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名人故居中感受时代变革

2023-04-21 07:08田园
读者欣赏 2023年4期
关键词:饮冰历史风貌意式

田园

梁启超纪念馆

城市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而拥有鲜明的辨识度。天津建城已600多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与变迁,造就了其现在的城市格局,形成诸多历史街区,也遗留下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如五大道、劝业场、意式风情区、解放北路金融街等。

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往往蕴含在历史风貌建筑中,特别是成片的历史风貌街区。天津意式风情区(原为意大利租界)就是风貌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能够体现特定历史时期城市发展脉络的街区。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意式风情区始建于1902年。街区东起五经路,西至胜利路,南起博爱道,北至建国道,总占地面积为28.45万平方米,共有文物建筑、历史风貌建筑及具有风貌特征的建筑约137栋,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旅游观光价值。街区内共有11条道路,南北向有北安道、民族路、民生路、五经路;东西向有博爱道、自由道、光复道、进步道、民主道、光明道、建国道;街道交会处设有马可波罗广场、但丁广场,布局规划合理,具有典型的意大利小城镇特征。街道曾设有轨电车,公共性建筑围合成广场、花园,成为举办大型活动、庆典的重要场所。其中,马可波罗广场以和平女神柱为中心,由6个具有典型意大利风格特征的小塔楼以及第一工人文化宫(原回力球场)围合而成,成为整个历史风貌街区的标志性景点。

作为我国近代开埠较早的城市,大量的社会精英汇聚于天津。因此,这里拥有大量的名人故居,如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梁启超故居,著名剧作家曹禺故居,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故居,报业大王刘髯公的故居等。

漫步在意式風情区,精致小巧、风格多样的小洋楼呈现出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征。其中,两座风格独特的意大利式小楼毗邻而立,别致典雅。这里就是梁启超先生的故居。身处社会巨变时期的中国,梁启超写下了大量励志改良、复归传统的思想著作,这些思想上的革新也能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蛛丝马迹。梁启超故居共有三处,分别在北京、天津和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其中天津的故居老楼和饮冰室为西式风格,是梁启超从日本回国后修建的,两栋建筑的设计建造他均有参与。老楼建筑面积约1121平方米,赤红色的屋顶,水泥外墙,是一栋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饮冰室建筑面积约949.5平方米,也是两层,外墙颜色以米白色为基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在这里,梁启超完成了著名的《饮冰室合集》,这也使得这栋建筑闻名于世。

曹禺故居

置身于这两栋建筑中,我们能领略中国近代文人在生活品位上的艺术追求,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与其装饰中蕴含的时代变革的印记。由梁启超亲自参与设计的故居老楼,和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的饮冰室并排而立,两栋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保持一致。饮冰室的建筑形态为意式风格,在外装饰构件和室内装饰上添加了东方元素,使得建筑更加方圆殊趣,这与梁启超所追求的革新和复归传统思想有着微妙的联系。

天津梁启超故居建筑装饰中鲜明的东方文化元素,与梁启超自身的生活趣味相吻合。他在《梁启超演讲集》“美术与生活”中说道,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的空间,如果带给人的只有使用功能上的满足,将毫无趣味可言,从本质上是一种功能的缺失,也是在人心理满足方面的功能缺失。由此可见,梁启超所追求的“于生活情趣的要求”也映射到了这两座建筑中。

意大利兵营旧址

原意大利驻天津领事馆,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

从梁启超故居向南行进200米,就来到了曹禺先生故居。这栋砖木结构的二层洋楼,设计简约,凸显了专属那个时代的文人气息。院落中心伫立着一尊曹禺先生的半身塑像。主楼如今布置成了展室,室内四周陈列着照片和剧作展本,从展品中可以大致浏览曹禺一生的经历。主楼后面是曹禺父母居住的地方,也是一座二层小楼,里面还摆有一些家具,带着一些当时的生活气息,看起来更有趣味性。

梁启超故居与曹禺故居虽然同属意式建筑风格,但是在用色与视觉上具有较大反差。梁启超故居用色大多是偏冷色调的白色、灰色,但门窗采光好,给人一种通透感;曹禺故居用色大多是偏暖色调的砖红色与卡其色,但门窗窄小,室内光线昏暗,给人以沉闷感。和梁启超故居相比,曹禺故居无论是从建筑结构还是设计风格来看,都显得更为简约。

梁启超故居和曹禺故居只是意式风情区历史风貌建筑的部分代表。从历史意义上看,意式风情区及其周边曾是清廷遗老遗少、下野政客和社会各界名流隐居的最佳选择。历史上的公共建筑有市政厅、领事馆、工部局、兵营、教堂、警察局、回力球场等。这里曾是租界,天津火车站(原老龙头火车站)就在意大利租界旁边,从这里坐车出发,半天就可以到达北京。当时,梁启超故居距离意大利兵营不到200米,距离火车站500米,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会经过意大利兵营和意大利领事馆(现河北区政协大楼),可谓既安全又便利,所以蔡锷和梁启超可以毫无顾虑地在饮冰室策划护国战争。

意式风情街 供图/视觉中国

上图:冯国璋旧居 下图:汤玉麟旧居

正是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和绝对的安全保障,吸引了大批历史人物云集于此。在马可波罗广场方圆4千米的范围内,坐落着晚清湘军将领曾国荃祠堂和袁世凯的宅邸,以及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奉系军阀将领汤玉麟,北洋政府原京畿警备司令、陆军总长段芝贵,民国时期黑龙江、吉林督军、陆军总长鲍贵卿,北洋政府陆军军需监易兆云,原天津警察厅厅长杨以德,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唐绍仪等众多历史人物的故居。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名人李叔同的故居、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状元楼、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华世奎的故居、爱国报人刘髯公的故居、章草书法大师郑诵先的故居、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宗师宫白羽的故居……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活跃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为天津乃至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众多历史人物在这座城市留下了自己的生活轨迹和人文思想,也让天津以其兼具古典与现代、中西结合的独特建筑和城市景观,成为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猜你喜欢
饮冰历史风貌意式
名家的书斋
盘中的意式美学
张锡良
中国古代“饮冰”史
浅谈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历史风貌建筑防护修复材料疏水性试验研究
意式旅程 我与Giulia的一天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意式”男女的街头时髦选
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