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

2023-04-21 01:06
读者欣赏 2023年4期
关键词:陀罗王希孟艺术展

时间:2023年3月16日至6月15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

这次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选取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塔克西拉博物馆、白沙瓦博物馆、伊斯兰堡博物馆、迪尔博物馆、斯瓦特博物馆和洪德博物馆共7家博物馆。这些文物多为考古发掘出土,时代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不等。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早期佛菩萨造像、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佛塔建筑构件等犍陀罗石雕艺术之外,还有金银器物和首饰,充分展示了犍陀罗艺术的多样性及其艺术魅力,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原貌。

故宫博物院的30件(套)文物,大多是从古代犍陀罗地区通过高原丝绸之路上的斯瓦特、喀什米尔等艺术中心进入中国西部。这些文物对古格王国的金铜造像风格与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展现出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艺术交流的悠久历史。

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时间:2023年3月25日至6月25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一帶一路”掀起了一股“敦煌热”,这一主题概念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并赋予时代光芒。它象征着“和平、开放、包容、融合”的时代特色,也彰显了新时代文明古国深沉持久的历史积淀与文化自信。为了完整表达敦煌主题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苏州博物馆西馆举办“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艺术展”,以丰富的文化盛宴,让敦煌精神浸润人心,引发当代人对自身应该承接的文化使命的思考。 此次展览围绕敦煌壁画、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与文献三个方面展开。以张大千、常书鸿、谢稚柳、卢是、段文杰、史苇湘、李承仙、常沙娜等艺术家群体临摹、研究敦煌艺术的成果为主线,让观众饱览千年历史文化宝库超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名迹。

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觉醒年代》

时间:2023年4月28日至5月7日

地点:世纪剧院(北京)

音乐剧《觉醒年代》以电视剧原版作为改编底本,以李大钊、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相约建党为主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旨在致敬伟大建党精神,以更贴近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喜爱的艺术形式,掀起一波青春励志、不忘初心的红色浪潮。

音乐剧《觉醒年代》在保留了电视剧版鲜活的人物刻画、浪漫的叙事语言的同时,以近40首原创音乐贯穿始终,将贴合当代审美的音乐剧语言与戏剧化的舞台表现有机融合,历经反复打磨,力求精准地还原时代氛围,展现胸怀救亡图存理想的革命者们的初心梦想和寻求光明的革命历程,在舞台上立体呈现有呐喊、有热情、有力量的“觉醒年代”。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时间:2023年4月30日至5月5日

地点:上海文化广场

《只此青绿》以“诗剧”的形式,分为“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观众将跟随一位现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全剧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剧情发生时间设定为现实中的《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也是千年之前少年画家王希孟即将完稿之时,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走入了王希孟的内心,探寻出《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读懂了古老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舞台上勾勒出层次丰富的画境:一轮明月朗照千年,展卷人在月光下与王希孟四目相对;兢兢业业的故宫博物院文博工作者们与勤勉不辍的古代工匠们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人文画卷,让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者共同成就的“绿水青山”为今人所感念。

猜你喜欢
陀罗王希孟艺术展
散落世界各地的犍陀罗艺术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美国的犍陀罗艺术研究
文化杂糅视域下对犍陀罗艺术起源与发展的新思考
高考状元vs高分低能
千里江山图
回到王希孟作画的历史现场《千里江山图》卷辨析
后移2016·当代水墨艺术展
气球艺术展
艺术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