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研究

2023-04-05 03:17
考试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游戏数学

周 艳

游戏化教学是通过游戏与教育的结合,通过游戏性对话、体验、表演等活动,为学生创设愉悦、自由、和谐、虚拟化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推动学生由知识逻辑向认知逻辑转变。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确保游戏化教学应用成效充分显现出来,就必须要强化对游戏场景、游戏方式和学生参与的优化设计,深入做好流程组织,确保游戏性与教育性协调统一,以此才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机融入,为教学活动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动机价值

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基本驱动力,是将学生主体认知转变为实践行动的关键支撑条件。将游戏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环节,能够通过游戏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进而推动内在动机的转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所喜欢的游戏类型、游戏元素,设计与数学知识逻辑相匹配的游戏化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显现化,能够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实现新知识的建构,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在内在驱动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二)思维价值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认识现实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必备素质。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认知获得,能够推动学生实现高阶思维的探究,将符号逻辑和形式逻辑转变为个体认知结构,实现更高水平的思维价值。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组织应用,能够以数学知识的形成课堂教学逻辑建构主线,同时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利用辅助性的游戏工具,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结合“问题链”逐步推进教学流程。在学生不断激发内在学习主体性的同时,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利用游戏特性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为顺畅地完成自我认知建构,更好地提升学习成效。

(三)精神价值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培养,还应当注重学生学习情感激发,更好地培养学生意志品格,因此在教学组织中,应当适应游戏化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将情感体验贯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受游戏化教学组织特征限制,学生在游戏参与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通常是短暂的、即时的。因此在教学组织中,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创设游戏化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交流和展现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学习感悟。在教师和同伴的正向激励下,深度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认识数学课程的美感,将即时性的感受转变为长期性的情感体验,即便在脱离游戏环节后,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将情感认知转化为个人学习意志品质。

二、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设计内容

(一)学情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应当与学生学情相一致,确保游戏设计和应用具有新颖性和适应性。学情分析应当注重不同学段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征差异,相对而言,低年级学生多能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抽象思维发展水平较弱,数学认知活动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更加侧重于观察性游戏。中高年级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愿意积极主动地探索新鲜事物,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行为习惯多样化,难以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因此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当以个体参与性游戏为主,适当设计小组合作游戏,确保学生注意力能够保持在数学知识层面。在学情分析中,还应当对学生学力水平进行层次分类,把握游戏设计难度,避免片面追求游戏结果而忽略设计合理性。

(二)游戏化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统一

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设计中,确保游戏化目标与教学目标相统一,是教学设计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在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课节学习要求、不同教学环节组织要求、学生学习状态等,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教学目标达成。例如在课程导入环节,游戏化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游戏时长尽量不要超过3分钟,能够实现游戏与教学内容转化,避免造成学生过度关注游戏而忽略知识学习现象。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游戏设计,应当以增强学生内容记忆、知识结构的逻辑建构、知识点的理解为导向,应当围绕教学目标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参与,解决学习困难问题。例如在课程结束时的游戏设计,应当以知识总结和巩固为基本导向,注重学生知识结构衔接和思维良好形成,引导学生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完成游戏内容。

(三)教学材料的准备

在游戏教学设计中,为确保教学效果充分呈现,还应当在充分把握教学重难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准备好教学活动开展所需要的材料。教学材料应当包括对应的教学计划和设计方案,所需要的微课及教学课件,游戏活动所需要的学具及教具等,在条件具备情形下,还应当准备录像设备和课堂记录观察表等。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需要平行四边形教具,并要求学生提前制作或准备七巧板,便于学生游戏过程的高效参与,为游戏组织奠定良好基础。

(四)游戏的选择与设计

游戏选择与设计优化是确保游戏教学得以有序推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在选择游戏类型时,需要注意如下方面基本要求:一是游戏实施过程的适应性,要确保游戏设计与教学目标要求相契合,不能过难或过于简单。游戏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及时、准确完成游戏内容,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游戏参与信心;游戏过于简单,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轻浮心理,无法起到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二是游戏内容要具有多样化特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都能够找准自己在游戏中的定位,便于学生通过共同合作完成游戏内容。三是游戏时长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通常情形下,时长应当控制在3~5分钟为宜,既便于学生的有效参与,又能够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教材中给出的例题为:“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既可以采用加法解决问题,也可以采用将题目转化为列表,采用混合运算的方式进行解决。在教学组织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化场景,引导学生将解决问题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游戏,以此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

三、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组织中的问题

(一)游戏教学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游戏化教学作为适应小学生身心成长特征和学习规律产生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游戏教学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相关调查和访谈中显示,部分教师还存在单纯追求游戏教学形式的现象。由此导致游戏教学方式固化,难以起到促进学习效果的现象。

(二)游戏内容及方法设计不科学

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中,要确保教学成效充分彰显出来,提升学生参与游戏积极性,确保游戏教学对学生知识学习和数学思维培养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要强化对游戏内容和实施方法设计的重视程度,确保游戏实施与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相契合。但是在相关调研中显示,多数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并没有从学习目标导向要求出发,所设计的游戏与教学活动组织要求关联性不足,导致教学成效难以体现出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游戏资源缺失,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只是参照网络教学资料或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改编,游戏应用方式与小学生身心特征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游戏设计能力不足,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游戏融入较为僵化,课堂衔接流畅性不足,导致游戏教学成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三)学生参与地位体现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中,游戏教学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注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参与地位体现,真正能够起到知识学习向知识建构的转化。在当前游戏教学组织中,部分教师设计和组织能力有所不足,或者担心游戏教学对正常教学流程组织产生影响,即便是采用游戏教学法,也只是简单的将游戏组织认为是游戏展示,由教师完成游戏情境创设、游戏内容说明,甚至是由教师代替学生完成游戏过程,直接说明游戏结果。由此不仅导致游戏教学应用模式化、流程化,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积极性,还会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产生负面影响,产生相反的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但是没有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进行有效引导,在学生没有完成游戏过程中,一味采取批评的方式处理,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四)游戏过程组织散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也会存在游戏过程组成散乱,学生只是注重游戏活动,无法与课程教学知识点密切关联的现象,导致教学成效无法充分显现出来。这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组织能力不足,课堂把控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对游戏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深刻,只是将重心放在游戏层面;另一方面则是小学生本身具有兴趣爱好广泛、爱玩的天性,在教师缺乏足够引导的情形下,没有实现游戏与知识学习的有机转化,没有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探索学习思路,从而导致教学成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四、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设计与组织优化路径

(一)提升游戏教学应用重视程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要求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游戏教学设计和组织已经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要确保游戏化教学设计与组织不断优化,教学成效充分彰显,就必须提升对游戏教学应用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积极采用有效的游戏教学组织方式,实现课程教学游戏化组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不仅在课本上有各种游戏化教学的例题和课后作业,部分知识点内容与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教学活动组织中,游戏化教学应用应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利用游戏进行课堂导入,利用简单的游戏展示或游戏参与,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新课程学习。二是利用游戏进行知识点教学转换,在学生较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中,利用游戏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游戏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现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融合构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三是布置游戏化作业,实现良好的巩固知识效果。

(二)恰当设计游戏内容

游戏设计内容是否恰当,是游戏化教学组织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学生能否深入参与课程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当从教学目标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游戏时长,注意两个方面要点控制:一是游戏与教学之间应当达到平衡衔接状态,避免单纯为追求游戏而设计游戏或者游戏设计固化现象,要明确游戏教学应用的根本目的是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的。二是游戏设计要具有生活化特征,不能设计超出学生理解能力范围的游戏,或者直接套用知识点将教学活动转变为游戏,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为例,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元、角、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角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垂线与平行线”“确定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个知识点教学中,都可以在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游戏,为教学活动组织提供便利条件,为提升教学实效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三)提升学生参与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确保游戏化教学的成效充分显现,切实体现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就必须要强化学生在游戏中的高水平参与。在采用游戏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注重游戏融入的时机,在学生听课效率下降、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在教学难点问题、学生思维出现桎梏时,在学生讨论问题不够深入、课堂教学较为沉闷时,都可以适当融入游戏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游戏打开思路,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实现教学组织的有效转换,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知识点教学中,学生在整数乘法向分数乘法转换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思维上的混乱,出现计算错误。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可以让学生制作花朵,并对不同颜色花朵进行分类,结合游戏实现由整体向细分思维转变,以此更好地推动教学流程推进,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四)推动组织过程有序推进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游戏教学的有序推进,需要教师能够合理组织游戏教学的时长和具体方式,强化对游戏教学的总结,提高学生主动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要注重自制教具的应用,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游戏活动工具,降低学生对游戏的生疏感。在学生过度融入游戏学习而没有与知识点形成良好对接时,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语言引导学生将重心放在知识衔接与转换层面。在学生参与游戏时,要注意对学生疑问的反馈。在课后作业采用游戏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做好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在游戏过程中实现知识点巩固与新知识的建构,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游戏实现知识学习。只有通过游戏教学组织过程的有序推进,才能够真正实现减轻学生压力、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五、 结语

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成效,对数学教师而言,必须要强化对游戏教学应用的重视程度,强化游戏设计和组织,在合适的课节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游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意识,真正将游戏融入教学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游戏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