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传播对话剧生产的促进
——从现代海派话剧的繁盛谈起

2023-04-05 21:17□尹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剧评话剧戏剧

□尹 诗

抗战时期是上海话剧史上特殊的黄金时代,政治的弱化和商业性的凸显,将海派话剧推向了高潮。本文指的海派话剧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产生的带有商业性的、以市民观念为主的通俗剧。此时期话剧的繁荣须臾离不开报刊媒介的推动,剧评便是话剧和媒介互动关系的呈现,构成了戏剧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新都会的崛起,究竟怎样才能重新激活话剧的活力?新中国成立前上海话剧的繁荣,是足以给人启发的。尤其是在当今资讯时代,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聆听观众心声,围绕“观演互动”做好文章,才是话剧真正深入大众,走向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媒介参与海派话剧生产的繁盛图景

出版业的兴起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大众文化发达的表征,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杂志与文学艺术的传播共生共荣。话剧自1907年传入中国,其发展几经曲折且成熟较晚,在1940年代终于呈现了繁荣景象。在话剧史上这段特殊时段,媒介密切参与话剧生产且对话剧的兴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任何社会思想的传播和各种政治运动的进行,都需要通过报纸来广泛吸引和争取民众。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各种价值发生碰撞,曾被视为‘小道’的戏剧与正统诗文试图一决高下,报刊的传播特质使它成为舆论的阵地,有效提升了戏剧的地位”。[1]

话剧评论通过媒体影响着观众,也影响作用于剧团和剧目生产,能够还原特定历史语境下话剧的艺术传播方式与形貌。当时刊登话剧信息的现代报刊多达100 余种,既有专业刊物《戏剧杂志》《剧艺》《话剧界》《舞台艺术》等;也有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如《申报》《万象》《半月影剧》《大众影讯》《良友》《杂志》《天下》等;还包括都市小报,如《社会日报》《力报》《海报》《大上海报》《平报》《中国艺坛日报》《娱乐》《铁报》等报的各种正刊及副刊。不少评剧者既是话剧爱好者,也是报刊编辑,或是话剧活动的实践者等。多重身份使得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融入媒介传播活动,随之产生了新闻报道、演出手记、座谈会纪要等各种形式的剧评文章,再现了话剧在现代报刊媒介中的实际刊载和在读者群中的传播情况。报刊剧评作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文体,极大地促进了话剧的生产传播。而当时发达的商业娱乐休闲形式如京剧、话剧、弹词、滩簧、电影,则无一例外离不开报刊媒介的传播。大众传媒和各种娱乐形式一道,共同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盛。

二、对河南本土话剧市场发展的思考

话剧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报刊媒介的推动。可是反观今天的话剧,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传媒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媒介在促进话剧的发展方面尚有较大的空间。话剧在创作和演出中是如何满足人们审美和娱乐各方面的需求的?大众媒介又是如何参与建构话剧审美艺术的演变与革新?相信经由媒介的研究视角,能够展开别开生面的探讨。而在话剧生产—观众接受—媒介传播等互动的系统中观照话剧,或许能够开启研究现代话剧的新面向,呈现出多样化的戏剧生态。

(一)设立“剧评”栏目,实现“观演互动”

以海派话剧为例,各种立场、不同角度的海派话剧评论极大程度地呈现了话剧的繁复多面。剧团变幻、剧目出炉及花落谁家、主打戏的定夺以及剧人境遇等面向的剧评,呈现了剧团、剧人、剧目、演出之间互动的网状图景。如对于黄佐临领导的苦干剧团,剧评称“与上海艺术剧团合作后,又与艺光剧团合作,苦了华艺剧团被踢”。[2]对于李健吾频繁变换剧团,报道称:“李健吾在华艺剧团客串演出后,即加入上海艺术剧团,不料合作三日又告脱离。及后加入艺光,最近又加入联谊剧团。”剧评亦能完整呈现话剧的舞台艺术,以舞台布景、服装道具、音乐、演员演技等领域的评论使得“剧本”与“演出”并重。如评论看出《浮生六记》 以电影化手法增强视觉冲击力的特征:“芸娘说完临终的话‘春天不远了’,病榻后面的绿幔掀起,露出窗外暮春三月的景象。”[3]还有剧评赞扬使用西欧曲调配乐的《香妃》,为中国新歌剧奠定了基石。而像石挥、孙景路等话剧明星撰写的“演出手记”,彰显出个性化的演剧风格,也是考察话剧艺术的重要维度。

结合河南目前的话剧市场,引入新媒体以加强话剧传播、评论势在必行。新媒体戏剧评论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而诞生的。观察当下的新媒体戏剧评论我们发现,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网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三个媒介平台。而话剧评论与话剧演出一般都是同步发展的。北京等一线城市最早出现新媒体话剧评论,直到现在还有“北小京看话剧”“安妮看戏”等依然发挥影响力的公众号。从话剧在河南剧场演出的次数来看,远不及其他一些一线城市的多,出演的话剧种类和数量也比不过一线城市。河南话剧演出场所整体不多,郑州的大剧场仅有河南艺术中心一家,除此之外是象剧场、开心简史先锋剧场、郑州丹尼斯大卫城剧场等小剧场。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完全可以凸显媒体的责任,在宣传、互动等方面加强话剧的传播流布。在上演的剧目甚至场所不能被多数人获悉的今天,新媒体具有天然的优势来充当作品展播的载体,只有传播量和关注度上升,才能有相应的话剧评论的发达。

首先,话剧演出机构不妨在开设公众号的基础上,设立“剧评”栏目,在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连接方面充分发挥功效,让受众的观剧感受有途径发表。现有的剧院公众号介绍剧作内容的多,但是未见有 “剧评”栏目,这样话剧的观众接受情形便无从把握,这对于从市场的角度去促进话剧发展显然不利。当前是新媒体戏剧评论的“多元主体时代”。“就评论主体来说,有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由于传统纸媒积极开通新媒体平台,一些专业研究者、学者开始介入新媒体戏剧评论,他们的声音被更多的读者观众所接受;二是文化机构、企业和媒体工作者更为积极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业内演出信息,进行戏剧推广;三是评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然初步形成:出现了更多的专业人士以及自媒体戏剧评论人主持的微信公众号”。[4]河南话剧评论的发展亦需提到日程上来。可以从剧评中了解观众的兴趣点,把握不同的形式如悲剧、喜剧、历史剧、现代剧、翻译剧对于观众的吸引程度,而且通过大数据展开分析研究,不同性别、年龄人的观剧需求也都能得到呈现。在剧评的媒介平台中,也要注意引入“学院派”批评,以深刻专业的内涵、客观公正的立场,清新端正的文风引领学术前沿,培育提升读者观众的审美力。

(二)媒介与话剧的市场化发展

话剧在告别“举国体制”之后,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丰富,从探索到成熟,从‘等、靠、要’到自己闯市场。话剧内容的百花齐放也呼唤话剧评论的繁复多姿。报刊及新媒体在话剧发展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高扬剧评对于话剧的影响,是遵循话剧市场发展的规律,培育话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中国话剧的每一个变化都连接着我们观念的变化,都连接着这个时代的变化”。[5]越来越多的私人投资按照市场化运作形式生产的小剧场出现,数量、票房、观众标志着戏剧在市场运作方面的成功。近年来,随着郑州人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增强,许多商业综合体、书店、文艺创意园区搭建起了小剧场舞台,不过,“朝气满满的小剧场话剧市场,并不能掩盖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戏剧人才缺乏、观众基础仍需培育、市场化运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尚未解决”。[6]近年,国家对舞台艺术加大了资助力度,河南省推出的话剧《红旗渠》,以及舞剧《风中少林》《精忠报国》都曾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但是话剧市场的活力也需要民营团体的崛起,他们也要和国家资助的精品之作一道为繁荣话剧文化市场作贡献。影响话剧市场化运营的原因很多, 但媒介传播对现代话剧的影响尚未较好地展现。话剧要进一步深入人心,话剧市场的扩大都需要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

上海话剧商业市场在1940年代达到繁荣,媒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足以为今日话剧市场借鉴的经验教训。首先,“明星制”“流行风”“潮流化”的形成,皆是媒体促进话剧市场化的典型体现。公众舆论在明星文化的发展流传上,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媒体评论还引领了话剧的“流行风”“潮流化”。媒介剧评成为话剧市场发展的风向标,自然地形成流行风和潮流化。如1942年上半年“伶人戏”走红沪上、1944年的闹剧流行。媒体评论还能有效引导话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剧评看到了商业化对于话剧扩张观众市场,促进演剧职业化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又以精英思想的话语引领剧坛,能有效避免话剧误入商业化的泥淖。另一方面,剧评对都市商业机制引发海派话剧内部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噱头、生意眼等加以批评。商业竞争固然能促进剧团发展,但不可避免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媒体剧评提出“为了生意眼而向着低级趣味而努力总不是正路,恐怕还有覆没的危险”[7]等,自然会对剧坛商业化起到纠偏、制衡的作用。还有“反映现实的程度和是否有利于改进人生理应成为评价作品艺术的标准”[8]等言论,对于防止话剧湮没于低俗化都有着积极意义。

积极探究话剧发展的路径符合党为广大人民谋幸福而提出的中国梦的宏观规划。同时,文化生活的丰富亦是当代都市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关系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幸福生活理想的实现。当下,市民阶层的兴起已经为话剧接受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媒介作为话剧和市民大众之间的桥梁,与话剧、市民大众组成互为建构的话剧生产场域。剧评虽然只是作者的观剧感受和理论评说,但在报刊印刷媒介的推动下,却成了建构话剧生产与演出的重要因素,必然带来话剧现代意义和审美艺术的演变与革新,促使人们在创作与接受、媒介与话剧的多元关系中探讨话剧生存与演进的轨迹。

(三)媒介与话剧审美艺术的演变与革新

话剧审美艺术的演变与革新往往最先通过媒介展现出来。剧评作为话剧与人民大众关系的生动反映,能够促进对于中国话剧大众化和民族化的探索趋向深入。1940年代,因抗战话剧不能深入民众而展开的话剧“民族形式”论争中,借鉴戏曲的问题已成为戏剧界的共识。从评论可以看出,话剧以加唱京戏等戏曲呈现趋于民间化、民族化的风貌。如《秋海棠》上演时,剧评清一色地对《秋海棠》京戏戏分加以好评,便是看到了京戏为话剧增加观众的功劳,对于1941年的剧坛《秦淮月》《锦绣天》等“伶人戏”的流行,评论直言应归功于“京戏”的渗透。由于话剧是舶来品,不太适应长期浸淫于戏曲的国民欣赏需求,但是加入京戏后的话剧却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伶人戏”的热潮证明了民族化的道路才是话剧发展的正途,媒介在话剧民族化的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话剧民族化的先行者焦菊隐先生创作了《虎符》《蔡文姬》《茶馆》等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中国话剧。而从20世纪中国话剧的走向展望21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可以肯定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话剧仍然是21世纪中国话剧发展的主要目标。田汉、曹禺等人的话剧创作正因其渗透着戏曲的艺术审美或是以戏曲的美学精神去融解西方话剧艺术而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今天话剧舞台上的《立秋》《戏台》《惊梦》无不是妙用民族戏曲以增强话剧艺术感染力的典范。河南作为戏剧大省,具有深厚的戏剧传统,产生过《程婴救孤》《清风亭》《朱安女士》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相对于“戏剧大省”到“戏剧强省”的进军,河南话剧的发展却显得滞后。传统民族戏剧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助力话剧发展,使得话剧市场得以拓展,这将是今后编剧者努力的方向。而充分利用媒介传播的力量,积极搭桥穿线,以作品研讨会、戏剧节、作品演出等形式多头并进拉动话剧产业,进而实现话剧和民族地方艺术的融合也是必然趋势。以媒介剧评聚焦民族传统和现代艺术的融合方式,扩展且创新话剧民族化的审美批评,将会极大地丰富戏剧的艺术表现、激活戏剧的艺术潜力,给中国话剧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三、结语

媒介带来的变化不仅是信息传播领域的变化,同时折射出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变革。以媒介视角观照话剧,关注剧评对于话剧的影响,是从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都市大众文化的影响以及艺术与商业的博弈等综合考察话剧发展。而话剧市场的繁荣健康发展,以及话剧生产和审美艺术的丰富呈现,必然离不开媒体的巨大推动力。

猜你喜欢
剧评话剧戏剧
话剧《坦先生》
有趣的戏剧课
上海沦陷期话剧剧评现象考
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剧评,映照创作——台湾的戏曲评论
戏剧类
Transition économ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