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亚洲,合作仍是首选

2023-04-04 06:05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3期
关键词:亚洲区域经济

刘馨蔚

亚洲开发银行曾发布一份名为《亚洲2050——实现亚洲世纪》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亚洲保持现有经济增速,亚洲GDP将从2010年的16万亿美元增至2050年的14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27%增至2050年的51%,30多亿人将脱离贫困,世界将迎来“亚洲世纪”。

“到本世纪中叶,亚洲有望成为一个繁荣地区。但是一切并非已成定局,其过程伴有重大风险。”报告称。

亚洲面临四大挑战

日前,在“后疫情时代的亚洲发展与合作”论坛上,来自亚洲多个国家的智库学者围绕后疫情时代亚洲国家应如何抓住机遇与挑战、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妥善处理矛盾与风险等问题展开研讨。

马来西亚亚洲战略与领导力研究所所长杨元庆指出,当前,亚洲区域正面临四个挑战。一是经济增长,经济繁荣必须成为亚洲的一个重要且优先的事项。二是教育,加强人力资源的发展,解决人力资源方面的供需错配问题,确保有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都能够在未来实现就业。三是关注能源转型和低碳经济,亚洲各国应加强在绿色能源和绿色转型方面的合作。四是环境,加强气候变化、气候行动方面的合作,并纳入企业界、学术界、智库等各个层面,建立可持续、包容性的未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荣鹰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亚洲存在两大相互交织的趋势。一是亚洲在显示出对于合作的意愿和动力,相互谅解、相互理解的合作原则是不变的。二是在此期间可能存在因“脱钩”而造成相悖而斥的趋势,之后还会有次级趋势逐渐凸显出来。

“我们要对这样的风险提高警惕,并实时保持密切的关注。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进行合作,而不是让竞争和对抗占据上风。”荣鹰称。

荣鹰指出,困难在前,更需要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复苏。但各国不是整齐划一、同步调地进行恢复,这就需要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亚洲是多样化的地区,这个地区充满了各种特色和多种多样鲜明的文化。共商共建共享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地区尤其如此。

同时,需要加强大国之间关系的稳定性,朝着更有建设性、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行进。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合作框架。荣鹰强调,要摈除偏见性的国家民族主义、自身区域主义思维,获得更有韧性、更加稳定的积极合作,搭建多国都能参与其中的框架和基础设施,以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亚洲站在十字路口

日本东北亚经济研究所所长河和正弘指出,亚洲地区面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风险,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究其原因,河合正弘认为,一是由于工资快速增长丧失国际资本优势;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源研发的创新投入不足,使生产效益提高停滞;三是由于地产泡沫引起金融不稳定;四是由于如果摆脱不了“中等收入陷阱”,亚洲只能够产生全球GDP的三成。

世界的分裂对于“亚洲世纪”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世界经济分裂意味着阵营之间的贸易会大幅下降,供应链会出现断裂,知识、信息、思想、人才在不同阵营间的流动会大幅下降。同时,经济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实际GDP下降。IMF认为,这会带来高昂的成本,出于对所有国家利益的考量,各国应避免出现经济分裂。

对此,河和正弘建议,大国之间的竞争必须要得到管控,以防止军事对抗。同时,在一些共同关注、有共同利益的问题方面寻求合作,如气候变化、疫情、发展中国家债务等问题。

对于中日而言,河合正弘建议,可进一步推动经济和人文交流,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如老龄化、医疗、收入不均、房地产泡沫等。同时,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把RCEP发展成更高水平的贸易经济协议,共同应对全球的挑戰。

“亚洲世纪”不会从天而降。河和正弘表示,亚洲正站在十字路口,能否继续实现高速增长,需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防止出现世界经济分裂。

“亚洲国家在政治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同,但在文化价值观方面有着共同的底色。‘亚洲世纪能否真正到来,取决于亚洲内部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称。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千方百计地拓展和深化区域内经济合作。经济合作的价值远远超过商业利益,其价值不在于经济合作本身,而在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其次,积极探索以亚洲方式推进区域治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尝试,亚洲的“东盟模式”明显有别于欧洲的“欧盟模式”,它的推进方式更为温和渐进,重要决策基本是主权国家层面,而不是由地区机构层面做出,这也更为符合亚洲的现实和文化。因此,亚洲的区域合作应从人性出发,摒弃工具理想主义,推进治理导向而不是权力导向的区域合作。

第三,在推动经济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战略安全对话。亚洲地区应着力避免两种趋势,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平行化,二是政治安全阵营化。

亚洲需要更多创新

“在这样的时代,各国都站在了历史交叉点上,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新时代发展格局等概念不断涌现。在新外交层面上,中国彰显出自己的特点。在亚洲区域,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其他领域,交流合作都会更加活跃和密切。”荣鹰称。

202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9753.4亿美元,增长11.2%,中国与东盟已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方领导人提出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2023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创办2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未来几年,中国—东盟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会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为亚洲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了极大贡献。

从经济增长来看,亚洲在世界GDP的占比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亚洲世纪”的前景是确定的。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亚洲各国要深化区域内经济合作、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治理的亚洲方式,同时着力推动战略安全对话。

杨元庆从智库的角度指出,在私营企业和智库的支持下,亚洲各国政府应更好地制定经济重新恢复的方案,以确保工商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经济重建的项目中。

同时,创新基础设施投资和诚信。亚洲区域仍然需要诸多创新,创新越多,未来会越繁荣。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中国、日本和韩国可以在东南亚做出更多贡献。在绿色经济方面,杨元庆建议,可以建立一个亚太地区的绿色契约,实现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生产。

猜你喜欢
亚洲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亚洲足球
分区域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