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鸟都要飞向它的山

2023-04-05 23:01
新班主任 2023年2期
关键词:萱萱注意力仪式

□ 陈 敏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给家长带来了不少挑战,不少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当家长深陷与孩子的冲突时,教师要引导家长明白:孩子是一只独立的鸟,他总要飞向它自己的山。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在家也能高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且安静的学习空间。在我的线上课堂中,我时不时看到孩子身后有其他家庭成员走来走去,甚至还有家长在孩子身边打电话。本来二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有限,又受到身边各种各样的影响,他们的专注力肯定会大打折扣,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还需要注意一点,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孩子的学习状况,但是不要一直待在孩子旁边。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讲,家长是权威之一,具有很强的压迫感,一直在身边固然能让孩子收敛行为,但孩子也会分出一部分注意力观察家长。即使家长只是安静地坐在旁边,孩子的注意力也会被分散。此外,家长不在身边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信任感,这种被信任感能让孩子产生学习内驱力。

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回答不上来问题时悄悄提醒,这是不可取的。孩子回答不上来问题时,羞涩和尴尬会使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集中注意力,而家长的提醒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错失独立思考的机会。

家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什么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屏幕前又有老师不断发布指令,他就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思考、学习。

增加仪式感

居家学习的挑战还来自孩子对于“家”这个场景的认知,家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从家到学校上学是一个场景切换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孩子清晰地感受到两个场景之间的界限,他会明白:在家可以放松、休息,在学校就要进入学习状态。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家也能察觉到休息和学习之间的界限呢?这就需要家长制造学习的仪式感。在开始线上教学之前,教师最好召开一次家长会,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建立学习仪式感。

首先,孩子要保持正常上学时的作息习惯,早上上课之前起床、洗漱、穿校服以及吃早餐。当然,家长只是提醒,而不是包办。如果孩子赖床或者动作慢,家长不要催促或指责,而是以陈述的语气告诉孩子还剩下多长时间,然后离开房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迟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家长不要指责他,等当天的课程结束之后,主动询问孩子今天的学习情况,引导孩子讲述迟到后的感受,思考原因。这样,孩子就经历了一次反省的过程,意识到按时上课是自己的事情。

其次,建立仪式感还需要规则。学生在学校上课时有校规、班规引导,线上教学也需要相应的规则。网络课堂上,我制订了如下规则:学生进入会议室后立刻签到打卡,所有同学打开摄像头,露出上半身,关闭聊天框。课上发言要举手,老师点名说“某某同学请回答”后,学生回复“我已收到”,然后开始作答。如有延迟,老师会连续点名3次,没有收到回复则换下一名同学,并做记录,下课后询问具体情况。家长在家也要给孩子制订规则。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探索欲极强,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在课上尝试探索新功能。家长可以在教会孩子签到、发言等基本功能之后,与孩子约定,想探索其他功能可以,但要在父母的陪伴下进行。孩子违反了规则,家长也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

教师在课堂上视频监督,家长在家里严格管控,双管齐下,线上学习的仪式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孩子的学习就会渐入佳境。

给予积极的反馈

不同于在学校时有小伙伴陪伴,线上学习时,孩子一个人在家会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让孩子出现畏难心理,不愿意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最后养成拖延的坏习惯。一旦孩子开始拖延,部分家长就会唠叨、指责,孩子的情况就会越来越糟。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和陪伴。畏难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好,所以不敢去做,积极的反馈能够让孩子更有信心,让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家长可以从孩子当天的表现以及已取得的成果方面表扬,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比如,“今天你的字写得很工整”“今天的笔记很全面,你上课肯定很专注”“今天老师给你的作业评价比昨天好,你太棒了”等具体的表扬。积极的反馈能加强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孩子主动学习知识又能获得成就感,这样,孩子的发展就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中,畏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家长可以多用奖励激励孩子,最好是精神奖励。如果物质奖励用多了,孩子的物质需求会不断上升,奖励也难以达到最初的效果。所以,家长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比如让孩子决定今天的午餐,让孩子决定今天的家庭娱乐活动,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等。孩子有了安排活动和时间的自主权,就会慢慢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事。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萱萱,网课期间,妈妈说她在家里畏难情绪很强,做作业拖拉。为了让孩子动笔,妈妈就答应萱萱给她买喜欢的贴纸,但没过多久,这一招不管用了。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更多的细节。原来,妈妈经常在萱萱面前表扬另一个小伙伴,想让萱萱向小伙伴看齐。刚开始,萱萱还很有斗志,但随着次数越来越多,萱萱就越来越不耐烦。我了解情况之后,跟萱萱妈妈沟通,让她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不要一直盯着孩子的不足,多从孩子的日常表现中发现孩子的进步。因为萱萱喜欢看书,我建议,每当萱萱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之后就带她去书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到现在为止,萱萱妈妈的反馈让我看到了萱萱的进步,我在课堂上也能看到她举手回答问题了。很高兴我们用对了方法,帮助萱萱找到了飞翔的方向。

每名学生都是一只迷茫的鸟儿,教师和家长是帮助他们找到正确方向的引导者。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相应的仪式感,打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之后,我们就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飞向自己的山,他们将在那里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猜你喜欢
萱萱注意力仪式
让注意力“飞”回来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我家的多肉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你的脸像水蜜桃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