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4-05 20:50,杨
南方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机具驾驶员农机

余 毅 ,杨 晖

(云南省维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 迪庆州 67460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2021》中数据,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增长迅速,综合机械化率已达72.03%,相较于2020年提高了0.78个百分点,投入生产的农机装备将近2亿台[1]。整体来看,我国实现了农机多元化发展。现阶段,农机设备发展越来越快,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将农业生产与农机充分结合,能够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近年来,农机的工艺在不断发展,零件系统需要不定期进行养护、检修,但大部分农户缺乏对农机设备的养护意识,使用农机时较为粗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会直接导致农机管理工作的效率下降,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相关部门必须意识到当前农机装备管理中的短板,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1 农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意义

农机管理是指根据国家关于农机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农机具驾驶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农机设备进行管理、养护和维修,避免影响农业作业,全力保障农业生产[2]。

1.1 促进农机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针对目前中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法规和制度上加以完善,借助农机设备管理制度,能够调整和优化农机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当前,农机的安全监督手段较为单一,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项农机维修、管理的相关政策,但是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加上执行力不足,对各类农机安全管理存在失控、漏管的现象。

1.2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实现了科学化、高效化。在使用过程中,若农机修理、操作不当必然会引起机械故障。农业生产季节性较为明显,错过了最佳作业时间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有断收风险。机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雨季和冬季,更需要合理维护,农机的科学管理和保养能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3]。要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操作风险,保证农机的良性运转,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高质量、高效完成农业生产。

2 农业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2.1 农民安全意识不强

农机要定期年检,确保驾驶员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4]。近年来,国家针对农机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如要求农机所有人主动办理入户手续,及时进行技术检验,办理车辆保险等。然而,相关部门落实不到位,仍然有不少人为了节省车辆保险费故意不去缴费,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以逃避监管,假牌、套牌、无牌驾驶情况屡禁不止。

2.2 维修保障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农机适用于平原,若在山地丘陵地区使用,农机的磨损很快。大部分农机只能在特定季节使用,利用率低,效益不好,很多农户都不愿意定期保养农机,雨雪天也不进行保养保护工作,导致农机损耗严重,在使用中也存在大量故障、失修的情况。由于没有专门的、正规的农机维修机构,不少农机长期处于报废状态。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农机存在无灯光、喇叭,刹车不灵,方向盘间隙大,连结不牢固等问题,安全隐患很大[5]。而普通的农机没有年检,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检测机构,也没有必要的检查仪器,所以只能通过简单的目测、耳听、手摸等方法进行检查,很多农户不懂农机技术,简单维护一下就继续投入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2.3 外挂、外地车流量大

大部分农机存在一车多用情况,到了农忙季,外地车辆流入数量庞大,相关部门也难以进行异地监管。据调查,农忙季节每个乡镇都会有大量的农机进出,绝大多数的农机流动都没有到当地的农机局登记;有些农机虽然已过户并使用,但还没有及时办理相关的手续,相关部门检测不到,所以监管起来相当困难。加上大部分农机在农村使用,当地监管力度不大,农机信息不完整、功能不完善,无牌使用农机等现象比比皆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2.4 报废农机使用率高

目前,很多机型陈旧、年限长、故障较多的农机仍然在使用,大部分是由于资金限制。一部农机动辄几万、十几万,农户们购买力不强,加上没有一套完整的处理置换办法和相应的补助政策,即便农机早已超过使用年限,很多农户也不愿意把报废的农机卖掉。虽然使用感变差,效率相对较低,但还是能够勉强使用,加上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普遍不高,重收入轻安全,重使用轻保养,带病操作,后患无穷。目前,各个省市区也出台了农机报废补贴、购买补贴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部分偏远地区还未有效实施,加之缺乏相关的检查机构和处罚制度[6],给报废车辆的重复利用提供了可能。

2.5 人才培训管理不到位

当下我国农机发展一缺“白领”,二缺“蓝领”。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各级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的实用型技术人员紧缺,农机创新发展速度缓慢。另外,农机驾驶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高,也没有专门的培训团队进行系统训练。教练资源严重匮乏,甚至部分地区大部分教练员未取得农机驾驶资格证书。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很多驾驶员没有掌握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只能一边磨炼操作技术一边为农户们提供农机服务,他们的理论知识和驾驶技术均较为薄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培养出适合于农机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将其投入到农机化事业中,是当前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7]。

3 农业机械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3.1 开展技术创新,强化保障体系

相关部门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农机装备的价值和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农机部门应加强对农机具的指导工作,科学制定经营规划和经营战略,加强对农机具的管理责任,加强生产经营的效能和品质。在实施农机经营工作中,要认识到农机装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好农机推广队伍,构建健全、完善、系统的推广体系,深入基层和农村,不断拓展农机设备应用范围,优化推广模式,有效发挥农机设备的应用价值,提升农机推广效率。在推广农机装备时更要重视各地区的差异,特别是在作物差异方面,要科学地选用现行的生产技术和切实可行的农机设备,认真帮扶并加以指导,引导农民了解机械设备维护知识,帮助其树立维护理念[8]。此外,农机设备的采购、检测、调度、使用、维护等各环节需要进一步协调,从而有效地推广和应用农机设备,保证农机设备管理顺利开展,充分提升农机服务以及管理水平。

3.2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保证体系

在投入方面要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支持,优化农村基层农机化经营服务体系。首先,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和政策支持。农机购置补贴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直接有效措施,可通过不断地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规模和覆盖范围,优化补贴模式。其次,提高信用支持,确保农机生产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先进机械设备,解决其银行贷款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政府可通过提供保险、贴息贷款、低息贷款等措施,保证农机具企业的正常运行[9]。

3.3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管理力度

为使我国农机装备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优化,确保农机装备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10]。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完善现行的农机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制定农机报废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为了避免报废农机具再投入生产,应鼓励民间组织建立起内部监管机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与监管下,杜绝废旧农机具再投入使用。同时,国家也要对上缴报废农机的农户进行适当的补贴,采取政策措施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意识,认识到报废车辆的危害。教育群众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提高其对农机安全使用的认识水平。多方联合建立报废农业机械的管理机制,以此来保证农机生产的安全、良好运行[11-12]。

第二,加大上路管理、执法力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责任,针对农机上路还要强化检查工作,加大上路农机设备执法管理力度,杜绝隐患车、报废车投入生产,有效防止违规违法问题[13]。

第三,全面优化农机装备保障体系。农机装备在使用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或者设备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但是农机维修的费用依然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农户们碍于资金短缺,有些自己维修或者不修,也很容易对农机内部零件造成损坏[14]。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推进保险制度,通过完善农机装备保险制度,为农机装备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

3.4 严格把关,强化驾驶员培养策略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农用机械登记,确保文件资料完整、规范;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规范,对农机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查;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制订训练方案,统一训练材料,配备相应的训练设备,配备合格的教练,并严格遵守考试制度[15-16]。农机驾驶人员应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具备一定的驾驶技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综合管理工作,设立一定的从业技术门槛,除了开设专业培训机构、组织,更要加强监督,驾驶员要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并且考核通过后才可拿到驾驶证[17]。在教学培训中,还要加强对驾驶员服务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农机驾驶员管理。

4 结语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农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积极宣传相关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对农机具的认识,更有助于推动乡镇农业机械的普及,提高农机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

猜你喜欢
农机具驾驶员农机
沃得农机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