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从实验开始

2023-04-15 16:33江苏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摆锤科学态度意识

◇孙 浩(江苏: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探究活动为主,而探究活动往往又以实验的形式来组织。实验活动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获取科学技能、理解科学本质的主要途径。探究活动作为一个过程,有一定的活动程序和操作步骤,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起步。在组织实验教学活动时,无论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创设,还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动探究,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下面以《摆的快慢》为课例,探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摆的快慢》教学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摆的结构示意图,复习摆的相关知识:什么是摆?什么是摆幅?

出示学生所做“15 秒内摆的摆动次数”实验数据统计表,讨论:我们所做的摆为什么在15 秒内摆动的次数不一样?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提出本课研究问题:摆的摆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环节二:大胆猜测,提出假设。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大胆猜测:摆的摆动快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梳理学生意见,小结: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会和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摆线长短有关。

组织学生根据上节课实验过程和结果继续讨论,提出假设: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会对摆的摆动产生什么影响?

环节三:制订方案,明确步骤。

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都可能会对摆的摆动产生影响,究竟哪一个因素最有可能影响摆的摆动快慢?请选择一个因素作为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

摆的研究涉及多个变量,要有效地开展实验就必须控制多余的变量。组织学生分析: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要控制哪些变量不变?

小组讨论,教师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案,明确注意事项。

环节四:开展实验,收集分析数据。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做好记录。在实验中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关注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发现问题,全班讨论。

组织学生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讨论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所得。

环节五:回顾课堂,总结提升。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出示摆钟,组织讨论:如何调整时间慢了的摆钟?

思考: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确定摆的摆动次数?

环节六:拓展延伸,形成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那么用同样长短的一根摆绳、长短不一样的摆锤,它们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实验探究:同样长短的摆绳、不一样长短的摆锤,摆动快慢不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明白:真正的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阅读有关英国大本钟的资料。

一、启发和鼓励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摆的快慢》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5 课,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摆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制作一个摆进行实验。但由于学生制作的摆,摆绳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同、做实验时摆幅大小也有差异,因此通过实验会发现,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一样。这为学生继续研究摆提供了基础。环节一的设计是为了触动学生的思维,在数据分析中发现矛盾,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自动进入情境,提出问题:摆的摆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在科学教学中,提出问题,对明确探究方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做出大胆猜测、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状态等具有重要作用。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启发和鼓励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科学问题的提出要和学生的科学知识与能力相联系。案例中,学生从上节课的实验中得出“不同的摆摆动快慢不一样”这一结论,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明确了本课的研究方向。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有时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一提出问题就请学生作答,这样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必须经过一个思维过程才能选择准确的语言,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当时间的停顿。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

对问题的提出要做必要的指导。有时学生限于学识水平,可能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准确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结合观察、调查、实验、阅读等活动或学生在相应情境中产生的疑惑,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二、引导猜测和假设,教给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

上述案例中,通过环节二的活动引导学生质疑: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会对摆的摆动产生什么影响?这为接下来的实验明确了研究方向。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大胆猜测,培养了学生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探讨、假设的过程中,依据原有认识经验帮助学生确立研究的指向,明确本课的研究目标。猜测和假设是学生科学探究中的一种预见性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启发学生主动地、大胆地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测和创设。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向,给予学生融洽的探究氛围,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或科学事实广泛地猜想。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教师不仅要解答问题,更要启发学生思考,教给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由质疑而求异,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案例中,学生会结合摆的结构对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猜测。这样的猜测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符合逻辑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猜测和假设做出论证的意识。

三、引导制订研究计划,调动学生在实验设计中的主动性

制订一个可行的实验计划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方面。探究活动能否成功还要看实验计划是否可行。在这个案例中,控制变量是研究摆的快慢的关键。研究对象不同,所要控制的变量也不一样。研究摆幅大小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只要改变摆幅大小,其他因素不变;研究摆绳长短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只要改变摆绳的长短;研究摆锤轻重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只要改变摆锤的轻重。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改变摆锤轻重,但不能改变摆锤的大小,这样的探究才是科学的。当学生对制订实验方案有困难时,教师的指导很重要。教育学生要全面考虑问题,让学生理解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对于保证实验公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小学生独特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要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1~2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设计和组织实施科学实验时,教师要提供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材料,实验中的变量不能太多,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5~6年级的学生认知思维已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实验活动中就可以增加变量和实验操作的难度。

探究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要让学生经历制订研究计划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设计中的主动性。比如,研究摆绳长短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如何改变摆绳的长短才能在课堂上方便快捷地完成实验?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实验器材,构思实验步骤,优选实验方案。可用一根摆绳先做实验,再把摆绳对折后,用一半绳长做实验。这样方便操作,有助于五年级的学生快速完成实验。

四、让学生重视实验数据,掌握正确处理数据的方法

学会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内容。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重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尊重数据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同一组实验数据的不一致说明实验存在一定的误差,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率是提高实验效果的重要保证。在实验中可以发现:同一个单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锤的质量不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也有学生可能会选择摆幅大小对摆摆动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这个实验有难度,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自我反省,借此契机实施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

在实验中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可能误差较大。比如,由于计时的学生和掌握摆锤的学生操作不同步,或计数的学生在摆摆动过程中计数不准确,或学生由于先前猜测形成潜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修正实验数据以符合自己的猜测等,都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的错误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看到不重视证据收集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加深学生对实验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数据的不一致,要引导学生找原因、想方法,甚至重复实验。要尊重原始数据,而不随意取舍、修改数据。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让学生能表达、会反思,在实验中建构科学概念

科学论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摆摆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有助于培养学生解释和论证的能力。学生用严谨科学的语言去论证实验发现,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都是不可忽视的。

回顾反思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将新学的知识和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调整时间慢了的摆钟,将实验内容和生活紧密联系,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探究,学以致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环节六中,学生普遍认为,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两个摆摆动快慢一样。当实验结果出现时,学生会产生认知上的矛盾。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培养的好时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认知上的冲突展开讨论,反思自己的实验,从而建构科学的概念。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模拟科学家如何探索科学真理,这比一味片面地追求科学知识的接受式学习,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也更能提高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突出科学实验思维和方法。教师要用适当的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科学实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技能、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才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摆锤科学态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实验创新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 因素实验创新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躲避大摆锤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塑料冲击试验机摆锤形状对空气阻力的影响
冷与热、科学态度与献身精神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