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集体责任 彰显青春本色

2023-04-12 04:11张丹凤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级管理

【摘 要】以集体责任感驱动学生,使其在集体生活中积极融入、主动担责、有所作为,为优秀班集体的打造、社会化的推进奠定基础。班主任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集体责任感培养路径,其中,认同与归属是集体责任感培养的情感线;反馈与评价是集体责任感培养的动力源;审视与觉察是集体责任感培养的指南针。

【关键词】集体责任感;情感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2-0035-07

【作者简介】张丹凤,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初级中学 (南京,211135)教师,一级教师。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集体责任感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对于集体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受高期待的影响,时常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失去奋斗的原动力;班级生活中,“旁观者”数量的增多,加重了责任分散效应,导致更多学生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做好自己”成了他们拒绝担责的托词。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融入集体、学会担责是学生练习社会相处模式、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同时,集体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责任担当。因此,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要重点培养学生有责任、有担当的品质和集体责任感。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培育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呢?

一、认同与归属:培育集体责任感的情感线

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归属源于“我们是同一类”的观念,有了这种认同,集体中的个人才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积极向集体靠拢,主动承担集体事务。在现实的带班育人过程中,我通过自我发现、活动组织、理性表达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与归属感,为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1.自我发现,激发主人翁意识

集体中个性突出、活力四射的学生能够改善班级氛围不足的状态,默默无闻的学生用他们的付出,能让班级整洁、有序又温暖,无论是怎样的“小我”都对班级有意义与价值。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自我在集体中的价值,不能只停留在说教层面,还要予以鼓励、唤醒,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明白“独木不成林”“滴水汇成海”的道理。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包括设计班徽、班级口号,拟定班级名称,确定班级目标等。开学第一节班会上,我会让每个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全班投票选择最能代表班级的班徽、班名等。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有意见,有想法,也有融合与改动;他们看到了自己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贡献的力量,虽小但不可缺。除此以外,班级设岗育人活动的开展,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小我与大我”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白平凡的个人只要主动配合,对集体乃至社会亦有价值;“你被我抓住了”系列活動的开展,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班级同学乐于助人、刻苦学习、文明有礼等行为写下来,不断深化学生“我对集体很重要”“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观念,这也在无形与有形中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责任意识。

2.活动组织,拨动担责心弦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进行活动育人,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和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可以说,责任担当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活动的依托,学生在活动中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积极承担集体责任的美德。班级的正常运转、活动的顺利组织都离不开规则的约束与保障。基于此,我设计并组织开展“我的班级我做主,班规制定靠你我”主题班会活动。我先让学生就优秀班集体的样子提建议、说想法;接着汇总学生的建议,形成班规初稿并表决通过班规;最后实施反馈,改进班规。集体性活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各项学校、班级主题活动中,我会在把控方向的前提下,与学生一同群策群力,如运动会创意入场仪式设计、青春仪式的节目选排、班歌比赛的集体训练、校星级班级评比获奖的策略研讨等,他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我牢牢抓住每次活动的育人契机,与学生分析成败的原因,思考改进的策略。一次次的总结让学生坚定“我为集体争荣誉”的信念。

3.理性表达,拉近心灵距离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看清本质,才能坚定前行。认同与归属的本质,是对群体的一种认可与赞同。从情感层面上讲,是一种心灵的靠近、栖息。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理性表达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学生爱同学、爱教师、爱班级。

首先,营造平等友善的氛围。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我倾向于采用“事务中话语”的方式,即在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的时候,将学生需要在集体中改进的行为指出来。其次,分清时间和场合,“扬善于公庭,归过于私室”是我对学生在集体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原则。再次,态度要诚恳、不虚假,表扬注意细节描述,批评对事不对人,不进行人身攻击。最后,采用多样化方式,让沟通不仅停留在口头,家校联系本、小纸条、线上留言、免批评卡等是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理性的表达让我在带班过程中了解学生,明确现状,植入期望,解除误会,化解矛盾,指导学生担起对自己、对集体的责任,促进个人与班集体共同成长。

二、反馈与评价:培育集体责任感的动力源

反馈与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在集体中的担责情况,发现长处,找到不足。具体来说,要先建立评价机制,再辅以榜样示范和奖惩措施,这样就可以对学生产生强化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1.建章立制,用积分激励

如何让学生在班集体中看见自己努力和进步,评价机制是重要的载体,它通过量化成果的方式让班级的运转有了统一的标尺。在分数的增减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变化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差距,看到了自己对班集体的贡献与担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更关注集体的发展,乐于对集体担责,我在班级建立了“星级晋级”的评价机制。具体来说,评价机制包括学生校园生活的学习表现、就餐、两操、入学情况、大型活动、卫生值日、班干职责、小组合作、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十个维度,采取加减分制,每周进行一次汇总,根据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个人排名前八的学生为班级的一周之星,连续四周都有星者可被评为月度之星,一学期每个月都有星者为学期之星;小组积分排名第一的为铜星,每月积分最高为银星,学期末积分最多组为金星。每周之星、铜星组发放奖品,每月之星、银星组发放奖状,学期之星、金星组可以拥有一次“许愿”的机会。星级晋级评价机制的建立让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与努力方向,为了让自己尽可能多得分、不扣分,帮助请假、不方便的学生打扫卫生,主动维持班级秩序,遵守集体规则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们也更愿意融入班级、承担责任,班级整体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示范引领,用榜样激励

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学习而来的。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逐渐由家长、教师转变为同伴,同龄人对学生的影响日益突出。此外,青少年群体中还存在偶像崇拜行为,这也是一种追求理想化自我的表现。以上两个阶段性的心理特征为集体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路径与可能,即通过榜样人物的打板放样,为学生提供行为典范,从而达成培育目标。

在带班过程中,我借助光荣榜、标兵栏、主题班会、小报等宣传榜样人物,肯定榜样行为。具体来说,对于那些主动承担班级事务、积极帮助同伴、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学生,我会通过宣传“感动人物”的方式,将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并附上生活照,张贴在班级光荣榜;对于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文明有礼、广受好评的学生,则在“标兵栏”进行宣传表扬;开展“我的偶像”主题班会,让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偶像,分享偶像积极担责、舍己为他、勇于奉献的品质,并以小报的方式进行呈现。以榜样人物的正向激励,能让学生明确集体责任感的具体要求与行为表现,能让他们看到责任担当对自我成长、集体发展乃至国家进步的意义。

3.奖惩结合,用评价激励

人类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会采取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后续过程中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奖励符合目标的行为(正强化)或惩罚不符合目标的行为(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巩固目标行为、纠正偏差行为,正负强化的落实就是奖惩措施的跟进。

带班过程中,班主任要将奖惩相结合,避免只有批评或奖励,让教育张弛有度。奖励时可以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对于班级中积极承担责任,为集体作出贡献的学生,可以在家长微信群中公开表扬,还可以辅以奖品发放。对班级事务冷漠、推诿等负面表现,可以通过私下谈心批评或让学生写情况说明、分享一篇主动担当的感人故事、为他人服务一天等进行行为纠正。在一正一负的强化中,学生对集体负责的意识能有效增强。

三、审视与觉察:培育集体责任感的指南针

往外张望的人在筑梦,向内审视的人在成长。筑梦为前行指引方向,审视与觉察则通过回头看、再出发的方式总结前期的经验教训,为前行纠偏、提气,是培养集体责任感的指南针。学生要在看见式回望中,寻找事与愿违的原因;在伙伴式发展中,获取结伴前行的力量;在展望式觉察中,奔赴更好的未来。

1.看见式回望,纠偏提气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在集体责任感培养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方向正确,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及时“回望”,认清来时路才能笃志复向前。回望不仅是简单的“回头”,要能真正的“看见”。在回望中看见自己、读懂他人,反思自己看见(理解)的与他人看见(理解)的是否存在信息偏差。班主任应及时思考自己倡导的集体责任感的培养方法、内容是否基于现实生活,能否真正解决现实困惑与矛盾。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在班级中开展“我比你画”“我说你听”的微班会活动。在“我比你画”活动中,学生分成四列站好,每人后背贴一张纸,站在最后的学生将纸条上的字写在前一个学生的背上,依次往前写,最后请站在第一排的同学说说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字。小游戏让学生明白,即使是前后距离相近同学,也不一定能准确接收别人传递的信息。因此,及时的沟通、反思和详细的描述是避免在集体中出现信息差的重要方法。匿名式的“我说你听”,将学生之间有意、无意的举动给他人、集体带来麻烦、困扰一一说出,为学生指明了问题所在,指引了前行方向。

2.伙伴式发展,结伴前行

学校生活中,同伴是学生在校园内接触时间最长,受影响最深的一群人。我在带班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建设。班级组建初期,我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将班级成员进行划分。我鼓励学生采用招募组员的方式建小组,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集体事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小组建成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为小组命名,设计组徽;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班级评价机制记分,学生达到一定的积分,可以领取一定的奖品,实现特定的心愿。这样,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扶持前行,他们各司其职,取长补短,相互分享交流,共同攻克难题;班级事务中,各成员精细分工,能说的负责发言、能记的负责速写、能演的负责表演……

3.展望式觉察,奔赴未来

展望式觉察意味着阶段性目标达成后,班主任应确定新的班级发展目标,并基于班级发展的长期目标反观当下、及时调整,以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集体的发展,就是不断地确立奋斗方向,反观調整偏差行为,再确立奋斗目标,携手奔赴的过程。可以说,展望式觉察能让集体拥有持续的发展动力。学生在集体目标的调整和新目标的确定中不断明确己任,有所担当。一般来说,我会在学期初引导学生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共同确定班级发展目标;然后将目标放到具体的场景与大概率事件中,如运动会、星级班级评比、国庆会演、期末测评等。我会以月为单位进行总结,对于没有达成的目标,组织学生思考改进策略,对于实现了的阶段性目标,继续确定新的通过集体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集体发展不停歇,个人成长有方向……

集体责任感体现学生对班级的态度,呈现他在集体中的使命与追求,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与集体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聪.情感教育视阈下的班集体建设:一种教育人学的思考向度[J].中小学班主任,2021(1):17-20.

[2]夏光清.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J].江苏教育,2022(39):32-36.

附:劳动让人生更出彩——九年级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设计

一、教育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可见,实施劳动教育对于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社会价值观逐渐多元化的背景下,部分初中生存在不愿不想参加劳动、没有机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调查发现,我班学生有如下具体表现:缺乏劳动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全面认识;对于非自愿从事的劳动表现出消极怠慢的态度。针对以上的不良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我开展了本次主题班会。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劳动让人生出彩”的表现。

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明白“劳动让人生出彩”的原因,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行为方面:让学生学会主动、自愿参加劳动,在磨砺意志、提高自身实力中争取自己感兴趣的劳动机会。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设计课前调查问题;准备管延安、胡双钱事迹资料。

学生方面:收集“劳动让人生出彩”的具体案例。

四、实施过程

基于学生情况,划分社会观察组、时事评论组。

(一)环节一:感受劳动出彩“处”

社会观察组上台介绍:大国工匠管延安的事迹。

管延安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中的一员,主要负责沉管安装。5年,33节巨型沉管安装,60多万颗螺丝零失误……其中管延安负责的截止阀,想要设备不渗水、不漏水,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1毫米。1毫米的间隙无法用肉眼判断,管延安却通过一次次的拆卸和练习,凭着“手感”,创下了零缝隙的奇迹。经过数以万计的重复工作,管延安练就了左右手拧螺丝均能达到误差不超过1毫米的精准水平,为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外海沉管隧道的建造作出了贡献。

教师:一个普通安装工的劳动“出彩”在哪里呢?

小组讨论,同伴分享。

教师小结:平凡的劳动者也能通过用自己的双手享有出彩的机会!同学们,管延安虽然从事的只是拧紧螺丝钉这样简单而枯燥的劳动,但他却将这件平凡的小事做到了极致,让这项看似毫不起眼的劳动,成了港珠澳大桥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社会的每个角落,还有很多像管延安一样普通而又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双肩扛起责任,用奉献回馈社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出彩人生。

【设计意图】通过“大国工匠”管延安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平凡的劳动者也能通过劳动享有“出彩”的机会,带来积极体验,激发正面情感。

(二)环节二:剖析劳动出彩“因”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参与劳动可以让孩子们对劳动的过程更有体会,对劳动成果也能更加珍惜。

图片展示爱劳动与不爱劳动者的区别。

相比不爱劳动的人,爱劳动的人更爱卫生,爱劳动的人作息更健康,爱劳动的人做事不拖延,爱劳动的人学习、工作环境更整洁,效率更高,爱劳动的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

同学们,通过上述展示内容,你能说一说劳动为什么能让我们“出彩”吗?

教师引导:劳动之所以让我们“出彩”,一方面是承担责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能够获得来自他人的肯定与点赞;另一方面,劳动也能实现自我成长。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动作技能得到锻炼,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责任意识得到增强,这些都是个人进步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爱劳动与不爱劳动者的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劳动带来的差异,懂得劳动能够提高动作技能、认知能力,让人有机会享有出彩人生。

(三)环节三:寻找劳动出彩“法”

1.劳动中挖掘兴趣,确定方向能出彩

时事评论组播放视频《胡双钱的故事》。

胡双钱将亲自造出大飞机作为自己的毕生梦想,他放弃了高薪邀请,一直坚定自己的追求。他追求极致,利用边角料苦练手感,琢磨各种难件的加工方法。他不仅把制造飞机看作一份事业,更看作生命的一部分。胡双钱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

提问:胡双钱靠什么支撑让他成为大国工匠?

胡双钱通过劳动成为大国工匠,靠的是:明确兴趣爱好,确定职业方向,并将其发展为专长。

2.劳动中坚守岗位,灵活变通亦出彩

(1)小活动:“开盲盒”。将不同的礼物装入盒内,表现出众的6位同学上台进行抽选。

(2)提问:你抽到的礼物是不是你心里期待的那个?如果不是,你准备如何处理抽到的礼物?

(3)小组讨论,集体分享。

教师小结:生活中,能夠心想事成的人是幸运的。生活也会时不时跟我们开个玩笑,我们得到的不一定是喜欢的。很多时候,就像选盲盒、开盲盒一样,心仪的劳动已经被人抽走或者指派,剩下供我们选择、需要我们从事的劳动并不是我们喜欢的。这些劳动有的出自职责所在,有的出自对他人的承诺,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做。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应对?我想,相比消极怠慢、不作为,坦然接受并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做好当下事才是最佳应对办法;分析专长、懂得变通更能获得他人认可,也能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

3.劳动中铸造品质,弘扬精神会出彩

活动:“我的‘C位’留给您!”

(1)“寻人启事”:寻找出彩劳动者,可以是经典榜样(名人事迹),也可以是身边榜样(平凡劳动者)。说说你推荐他的理由,他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

(2)个人展示,集体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开盲盒、寻找出彩劳动者等活动,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劳动让人生“出彩”,就需要我们挖掘专长、明确劳动方向;坚守岗位,懂得灵活变通;在劳动中铸造品质,弘扬精神。

(四)环节四:争做劳动出彩“人”

1.结合在课前填好的“劳动内容”一栏,利用本课所学所悟将表1补充完整。

2.每组根据PPT上呈现的礼物盒(盒内是其他学生写的“不愿不想但不得不承担的劳动、感兴趣但不能从事的劳动”具体的劳动内容与情景),派代表抽取,解答其他同学的勞动困惑,提出通过劳动让人生出彩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让学生增强自觉自愿从事劳动的意识,并在品质的培养中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能够承担更多感兴趣的劳动;同学互助解答,是对知识的二次运用,也给当事人打开看待劳动让人生出彩的另一个思路。

教师总结:如果你从事的劳动是你的所爱,请你将其做到极致,享受快乐、尝试创新;当你在从事不是自觉自愿又不得不做的劳动时,请你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对待它们,你会发现,每一种安排都能带你领略人生路上的风景,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他人的信任与肯定,还有自我精神世界的成长。当你有非常感兴趣却又不能从事的劳动时,请你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审视兴趣、明确方向,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平凡的劳动中铸造自己的劳动品质,为有机会从事自己的所爱积淀力量!劳动路上处处有芬芳,当你坚守岗位、铸造品质,你终将会在劳动中实现人生出彩!

五、活动延伸

1.根据班级劳动岗位任职情况,评选“班级出彩劳动者”。

2.为“班级出彩劳动者”,写三行小诗,并进行全班优秀作品评选。

六、活动反思

本节班会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让学生明白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强大的重要意义,同时能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所要从事的劳动。

第一,班会内容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审视当下现状,从社会观察组资料的搜集,时事评论组视频的选择,再到调查问卷的设计,都是基于生活,从中发现劳动之美,寻找劳动价值,让学生反思并直面自我的劳动困惑。由于初中生对问题把握得不够全面,学生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会存在求多、求奇的现象;对于自己的劳动认知存在局限,需要班主任进行适时引导、拓展。

第二,借助大国工匠事迹,让学生感知普通的劳动者也能创造伟大。在小游戏“拆盲盒”的过程中,气氛很活跃,但简单的两个问题还不能助力学生明确劳动的价值,需要根据动态生成,借助问题链的方式层层递进,解疑释惑。

第三,自觉主动担当、培育品质,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创造不凡价值,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劳动奠定基础,让所作即所爱,所爱即精品,是本节课的立意所在。通过前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劳动困惑,即对“面对不得不从事,又不是自己所爱的劳动怎么办”这一话题的前后两次思考,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优势、不足,从而更好地转变认识、培育品质;引导学生生活中要积极主动能够担当,乐观看生活、积极向未来,不懈怠、不抱怨,在有作为中积蓄力量。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班级管理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