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华文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柢作用
——基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阐析

2023-04-17 20:44彭无情印浩然
新疆社科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

彭无情 印浩然

中华文明内蕴丰厚、历久弥新,蕴含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资源与实践观照。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何联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何意义?这是归聚中华各民族人心所向,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历经了从酝酿到提出、从以“主线”强调到以“各项工作的主线”愈发强调的过程。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五个突出特性”方面对中华文明作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更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最醒目的精神旗帜,“五个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①当下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联性研究方兴未艾,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柢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拟从历史之维、发展之维、政治之维、社会之维、文化之维等五个维度,阐析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柢作用。

一、历史之维: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博大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具有内在共同性、系统整体性和多元一体性特征的有机体,超越了机械共同体的概念,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和融合。这一共同体拥有共享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历史命运,以及深厚的民族感情,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整体性。

回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共同体认同蕴含其中。那些历经岁月积淀而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英雄传说、歌谣民俗等,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个体的情感紧密相连,引发了人们的共鸣。中华民族历史传说中所蕴含的团结、勇毅精神,让各族人民在理解自我及其归属民族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镌刻心间。《格萨尔王传》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诗《格萨尔王传》起源于公元十世纪左右,并传唱至今,其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公元十世纪左右的西藏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该部史诗反映了这一时期西藏高原社会状况,以及人们对引领其走向繁荣、强大的渴望。它记录了西藏高原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信仰等传统文化元素,为后人了解、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格萨尔王传》中,不同部族、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这种团结精神是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和共同繁荣。《格萨尔王传》不仅是一部篇幅长、内容浩瀚的文学史诗,而且反映了生活在西藏高原的部族对中华民族的自我认知和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各部史诗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凝聚于其中的文化传承发展对中华各民族增进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费孝通先生晚年基于新旧世纪之更迭、中西文明之交流,提出了著名的“文化自觉”论,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②如今看来,可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的学术先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③透视中华民族历史,中华各民族个体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民族特点,也能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呈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民族史诗、文化元素以及历史教育,这种历史传承促使我们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并强化了历史维度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在历史之维上,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博大的历史根基。

二、发展之维: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中华文明以其突出的创新性和持续不断的生命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华文明形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以及在历史长河中所锻造的推陈出新的精神。从认知到认同,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华文明创新性与中国实际需要所提出的独具文化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原创性思想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党的民族理论、审度时代发展大势的基础之上,创新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而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泉和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要论断历经了思想先导、正式提出、确立主线、各方拓展等四个主要阶段。

(一)思想先导阶段

党的理论话语虽未曾点明“铸牢”二字,但已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涵。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与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并列的“三个意识”之一,首次以理论话语形式出现在党的文件中。又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考察新疆时反复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⑤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⑥“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内涵的深刻阐发。

(二)正式提出阶段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⑦。而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别写进2017年《中国共产党党的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理论话语中被正式提出的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宪法中被正式确立下来。这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三)确立主线阶段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以“四个共同”总结了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⑧在“四个共同”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⑨习近平总书记的后续重要讲话多次呈现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⑩

(四)各方拓展阶段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对此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年8月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再次予一重申。习近平总书记同年10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多次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主线”从“党的民族工作”拓展到“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由此可见,作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党中央重视,这一重要创新理论成为中华各民族共识。可以说,在发展之维上,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三、政治之维: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牢固凝聚的政治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政治保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孕育灿烂而辉煌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描绘文成公主进藏盛况的布达拉宫白宫门庭内壁画为例,该壁画展现了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性一幕。壁画中心是文成公主的华轿,周围是热烈欢迎的藏族民众。文成公主优美、高雅的形象与藏族民众热情相迎的场景相互映衬,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盛况。壁画中,中原的建筑风格、服饰、礼仪等元素与西藏当地文化交融。壁画还表现了当时西藏社会的民俗风情,壁画中的藏族民众穿着传统服饰、跳着传统舞蹈,展示了当时西藏社会的风土人情。这些场景为后人了解当时西藏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这幅壁画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场景,向世人展示了西藏与中原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交融。

又如,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该出土文物展现了中原与西域友好交往的历史风貌。汉代织锦护臂上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字,表明当时的天文观念和占星术对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区的深远影响。占星术是中国古代观测、解读天文的一种方式,通过观测天象来预测吉凶和指导军事行动等。这表明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区在天文观测和占星术方面有着共同的认知和理解。织锦是一种精美的丝织品,其制作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这件出土的汉代织锦护臂图案丰富、色彩鲜艳,展现了当时中原王朝丝织技术的卓越。此汉代织锦护臂也反映了当时西域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密切往来。作为贵族服饰的一部分,织锦护臂需要从中原地区运送而来,侧面反映了古代新疆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十分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中华文明“统一性”时强调,“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大一统”,指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以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为例,“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地文化风俗相似,政策法令贯通的华夏神州。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基于对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的理解,悉心呵护中国制度精神内核——“大一统”思想,方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下牢不可破的思想因子。可以说,在政治之维上,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牢固凝聚的政治理念。

四、社会之维: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多元一体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以兼收并蓄、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各民族个体相互交流、共享文化和价值观的开放社会中得以铸牢,各族人民通过互动和交流,在多元场域中共享经验、交换观点,逐渐形成基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共享所产生的身份认同。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时特别强调,“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宗教和谐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不同宗教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佛教和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渊源,它们各自发展并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宗教文化。同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也在中国共存、发展。这种多元宗教的和谐共处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体现之一。

倘若中华文明不具备突出的“包容性”,就不可能出现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禅宗是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它强调内心的修行和悟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论有相似之处。在义理方面,中国化的佛教强调“中道”,“中”即无相对性,不偏不倚,不执着于任何一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同时,中国化的佛教也强调“心性”,即人的本性是清净无染的,但需要通过修行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逐渐摆脱了佛教的某些形式主义,强调内在修行的神秘体验。慧能南宗的“六祖革命”强调“心即佛”,认为修行不必依赖外在的仪式和经文,而是要发掘自己内在的智慧。这种重视内在体验的修行方式,使得禅宗更具人性化、生活化的特点,从而更能被中国社会所接纳。在制度方面,中国化的佛教形成了独特的宗派和教义体系。除禅宗外,有较大影响的还有华严宗、天台宗、律宗等宗派。中国佛教也形成了独特的寺庙制度和僧侣制度,这些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制度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在经济方面,中国化的佛教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模式和商业模式。例如,中国的佛教寺庙往往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这些财产被用于供养僧侣和开展慈善事业。

倘若中华文明不具备突出的“包容性”,就不可能出现中国化的伊斯兰教——伊儒会通。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举用“伊儒会通”作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证明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伊儒会通是中国穆斯林学者将伊斯兰文化与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自觉运动,该运动发端于明末延续至民国,主要文化表征为汉文译著,即伊斯兰文化作品的汉语翻译及其著述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以汉语为母语,借鉴和吸收了儒学的概念、术语和范畴,构建了中国伊斯兰教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之精神,也反映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通过“伊儒会通”,在保持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中华文化,推动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伊斯兰教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社会的需求和文化环境。“伊儒会通”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历史进程。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和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源。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统一国家中,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着力增进共同性,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同时尊重差异性,让各民族的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枝繁叶茂。可以说,在社会之维上,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多元一体的开放胸怀。

五、文化之维: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美美与共的内外环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国度,这种特质在中华文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追溯雅斯贝尔斯所言文明孕育的轴心时代,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就本体论问题已经产生分野,古希腊哲学最初关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力求得出一个确定的、必然的、永恒的万物“始基”,正如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所言,“把必然性看作现实性的反思形式”,这个必然性的“始基”在德谟克里特那里是“原子”,在泰勒斯那里是“水”,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是“火”。中国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是规律,“道”运行方式是阴阳协调、和合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于古希腊所追求的单一“始基”,对于“道”而言,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唯有“一阴一阳”方才是“道”。因此,太极图由两条互补的阴阳鱼组成,表达了阴阳互生、互化、互动、互助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中国古人朴素的认识宇宙多样性和统一性和谐共存的世界观。

一方面,中华文明强调和而不同、和谐包容的理念,倡导和平相处、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念,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里的“同”是指完全相同、一致,若如此,则无法发展、继续。“和”则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开放,中华文明是一个包含有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不会对新加入的因素抱有排斥的态度。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通过尊重差异、增进共识来凝聚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的和平特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稳定的环境。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也注重内修外治、德化天下的价值取向,《礼记》载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内修”是指修炼内在自身,如提高道德修养、培育良好品德、塑造积极心态;“外治”是指治理外部世界,维护和谐稳定,如制定公正法律、建立完善制度、社会平稳运行;“德化天下”是指通过道德教化以实现天下太平,如树立道德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强调内外兼修、道德与治理并重的重要性,通过内在的修炼和外在的管理,以实现教化天下的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仅需要在内部加强团结协作,还需要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和认可。中华文明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其崇高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精神特质对促进国际间友好交往、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深知和平的宝贵,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世界的和平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对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生动概括,也是对中华文化自信的表达。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体现大写的“人”。中华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努力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是中华文明应有的气度与风范。可以说,在文化之维上,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美美与共的内外环境。

六、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核心产物,其形成、发展和兴衰都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进步息息相关。理解中华文明,不仅是认识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视角。“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精神标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实践的深厚文明根柢。在中华文明滋养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以更加成熟、更加自觉、更加自为的姿态得以夯实、铸牢。

注 释:

④《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年5月30日,第1版。

⑤《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年5月4日,第1版。

⑥习近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页。

⑧《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1版。

⑩《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