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2023-04-05 03:12陈欣王姣刘霞吴婧
时代汽车 2023年7期
关键词:劳动汽车院校

陈欣 王姣 刘霞 吴婧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9

1 引言

目前各高职院校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并要求在专业课的教学中需融入劳动教育[1]。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更加关注的是培养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高职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则更倾向于提升学生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自立自强能力。新时代催生了新使命,新矛盾提出了新要求。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践性强,部分学生劳动价值观偏颇、劳动技能弱化和劳动习惯较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新时代下,劳动作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劳动教育已升级至国家人才战略层面。我们需顺应时代发展,立足新时代劳动精神,创新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路径,新时代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2]。

2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的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

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但是部分同学参加劳动活动的动机功利,只是为了加分或者评奖评优。如果没有相应的利益,学生们只会糊弄了事,甚至找理由不参与。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后勤定期检查学生的宿舍卫生情况,也以宿舍分是否达到75 分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之一。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劳动素养不高,不重视宿舍卫生,因此影响了整个宿舍的宿舍分。甚至因为卫生问题,学生们之间产生矛盾。有部分同学收拾实验室时糊弄了事,每次都需要班委或者老师进行额外的整理。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疫情给学生和亲友带来了焦虑和压力,劳动融洽了同学关系,增强了感恩和责任意识,缓解了当前焦虑和压力,因此将劳动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们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高职院校实行扩招计划,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群体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扩招的群体本身就具备较好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扩招学生进行系统性与专业性的劳动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出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和技能人才,需要具备企业一线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们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不偷工减料;遵守绿色生产规范,减少生产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3]。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类专业人才需求量依然很大。中国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产业结构优化,行业整体进入存量市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主要培养汽车售后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新能源汽车作为当前汽车行业科技与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出汽车企业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劳动教育需结合职业教育和专业特点,以实验、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学生们就业创业能力,培育汽车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

3 劳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劳动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劳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在现有的师资力量下,学院直接将劳动课程安排给了辅导员和班主任,部分班主任来自其他学院或者部门,劳动教师队伍的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还待提升,导致总体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新时代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劳动教育要求。近年来,部分院校汽车专业教师招聘要求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但还是有很多专业教师来自于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实现自身角色转变。劳动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因此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3.2 劳动教育教学元素浅薄、教育手段简单

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习惯养成和职业启蒙目标不同,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具有职业意义。在此之前虽然很多院校已经开设了劳动课程,但是对于劳动教育并不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校内劳动活动就是实训课程结束以后整理实训室,或者在查寝室卫生前打扫宿舍[4]。纯体力劳动的形式,缺乏专业和职业相关性,学生们应付式地完成劳动任务,无法引导学生对于劳动价值的思考,不能将劳动的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实践价值指向是劳动幸福,但是校内专业相关劳动活动较少,学生对于劳动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无法获得劳动幸福感。很多院校劳动课程没有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融合。

3.3 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指标的缺失

虽然学校很重视劳动教育,但是劳动课程的教学标准要求简单,没有重视学生们的劳动价值。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还不够完善[5]此外,在汽车专业课程的评价指标中,缺乏劳动评价指标,忽略了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对于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还需要具体分解任务,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评价指标应有较大区别。因此汽车专业应在学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评价指标的制定中都需要重新考虑。

4 新时代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劳动精神的培养路径

4.1 完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不仅体现在劳动课程中,思政课、专业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也必不可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学习体验。高职校院通过资源整合,推进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不断深化“劳动+专业”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综合型的技能人才。突出劳动精神,打造“创新教育+奉献精神”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落实“五育融合”,构建一体化的育人协同体制。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汽车产业生产实践和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训平台。通过真实地参与到实际的岗位实践,学生们锻炼能力、养成习惯,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品格、准确定位职业生涯发展、培养职业操守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学生们的价值观、承受挫折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升。

4.2 渗透工匠精神,强化价值引领

以笔者所在二级学院为研究试点,实施劳动实践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学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的轮胎内容时,通过提问同学们轮胎为什么是黑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炭黑可以提高轮胎的耐热、耐油、耐腐蚀性能,感受轮胎在汽车炎炎夏日不畏炎热的地面,坚持工作,默默奉献,让学生们体会领略劳动者甘于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自动变速器维修的知识时,通过介绍奇瑞汽车联合高校研发CVT,7 年时间内花费巨资研发了CVT,打破了国外对于CVT的垄断,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学院深度挖掘汽车行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优秀毕业生的特色资源,使劳动教育理念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如我院2019 届毕业生杨猛响应“西部计划”的号召,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一名专业教师,参加工作仅一年多就带领学生参加大赛并或团队奖,并且在当年荣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不少学生们手机里面安装了如抖音、B 站、小红书、微博等软件。通过不同途径大力推送如杨猛同学这样的先进事迹,拉近学生们与劳动模范之间的距离。在这场互联网革命中,深挖学校特色,利用学生们喜欢的各种新媒体手段,对校内校外典型劳动案例进行报道宣传,通过短视频,提高学生们的分享积极性,扩大拉动教育的宣传量和影响力。

4.3 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课师资队伍建设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不断实施,建立新时代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中,完善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师资队伍的建立一般靠“外引”和“内培”,劳动教育课的老师需求量大,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核心力量。实行集体备课、共同教研活动,积极发动专业课教师进入劳动教育的课堂,也可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实效。在劳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元素写入课程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劳动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力量很大,因此必须加大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企业实践是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汽车企业也应发挥担当精神,借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充分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质,接受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对接“1+X”制度和职业培训标准,完成“充电”强功。在实际生产中提升教师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通过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现身说法,从而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们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们爱上劳动。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新知,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此外,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科学研究,设置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形成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研成果。

4.4 建立科学化的评价机制

学生劳动素养应作为衡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之一,针对汽车专业实践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学生们通过劳动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劳动熏陶重新认识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在正确劳动观的指导下,让其了解劳动实践对个人职业发展、汽车行业及社会发展的意义,坚定信念、锤炼品格,杜绝劳动形式化。鼓励专业课教师创新评价手段、丰富评价内容,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考核中,创新劳动考核积分制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实践课程中,坚持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劳动表现、劳动技能、劳动安全、协作精神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让大学生将劳动精神认真落实在每一个实践环节中。此外,教师在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反复推敲、验证评价标准,并及时修改完善,不断优化和提升劳动教育工作的效果。

5 实施效果

5.1 任课教师对教学效果满意

以“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实训”的期末技能考核为例,对2019 级汽车类专业的学生的期末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优秀学生占44.1%,良好学生占49.4%,及格学生占6.5%,考核优秀率和良好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及格率明显下降。在教学的过程中,任课老师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劳动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迟到早退现象基本消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大大提升,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

5.2 学生认可度高

对2019—2021 级汽车类专业学生发放劳动教育问卷进行调查,按学生实际人数发放152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3 份,回收有效率为94.1%。调查结果显示:95.5%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融入汽车实训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劳动习惯、提升个人的劳动素养,91.3% 的学生认为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有所帮助,93.1% 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内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要重视劳动教育,认真落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是高职教育“三教改革”的重要路径,依托社会发展变化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形成劳动育人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劳动汽车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汽车的“出卖”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