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3-04-05 12:54刘良军黄月慧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刘良军 黄月慧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的生动体现,要求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新局面,不断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点、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有条不紊、稳中求进,确保乡村全面振兴有规可循,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步前进,共同推动实现华民族伟复兴。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行动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点。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等。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身特点、独有特色,决定了乡村全面振兴不能兴之所至、随心所欲,必须紧紧围绕上述特点来展开,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努力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所在。当前,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全体村民群众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仍有相当部分村民群众有可能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再次返贫、致贫。同时,广袤乡村生活着几亿村民群众,且村民群众的富裕程度也是参差不齐、高低有别。全面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求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必须把实现全体村民群众共同富裕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既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要通过产业振兴、经济发展推动全体村民群众稳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乡村群众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要求之一,就是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换言之,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乡村全面振兴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既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也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在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形成的同时,着力提高村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只有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充分激发村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之力,共促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从自然界中走来,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源源不断地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物资所需,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走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老路,而必须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是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有特点、独特优势。

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乡村全面振兴本质上是党领导下的乡村全面振兴,走的是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实。

(一)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高质量作为关键词、指挥棒,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幸福美好生活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共建共商共享之路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村民群众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在乡村振兴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全面振兴新格局。无论是确定乡村发展中的主导产业,还是综合整治与改善乡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抑或是实现乡村治理中人际和谐、家庭和睦,都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证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村民群众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人。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三)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文化兴盛之路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文化自信,便不可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使命任务。折射于乡村全面振兴领域,要求以丰富村民群众精神世界为主旨,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实践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入寻常百姓家,全面提升村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风貌,推动村民群众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乡村文化兴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强调的就是绿色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繁荣发展新路子。无论是提供更多优质绿色农产品,还是促进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更加符合绿色发展理念,都要求村民群众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实践证明,广大乡村只有持之以恒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绿色富农、绿色兴农、绿色满村,才能协同推进人民富裕、民族强盛、中国美丽。

(五)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新时代包括村民群众在内的亿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包括村民群众在内的亿万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在不断丰富和拓展,要求既立足长远,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也着眼当下,把村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办好、办妥、办到位。要坚持底线思维,鼓励村民群众勤劳致富、守法经营,出台兜底性政策措施,把相对贫困、弱势村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既引导先富带后富,也激励先富帮后富,惟此才能美美与共,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始终坚持这些重大原则,确保乡村全面振兴循序渐进、稳中求进。

(一)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于乡村全面振兴全过程各方面,才能让乡村全面振兴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党建引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乡村发展,还是乡村建设,抑或乡村治理,要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把方向、作决策、谋大事、促落实、管全局的作用,始终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惟此才能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与时俱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明显进展、实质性变化。

(二)协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乡村全面振兴基础在全面,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得到具体体现,既发展乡村经济,也发展基层民主,既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也注重乡村社会建设,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村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回望中国历史,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号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到明确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充分说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中之重,只有协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才能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国家现代化。

(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扬斗争精神,调动、激发村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参与热情

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必然会遇到诸多矛盾困难挑战。对此,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增活力、添动力、挖潜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全面振兴的体制机制,让村民群众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努力把村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充分调动、激发村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只有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绘就新时代乡村“富春山居图”,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美丽乡村新风貌。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