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理解与实践

2023-04-05 03:17甘小谊
考试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学科新课标教学活动

甘小谊

一、 引言

新课标首次提出跨学科教学理念,并直接指出小学科学需要跨学科教学。这需要小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加强对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认知,整合教学资源,并提高教学资源价值,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详细分析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全面思考、综合分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跨学科学习,构建科学知识内容体系,提高小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科学基础。

二、 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弥补分科教学的不足

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精选并设计科学课程内容,有效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跨学科教学是相对分支学科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以往分科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科学教学,容易出现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受到学科教学的局限性,教师针对某部分知识只能蜻蜓点水,让学生对一些问题现象死记硬背。而跨学科教学可以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多学科内容,对一些知识问题进行补充,有利于弥补分课教学的不足。

(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与全面发展

跨学科教学不再受到分科教学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各学科有机融合,并不断优化教学指导方法,将学习权利真正归还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跨学科教学为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科学创造能力。再次,跨学科教学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科学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与融合,让学生不断转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形成新理念、新方法,提高学生科学学习效果,便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原则

(一)学科立场原则

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应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必须要坚持学科立场,以科学知识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到各个学科知识体系,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紧紧围绕科学教学目标,以解决科学问题为主线,实施各项教学活动,有效落实科学教学任务,彰显科学教学属性,抓住科学学科教学特点,构建科学精讲概念与基本内容体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意义。

(二)整合性原则

跨学科教学就是将科学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必须遵循整合性原则,禁止将各个学科知识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要以科学学科为主,有机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内容,一切内容都要为科学教学服务,所以教师在遵循整合性原则时,必须要提高学科认知能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各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

(三)探究性原则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理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探索,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知,因此,跨学科教学必须遵循探究性原则,学生应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中,尤其是制作科学实验时,以解决科学问题为最终目标,让学生成为探究主体,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问题,解释一些科学现象,有利于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 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多元理解

(一)素养视角下的科学跨学科教学

新课标要求科学教学必须以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创设良好科学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深入学习,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避免教学碎片化,加强知识的整合,有利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观念、加强探究实践、形成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当学生遇到不同的科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跨学科教学为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提供更多可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科学跨学科教学,教师应该超越简单组合,以学科概念为中心,加强知识深入整合,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探索科学跨学科的教学策略。

(二)知识视角下的科学跨学科教学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忽略知识的本质,模糊知识边界,知识仅仅被理解为一种信息或符号,缺少多元化理解,只注重知识的表面,忽视对知识形成的过程性探究。在跨学科教学下,学生需要站在不同的立场对知识进行不同理解,从掌握科学知识的浅层意义到学会运用思维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新课标视野下,科学教学应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开展不同主题的探究性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而跨学科教学正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多元理解为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性教学活动时,需要创新指导策略,提高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透析科学知识的本质,并学会对科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五、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内容组织

从科学教学内容方面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领域较广,与其他学科相互交织在一起,促使科学课程内容与跨学科内容存在不同的组织方式,因此,在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必须有效梳理知识内容,并寻找正确的组织方式,加强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下,有效掌握科学核心概念,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新课标视野下,对科学跨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梳理,当前有四种组织方式,主要包括跨“学科核心概念”、跨“内容领域”、跨“跨学科概念”、跨“科学”这四种形式。下面主要介绍这四种组织方式的教学实践:

1. 跨“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实践

以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例,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教学中,大致有17个核心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都包括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与提炼,然后凝练成一句简单的核心概念,便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因此,在学科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横向一般概念与纵向进阶方面进行讨论,如在“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比照观察昆虫的某一局部,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就越小”这个核心知识点,教师可以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语言表达与生产生活和大自然的联系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并运用语言将自己的发现真实地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知道人类的很多生产制造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的关联,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跨“内容领域”的教学实践

跨学科教学可以整合不同领域的学科核心概念,集合学生在不同学科核心概念学习中产生的思想观点,采用跨学科整合方式,加强不同学科核心概念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掌握得更加透彻。例如在“信息的交流传播”教学中,该课教师应该以“制作独轮车”为任务线索,以“文字”和“视频”为信息传播形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工具传播信息的差别,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工具在完成任务时带来的便利以及技术对完成任务质效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整合学生对书本传播信息的看法与电脑、手机等电子工具传播信息的看法,采用类比推理方式,借助信息传播工具获取信息,提高学生对独轮车制作的认识,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不仅认识传统工具与现代工具传播工具领域内的概念认知,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交通工具领域内的概念认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掌握信息的交流传播相关内容,避免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

3. 跨“跨学科概念”的教学实践

例如在“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中,该课程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内容,一是了解地球运动与生物的影响,二是总结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因此,教师在相关方面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利用跨“跨学科概念”,通过多个现象或多种事物的学习和巩固一个跨学科概念,有利于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给生物带来的影响这两个重点内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植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动物在一年四季的生活状态的变化,并在动植物的观察过程中,需要详细观察天气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动植物的变化,不仅涉及生命科学,还涉及地球宇宙科学,从多个学科方面对本科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有利于加强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跨学科概念。

4. 跨“科学”的教学实践

在跨“科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科学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综合性,面向全体小学生,有利于学生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在五年级“计量时间”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与语文或数学学科进行联系。例如在“时间在流逝”教学中,由“现在几点了”“一分钟有多长”“过去多少时间了”三部分组成,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利用各种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估计时间。首先,教师可以将其与数学学科相联系,如一分钟是多少秒,从上课到下课需要多长时间,这些换算与计算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而在教学最后环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与语文学科加强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二)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在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内容的认知能力。例如在“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增加自己的主观体验,并形成对该课知识点的正确认知。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如手电筒、透明玻璃(提高玻璃安全性,避免划伤手)、塑料杯、薄纸片、激光笔、水槽等实验教学设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进行相应的实验,引出教学主题:“探索光能够穿过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吗?”在浓厚的实验氛围下,学生接受实验挑战,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实验总结。

(三)融合思维,设计方案

跨学科教学主要设计探究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不仅要整合知识,更要注重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多个方面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在“制作钟摆”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动手制作,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运用综合知识,规划钟摆制作步骤,想好每一步制作要点,设计方案,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基于日常生活经验、手工技术、美学以及数学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尤其是针对制作难点,深入思考与灵活实践,有效调整摆,使其1分钟正好摆动60次,发现摆长对摆动次数的影响规律,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四)聚合技能,实践体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跨学科教学中,更要提高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知,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迁移运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科学学科特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思维跨界,深入掌握科学知识,自主解决科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教学中,大脑管理人的情绪、意志和行为等,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设计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通过分析与推理,形成正确的生活认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做详细记录,并开展探讨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进行比较,并分析利害关系,让学生制订接下来的计划,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监督,让学生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与控制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恰当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认真执行,并充分感受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的利弊,加强学生的思想认知。

(五)综合评价,反思提升

反思是跨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能够完善教学过程,有利于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是否能够整合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做到双赢。例如,在“地球表面的变化”最后一课“总结我们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该课程做好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内容,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科学概念。在回顾与反思过程中,学生针对自己忘记的知识进行二次记忆,有利于重新整合知识、整合思维,让学生真正掌握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两个方面探究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形地貌,加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记忆。另外,教师也要对此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找到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前教学问题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跨学科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科学整体教学水平。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视野下,教师应有效落实新课标教学任务,在科学教学中加强跨学科教学理念的运用,并分析学情与教材内容,有效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整合教学资源,加强科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内容的联系,另外要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学会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积极开展科学跨学科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跨学科新课标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