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

2023-04-21 09:01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蒋芳仪
时代邮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蒋芳仪

■ 策划人语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说。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更多、更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

习近平同志回答:“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中国共产党愿同各方一道努力,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永续发展!”(蒋芳仪)

■ 本刊立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蒋芳仪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纵览历史,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跌宕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环顾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刻,回答以上现代化之问又变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1918年,孙中山完成了《建国方略》的写作,提出了对中国工农业、交通等实现现代化的设想。修建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建设三峡大坝……这些宏大且具有前瞻性的设想,在当时看来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不是唯一一个探索中国现代化的中国人。近代以来,中国因为历史原因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远远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少革命先驱开始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为此,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大部分失败了。

1921年,中国现代化的希望,诞生于上海的一幢石库门小楼里,这里距离孙中山写作《建国方略》之处仅1公里。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从工业化的角度理解现代化,构想着现代化中国,这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从“工业化”逐步转变为“四个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下,在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并明确了发展步骤是“两步走”。这一战略目标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经过全国上下不懈努力,我国在1978年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实现了从“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跨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第一次提到“中国式的现代化”,此后又多次使用这一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国内外形势调整战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于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于2010年实现了全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两个布局,并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2022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面系统阐释,深刻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问题,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明确指出前进的方向。

今天的中国,其现代化程度远超孙中山当初的设想: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4万亿元跃至2022年的121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于首位;稳居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他或许也没想到,100多年后,一位名叫习近平的共产党人会在《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驻足感慨:“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

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无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也必将给世界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人口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可能是有史以来任何一个国家取得的最大进步。”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说。当今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10亿人,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同志说:“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新时代十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2022年8月,西南大学美籍副教授弗朗西斯·斯东尼尔在参加扑灭重庆山火救援行动中,亲身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义不容辞保家卫国的精神”。中央民族大学美籍专家马克·力文也坚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能够同心同德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因为“没什么能动摇这个伟大民族的坚定意志”。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22年底,金沙江下游,总装机规模列世界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连珠成串”,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同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86.5%,重污染天数比率首次下降到0.9%,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太阳报》前驻华记者阿马杜·迪奥普感叹道:“近年来中国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倡导的高质量发展将不断为世界各国带来启迪和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2023年2月24日,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提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系统性“和平方案”。3月10日,中国促成沙伊复交,为世界带来和平稳定的希望。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指出,中国提出和平解决冲突和争端无疑有助于防止战争爆发或蔓延。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但又具有世界意义的新路,让世界看到后发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举措、鲜明特色、本质要求、重要原则等,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

2023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宣告:“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有光明前景。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技术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当然,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为人民群众带来长久的幸福安康。

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略。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要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此外,在坚持以我为主,办好自己的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有理、有力、有效应对各种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实现高水平安全。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 背景·盘点

中国式现代化美丽图景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吹响奋进新征程的号角,激发共创伟业的力量。

各行各业的中国人民精神昂扬,干劲十足,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中国式现代化美丽图景。

听,新征程上的团结奋进之音

● 于佳欣 熊丰 谢希瑶 许可 吴雨

2023年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最后一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全国两会“代表通道”“委员通道”的集中采访活动也圆满画上句号。连日来,共有3场“代表通道”、3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8位代表和24位委员面对媒体,讲述履职故事,直击热点话题,共话追梦理想,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代表通过点滴行动,帮助身边百姓解决了一个个“揪心事”“老大难”。

“我们参与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参与社会共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这个社会更加包容美好,更加适合所有人沟通和居住。”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委员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束光,照亮他人。

从2008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就开始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法律法规问题。她领衔提交的绝大部分议案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既要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也要肩负使命、勇于担当,才能更好履职尽责。”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杨剑宇代表说,他将围绕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继续加强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代表则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的航天追梦故事,令人振奋自豪。

“大国重器就是要勇于担当、顶天立地”“国家利益所至,海军航迹必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当祖国需要时,想用就有,想干就能”……代表委员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慨,为我国科技实现更高水平自立自强注入力量。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委员提出强化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的建议;为让职业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为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建言献策;为了农产品绿色安全,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代表与团队开发了生物防治线虫产品……

推进高质量发展路上,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如何让绿水青山持续变成幸福靠山?怎样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代表说,他和团队将不断解决技术问题,保持FAST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

带领村民摸索出茶旅融合发展道路,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委员表达未来决心:“行进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我们既是受益者,又要继续当好实干者、奋斗者。”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代表表示,将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大家之所以喜欢把中国女足称为‘铿锵玫瑰’,主要是因为女足关键时候能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永不言弃、永不放弃。”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主教练水庆霞代表说,“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这样的精神,它会让我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从出行方式的变迁看中国式现代化

● [俄] 叶夫根尼·谢麦金

我是俄罗斯人,在华生活了20多年,我在中国乘坐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出行方式的变迁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发展及其世界意义。

199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我,要从北京前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任教,几经周折才买到一张火车硬座车票。当时我乘坐的那趟“绿皮车”行驶了25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如今,乘坐“复兴号”高速列车完成同样的旅行只需要4个小时!途中,乘客可以上网、给手机充电,甚至可以用手机点外卖。

在过去5年中,中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5万公里增加到4.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13.6万公里增加到17.7万公里,新增机场容量4亿人次。如今,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

强大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了人员出行便捷、商品高效流通。高速流动的中国有强劲的发展活力,也给全球经济不断注入新动能。

世界范围内仍有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和公共交通服务。而中国这个有着广袤农村地区的国家,过去5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5万公里,而且实现了符合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安徽省黟县西递村四面环山,外出打工曾是村民谋生的主要方式。如今,西递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3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5万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前些年,我和朋友去西递村旅游。村里卖旅游纪念品的老人告诉我,自从有了公路,游客多了,生意越来越好。

在今天的中国,我和朋友想要品尝地道俄式红菜汤、番茄牛肉意面非常容易,因为有中欧班列运来的地道食材。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越来越丰富的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数千公里外的目的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间,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08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8个城市。此外,中国还开通了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00多条,海运服务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沿海国家。由中国航空公司经营的国际定期航线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邮政快递通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交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强大建设能力让世界上很多国家受益: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中国参与建设的印尼雅万高速铁路将成为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中国企业负责的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升级项目,让阿根廷内陆地区的农产品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运往港口……

“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推动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对保障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领导人的话令人信服。

毫无疑问,一个致力于让世界相互联通而非彼此割裂的中国,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中国式创新快速崛起的秘诀,从二维码说起

● [印度] 沙米姆·扎卡里亚

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颇受外国媒体关注的一点是,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在我这个在华工作的印度人看来,这是中国强化创新精神、追求科技自强的最新举措。

6年前初到中国,我在一个餐厅落座后,发现桌上有个二维码牌。我拿手机扫了扫,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菜单。不用叫服务员,我就可以浏览菜品、点菜、结账,整个过程非常神奇!在中国,这些无处不在的“黑白方块”就是通往便捷世界的大门。从付水电费到租自行车、乘地铁,这些二维码彻底改变了人们与周遭世界互动的方式。

“黑白方块”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后者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从基础设施到尖端技术,高质量的创新以之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从高铁网络到医疗技术,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全国每个角落。

多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已上升至第11位。但中国仍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中国的科技企业是创新精神的坚定弘扬者、践行者。腾讯、百度等中国企业正在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中国还拥有可再生能源、电子商务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极具创新力的企业。阿里巴巴、比亚迪、华为等中国企业正以其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舞台上大展身手。

过去10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从不到4万家增长到40万家。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7.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了18.9%。

中国创新力量如此迅速地崛起,其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首先,我认为市场开放改变了中国创新领域的游戏规则。通过鼓励竞争,推动商品和创意的自由流动,中国创造了一套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中国将创新视作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科技、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近年来,中国在多个前沿创新领域的巨大进步,正是得益于这种远见。

通过战略规划、加大投入和其他激励措施,中国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发展铺平道路,为国家未来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2023年两会上,中国再次强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此外,中国对人才培养的持续关注也为创新增添了动能。通过加大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中国培养了一支拥有高技能又积极进取的专业人才队伍,引领全国创新。中国有很多全球知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且覆盖科学、商业、工程学等各个学科。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工作激情,塑造了中国社会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文化氛围。

当今世界正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创新始终是推动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正站在这场变革的前沿,其骄人成就将对世界产生持久影响。

大学生“新农人”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 张京品 刘彤 王炳坤 武江民 双瑞 孙清清

29岁的梁日鹏,是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2016届毕业生,上学期间他曾走访、调研全国近100个农业合作社。带着这些经验,毕业后他来到法库县创办了万盈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成为当地3万亩地的“贴心农管家”。

“这几年,我们将农田管理接入了物联网系统,一台手机就能管数万亩地。”梁日鹏说,他参与开发的“万盈管理系统”,利用GPS对农户的承包地进行查田勘界、实地测绘。每一块托管的土地都有一个二维码,客户可随时用微信扫描了解服务的进程及详情。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赋能农业生产。如今,在一批“新农人”的操控下,手机远程管理农田,种地尽显科技范儿。

“以前种地靠人拉肩扛,种十来亩地就累死累活的。用手机种地,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我们老一辈种地人根本操作不来,以后种地就得靠有文化的年轻人。”站在麦田旁,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45岁的农民刘迎举感叹道。

在西平县,1.2万亩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由河南水投柏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流转、投资和运营。毕业于郑州大学的80后刘亚辉,带着两名90后大学生台晓林、王仲琦,还有一名00后大学生王英凡,“耕种”着这些良田。

一条条笔直的麦垄,暗含新科技。“每条麦垄之所以笔直如线,是因为使用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提前规划好线路,全程自动化播种。”王仲琦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农业现代化关键是种地人的现代化。大学生“新农人”,年轻有活力,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正让农业生产从“靠人力”向“靠算力”转变,从“体力活”向“技术活”转变,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生力量。

2014年,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后,刘记森回到河南省小麦产量第一大市周口市,在商水县魏集镇与父亲一起经营种植专业合作社。“我们的高标准农田,有物联网控制中心、气象观测站、各式节水灌溉设备……”他说,“如今靠着科技种田,管理精细了,人工耗费变少了,产出却多了,平均每亩地比传统种植增产100多斤。”

农业强国,关键在人。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一些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明显。为此,国家着眼于农业农村实际,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

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刘记森的合作社流转土地的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刘记森创新探索“村委+农户+合作社”的全新托管服务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曾忧“被沙吞”,如今“踏沙行”

● 何晨阳 赵倩

寒冬时节,在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一处光伏项目施工现场,每天仍有上千名工人在忙碌。其中一小部分工人在扎设草方格,更多的则在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组件。这是2022年9月开工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漠光伏基地——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也是“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将达到约57.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19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3.39万吨,减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466万吨。

“项目遵循边施工建设、边生态治理的原则,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现场实际,先在场区上风向和检修道路两侧扎草方格防风固沙,后期根据施工顺序陆续推进全场区草方格治沙,播撒适合沙漠生长的草籽。光伏板具有遮阴效果,能让下方植被更好地生长。”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公司副总经理吴吉军说。

沙漠城市的产业转型来之不易,生态治理则面临艰难险阻。中卫市作为宁夏的“西大门”和腾格里沙漠向东扩张的唯一出口,其沙漠化治理已不仅仅关乎自身的存亡和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麦草方格”“五带一体”等为主的治沙技术,守护了全国首条沙漠铁路的安全,其治沙成果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

在生物治沙的基础上,近些年中卫市积极利用风、光等气候资源,探索出“新能源+治沙”新模式,既优化了产业布局,促进了清洁能源发展,也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在距离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几公里处,坐落着占地6.5万亩的沙漠光伏产业园。成千上万块蓝色光伏板整齐排列,随着太阳的运转逐日追光。夏秋时节,光伏板下生长的花棒、刺头、沙冬青等植物为沙漠铺上绿装。

据中卫市发改委调研员黄占荣介绍,太阳能光伏板在生产绿电的同时,还治理了沙漠,产业园从防沙、治沙、用沙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实现沙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光伏发电区已进驻企业11家,建成光伏电站容量达1030兆瓦,年可新增绿电发电量17亿度。目前,中卫市共建成清洁能源发电项目116个,装机容量达到894万千瓦,占全市电网总装机的82%。

中卫市当前正全力打造“四个示范市”,其中之一就是“打造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市”。市长马洪海说,守好宁夏“西大门”,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方向,持续保持污染防治的攻坚力度,抓好能源替代升级的治本之策。

中卫市地处沙漠边缘,却有满目的绿地和水系。得黄河之利,中卫市做活水文章,做足绿元素,市区湖泊湿地错落分布,水域面积达225公顷,占城市建成区的2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9.7%。中卫以严苛的标准、市场化的模式推行城市环境卫市生深度保洁,最大限度减少沙尘对城市环卫的影响,也因此捧得了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卫市市委书记张利说:“我们要走稳走实生态优先的路子,以铁的手段和意志治理污染,把一山一河一水、一草一木一沙呵护好,优化拓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让美丽成为中卫最靓丽的名片。”

■ 公众表达

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全新可能性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开启众多全新可能性,也将为世界提供新理念、新思维和新目标。

——英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 马丁·雅克

中国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叶尔苏丹·然谢托夫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政党坚强的领导和精准施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努力,在这条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奋进,为非洲国家政党作出示范。

——加纳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 本杰明·阿那格雷

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更注重发展和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强调,所有国家不仅应该平等地享有权利,而且应该平等地承担责任。中国不仅注重自身发展,也为全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和非洲研究所教授 瓦莲金娜·莫罗佐娃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华文明提倡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值得更多国家深入了解,有助于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巴西东方学学者 古斯塔沃·平托

中国确实给世界提供了很大的确定性,我们是一个稳定的“压舱石”。其实从国内发展来看,我们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就这么走过来的,而且这里边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光明磊落,没有阴谋。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范勇鹏

我在这个行业投身将近30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就是要摒弃幻想,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大国重器就是要勇于担当,顶天立地。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单增海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扎根农村,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加快推进。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 刘建明

普通人身边具体而细微的变化,彰显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

——95后产业工人 邹彬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婚姻:“我不离婚”
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