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3-04-23 05:22李静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李静

摘 要:情境教学是深受学生喜爱,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学情,从感知、体验、表达三个维度为学生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落实课程目标,把提升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6-002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在完善而又立体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习得或者能力培养等融入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丰富情境素材,引导学生多元感知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以具体的事物或者情境作为支撑方能真正习得知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注意力还不够专注,极容易被一些新鲜新奇的事物干扰,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情境素材,以为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提供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

(1)多感官参与,在情境中感知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学习以单向接受为主,各种感官参与率低,必然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多种方式丰富情境素材,从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摸一摸等多维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学习过程之中,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实现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转换。当学生进入深入学习情境之后,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课文插图、简笔画、连环画等形式将课文内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可亲可感起来,符合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由于学生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知之较少,课前教师就可以布置让学生留心观察一些植物以及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中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把自己搜集到一些植物的种子与大家交流,并说说自己熟悉的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在学生对植物传播种子方法有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把蒲公英、苍耳、豆荚等传播种子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童诗。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知道哪些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以及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而不注重让学生的亲自触摸、观看等等,那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上,无法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真实的学习交流以及媒体直观情境的营造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交流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真实学习环境,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植物传播种子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观看,触摸或者闻嗅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整体提升。

(2)重构情境空间,链接生活感知

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语文教学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生活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文特点,选取契合课文主题或者学生生活经验的典型场景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就要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生活体验的学习情境。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播放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录制的视频《秋雨》,让学生借助视频直观感受到秋天的雨落到各种树木上的美丽画面,以激发学生对秋雨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然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秋天的雨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学生学习期间,正值秋天,当遇到雨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自观察秋雨落在校园里花草树木等植被上是怎样的景象,可以使学生在感受课文中秋雨带给自己美好感受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情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场所、空间不限,教师依据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契合学生需求为目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要注重情境对学生的助力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情境的烘托下真正感知到事物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注重模仿演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注重对学生听、看、触,嗅等方面的感官刺激是课堂情境教学的基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视频、图片、音乐等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的感知与理解具有一定作用,这只是情境在教学中的初级目标。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需要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相结合,将传统被动接受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课堂,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模仿情境中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模仿是学生习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场景的回放或者运用恰当的影视资源等为学生营造恰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学习经验。由于学生年级小,阅读积累不够丰富,教师可以从观察模仿入手为学生创设体验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请你帮个忙》这一次口语交际课的时候,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请、请问、您好、您、谢谢、不客气”等,并且会在交际中主动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养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文明交际的好习惯。教师可以事先把教材中的情境图二做成短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让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向别人借水彩笔的时候是怎么说的?注意观看视频中小朋友在请别人帮忙时的语言、动作、神态是怎么样的,然后再创造交际情境让学生学到的方法进行模仿表达,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借助短视频中的交际情境进行观察,可以让学生在看、听、说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进行实际体验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口语交际的技巧,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交际礼仪,为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师创设的模仿表达情境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会空前高涨,使学生可以主动积极进入学习情境之中,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和谐统一。

(2)在演绎情境中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分角色表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学习活动。在分角色表演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可以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更好的对话与交流,进而在阅读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心理特点等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情境,引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探究知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时,作为一篇寓言故事,文中老虎和狐狸的语言动作等对学生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来体验文本内容,感受寓言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为此,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教师创设出角色演绎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尝试给老虎和狐狸创编合适的台词,在表演“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等动作时要结合课文中对狐狸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进行适当的夸张表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把文本语言转化成为肢体语言、动作、神态等等,让学生在角色情境表演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角色演绎创设体验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真正代入文本中人物的角色,有助于学生通过表演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这样引导学生在表演情境中,学生的知识获得都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知到的。

3.关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元表达

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版)》中对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运用”非常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复述故事、讲述见闻、积极讨论等形式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表达运用。

(1)依托动作情境来提升学生的表达力

思维表达与动作技能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触摸观察等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感受与体验。结合学生学习内容与课程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情境教学法来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感受文本语言的特点,使学生在对语文知识的整合重构中真正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描写小猴子下山以后表示动作的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主要有“掰、扛、扔、摘、捧、抱、追、跑”等等,教学时,教师无需生硬地向学生讲解或者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而要为学生营造动作表演的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做一做这些动作,再结合词语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这样把词语理解与学生的动作演绎结合在一起,避免了教师机械解释词语现象的产生,活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样,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接过、敲着、踩着”这几个动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动作情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为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动作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词语意思,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切不可让过多的动作演绎影响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人物形象的时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依托语言情境来提升学生的表达力

语言符号是思维过程的有力工具。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教师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情境,引导学生在对文本内容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描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走进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教师可以结合重阳节习俗,引导学生讲述重阳节期间自己为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做了哪些事情,自己是如何尊老爱老的,发表自己对重阳节习俗的一些看法,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些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标语,也可以让学生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进行一次演讲比赛活动。这样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特点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语言表达情境,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丰富学生认知,使学生在语言情境的驱动下获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刻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境教学对于学生的理解感知、学习体验,阅读表达等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探究等等,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內驱力,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刘蕾.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6).

[2]闫倩.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书法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

[3]谢鑫.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运用[J].江西教育,2016(15).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