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

2023-04-19 07:53梁金辉熊富强
科教导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西藏共同体校企

梁金辉,熊富强,2*

(1.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2.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5)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人才培养。2017 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担任组长的自治区双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围绕西藏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搭建“双创”载体、打造创新平台、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激发各类“双创”活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举措对推动西藏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加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1]。但是,根据研究,西藏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政策落地有瓶颈、创业生态系统不完善、创业载体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2]。此外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不足[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教学目标不具体[4]、各管理部门协调机制不畅通、育人主体短缺、实践环节缺乏等现象也在制约着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提高新时代、新要求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质量,本文从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角度进行探讨,为培养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1 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现状

1.1 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西藏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提出要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需求紧密对接,切实把区城内高校建设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经过6年的建设,目前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绩:①西藏各高校制订出台了符合学校自身创新创业教育实际的政策,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入选了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 年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各高校共立项实施了2407 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9628 名学生参与项目,参与指导的教师达2463 人[5]。②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愿逐渐增强,杨阿维等[6]针对西藏高校的511 名在校生和毕业生开展调研发现,295 人具有创业意愿,295 人中有83.05%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③西藏高校创新创业平台蓬勃发展并有效带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据统计,截至2022 年7 月,西藏自治区共建立138 家“双创”载体,拥有创新创业导师达966 名,运营管理人员631 名,累计孵化企业2814 家,吸纳大学生就业7056人,通过创业带动2552 人[7]。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和活动时,高校无法形成合力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取得预期效果。②学生创新创业帮扶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高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多停留在资金、场地等方面,没有为其提供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的教育和环境,缺乏学分转换、工作量认定、指导老师聘任等政策支持以及必要的基础条件等资源[8]。③部分学者认为西藏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中存在创业行为盲目、创业资金缺乏、企业存活率低等情况[9]。

1.2 西藏高校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研究现状

截至目前,西藏高校针对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相关论文10 多篇,积累了一定成果,对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校企合作的可行性、问题、体系构建等方面,其中王恒良(2016)针对西藏高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制度建设、观念转变、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对策和建议[10]。土旦卓玛等(2020)基于藏医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依据和长效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11]。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构建模式,西藏高校对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内涵、如何全方位、一体化建设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资助功能以及培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未有深入研究。

2 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是推动西藏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提高新时代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2.1 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内涵特征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用共同体来表示建立在自然情感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排他的社会联系或共同生活方式[12]。现在共同体主要指由若干个体或组织在共同的条件或因素作用下,朝着共同目标、按照共同的规则和准则组成相对稳定的统一体,构建共同体是为了推动共同体内部的个体或组织能够更好地发展、相互依存、发挥彼此的优势。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是指以高校、企业为育人主体,构建第一、第二课堂及实训基地联动机制作为育人载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西藏高校创新创业育人能力、提升西藏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为核心目标,建立互相开放、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相补足的统一体。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具有价值共识、资源共享、基地共建、责任共担、目标一致、合作共赢、有机统一等特征。

2.2 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将有助于完善西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拓宽创新创业育人主体、载体和形式,提高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资源利用、优势互补,有利于调动育人主体和育人客体的积极性,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进而提升西藏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使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另外,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构建将充分体现出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神,突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时代背景下的西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增强创新创业育人成效、推动西藏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促进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影响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因素分析

《西藏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深化部区共建、行业共建和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工作,大力推进校校、校企、校地联合培养人才。目前,在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引导下,西藏各高校采取多种方式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校企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方面西藏各高校也做了诸多尝试,但研究发现,当前西藏高校校企合作多停留在低层次、表面化,存在机制不完善、师资匮乏、经费不足等问题,离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相差甚远。

3.1 影响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的高校因素

西藏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主体,在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以下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共同体的构建成效:①高校缺乏建设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中长期顶层设计和体系构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的育人体系和制度规划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无法实现常态化运行;②师资队伍人员匮乏,能力有待提高,高校缺少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师资力量,且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无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导致企业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③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优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有效融合,课程实践教学占比较低且缺乏相关教材,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缺乏实践育人平台,且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存在脱节未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此外部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吸引学生兴趣。④保障激励机制不完善,高校与企业在常态交流、平台搭建、人员配备、经费配套、学生实习等方面缺少保障机制,激励和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参与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缺乏兴趣。

3.2 影响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的企业因素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标的社会组织对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足。首先,区内企业缺乏人才储备战略和意识,与高校的合作仅限于企业宣传、校园招聘和实训基地挂牌,而区外企业主要以宣传交流、人员招聘为主。其次,大部分企业认为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由于目前的校企合作没有健全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企业承担着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人身安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另外,大部分西藏籍学生择业时以区内公务员、事业单位为主,以企业就业作为替代性或过渡性选择,并且后期有机会参加公招考试则会从企业辞职,导致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学生实习时企业不愿将合作重点放在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上,进而降低了企业与高校构建校企育人共同体的意愿。

3.3 影响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因素

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是西藏高校未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自治区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对校企合作进行引导,但针对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这些政策法规显得简略概括,缺少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政策倾斜措施、权责划分、奖励机制等。另外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部分西藏高校的学生和家长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认知和兴趣,认为在企业就业不是稳定工作、正规就业,导致学生毕业时以公招录取作为最终目标而忽略自身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这将对西藏高校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4 构建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机制研究

4.1 完善校企合作育人师资队伍建设

在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后期育人效果,因此校企双方应加大力度构建一支高质量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的常态运行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类别库。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聘请企业专家、行业学者、技术骨干担任创新创业教育专兼任教师来补充师资队伍;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高校可聘请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导师,为学生传授技术经验;另外,高校应制订相关制度鼓励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与此同时构建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推进专业教师每年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以更好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4.2 拓展校企合作育人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整合各类专业课、核心课及实践教学资源,构建资源共享、运作高效、开放充分专业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3]。西藏高校和企业双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按照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育人过程与实践过程对接的原则,共同规划实践教学机制、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另外校企合作育人主体应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包含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必修、选修、实践等全领域、多层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提高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增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比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3 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

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是推动构建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14]。因此校企双方首先应结合学生培养体系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其次,校企双方可以成立共同体工作室来加强育人成效,一方面可以依托该平台向学生提供技术指导、行业资讯、奖补资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开展协同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最后,依托该平台,校企可以组织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比赛,并指导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团体或小组,以赛代练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4.4 构建校企合作育人保障机制

西藏高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的良好运行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包括校企双方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经费监管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来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进而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高校应健全激励和考核机制,将创新创业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纳入西藏高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要求和准则,把教师在校企合作共同体框架下参与的企业服务、技术指导、教学实践授课以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指导等与教师课时量、津贴福利、职称晋升结合来激励高校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行政人员广泛参与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另外,校企应按照权责要求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用于建设孵化基地升级改善实践设备设施、科研攻关、组织各级创新创业竞赛,另一方面为实习实践学生提供资助奖补、津贴保险以保障学生参与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新时代,西藏高校要围绕创新创业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以更加开放的思维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探索创新创业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模式和机制,这将有助于推动西藏高校践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西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猜你喜欢
西藏共同体校企
都是西藏的“错”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