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挑夫成长起来的将军

2023-04-14 00:37邱明
党史文苑 2023年3期
关键词:贺子珍岳父井冈山

邱明

2014年3月23日,来自大连的七旬老人赵延平应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之邀,走进“井冈儿女口述史料”采访室。

赵延平的父亲赵国泰是从湖北走出来的开国少将,岳父龙开富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开国少将。我们初次见面,赵老却是粗布便服、软底球鞋,极为朴素。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三五布衣赵延平”,更是引起我们的兴趣。赵老解释说,他每次从大连去北京,都是坐硬座,从大连到山海关车票50元;然后要在山海关住一晚,住宿费不超过50元;他的上衣均为粗布,也不会超过50元,这3个50元连在一起,加上自己是平民百姓,于是自号“三五布衣”。

“人的财富在哪里?不是在口袋里,而是在脑袋里。”赵老说,岳父龙开富朴素的家风影响了他一生。三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赵老着重讲述了岳父龙开富从挑夫到将军的传奇故事。

“毛主席的著作不光是主席写出来的,还是我挑出来的”

我岳父于1908年出生在井冈山脚下湖南茶陵的一个贫苦农家,原名谭罗仔,自小母亲病故,由舅舅抚养,改名不改宗,取名龙开富。1926年,我岳父在18岁时参加农民协会,他会一些武功,在大革命浪潮中杀死了一个地主恶霸,“马日事变”后逃亡到武汉火车站当苦力。当时他遇见一个少爷模样的蔡姓书生,对方闻其遭遇后悄悄告诉他回家等待革命暴动队伍。我后来推测,这位书生有可能是蔡和森,要不然不可能知道革命暴动的秘密。果然,我岳父回到茶陵,等到了秋收起义失利后转战湘赣边界的工农革命军,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说:“你18岁就敢杀地主,将来准会有出息,咱们还是老乡哩!跟我走吧。”

我岳父机灵、忠诚,在井冈山,毛泽东让他给自己挑书箱,就是人们常说的挑夫,挑两个皮箩,重七八十斤,每天经常行军转移70多里山路。开始我岳父并不太乐意,想去前线打仗。同志们对他说:“你看你的工作多重要,你这筐里一头装着前委文件、印章、命令底稿,一头装着毛泽东要看的书和平时不用的枪。工作就相当于机要员,你把这个文件保管好,照样可以入党。”我岳父这才安心工作,一挑就挑了18年,还在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初到井冈山,毛泽东住在茅坪八角楼上,我岳父和马夫黄达(原名谢今古,后任辽宁省副省长)住在楼梯间担任警卫工作。当时毛泽东交办他一个任务,要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找来报纸和书。所以当打下桂东、永新、遂川这些县城,我岳父都去找书报。有一次,他找到了厚厚的一摞国民党的报纸和一本《三国演义》,毛泽东高兴地说:“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我岳父后来告诉我们,那时毛泽东要他重點找马列主义的书。有一次,杨至成(1955年授衔上将)到八角楼汇报事情,看到毛泽东在看书,就问毛委员看什么书,毛泽东说:“我在看《资本论》。”可见1928年在井冈山最艰苦的时期,毛泽东仍然在学习马列,寻找中国革命的道路。

我后来专门去查证过,1928年中国还没有出版《资本论》全译本。我特意到国家图书馆,查到了国内当时只有《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李汉俊译)、《资本论解说》(戴季陶、胡汉民译)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井冈山看的可能是这两本书。

1928年4月,我岳父担任毛泽东警卫班长,另两位班长是杨梅生(1955年授衔中将)、杨得志(1955年授衔上将)。每次打仗时,我岳父都紧靠毛委员身边,毛泽东发现后告诉大家:“你们不要让小龙给我挡子弹。”毛泽东唯一一次用过我岳父挑的筐里的枪,是在1929年初大年三十的大柏地战斗,毛泽东抢过枪和警卫排一起参加冲锋,拽都拽不住。中央苏区时期,我岳父一度离开毛泽东,担任红一连党代表,成为独当一面的指战员。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又把我岳父找来,说:“有一些文件、材料、书籍,你找一些人再挑一下。”那时我岳父找了七八个人,但长征后到陕北,就剩下他和另外一个人,其他人都牺牲了。最重要的是,毛泽东的文章一样都没丢。新中国成立后,我岳父常跟部下开玩笑说:“毛主席的著作不光是主席写出来的,还是我挑出来的。”

“你没有文化不行,我得教你文化”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愿意做的是老师。其实我岳父就是他千万个学生中的一位。

我岳父在井冈山为毛泽东找书报时曾闹过笑话,因为不识字,有一次他在县衙看到一屋子书,于是哗啦哗啦拿过来,毛泽东一看,说:“小龙啊,这不是书,是田亩账本,人家收税的。你没有文化不行,我得教你文化。”当时我岳父已经18岁,开始学认字十分困难。但毛泽东有办法,他把香烟盒拆开,裁成四方块,用毛笔写上字,一个一个教我岳父和其他警卫员。毛泽东不是单纯教字,而是把一个个字变成口号,比如“共产党是革命的组织,我们工农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事实证明,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红军战士。

我岳父去红一连当党代表时,毛泽东送给他一本《古田会议决议》,说:“你到这个连以后,要牢牢记得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你这个连里的骨干要发挥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民主。”我岳父记着毛泽东的话,在敌后打了四五个漂亮仗,在龙冈战斗中还截击了国民党张辉瓒部的卫生队,红一连发展成200多人的队伍,而且大部分有了枪。毛泽东十分高兴,把张辉瓒的两支派克笔中的一支奖励给了龙开富(另一支派克笔送给了周恩来)。我岳父用这支笔学文化,去世时还留在身边。后来我和家属们商量,将这支笔捐赠给了军事博物馆。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先后四次安排我岳父到红军大学、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1950年,我岳父准备去抗美援朝战场做后勤工作,毛泽东给在东北的我岳父写了封信:“你现在是一个领导干部了,要注意谦虚谨慎,好好学习,多为人民服务。做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1956年,我岳父出差到北京,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关心地问起他的学习,我岳父的回答和许多农民出身的军队干部一样:“读主席的书,没有问题!”

“我跟了毛主席一辈子,还想回到他的身边”

我岳父历任红军总政治部通信排长、军委警卫团连长、红一军团炮兵营政委、红一军团司令部四科科长、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军委警卫营营长。1939年,我岳父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2年后,我岳父任中央军委商业管理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我岳父到东北,历任辽西军区后勤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后勤部部长、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四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和海南岛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我岳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我岳父一生都珍藏着一张与毛泽东合影的照片。1937年在延安,我岳父率部队在山上开荒,一个同志跑来说:“毛主席叫你,有急事。”跑下山来,才知道毛泽东叫他参加照相,我岳父高兴极了,说:“我回去洗个脸,换件衣服过来。”陈伯钧等同志说:“洗什么脸,我们等你很久了。”原来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和毛泽东合影,毛泽东答应了,准备照的时候发现我岳父不在,非要等我岳父来了才照。陈伯钧把我岳父拉到主席身边说:“你老是跟毛主席的,就站在毛主席身边吧!”毛泽东也笑了,后来还在照片上题字:“参加秋收起义的一部分同志”。当时拍照的还有杨立三、周昆、谭希林、罗荣桓、谭政、刘型、胡有才、贺子珍、赖传珠、张宗逊、孙开础、赖毅、谭冠三、胡龙奎等人。

我岳父在毛泽东身边18年,亲眼见证了毛泽东与贺子珍从相恋到分手的点点滴滴。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岳父时常要为毛泽东打水、磨墨、抹桌子,有人戏称他为“书僮”。自从贺子珍来了之后,这些事情慢慢由贺子珍做。我岳父常常开玩笑说:“我轻松多了!”我岳父曾经订过一门娃娃亲,因为联系不到百里之遥的家里,媳妇改嫁了。兵荒马乱的年代,家人讯息不通,毛泽东也曾派人到数百里之外的长沙寻找杨开慧,接到误传讯息是杨开慧已被敌人烧死。袁文才、王佐见毛泽东心情沉重,便撮合他与贺子珍的姻缘。从此,贺子珍陪伴毛泽东度过了他最艰难的十年。

我岳父告诉我们,1929年9月毛泽东在闽西的山里养病时,他带警卫班负责内卫,粟裕负责外围,环境极为恶劣,情况极为危险,但毛、贺之间感情很好,患难与共。长征途中,贺子珍为保卫一位师首长,身受重伤,大脑受到刺激,從此脾气变得暴躁,经常与毛泽东吵架,但毛泽东从不还口。贺子珍去苏联后,毛泽东还询问我岳父,问我岳母能否到苏联照顾贺子珍和娇娇(李敏)。1948年贺子珍回到哈尔滨,林彪、陈云、张闻天等都去探望她,我岳父也去了。我岳父对贺子珍说:“好长时间没做饭了,我做一顿饭给你吃吧。”他做了红烧肉、干煸辣椒和鱼。人的记忆中,对味道的记忆是最深刻的。这几道菜都是当年贺子珍做给毛泽东吃的,贺子珍看着菜,一筷不动,而是不停地哭。我岳父一声不吭,始终在旁边看着。

我岳父一生俭朴,对毛泽东感情极深。1975年他已身患肺癌,昏迷中听说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送来两个哈密瓜,他立刻来了精神,大声喊:“毛主席一辈子没有吃过好东西,这两个哈密瓜你们谁也别动,我要带给毛主席。”毛泽东逝世后,我岳父就坐在椅子上起不来了。1977年初,弥留之际,他没有向家人交代任何事,也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只说了一句话:“我跟了毛主席一辈子,还想回到他的身边。”我岳父的愿望被报到中央,叶剑英副主席说:“还是让他到北京来吧,来八宝山。”就这样我岳父的骨灰葬在八宝山,回到毛主席身边。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院刊编辑室副教授,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贺子珍岳父井冈山
岳父的“五不”养生法
井冈山诗五首
固执的岳父
亲嫂叙说:我所知道的贺子珍
井冈山抒怀
蹭饭
悲情贺子珍
贺子珍:心中只有毛泽东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