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价值意蕴、路径选择*

2023-04-17 20:44张倩倩
新疆社科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红色

康 旭 张倩倩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的历史凝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创、共享的中华文化之一,在维系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必须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定位,深入挖掘其深层价值,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征,需要适宜的载体使其具象化,让共同体成员更容易理解、体认、感知。红色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宝贵的可援引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历史契机,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目标互动中实现统一。

(一)红色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宝贵的可援引资源

“文化是精神生产的创造物,它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直接或间接、自觉或自发地为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①影响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起决定性作用是无疑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②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与长期积累的文化规定性对中华民族成员的行为选择、价值观的形成密切相关。从根源上看,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集体历史记忆,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再走向“自为”的历史进程。

作为历史和时代演进的痕迹,红色文化充当了新时代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共同价值理念表达的媒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文化资源。以新疆为例,抗战时期,新疆各族人民在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国活动,确保抗战胜利,凝聚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新疆本土塑造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彰显了国家危难之际新疆各族人民的担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根治风沙危害,阿克苏地委启动柯柯牙绿化工程,30年间各族干部群众在南疆戈壁荒滩上孕育出百万亩的“绿海”,确保了祖国西部屏障的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以传承父辈爱国守边精神为荣,坚守边境线,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哈萨克族“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帮助游客后拒绝游客的酬谢现金,并展示其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来自不同民族的中华儿女以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他们展现的先进事迹构成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了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内容。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历史契机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创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凝聚时代力量、投身伟大征程的内在支撑和强大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红色文化发展、传播提供外在条件,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历史契机。

从纵向的历史脉络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赖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分为“自在、自觉、自为”等三个阶段。中国传统社会的共同体观念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大一统”理念。20世纪初,中华民族确立了“五族共和”的自觉共识,强调民族间的和谐,这是中国封建“大一统”国家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转型的价值理念。在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直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一意识觉醒于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入侵后,我国各民族在抵御外侮、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巩固了各民族荣辱与共、休戚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认知,传统的家国认知得到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民族自为,则是在民族自觉基础上,对民族自身发展规律和发展道路的清醒认知以及深刻把握,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提供了理论保障,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到自为的升华。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创、发展的,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围绕深化、凝聚、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提供历史契机,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元素,以及思想观念、人文情怀、道德规范。因此,当前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契机,进一步激发红色文化活力,最大限度地促进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

(三)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目标互动中实现统一

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以传承,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认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主体性发展,两者主体一致、内容相通、目的契合。

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一致。红色文化的生发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逐步展开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立基层政权,整合中华各民族国家认同,初步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中华各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发展中进一步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培育的时代精神集合体,也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思想旗帜。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红色文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均担当着主导角色。

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相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抵御外侮、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它涵盖了对我国国家制度、文化观念、政党制度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认同,最终指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孕育着民族团结的智慧,其传承的精神品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相契合。

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动员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稳固的群众基础的过程。红色文化在各方面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实践理念、追求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精神动力。总之,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契合,旨在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轨迹熔铸、升华的精神印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红色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强化集体记忆的作用,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通过发挥红色文化“黏合剂”的作用,提升中华儿女的国家认同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通过发挥红色文化守正创新的作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一)通过发挥红色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强化集体记忆的作用,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体现人们对历史作出兼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红色文化的生发、演进过程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历史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建、互助的历史。在多元社会思潮冲击下,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有效构筑起抵制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潮的铜墙铁壁。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③要灭亡一个国家,往往先从解构其历史为始。红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政治底色,红色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之本。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舶来品”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就已显露端倪,但其真正进入公众视野是改革开放之后。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以虚无主义的态度贬低传统、歪曲历史,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不断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加剧我国社会的思想分化。历史虚无主义在所谓“立场中立”“价值中立”的理论和学术外衣包裹下,采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曲解历史,大肆制造不实言论,妄图冲击唯物史观和“虚无”正确的历史,炮制出“远离崇高”“质疑主流”“娱乐无极限”“一切都别当真”“历史是用来玩的”等错误思想观念。尤其是近年来文艺领域的个别文学和影视作品急于求新、求异,从野史逸闻中寻找创作灵感,编造非理性、非常规的故事情节,消解民族忧患意识,抽空历史事实、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等蕴含的精神力量,培养背离、抗拒现实政治制度的社会心理等,严重破坏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是中国革命史、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真实、全面、立体的历史“笔录”,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固本强基的史实回忆。这种集体记忆揭露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面目,以客观的历史事实拆穿其谎言,形塑各族人民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增强人们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具有持久的作用。

(二)通过发挥红色文化“黏合剂”的作用,提升中华儿女的国家认同感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角度看,各族人民对国家制度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高度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家认同是认识主体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的认知与意识。学术界一般将国家认同划分为文化层面的国家认同和政治层面的国家认同等两种类型。政治层面的国家认同是基于利益关系使特定群体具有公共品质或者公共性,其公共事务的核心就是实现利益协调与平衡。文化层面的国家认同强调了社会一系列文化心理评价,以及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支持,文化层面的国家认同是政治层面国家认同的深层演进和升华,因而相较于政治层面的国家认同,文化层面的国家认同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且更具有持久性,更容易产生国家凝聚力。红色文化是近代中华儿女完成救亡图存历史任务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精神凝结、思想升华,体现了对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传承、延续,成为当代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政治和情感记忆,具有广泛的价值认同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资源。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和社会阶层呈现多元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带来挑战。因此,重塑国家认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尤为重要。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红色文化包含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热爱祖国等丰富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呈现,是现实素材的高度整合,其所体现的价值理念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方向,在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减少社会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助于转型时期的国家认同重塑。回顾中国共产党引领红色文化建设的历程,红色文化早已将个人、社会和国家整合到统一的发展轨道上,并将中华各民族的力量、价值观和信念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中。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华各民族的历史中,引导中华各民族将中华民族历史视为“我们的历史”,并不断唤醒后人,促使个体的人生价值融入国家的前途命运中,促进个体力量、民族力量融入国家历史命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整合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三)通过发挥红色文化守正创新的作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④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各族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理想。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提升中国道路选择的辨识力,引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党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自立自强,文化自信是基础。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⑤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⑥。红色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红色文化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政”“仁爱”思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开始,其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此之后无数共产党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前仆后继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不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向共同富裕迈进。红色文化还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的理念,《论语·学而》指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⑦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仰,为达目标可以牺牲生命,这些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忠”有共同之处。因此,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守正创新的作用,应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升华,其所弘扬的理想信念,所蕴含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与新时代党中央的执政理念一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了历史参考,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

三、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最好见证,是一部生动的革命文化教科书。因此,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着力从情感共振、教育共铸、社会共进等三个方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具体来说,就是既要实现情感的同频共振,以红色文化认同为牵引,筑牢认同之基,又要运用教育共铸,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功能,还要社会共进,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域。

(一)情感共振:以红色文化认同为牵引,筑牢认同之基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⑧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诉说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依托教育载体和途径,受众能够把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上升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既要做好红色文化挖掘、阐释工作,也要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挖掘红色文化要做到“有底”“有形”“有料”,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使之“有形”“有感”“有效”。我们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批记载着党光辉岁月的红色文物、红色文化遗址,针对这些文物和文化遗址,各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全面、系统地分类保护,规范、理性开发,既要做到底数清,又要做好严密性挖掘论证,针对现有红色文化遗址分布零散、革命文物损毁严重等问题,要做好抢救性修缮保护,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人文风貌,确保红色文化的真实性。另外,要加强红色文化专业性整理、研究,进一步阐释好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

如何做到以红色文化认同为牵引,促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首先,应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打造具象化的活动形式,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可见。比如,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在导游解说词中真实、形象地讲好各民族共同团结斗争、维护国家主权的红色故事;创新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可在产品标识上体现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设计上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游客真实感受到浓厚的革命文化氛围等。

其次,创新生活化的实践内容,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感”可悟。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通过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美妙的语言等艺术手法,表达出深层次、理性、主流思想价值,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的情感共鸣。换言之,就是使红色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如《觉醒年代》《长津湖》《功勋》《故事里的中国》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创新性地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使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进而唤醒其家国情怀。

最后,建立常态化制度体系,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可感。所谓“有效”,即要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效果的呈现。通过创建目标责任机制,列出责任清单,做好发挥红色文化作用与价值的顶层设计,使各地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形成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让工作成效集中体现于使各族群众享受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上。

(二)教育共铸:以学校教育为载体,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学校教育既是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核心阵地,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践场域。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养料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优质资源。

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将红色文化循序渐进、恰当地融入学校思政课中,要尤其注重因地制宜,结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使学生对红色文化接受程度更高、成效更显著。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应在红色故事讲述中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如举办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图片展览等,以“故事寓意道理”“道理渗透故事”的方式,清晰、明了地将道理、知识讲解给小学生,从而为思政课增加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在中学阶段,中学生认知的有意识性和目的性有了极大提高,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教学要求感知有关事物的意识增强,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此时创新开展实践教学,大力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中学生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共情英雄人物的崇高追求、理想信念和顽强意志,使中学生对红色文化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在大学阶段,随着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可以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如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等相结合,组织红色文化宣讲团、微党课、征文活动、知识竞赛等系列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真切感受红色人物、先进事迹和红色历史文化的巨大魅力,自觉增强对红色文化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总之,通过适应各年龄段学生学习方式,循序渐进融入红色文化,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红色情感和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三)社会共进:以新媒体为平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⑨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呈现出便捷性、个性化、移动化等特征,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和新方式,如短视频、直播、二次元动漫等新媒体形态,不仅有利于现代性境遇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且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域。

首先,要转变思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单一的灌输式宣传、学究式理论阐释、刻板的资料堆砌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要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主流媒体必须转变传播理念,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展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动画片《焦裕禄》,通过细腻、丰满的情感传输,丰富、靓丽的色彩表现,向受众讲述了焦裕禄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生动再现了焦裕禄的时代形象;动画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红色主题动画片《九点半晚餐》等优秀作品,让更多受众了解和感受到中国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

其次,要创新传播技术和手段。融媒体的多元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多维交互和立体传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多元的、双向互动的传播生态系统。突出红色文化传播成效,当然离不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的支持,如对现有红色资源的制作应用短视频、H5、动画等新传播方式,由现实环境拓展到虚拟环境。另外,要不断拓展红色文化传播范围和途径,通过小程序、小游戏等实现参观者互动,增强受众视、听、触多维沉浸式体验,突出红色文化传播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最后,在传播方式上,除了提高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和广泛性外,还要更加重视受众的体验感,在传播过程中,把受众的感受和需求置于关注的核心。通过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沉浸式传播方式、丰富多样的传播内容、情感共鸣的故事叙述,以及个性化互动体验,提升受众参与度和享受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传承和推广红色文化。如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实现红色文化传播主体与受众间的即时互动,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

注 释:

①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664页。

③《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2页。

④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

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1版。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8页。

⑧《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报》2022年7月16日,第1版。

⑨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红色
爱的共同体
红色是什么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红色在哪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