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探索与新范式
——评丁柏铨等新著《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

2023-04-05 21:17沈正赋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危机

□沈正赋

当人类社会进入了风险社会,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便不可避免地与人类不期而遇,并且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带来挑战和威胁。身处“地球村”中的人类社会又是一个人际交往的社会和信息传播的社会,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然会围绕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和问题,而衍生一些相关的舆论与舆情。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传播的中介,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与舆情的生成与传播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能和功能,不仅在人类社会的传统语境中如此,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媒介领域的广泛应用、媒介形态的更新迭代和新旧交替,这一信息传播中介在新媒体语境中发挥着其更加独特的价值和突出的作用,进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观照物和参照点。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等的新著《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就是将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舆情和新媒体这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新媒体语境,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着重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及其生发舆论和舆情的触发机理与多维关系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为我们历时性地、多方位地、理性地感知、认识和思考这一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风险社会的世界观和新闻传播的方法论,尤其是在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呈现出一套对新闻传播研究内容与方法在认知、判断、推理逻辑上的新范式。

一、掌握并拥有对新闻传播学新概念的定义权和话语权

任何领域内的创新与突破都是最难驾驭的一件事情,学术研究领域概莫能外,学术研究最大的目标就是寻求创新与新意,而单纯重复前人研究成果只能称之为学术综述。在学界,谁最先掌握并确立了对某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新概念、新术语的定义权或新理论的阐述权,谁就拥有了该领域关于这一概念或理论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谁就可能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权威者,这种现象在学界早已成为共识。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丁柏铨先生长期孜孜不倦,坚持潜心问学,在新闻传播学系列新概念、新理论的“处女地”上辛勤“开垦”和“耕耘”,开辟出一块又一块留下自己烙印的学术“自留地”,进而成为这一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拓荒者”“领路人”“带头人”。仅就其与人合著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这本学术专著而言,其中就有大量的新概念及其对新概念的阐释与表达,不仅在思想和内容上充满了新意,而且作了一锤定音式的定义,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概念库”和“理论资源库”。在该书中,丁柏铨先生等给新概念下定义基本上采纳了下列三种研究方法:

其一,对新概念直接赋予全新的定义。对于发生在社会思想领域的任何一个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和内涵上的解读,无疑是一件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这种突破性的工作往往期待学界有人来领衔担纲。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界,丁柏铨先生是屡屡涉足这方面的专家之一,他经常率先对一些新出现的新闻传播现象和问题进行概念化阐释与解读。如书中的“舆情”一词,丁柏铨先生的解释可谓是分析精辟、独树一帜,他认为“舆情即民意。舆情既可以是得到公开表达的民意,此时,舆情通过舆论得到反映、得到体现;也可以是未得到公开表达的民意,此时,舆论虽然并未形成,但是舆情已然存在”。这是他对“舆情是‘舆论情况’简称”的解释进行直接否定后作出的全新阐释和定义,与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关于“潜在舆论”词条的内涵解读高度吻合、保持一致、得到佐证、形成共识。由此可见,丁柏铨先生是国内注重对“舆论”与“舆情”进行区别辨析且很有见地的学者之一。

其二,在与他人商榷的基础上作更精准的定义。针对一个新术语、新概念,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们可能已经对此进行过界定和阐释,但是这些经阐释得出的定义或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能否被学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依然是学界存在的甚至存疑并值得商榷的一个现实学术问题。丁柏铨先生有时会在对概念的部分内涵认同的情况下,对其全部观点的表述持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正是响应学界一贯所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文化方针,发挥其纠偏和矫枉过正的功能价值和建设性作用。例如在论述“新媒体语境”这一概念时,他在肯定先前研究者“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有自己的思考”之后,也做出了深入分析和精准解读,认为“新媒体语境是由新媒体形成的、有别于传统语境的、具有相当独特性的语境”。这无疑更便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媒体语境”这一新概念的真正内涵。

其三,综合他人的片面观点作全面、规范和科学的定义。在学术界,有时会囿于视野、学识、角度等的不同或限制,学者们对某一社会现象、问题或事物可能存在不同的、片面的认知、判断和解读,即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造成“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发生或观点出现。此时,学界往往最期待能有一个相对权威的观点呈现出来,一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想混乱局面。在这本专著中,丁柏铨先生等就针对不同学者关于“新媒体”这一概念的众多解释,杂取了众多定义之优长,吸纳了其中较为合理和有益的成分,最后得出自己更为全面和规范的定义。

二、开辟和拓展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新的边线与疆界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善于做到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比前人看得更高更远”,而绝不能停留在已知的地步亦步亦趋、拾人牙慧,一味地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晚近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就更是如此,它的最大特点是不断关注、追踪并探讨处于日新月异发展进程中的媒介形态和媒介社会,尤其是新媒介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新应用与新发展所依托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学中那些已成为定论并被写入新闻传播学教科书中的专业知识大多已成为常识,基本没有再研究的空间和必要,只有那些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梳理清楚或者包括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值得讨论的问题,才是学界研究的真正对象。一般来说,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首先要发现这些问题之所在,然后是如何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这是开展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层面的能力。在这本书中,丁柏铨先生等主要给我们揭示了这样几个核心议题并展开详细的论述,而且这些议题大多属于“拓荒”性质的选题。

其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舆论状况”的历史性考察。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界,自20世纪末以来,对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及其报道所进行的研究,已经产出了一大批优质的学术成果。然而,紧紧围绕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论进行专题研究却较为少见。该书正是从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历史纵深感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舆论”这个话题,不仅把两者有机地勾连起来,而且把“舆论”放到历史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显示出研究者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眼光、缜密的思维和独到的观点,发人所未发之宏论。该专著根据学界惯常沿用的历史分期,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两个历史时期。把第一个时期又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文化大革命”发生前、“文化大革命”阶段。到第二个时期,该书从官方关于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相关舆论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将这个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3年4月、2003年4月至今。其重要的划分依据分别是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舆论监督”、1994年互联网传入中国、2003年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经过一番历史性考察,该书最终的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事件信息公开历经许多曲折、舆论应对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客观存在、知行偏差以及悖谬现象较为普遍、网络时代的话语格局与此前迥异等,论述有理有据,历史经纬分明,思想观点正确。

其二,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生成规律”的研究。规律一般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诸多现象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和反复出现的关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对规律的研究是基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特征的一种主观认知、判断和思考。该书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独特规律的研究,主要立足其生成规律和运行规律两个方面而展开的。丁柏铨先生等认为,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舆论和舆情的生成规律又可以称之为 “触发机理”,而研究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触发机理必须回答这样四个问题,即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被触发引爆的条件、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被触发引爆的主要因素、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被触发引爆的关键节点、在新媒体语境中如何避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因舆论和舆情被触发而激化,以及怎样避免因舆论和舆情而致使事件本身情况更趋严重和恶劣。这四个问题在书中均得到有针对性的解惑和释疑。不仅如此,丁柏铨先生等还重点总结并逐一解读了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的三大运行规律,他认为,这些运行规律主要包括舆论和舆情各自主体的博弈规律、舆论和舆情的交互感染规律、舆论和舆情的演变消长规律等。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已有学术研究的不足,填补了关于这一议题的研究空白。

其三,围绕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与舆论和舆情相关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在学术研究上,“关系”研究向来是一个最复杂、最纠葛,也最难厘清的问题,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相关的几组关系研究应该说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丁柏铨先生等认为,影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主要有三个因素,即作为研究本体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作为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干预主体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研究客体的且具有一定能动性和反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上述三个因素涉及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从发生经中介到接受的整个闭环运行过程。该书在理论阐释上着重就这三重关系进行专题研究。其一,两种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的关系。该书中所称的两种语境分别是指传统语境和新媒体语境。丁柏铨先生等认为,“同样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存在于仅有传统语境的时代与存在于同时兼备两种语境的时代,事件舆论和舆情及事件与舆论和舆情之间的关系状况有异。而在同一时代,在两种不同的语境之中,事件舆论和舆情及事件与舆论和舆情之间的关系状况,也不无差异。这些差异,会在公众参与度、公众对于事件及事件舆论和舆情的影响度等方面体现出来。”[1]在该书中,他们主要从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与常态舆论和舆情的异同比较、两种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公众舆论参与度比较、两种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公众舆论影响力比较、两种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关系状况比较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其二,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新闻发言人与舆论和舆情的关系。丁柏铨先生等认为,“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对于随时间而起的舆论和舆情,还是设置议题、议程而形成舆论,新闻发言人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为了提高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新闻发布的水平和引导舆论和舆情的能力,妥善处理好政府新闻发言人与舆论和舆情之间的关系,新闻发布人员要正确理解并保持对人民的敬畏、事先认真做好新闻发布的必要功课、与时俱进地改进新闻发布制度、排除新闻信息发布的体制障碍。其三,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与舆论和舆情的关系。丁柏铨先生等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社会心理会受到新媒体语境的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舆论和舆情的起落和走向。”[2]在正常情况下,新媒体及新媒体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心理,“而社会心理的改变,既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中得以折射,又反过来影响新媒体语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因此,在引导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时,要注意对社会心理进行积极干预和有效引导。

三、重视与运用定量研究对定性研究结论的量化与佐证

社会学认为,定性研究又称“质化研究”,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管理学认为,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定性研究侧重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进行定性研究,要根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而不做分析。定量研究则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侧重且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目的在于通过搜集客观的、量化的资料来描述或解释管理或管理活动中诸因素间的关系,它的突出特点是获得明确、客观、公认的证据,以说明变量间的关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没有定性就无从定量,但只有同时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才能在精准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3]实际上,它们也都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研究范式,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和互证关系。最近这20年,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把定量研究方法引入到新闻传播学研究之中,成为目前新闻传播学界乐此不疲、引以为傲、习以为常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该书的绪论中,丁柏铨先生等就认为,“定性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探究数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定量研究可以为定性研究提供确凿无疑的依据和支撑,使定性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因此,他主张“比较可取的研究方法应当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恰当结合”[4]。该研究的目标是既避免单纯的逻辑推演和学理阐释,同时避免单纯的数据罗列和图表展示,力求从对核心概念的准确界定入手并以此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层层推演的学理阐释和相应的实证研究。在该书的下卷部分,丁柏铨先生与他的研究团队主要运用了两种定量和实证研究方法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进行量化研究。

其一,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典型案例的舆论和舆情进行实证研究。该书中,根据新媒体语境不同类别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选择了近些年来发生的、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三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同时,作为新媒体的微博,在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的承载和传播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何以能够在社会舆论场迅速脱颖而出并持续保持影响力?该书也以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背景下新浪微博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围绕2011年五六月发生的我国江西抚州的爆炸案和广州增城聚众滋事事件两起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从新浪微博中获取样本,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微博舆论和舆情的构成要素、生成机制和主要模式等问题展开尝试性探究。在上述研究中,该书均在获得相关事件的海量样本原始舆情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样本选取、类目建构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在定量研究的同时,结合当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学理思考,进而实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力求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进行准确研判。

其二,构建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的动态关系模型。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媒体语境中两者的关系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并且变得十分微妙。丁柏铨先生等认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之间关系的变化,与媒体语境的变迁不无关系”。他们分析指出,一方面,在舆论和舆情的干预作用下,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程度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属于局部性、区域性的事件,在舆论和舆情的放大作用下会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骤然升级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危机。为了进一步佐证这一理性观点,丁柏铨先生研究团队抽取2012—2014年的新浪热门微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和舆情多元关系格局问题展开探索和分析。经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形成的舆论和舆情格局主要包含四种基本关系形态,即协作关系、竞争关系、抗争关系和对抗关系,它们彼此之间构建起来的动态关系模型是:协作关系是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最基本的一种关系形态;竞争关系反映了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和舆情参与主体竞相角逐话语权地位的现状;抗争关系是个体或群体为特定利益诉求,针对特定主体展开的批判、声讨或抗议行动;对抗关系则反映了舆论和舆情参与主体之间的争斗以及围绕特定议题发生的争论和“对峙”现象。由此可见,这四种基本关系形态之间的确存在着内在的勾连性。

四、注重并实现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的逻辑自洽

一般来说,学术研究的选题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对象作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哲学思维架构,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脉络与结构来研究和阐释所涉领域的真问题。问题首先来自于研究者在大量调查分析基础上所作的敏锐思考与主观判断,问题的内容需要通过具体典型案例的解读来一一呈现,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则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这种在社会科学领域内通行的考察和研究思路,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在主题为“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的研究中,该书对相应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做到了逻辑自洽。

其一,提出问题是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研究的前提。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曾经有一句名言:“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5]可见,提出问题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该书中,围绕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这一研究主题,丁柏铨先生等在绪论中认为,当前舆论生态和舆论格局中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主流媒体在一些重要场合话语主导权旁落;二是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公开在一些地方仍然受阻;三是社交媒体表现出明显的“双刃剑”性质;四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有待完善和进一步发挥作用;五是相当一部分主政者、管理者在舆论新格局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可以说,这些问题的归纳和总结,是丁柏铨先生研究团队在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的现状进行考察,以及对新闻传播学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综述的基础上,从创新性和研究空间的诉求出发作出的研究价值判断。提出问题,就是为后面开展专题研究预设一个“靶子”和目标,或者称之为“研究假设”。虽然这些假设的问题未必都能在研究中被一一验证是成立的,但是问题导向是这一学术研究的基本条件要求。

其二,阐述问题是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研究的内容。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既然在第一阶段就被明确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对现实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来验证这些问题是否存在。无论是通过具体的事实本身还是大数据表征出来,都需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运行机理、表现的症候和形式,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等。阐述问题,一方面是响应预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检验真正问题之所在,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用数据说话应该是这一阶段主要承担的研究任务。该书把研究内容设定为“以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的关系为核心”,着重围绕四个较为宏观的问题进行阐述:一是对基础性问题的学理探讨;二是围绕“关系”所作的研究本身;三是构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的关系模型;四是思考事件舆论和舆情引导对策。其中在对“关系”进行研究时,又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在横向考察时,主要就拓展研究的视野、对相应规律进行探索、致力于演变机理研究、尝试进行舆论触发研究、探索舆论和舆情的社会心理底蕴、研讨新闻发布机制等6 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对这些问题的阐述,无疑为我们展示了该书的大致内容框架,让我们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或存在。

其三,总结对策是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研究的目的。根据分析问题总结出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为了最终解决问题,而且这些对策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传播学中的许多研究尤其是新闻传播实务研究,大多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该书在下卷部分专门开辟了三章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的引导对策进行分层分类、诊断式阐述和思考。这些对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将意识、理念和素养提到应有的高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其他相应规律;官员和官方对公众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准确、及时地研判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和舆情,不断完善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引导效果测量和评估的必要性,旨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问卷调查,旨在验证评估指标体系的问卷调查。这些对策是面对和处置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指导性,不仅在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上具有较大的创新价值,而且在新闻传播方法的实践和操作上更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丁柏铨教授等的新著《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层面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廓清了对这一核心主题的理性认知,而且在方法上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现实议题在操作层面的实践性对策,拓宽了读者的理论视野,强化了新闻传播的实践运用。丁柏铨先生研究团队通过多维的探索,为各级领导干部、各类新闻媒体在准确理解和有效应对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和舆情提供了理论观照与实践方法论,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与方法运用构建了一个新的范式。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舆情
舆情
“危机”中的自信
舆情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