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艺术碰撞与融合
——评《西方美术文化发展史》

2023-04-05 21:17刘珈源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史观行文中西

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场域共同言说时,相互之间产生碰撞、进行融合在所难免,但这也是不同文化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世纪之交,由美术史论研究者、美术教育学者李蒲星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美术文化发展史》一书,通过八章,系统描摹了西方美术文化的“基本状态”“自然时代”“和谐时代”“压迫时代”“觉醒时代”“理性时代”“解放时代”和“自由时代”,并且结合对同时期的艺术思潮、艺术家及艺术品的品评,缓缓揭开西方美术文化的神秘面纱。该书作为一本碰撞之书、交流之书、融合之书,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一、形:模拟外观,比中对西

该书外在师法西方一般艺术史论,以历史断代为架构线索,而在成书行文时,作者有意对照中西美术在同时期的“共同事件”,在详尽论述西方美术状况的同时,对中国美术在同一时段的发展情况稍加描绘,着力创造交流场域,不惧碰撞,反而以此占领受众的“对比心智”,使受众对“中西美术发展从源头即开始产生不同”这一史实一目了然。在第一章中,作者从分类、语言、材料和传统四个方面对西方美术文化发展史做了宏观论述,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架构设计做出说明,更开门见山地表明立场:“本书分类方法和材料来源于西方,而语言和著述传统却在进行‘东方试验’,这也是导师高尔泰先生的鼓励:中国学者写的西方的美术史,要介绍西方的发展,更要有中国的样子”;除此之外,作者在每一章最后一节均设“结语”,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再次强化中西美术发展对比的同时,尊重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现状,虽形肖西方,内核仍是“中国的样子”:尊重规律,格物致知。

二、神:中国史观,西学方法

作为一部艺术史,该书重中之重在史料的发现、整理、说明和运用。该书中,作者充分考察了史料,又不局限于“故纸堆”,在史料运用上,作者并非采用以往西方史论类专著常见的 “材料—说明—阐释或立论—得出结论”的方法,而是将史料用作“描写”和“增加实感”,同时大量使用关于美术作品出现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材料:例如,在论述“前卫主义”时,作者大量引用了历史材料,其用意并非以材料推导出某种“前卫主义”结论,而是用以描绘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民生活,以便受众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而在后续学习时更容易理解某种美术思潮或代表人物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的必然性。这是中国唯物主义史观“历史为人民造就”的集中应用,完全区别于西方的“历史是由天才和伟人创造”的“英雄史观”——两者的区别,在前文所述的“共同事件法”的行文模式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由理论切入,以史料作描写而非专为理论服务,力求让受众建立直观感受和了解必然性的理论史观与著述方法,使本书将西方美术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完全相容,也与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德育、美育观念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当代的美术教育提供了中国化的思路和理念。

三、魂:中西融合,美美与共

如果说上述两个特点尚显“中”“西”泾渭之分,激发了中西文化碰撞,该书的写作风格,则是“中西融合”的完美体现。作者在高度理论化的同时,凭借自己的“第一感受”“第一印象”,用极为缓和、优美的语言对西方美术作品或美术思潮进行 “印象式品评”。而这种由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健吾先生首创并发扬于中国的“印象式品评”,彰显了西方美术中的“印象主义”思潮对中国文艺批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作者着力将“西方美术文化发展史”这一舶来理论以自己的学识与行文进行融合加工、使之更加“本土化”的有力佐证。同时,该书将对西方美术发展的考察置于历史与文化的大背景下,以西方逻辑框架与中国理论史观进行融合阐述,体现了作者对中西文化艺术碰撞融合的问题意识和深刻思索。

综上所述,《西方美术文化发展史》一书,凸显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并且致力于开启一种中国话语体系下的西方艺术文化研究范式,帮助读者看到文化和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会与碰撞的同时,也引发更多关于我国当代艺术文化发展的探索与深思。同时,该书利用文学化、“印象式”的方法论作为成书、行文的指导原则,使西方“印象派”风格完全为我所用,造就了该书既是一本美术学、文艺学理论专著,也是一本美文文集的“融合身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树立了学术榜样,也为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初学者与普通爱好者打开了艺术鉴赏与文化理解的新视野。

猜你喜欢
史观行文中西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