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视角下落实财务会计主体责任的探讨

2023-04-15 05:29徐康丽花园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职责财务会计审计工作

文/徐康丽 (花园集团有限公司)

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和外部审计之间呈现出对立状态,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来源于本单位,导致内部审计在实施单位财务会计主体责任方面享有一定优势。通过对内部审计功能的调查,展现出独立性、客观性的特点,通过采用系统化工作方式,对各项业务活动和内部风险进行管控,提高管理的实效性,让企业治理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快速完成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内部审计在落实财务会计主体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在落实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过程中,应对主体范畴精准界定,从财务会计理论角度出发,把主体范畴界定成法人主体,也就是企业。但是,在财务会计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把“人”融入主体范围内,也就是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要想让财务会计主体责任更加具体,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内部审计方面进一步探讨。

一、财务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的基本概述

(一)财务会计责任的涵义

财务会计责任指的是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管理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承担对应责任,这些责任包括应有完整的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保证会计账簿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各项财务会计信息均满足会计准则基本要求、财务报表应做到合理合法等。

(二)内部审计责任的涵义

内部审计职责指的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对所在单位内部各项工作进行审计管理,出具对应的内部审计报告,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职责。主要职责包含了确保内部审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严格按照内部审计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应做到真实、有效[1]。

(三)财务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的关系

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会计责任和内部审计责任都是根据产权关系而出现,在实际中,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容易激发财权所有人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对于财权所有人,主要是企业股东,其不参与企业经营业务,只是对企业重大决策享有决策权,但是对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享有对应权限。企业的经营者则是在保护企业现有资产的同时,还要让其做到增值,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会计责任和内部审计责任,在工作目标上高度统一,均是给财权所有人及经营者提供服务。例如,会计人员的职责是给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提供准确的会计报表,而内部审计人员则需要对会计报表中各项数据的真伪性进行判断,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内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财务会计责任来说,主要是为会计主体的经营者及所有者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对财务报表编制承担对应的责任。对于内部审计的主体责任,则是认真审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负责。在责任主体方面,会计责任主体是于财务部门,其工作就是给企业经营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让经营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发展决策。在企业中,内部审计的责任主体是内部审计人员,在责任内容方面,会计应确保所有财务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内部审计则是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校验[2]。

二、内部审计在落实财务会计主体责任中的价值

(一)加强内部审计,有利于消除主观意志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观意识的形成通常来源于企业决策层会计行为监督管理的缺失,也就是管理者的财务会计主体责任没有充分落实。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发挥监督价值,从而消除主观意识。其中工作原理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核实会计凭证信息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和疑惑,及时向当事人求证。在签字权限和财务会计主体责任完全匹配下,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或者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料,则需要面临一定的处罚。基于此,受到趋利避害因素影响,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消除其工作中的主观意识。

(二)强化内部审计,有利于优化内控环境

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环境中包含了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内部文化等。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调查,因为内部控制不合理导致资金错配,侧面展现出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在财务会计主体责任方面没有充分落实。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就是借助企业文化落实财务会计主体责任,也就是在内部审计管理下,部门负责人在财务决策方面承担一定风险防控职责,迫使其在财务决策方面产生制度意识和民主意识。在该意识驱动下,部门负责人主动履行本部门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职责,为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提供良好条件。

(三)实施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信息共享

财务人员能力和工作水平不足并不能表示财务团队建设比较落后,其主要展现的是主客观因素影响团队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因为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不强,在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效益评价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信息短板问题,从而使得财务会计主体责任无法顺利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需要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在工作权限内获得企业各种信息,为财务人员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导,有利于信息共享目标的完成[3]。内部审计在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优化工作职能的同时,在审计中肩负监督管理的责任,承担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职责。

三、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虚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主观意识薄弱

当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构建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工作重点是通过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职责,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中,受到主观意识影响,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对流动资金配置重视度不高,必然影响企业稳定经营。即便一些企业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但是财务人员受到传统工作理念影响,习惯程序性决策,导致企业在提质增效过程中财务创造能力不断弱化。在企业经营生产中,存在出货与补货不均衡的状况,内部组织结构有待优化。其中,财务人员应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出发,向上级管理层提出财务改进意见。但事实却是相反。因为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过于形式化,使得财务人员无法获得增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外在压力。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低下,不仅仅受到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关注度的影响,同时和企业长时间以来只注重销售业绩而忽视财务管理的思想理念有关。通过对上述因素的调查,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固化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模式给企业运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财务管理内控不深入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全员参与配合下完成预算管理工作。内部控制不合理在企业资产购置中表现比较凸显,资产购置以后绩效评价比较弱化,通过产出与设备,把预算资金应用到专用资产采购活动中,其产出展现在经济效益规模方面,并且企业专用型资产创造的“年度红利”不小于“年度资产折旧额度”。但是,因为一些资产在使用方面效率整体偏低,不满足预期要求,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形成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导致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会重视企业经营发展需求;第二,没有让资产操作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小于预期目标;第三,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专用资产归口部门不断降低资产配置与管理标准。抓住矛盾,是解决业财融合问题的重要举措[4]。

(三)财务风险管理不严

部分企业把资金在短时间内应用到专用资产购置活动中,需要在空间维度方面对流动资产进行调整,优化其在采购及销售等环节中的配置结构,也就是通过调整业务类型及业务规模,让流动资金在各个环节中呈现出均衡发展状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过于追求市场经济效益,使得管理层不断弱化对流动资金统筹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味地寻找外源性资金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让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中。

四、内部审计视角下落实财务会计主体责任的相关建议

(一)深入认识两者责任

一方面,对于财务会计主体来说,要求会计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落实。虽然当前大部分企业已经落实好内部审计工作,但是部分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价值和内容了解不到位,财务会计主体的会计人员没有认识到其在会计工作中的价值与职责。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相关部门都发布了对应文件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职责,并且内部审计责任不会让会计责任有所减少。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使企业领导人员对本企业会计信息和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承担一定责任。因此,会计主体应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对于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人员或者领导,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对于一些故意将责任推卸给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及时制止。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完成会计核算工作,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给予自身工作高度重视,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因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职责并非简单地对会计主体进行审计调查,而是针对和会计主体相关的利益者[5]。基于此,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对上级领导负责,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精神。只有具备较强的职责意识,才能严格按照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要求完成审计工作,让内部审计报告结果满足财务会计主体实际需求。如果在此过程中触犯相应的法律条例,需要承担一定后果。

(二)加强风险防范控制

因为会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在界定职责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通过减少两种风险问题发生,能够有效降低两者潜在承担的责任后果,所以,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企业管理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内部控制,与此同时,其也是企业实现对内部财务部门科学管理、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的有效手段。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确保企业资产安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准确性,让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界定会计责任和内部审计责任。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需要从风险防控角度出发,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会受到上级领导的干预。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将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位置,合理分工,相互合作与交流,优化工作环境,减少风险问题发生。在强化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安排内部审计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对于企业董事会,应把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管理作为重点,只有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行为,才能从根源上减少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的发生[6]。例如,在对内部审计人员招聘过程中,应重点观察其教育背景、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如果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和素养相对较低,就无法熟练使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开展相关工作。此外,在内部审计人员进入到工作岗位以后,应定期组织安排内部审计人员接受再培训,让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思想,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操作。在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其中。由于会计行业已经做到电算化会计,该系统让会计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工作水平和效率提高,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将内部审计人员从复杂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利用更多时间防控风险,改善工作方法,减少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的发生。

(三)建立长效化管理机制

为了将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强化内部审计管理,需要建立和内部审计与财务会计相关的长效机制,建立协助企业经营发展的信息化共享平台。通常情况下,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主要为总公司派遣,需要在总公司引导下,对子公司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建立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人员往来长效管理机制。在实际中,重点创新线上人员业务往来模式,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充分结合。在人员往来过程中,重点引导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理念,把经济观展现在预算编制、预算考核、预算执行等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强化财务部门工作能力,将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7]。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将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需要从内部审计视角出发,确定财务会计工作目标,根据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从兼顾企业及负责人方面入手,将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问题科学处理。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控制,能够强化财务会计主体职责,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形成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平台,把风险防控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中,优化内部审计工作职责,满足财务会计主体责任落实要求。

相关链接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目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最有效的管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配合并互为补充,是现代审计的一大特色。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赖的资料,减少外部审计的工作量。在中国,内部审计不仅是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被纳入审计监督体系。

猜你喜欢
职责财务会计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