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自我评估

2023-04-12 09:46赵旭
《学习方法报》历史中考版 2023年40期
关键词:中国式所学现代化

赵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变亦变,不变亦变。”19世纪末,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开始“变”,主张学习西方的()

A. 科学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思想文化 D. 生活方式

2. 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如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3. 陈独秀曾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对当时的北洋政府进行痛斥,提出国民要有理智与判断的自觉,才能避免亡国。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救国救民之路在于()

A. 发动学生运动 B. 革新政治制度

C. 解放民众思想 D. 提倡学术自由

4.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民族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以上数据说明()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 中国开始迈向工业化强国

C. 列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D. 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5.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跟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 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B. 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D. 西式观念深入人心

6. 在近代中国一系列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救,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引思想,使中国逐渐融入近代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A.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B. 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完善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

7.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中国()

A. 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B. 基础设施建设增多

C. 高级人才储备充足 D. 交通运输领域发展

8. 在世界近代史上,欧美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的国情,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但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化存在共同特征。这个“共同特征”是()

A.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B.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

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D.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 (12分)列強的侵略促使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张历史图片(写出图片的序号即可),并简述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3分。注:提供的示例不得再采用)

示例:图二

历史事件:维新变法。

历史意义:维新变法,在社会上发挥了思想启蒙作用(或在中国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打倒天子”的革命名称,并概括革命后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5分)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4分)

10.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整理自《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历史逻辑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物质现代化的起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1949年至今)”的因素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见第41期)

猜你喜欢
中国式所学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