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023-04-05 17:01刘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海淀区提质研修

刘锌 _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教与学产生革命性变化,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2021年,海淀区申报并成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同时启动“海淀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项目”。其中,“高质量”指向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部署的落实,回应“双减”背景下校内提质的新需要,探索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解决,重在质量提升。“一体化”指向优质均衡,不局限于个别学校的高质量,而是各类学校协同创新,都有所发展,实现区域一盘棋。高质量目标的实现和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问题的破解,基于人工智能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能够有效助力。

海淀区试点工作设定了五个工作原则,即坚持创新驱动、系统规划、问题导向、项目互补和一体化发展;设计了六大行动,包括新基建提升行动、课堂教学提质行动、多样态作业提质行动、一体化联合教研提质行动、精准培训行动和创新研究与推广行动。项目注重内涵式协同发展,在硬件建设升级、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提升,强调根植于教师实际的教学、教研和培训中,以基于人工智能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制,建设海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服务海淀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试点工作启动近一年,取得的阶段成效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推进智能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智能环境

一是建成智慧型教师研修中心。海淀区智慧型教师研修中心——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新校区顺利落成。新校区配套建设有双屏互动和多屏互动的研讨室、数字化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学课堂等多个创新研修空间,服务各级各类教师研修。应用支持教师混合式研修的海淀教研平台,每月在线研修的教师在25000人以上,现已启动平台二期建设。另外,建设了结构合理、内容优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库,服务教师研修和学生学习。

二是升级海淀区教师发展管理系统。启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维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建设,开展了教师能力诊断测评系统建设的前期调研工作,以期探索基于大数据平台,对教师个体及群体进行精准画像,智能化测评和可视化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助力区域教师发展服务和管理。

2.探索技术赋能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促进课堂教学提质

一是探索三类“双师课堂”,包括“1+1协作直播”的“双师课堂”,基于名师微课的“双师课堂”和在线直播“双师课堂”,形成了教师协同备课、协同教学的远程协作新模式,走出了教师柔性交流新路径。二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形成“线上巡课+教学指导+资源供给”的区域指导路径,保障了居家学习期间育人质量提升。三是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设计、开发智慧学习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开展“基于在线学习行为数据的精准教学”和“基于学生学业水平的精准教学”两类实践探索,实现学习数据采集、自动化分析和可视化应用功能。

3.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海淀区围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研修”,建立三级作业研究联动机制,组建作业提质共同体,颁布两个作业指导性文件,通过专题研修活动和学科研修课程,实现研究常态化。部分试点学校建立作业网络系统和智慧作业方案,分学段探索技术支持下的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布置与反馈的路径与方法;构建了区校协同、技术支持、多方聚力、持续优化、资源共享的作业提质保障机制,探索了标准引领、系统设计、课题研究与项目试点相结合的作业提质行动新模式。

4.开展人工智能支持的联合教研,促进教师一体化成长

联合教研既有教育集团内部组织实施的,也有校际间、区域间开展的联合教研。共开展65场“海淀‘大教研’之一体化联研”的系列实践,按照内容划分,包括课例载体的联合教研、学科学术研讨类的联合教研、复习和命题为主导的联合教研,沉淀出了一套可迁移的技术助力的联合教研典型工具和模式,积累并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助力教师集群式、一体化成长。

5.建设数据支持的“精准培训”体系,支持教师进阶发展

一是开展新任教师到骨干教师能力进阶精准培训。开展新任、成长期、骨干教师现状及培训需求调研,基于数据精准挖掘与分析,形成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力评价维度,科学合理设计进阶培训课程。探索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的智能云培训新模式,借助大数据手段,建立教师成长过程评价与追踪机制,为进一步探索教师“数字画像”、支持教师进阶发展提供依据。

二是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名师“私人定制”培育,建立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名师培养基地,持续探索“A-U-S培育模式”,依托前沿课题和项目,系统开展理论学习、混合式跟岗、课题研究引领等,面向名师精准培育。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跨校区、跨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教师发展的链式传递。

6.积累梳理阶段性经验,培育创新研究成果

通过经验交流、优秀案例征集与指导等,积累梳理阶段性优秀经验与相关成果。明确创新研究与成果培育、打造、宣传、推广以及转化各环节流程、机制、任务。

未来,海淀区还要继续瞄准试点工作的总目标,加强前瞻部署, 聚焦前沿探索,深入研究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和新成果,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贡献海淀力量。

猜你喜欢
海淀区提质研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为城市提质而歌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