行下载保存。另外,当前公共图书馆还能够对资源進行优化整合,充分利用大数据先进技术手段对图书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读者在借阅图书的时候就会更加快速便捷。

(三)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通常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使各项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以此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公共图书馆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多种资源信息整合到一个数据库中,这样读者只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信息。另外,公共图书馆还积极运用大数据理念,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过程中,结合读者日常检索的内容、浏览记录等将相应资料信息推送给读者,这样既可以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还可以使读者获得良好的体验感。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仍有一些公共图书馆对先进技术手段所带来的革新缺少正确的认识,未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对图书资料管理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规划,这也就使此项工作缺少统一的运行机制予以规范,并且在市场调控方面也表现偏弱,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管理工作品质和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有些公共图书馆并未对大量的资源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且还缺少创新性,这些都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无法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切实需求,尤其是在查阅资料等方面,使得其在同行业中缺少应有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已有资源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同质化现象。由于公共图书馆并未针对已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规划,以此造成文献资源产生非常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虽然部分图书馆在资源命名等方面已经下了功夫,但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较为相似,这就使得读者在查阅信息的时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会影响到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效率的提高。

此外,公共图书馆缺少明确且统一的标准。就当前情况来看,公共图书馆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数据的获取方式、数据库体系结构等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使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数据质量上面参差不齐,这就使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很难得以真正地实现,进而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其价值也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二)资源共享效果不佳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过程中,资源共享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在程度上都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有些图书馆所拥有的特色化的资源往往只提供给拥有相应操作权限的少量用户,这就使得资源信息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图书资源利用率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同时,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是通过借阅、传输的方式来进行资源共享的,但此种方式由于缺少完善的机制来规范,往往只适用于本图书馆范围内的资源信息,而用户如果想要获取到更多的资源信息,则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手续才能完成资料的借阅,而这也就使得图书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给用户获取资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图书资源的价值被弱化

有些公共图书馆在对图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时,资源的价值只浮于表面,致使许多资料被闲置起来,它们的价值没有被体现出来。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在整理文献资源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具有一定特色的资源,对于其信息描述尚不完善,提供的服务也只是图书资源的借阅等,现行的运行机制无法给予有效的保障,致使许多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源价值被埋没,这样也就使其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另外,有些公共图书馆在数据库的创建质量上良莠不齐,不仅缺少特色资源作为支撑,而且还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缺少应有的联系,致使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只限于网络查询、信息复制等较为简单的内容。可见,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也是导致信息无法进行有效共享和交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图书馆的服务品质也会因此得不到提高。

(四)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部分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建设方面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缺少资金支持。现阶段,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财政拨款,但由于资金有限,所以难以为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资料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图书馆图书资源管理工作还缺少完善的机制,不能将外来资金很好地引入进来,这样对资金渠道的拓宽极为不利,也使得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进而引发资源利用率低、运行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措施

(一)强化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往的纸质图书由于携带不便等原因,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广大读者的切实需求。那么,这就需要图书馆在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大力度创建数字化资源,以此使图书资源能够变得更加丰富,只有如此才能够使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应积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图书资源进行处理,将纸质图书转变为数字化形式,从而使数字信息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例如,通过音频收集、扫描等方式,将纸质图书制作转化为可供下载的电子资源。图书馆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起相应的数据库,以此使信息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图书资料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内容。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对自身的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地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有些公共图书馆由于现有基础设施较为滞后,甚至早已超过使用年限,这样不仅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而且更加跟不上数字化发展步伐,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对基础设施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配置好信息化设施,以此使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不仅可以使读者获得良好的体验感,还能推动公共图书馆实现平稳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想使公共图书馆管理效率有所提高,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目标予以充分的明确,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推动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更好地发展,这样既可以使读者获取信息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也可以使图书馆的管理品质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增加文献检索渠道

就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来看,其在资料的检索方面过于单一化,通常是从数据库中直接搜索,但由于沒有对资源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所以读者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所需信息。而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则可以使检索方式增多,以此使管理平台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这样用户在搜索信息时可以更加快速高效,节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而用户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会由此提升。由于人们在阅读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网络平台还应对文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此使其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设备中,这样读者选择起来也会更加方便。而当公共图书馆资料搜索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的同时,也使得服务形式得到了一定的创新,服务品质和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以此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所需资料信息,并且个性化的推送服务,还能使读者的不同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

(三)创新图书资料管理业务

当前,公共图书馆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能够使以往公共图书馆服务得到有效的改善,图书资料不再只是用来收藏,而是可以向外界开放供广大读者阅读。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并通过内部结构的优化整合,使公共图书馆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图书馆要想使服务形式得到拓展,作为相关管理人员就必须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例如,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用户信息,了解他们的实际阅读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推广,让他们能够及时地获取到最新的图书资料信息,这样既可以使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又可以使图书馆的用户人数不断增长,进而推动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随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管理方式方法,以此充分调动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使工作人员在自身岗位上更加尽职尽责,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作为管理人员应对那些在工作中有良好表现的员工予以适当的奖励,以此使他们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不积极的,则要予以一定的处罚,并督促其积极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通过创建相应的奖惩机制,不仅可以使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和谐,还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

(五)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实现了电子化管理,而这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强化图书馆数据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于那些较为重要的图书资料,更加应该加强安全防护级别。同时,还应安排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来负责此项工作,以此对相应防控能力进行不断完善,以免受到病毒、不法分子的恶意入侵等,确保图书馆的资源库更加安全,推动公共图书馆实现平稳发展。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图书馆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使图书资料管理品质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管理理念、方式等进行创新,以此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万岳霞.关于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2(09):156-158.

[2]姬鲜平.谈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J].记者观察,2022(02):133-135.

[3]安相芹.“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分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1(09):105-106.

[4]王文杰.试论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21(15):157-158.

[5]王丹慧.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方向研究[J].才智,2021(19):100-102.

[6]席姣.“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分析[J].采写编,2021(05):187-188.

[7]吴青山.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浅谈[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243-244.

[8]王丽慧.关于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才智,2020(18):247.

(作者简介:辛利花,女,大专,舟曲县图书馆,初级,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图书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