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访谈类节目该何去何从
——以惠州电视台《午间访谈》为例

2023-04-15 13:52杨辰
声屏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类节目主持人

□ 杨辰

电视访谈类节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本身就普遍存在话题重复、节目形式老套、主持人凭经验疲于应付等问题,尤其在新媒体的强大冲击之下,“越来越没人看了”似乎成为了逃不开的命运。《午间访谈》是广东惠州电视台《午间新闻》节目中的一个板块,《午间新闻》是日播的直播节目,开播已有11年。但直到目前,只有《午间访谈》这一个板块尚无法实现直播,因为录制好之后还需经编导后期剪辑,确保各种说法准确无误后方能播出。《午间访谈》作为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一个缩影,遇到的问题自然也是不少其他同类型节目同样面临的问题,因此,探究《午间访谈》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存在意义

电视访谈类节目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介的话语方式,主持人不再正襟危坐,独自播报,而是可以与访谈对象在交流情境中谈工作,谈理想,谈生活……即使是解读政策等较为严肃的话题,也可以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访谈类节目逐渐式微,但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使其依旧具有较大的存在意义。

区别于一般的访谈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直观地把谈话各方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通过节目,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感悟、启示、震撼和思考。当今社会,在主流价值观不断构建的过程中,那些能被公众认可的社会价值、那些需要被宣扬的正能量和真情实感,仍需通过传统大众媒介的手段进行传播。

电视访谈类节目现状

节目内容重复,形式老套。早在2016年,曾广受欢迎的台湾电视综艺访谈节目《康熙来了》停播,同年,曾有“内地版《康熙来了》”之称的《超级访问》停播。作为一档走过十六个春秋、揽获多项大奖的节目,《超级访问》一度是内地首屈一指、叫好又叫座的王牌访谈节目之一,却最终也难逃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

在十几年前,访谈节目是观众开拓眼界甚至获取深度资讯的重要渠道。而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公众号等渠道让各类资讯随手可得,各种个性化推送简直“走进了观众的心坎里”,墨守陈规的访谈类节目无法再满足观众的多样性需求。在承受着各种冲击的同时,电视访谈类节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自身在内容上也难免“炒剩饭”或媒体间互相重复。以娱乐明星为访谈对象的节目,由于能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几个小时内早已人尽皆知,事后访谈变得滞后冗长;在各个省台甚至地方台,有关公共大事件的人物访谈家家都在做,差别性不大;而一档访谈节目本身,话题隔年重复、隔月重复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午间访谈》每天邀请一名(最多两名)嘉宾走进演播室,与主持人面对面交谈,而且不设现场观众。嘉宾的选择取决于当天话题的设置,如对新的政策、法规进行专业解读,嘉宾则往往是律师、交警、某部门的专业人士;对某种公益性活动进行宣传介绍,嘉宾的选择会更广,如活动的策划者或志愿者;话题是医学科普、心理健康类的,嘉宾则是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当然也有不少有故事的嘉宾在节目中纯粹分享个人故事。

尽管《午间访谈》一直紧跟时事,努力发掘不同话题,但话题重复依然存在并且问题日趋凸显:重大事件总在少数,在日复一日的家长里短中,各种节日类的话题早已被消耗干净,科普类话题也不再新鲜,不少题材即使有着新近事件作为由头,访谈内容其实也早被解读过多遍。再加上《午间新闻》虽经历过数次改版,但访谈板块的形式一直不变,主持人和嘉宾在同一个演播室面对面坐着的局面维持了11年,观众审美疲劳在所难免。

主持人循规蹈矩,嘉宾资源欠缺。2005年初,主持人朱军和冯巩一起登上春晚表演节目,那句对访谈类节目的著名调侃令人印象深刻:“就四招,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情煽。”冯巩的话虽然只是趣言,却一语成谶般为《艺术人生》的衰落作了一个注脚。当然,《艺术人生》只是众多访谈类节目中的一种,擅长以情动人。但纵观不少电视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都习惯照着提词器提问,拙于或懒于追问,对于嘉宾的观点提不出意见,只会频频点头的情况并不少见,大大影响了整个访谈节目的质量和深度。

对于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是风格的创造者和节奏的把控者。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奥帕拉·温弗丽在20年的电视谈话中自成一派,被称为“脱口秀女王”,当年《金星脱口秀》获得巨大成功,离不开金星独特的个性——“毒舌”。有的访谈偏向新闻性和实用性,风格严肃,并不需要主持人有太强的个性,但主持人对整场谈话基本的把控能力、引导能力仍需扎实。除了个人能力问题之外,“温水煮青蛙”式的消磨,也让有的主持人放松了对内功的修炼,并与节目收视率的下滑相互作用,形成不良循环。

再就是嘉宾资源的问题。为保证节目的正常播出,《午间访谈》每年约有220多位嘉宾参与访谈,但嘉宾的选择较为单一,多由当期访谈编导根据选题选择适合的对象。访谈嘉宾是节目的核心。因此,编导对于嘉宾的选择都很慎重,要考虑嘉宾的身份、经历、表达能力、形象气质、个人意愿等,一番思虑下来,符合条件的嘉宾其实并不多。有些话题需要政府部门权威解读,这就需要编导前期做更多准备,才能邀请到身份最合适的嘉宾。而由于日播的压力,编导和嘉宾之间的沟通时间其实并不多,这也容易导致编导对嘉宾的了解不够透彻,尤其对于讲述故事的嘉宾,编导跟嘉宾没有充分的沟通会导致问题设置有所欠缺,让嘉宾和观众都无法尽兴,从而削弱了节目的共情力,再加上节目制作周期短、经费有限,难免陷入流于形式的尴尬。

创新节目层出不穷,移动端看视频成主流。与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衰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真人秀节目的火爆。1999年,荷兰的社会实验类真人秀《老大哥》播出,大获成功。《老大哥》让一群陌生人以“室友”的身份住进一间布满了摄像机及麦克风的屋子,他们要在这里相处一周,摄像机和麦克风会24小时开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记录下来,经剪辑处理后在电视上播出。这种形式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迅速风靡全球,并被不断效仿,它开创了真人秀节目的先河。时至今日,许多真人秀节目的宗旨仍然类似忠于观察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真人秀节目打破了传统访谈节目的空间限制和表现形态,明星或普通人貌似无视镜头的存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完成任务或是回忆、吵架、哭泣,观察他们较为真实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态度,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兴奋点。但是,真人秀节目如今也遭遇到节目同质化等各种问题,但它相较传统的访谈节目,确实更“新”更“真”,对传统电视访谈节目确实形成了巨大冲击。

此外,移动端看视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方式。用手机观看视频,最初只是传统视频的缩小版,需要在画幅上下加黑色背景以适应屏幕,通过旋转才可以全屏播放。如今,全新的、为手机屏幕而生的视频格式——“竖屏视频”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午间访谈》为了吸引移动端用户,会在节目播出后将内容简单再编辑,发至自身的微博及微信公众号。这种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节目的传播,但收效甚微。移动端上的《午间访谈》,没有对访谈内容的直播互动,没有进行竖屏机位拍摄,同时也不具有时间短、内容精、节奏快的特点,即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只是照搬电视播出的版本。移动端用户得不到沉浸式的体验和最新鲜的资讯,也没有时间去消化动辄几十分钟的访谈节目。因此,移动端的《午间访谈》也只是一个形式和摆设罢了。

电视访谈类节目突围的有效策略

做专做精,打造品牌。在众多的电视访谈节目中,要想彰显自我、凸显地域特色,就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电视访谈类节目只有做专做精,方能增强节目的品牌内涵。天津卫视曾制作大型女性谈话节目《我们》,该节目以时代女性为访谈对象,挖掘她们成长、创业、情感上的精彩故事,定位精准、特色鲜明,节目平和又不失独特魅力;《我们圆桌会》是杭州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访谈节目,节目坚持与杭州城市发展和民生同频共振,汇聚社会各界于一“桌”,就城市公共民生热点问题,本着理性交流和建设性原则进行协商讨论。《我们圆桌会》开播十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员围绕1000多个民生公共话题,进行了上万次的对话协商。节目不仅引导观众在遇到问题时要把“背后的抱怨”转化为“台前的建言”,也成为杭州市政府部门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吸纳民智、推动工作的重要渠道。

《午间新闻》从2013年开始,坚持每年举行一届“橙色书屋”公益活动,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而频次减少,但仍在继续。每一届的“橙色书屋”,《午间新闻》都会谨慎挑选一间惠州市的乡村小学,进而联合爱心企业、公益团体以及《午间访谈》的部分优秀嘉宾等各方力量,为这所小学建设或翻新阅览室、捐赠书桌椅及适龄图书。从破旧的房间、渗水的天花板到明亮的窗户、崭新的窗帘、橙色的书桌和书柜,还有满满当当的图书,强烈的画面对比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有的观众以此记住了《午间新闻》的主色调——橙色。捐书助学,在各行各业都非创举,但“橙色书屋”贵在持之以恒,利用电视媒体优势,不断前行的同时不忘回访捐助过的学校,定期以新闻形式向社会反馈,影响力逐渐积累,仅凭一年一度的活动做成了《午间新闻》的一张名片。

而像电视访谈节目《我们》和《我们圆桌会》,一个专讲女性故事,一个深入探讨公共意识和公共行为,着力于解决公共问题,节目不求访谈话题面面俱到,而是在自己清晰的定位之下深耕细作,慢慢打磨品牌。其实,所谓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创新,更多在于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如《我们圆桌会》最大的创新在于,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突破了以往单纯指责式报道和问政式监督的“硬监督”局面,而是以一种“软监督”的方式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平等协商、合理解决。《午间访谈》或许也可以向《我们圆桌会》效仿一二,缩小关注点,如尝试专做问政类的访谈节目,以解决民生问题和权威发布为节目定位。

加强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优秀的主持人应当具备多种能力,包括现场氛围的营造和把控能力、语言控制能力、应变能力等,这就需要主持人有着较高的综合素养。比如主持人对语言的控制能力,一方面是指其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指其对现场语言内容的理解水平,二者同等重要。访谈气氛再融洽亲和,毕竟不是随意聊天,主持人的表达需要言之有物、清晰易懂,还要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绪。这首先要求主持人专业素质过硬,文化涵养也要有一定水平,才能在节目交流中做到自然和谐、不失风范。

一位合格的主持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仅仅保证自己不出错是不够的,因为突发状况难免发生。怎样及时发现突发状况的萌芽并予以消除,如何在突发状况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有效捕捉现场信息,尽快让节目和话题回归正轨,考验的则是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电视台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主持人和策划团队的新闻理论学习,也可根据节目自身定位,开展传统文化、时事政治、心理学等各类知识的培训。同时,可定期安排主持人参与采访,不少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本身就是从记者成长起来的,而让主持人时不时“回归”记者,或参与节目的策划,对其功力的加深大有裨益。主持人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紧迫感,加强自身学习,多了解网络新词汇、新事物和流行趋势,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挖掘节目主题和素材。

重视网络端发布,实现碎片化传播。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衰落折射出传统媒体的衰落,但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媒体发展的趋势始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因此,电视访谈类节目在保证日常播出的同时要重视网络端的发布,积极借助其他视频客户端,实现多平台的内容发布。

有人曾将春晚比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然而,截至2022年1月31日24时,2022年央视春晚电视端直播平均收视率达21.93%,新媒体直播用户触达49.32亿次。作为虎年春晚的一大亮点,总台首次尝试在央视频APP和微信视频号推出竖屏直播,“竖屏看春晚”成功引爆移动端小屏。除夕当晚,超过1.2亿人在微信视频号“竖屏看春晚”,以全新视角共享文化盛宴。

《午间访谈》网络端呈现的内容,不应再与电视播出版本完全相同,而应遵循大众浏览短视频的习惯,把一个访谈按一定规则拆分成若干个短视频,可以是较为独立的知识点、比较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整个访谈最精彩的语句、片段等。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借鉴腾讯推出的《十三邀》。《十三邀》有许多创新点,比如主持人的“偏见”,比如半纪录半访谈的形式,这些并不容易被模仿,但其小而美的特性值得访谈类节目学习。比如钟叔河的那期访谈,被分出了四十多个短视频,腾讯网在首页力推的,正是这些短小精悍的视频,受众点击进去之后,才能观看完整节目。当然,要做好这一点,对访谈编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导要打破固有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媒体发展规律,提炼访谈重点,打造与原访谈节目气质一致但节奏更明快、亮点更突出的移动端访谈精品。

结语

一档节目,很多时候不是跌倒在绝境,而是困在十字路口,处于困境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应大刀阔斧,自我革新,而不仅仅是单纯地与网络新媒体融合。新媒体时代,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重新唤醒节目的市场适应能力,是传统电视访谈类节目突围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类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类节目的采访技巧研究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