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

2023-03-28 00:59唐恩泽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蝉鸣声白昼日光

唐恩泽

夕落山头黄昏时,捧书独坐书桌前。而那门外的繁华,早已不是我的繁华。

五月的天,依旧清蓝。可空气里却多了一丝燠热,窗外高远的天空之下,是阵阵被风搅动的蝉鸣声。书桌的角落叠放了三本书,算不上陈旧,但日光倾泻而下,反射着缥缈的光影。

日始,朝暾初现,寂静无边。

听见屋外刺耳的鸣笛,我睁开惺忪的双眼,原来是忙碌了整晚的运输司机在卸货。忽然间想起了《古典之殇》里自序的第一句话:“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那是约翰·列侬说过的话,现在看来形容当下社会与生活再好不过了。翻开《古典之殇》,我恍若回到了曾经的村庄,那里住着原配的世界,有着生活的品味。我像书中的那样,怀念着草长莺飞、鱼戏虾翩的过往,留恋着夏夜流萤、满地蛙声的景象,但我却再也看不见古老的祠堂和绕村的小河。凭吊着那些曾经存在于记忆里的往事风景,书中唯美凄伤的描绘,竟成了大自然的悼词和丰碑。唉,我却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日中,晴时花开,湖光涟漪。

从桌边取下一本《精神明亮的人》,那个从轮椅起身而去的年轻人,到那个王开岭都不由向他致敬的卢武铉。自那书里的白衣人到所谓光荣的父辈,一阵读来,既有思想碰撞出的喜悦,更有一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共鸣。正如书中引用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我想恰是如此,在仰望星空时,人的精神得到笼罩与滋养,它便不再黯然与孤寂。我陡然发现自己像街边的树,高大而正直,身披霞光。

日暮,紅烛未央,烛火葳蕤。

捧起手中的那本《追故乡的人》,令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那句,“不只是我走了,故乡也走了”。每到黄昏,闻见母亲做的红烧肉的味道,我便想到如糖色一般的炊烟,从每户人家烟囱里袅袅腾起的画面。不过,乡下的老屋几年前便拆迁了,一家五口全进了城,日光熹微,但从照片里,我却还能回忆起村庄的模样,天高云稠,风行草偃。偶尔会返乡探亲,看见与远方的地平线交接的田埂,我还是会把它们看作是通向天空的路,而我由于根在那里,使这故土之上交织了太多的爱与恨。但此时的风里,充斥着那份属于惆怅的群声嘁喳。灯光惨淡,洇黄的纸页上徒留对故乡荒芜的哀叹。

顾城曾写过,“我愿作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若说人生是星空下的漫漫夜路,那么书便是那白昼的月亮,一人,一桌,一书,便让我不禁神往。

岁月若是与书对望,岁月终将会老去,而我们永远年轻。

猜你喜欢
蝉鸣声白昼日光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白昼之月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蝉鸣声声(连载)
白昼国王与黑暗国王
蝉鸣声声
蝉鸣声声(四)
蝉鸣声声(三)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晒书日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