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柳树全身皆入药

2023-04-06 02:15周满茹
家庭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味苦白皮性寒

周满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脍炙人口的《咏柳》。柳树不仅为绿化树木,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的全身皆是宝,各个部位都入药。

柳芽是指柳的新芽,在未开花絮前采摘,既可食用、泡茶,也可治病。选刚萌出的嫩芽晒干,用开水冲泡,闻之清香,饮之可口,可以防治黄肿病和筋骨疼痛病。古书上说它主治“风水黄证、湿痹挛急、膝痛”等。

为垂柳的具毛种子,性凉,味苦,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的功效,用于治疗吐血、创伤出血、痈疽、恶疮等证。《药性论》载其“主止血,治湿痹四肢挛急,膝痛”。

治吐血柳絮适量,焙干,研为细面,每次服9克,温米汤送服。

治金疮血出不止取适量柳絮敷于患处。

治一切恶毒、脓血胀痛不溃化用柳絮敷于患处,脓泄毒减。

治失眠用柳絮作枕芯做枕头,有催眠作用。

为柽柳的干燥细嫩枝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除去老枝及杂质,阴干即可人药。其性平,味甘、辛,人心、肺、胃经,具有散风、解表、透疹的功效,用于治疗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等证。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常与薄荷、蝉衣、升麻等配合应用。内服、外用均可。小儿常用药“小儿金丹”,方中主药就是西河柳,用于祛风解表。

性寒,味苦,主要成分为水杨苷,具有祛风、利尿、止痛、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等证。《本草纲目》载,柳枝“煎服,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得配本草》载其“去风热,除湿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所含的水杨苷被人体吸收后,部分转变为水杨酸,起到解热止痛的作用;制成40%-10%浓度的溶液可用于局部麻醉。临床报道,以柳枝制成糖浆,每100毫升含鲜生药180克,每次口服50毫升,日服3次,2个月为1个疗程,适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柳枝120克,切碎洗净,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对咳、痰、喘均有一定效果。

治疗传染性肝炎用带叶的柳树枝60克(干品30克),加水1斤,煎至300毫升,早晚分服。

治疗烧烫伤取新鲜柳树枝烧成炭(存性)研细末,过筛,用香油调成稀膏状,涂敷创面,每日1~2次,不包扎。

治小便淋浊不清柳枝一握,甘草9克,煎汤饮之。

治小便不畅干柳枝100克,煎汤服之;再取干柳枝500克,折碎煎汤,倒人桶内,熏蒸阴部。

治疔毒疮疖取柳枝带叶1000克.浓煎收膏,涂于患处。

治龋齿牙痛柳枝、大豆各250克,合炒后,用白酒浸渍3日,取适量含漱之。

为垂柳的花,花为单性,雌雄异株。《纲目拾遗》记载:“柳椹,乃柳花未放时,其枝垂下如椹形,所谓柳蕊也,淡黄色,若俟花出,则无用矣。”其性寒,味苦,具有祛风、利湿、止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水、黄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妇女经闭、齿痛等证。《滇南本草图说》载其:“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症。”柳花可捣汁内服,或研末,常用量为3~9克;外用可研末或烧存性撒敷于患处。

治妇女发热经停柳花15克,紫草36克,升麻27克,归身22.5克。共为细末,每服21克,葡萄煎汤调下。

治走马牙疳柳花适量,烧存性,人麝香少许调匀,涂搽患处。

性寒,味苦,无毒,含有鞣质和丰富的碘元素,具有清热解毒、解毒透疹、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等证。《日华子本草》载:“治天行热病,疔疮,传尸骨蒸劳,汤火疮毒人腹热闷;并下水气;煎膏续筋骨,长肉止痛;牙痛煎含。”《本草纲目》亦载其“疗白浊,解丹毒”。临床报道,用柳树嫩枝叶制成注射剂肌注,对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膀胱炎、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均有良好效果。制成糖衣片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治高血壓用鲜柳叶250克,加水煎成100毫升,早晚分服,6天为1个疗程

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柳叶含有很高的碘,制成糖衣片(每片相当于生药2克)内服,开始每日8—10片,2~3次分服,连服3~4周;以后日服3次,每次5片,服至痊愈。

治小便白浊取清明时节的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

治下痢取柳叶100克,煎汤服下。

治恶疮取适量柳叶,加少许盐煎汤熏洗。此又疗面上疮。

治眉毛痒落取垂柳叶,阴干,捣罗为末,以生姜汁调成膏,涂于患处。

治疖肿、乳腺炎柳树叶切碎煮烂,过滤,除去残渣,水煎浓缩至糖浆状,外敷患处。

性寒,味苦,具有利水、通淋、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淋病、白浊、水肿、黄疸、风湿疼痛、黄水湿疮、牙痛、烫伤等证。《本草纲目》载,柳根“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

治血崩柳根15克,用甜酒一杯煎煮服之。

治风火牙痛猪精肉150克炖汤,以汤煎柳根20克服之。

治黄水湿疮柳根适量烧存性,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膏,涂于患处。

治痔疮柳根90克,水煎滚沸,加入皮硝9克,再煎数滚,用以熏蒸肛门处,水冷为止。渣再煎,每日熏2次。柳白皮

为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性寒,味苦,含水杨苷及鞣质等成分,具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乳痈、牙痛、汤火烫伤等症。《唐本草》载,柳白“枝皮主痰热淋疾;可为浴汤,洗风肿瘙痒;酒煮含,主齿痛”;《本草纲目》亦载,其“煎服,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

治疟疾及风湿骨痛用鲜柳白皮45克,水煎服。

治妇女乳痈肿痛取适量柳白皮,捣烂,放入帛囊中,入微波炉加热2分钟,取出熨之,冷则易之。注意温度,谨防烫伤。

治风火虫牙疼痛柳白皮卷如指大,含人口中,以汁渍齿根,一日数次。

治烫伤柳白皮适量,切细,以猪油煎之成膏,涂于患处。

治中耳炎柳白皮6克(烧存性),枯矾、冰片各3克,共研细面,吹入耳中。

猜你喜欢
味苦白皮性寒
雪莲花
白茅根煮藕 治牙龈出血
大剂苦参治不寐
霜林松风
足球黑白皮
矫味剂在掩盖中药苦味中的应用
白皮杉醇的简便合成
对与错
橄榄味苦称“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