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与路径

2023-04-23 05:22黄熙妍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传统文化融合

黄熙妍

摘 要:传统文化不仅汇聚了民族特质与风貌,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强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是推动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幼儿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幼儿爱国情怀、思想品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对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6-0071-04

经过千年历史的积累与沉淀,我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聪明才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据相关研究表明,与幼儿生活层面越相近的内容越容易对幼儿产生影响。传统文化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是可以让幼儿切身体验,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1)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汇集能够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文化,体现了民族的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已根植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与稳定、共同的精神价值取向。传统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古诗词、顾问、民族音乐、曲艺、书法、灯谜、国画、酒令等。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普遍性、完整性、历史性与传承性。其中普遍性主要是指传统文化汇集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并进行升华,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征;完整性主要指传统文化已经在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不管是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中,还是我们的价值观中能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传承性主要是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这都要归功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果没有传承与发展,也就没有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传统文化。另外,因时代发展的局限性也导致了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历史性与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合传统文化时应注意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为后代提供文化“养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幼儿课程

幼儿园课程主要是为3~6岁幼儿专门设计、开发的课程,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开端,也是幼儿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具有启蒙作用,促使幼儿在情感、认知以及价值观等方全面发展,其中身体发展为首要目标。另外,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具备浅显性与生活性特征,这是因为幼儿年龄较小,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符合幼儿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此外,课程内容还应选择具象化且可直接感知的,并与幼儿生活经验与兴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课程中获得经验,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幼儿一生教育的开端,也是幼儿一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幼儿后续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幼儿园教材中内容中一般都包含中华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不仅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也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课程中应用传统文化不能局限于民族文化,还应关注所处地域的传统文化,幼儿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应侧重运用社会资源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与优秀,直观地看到家乡的变化,激发幼儿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本文就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课程的价值从多重角度进行阐述。

(1)社会发展价值

第一,推动社会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向教育方面的延伸。教育公平不能只局限于增加幼儿园设备与资金投入等硬件条件方面。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硬件条件方面也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育公平更应注重软件条件方面,传统文化以及地区文化作为优秀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通过与幼儿课程结合、开发设计,不仅满足了幼儿传统文化学习需要,也可以实现教育软件方面的公平,进而推动社会教育公平。

第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与幼儿园课程融合可以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承担保护、传承、弘扬文化的责任。此外,在相关研究中还指出,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幼儿园发展价值

第一,提升课程文化适宜性。隨着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适宜性与本土性的重要性。同时更多的学者也提出幼儿园课程建设应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程的适宜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课程融入传统文化时可以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根据幼儿园现实情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长此以往,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宜性也会逐步提高。

第二,丰富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幼儿与课程相结合势必会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为后续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幼儿园课程在文化选择与内容编制时应先确定好想要传递的文化,并明确该文化会对幼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给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多种可能,适宜的内容不仅可以让课程内容更具生活化与直接经验的特点,还可以让课程内容具备情境性与层次性。如将剪纸、扎染与艺术课程教育融合,将古诗词、神话传说与语言课程相融合,将舞龙、舞狮与体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可以从多个角度与层次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进而促进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3)对于幼儿发展价值

第一,有助于民族文化与精神认同感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产生了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幼儿民族文化、精神认同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民族文化、精神认同感的培养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而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就是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社会感悟,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形式、内容以及文化背后的精神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收获生活经验,并在潜移默化下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民族文化、精神的认同感。

第二,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幼儿价值观的树立与幼儿接受的良好教育息息相关。而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融入具有很好的启蒙作用,让幼儿在民间故事的学习中发现主人公的优良品质,并以此为学习榜样,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奠定基础。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可以让幼儿学习无私奉献、执着坚定的信念;《愚公移山》的故事可以让幼儿学习到坚持到底、有始有终的态度;《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学习谦让兄弟、同伴的美德。另外,幼儿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和节气文化,可以让幼儿对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有更多的了解,节气则可以让幼儿接触自然,感受季节交替,植物、动物的变化,促使幼儿行为、认知以及情感发展。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民间艺术,可以提升幼儿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民间游戏与童谣可以课程变得趣味化,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与柔韧性得到锻炼。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有的特色文化。但在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交流、包容以及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多种文化接纳、包容的意识。

3.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路径

(1)传统文化与节日活动融合

幼儿园课程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时,可以从幼儿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传统文化元素入手,这样可以提升幼儿的体验感,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为后续承担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责任奠定基础。例如,元宵节的时,幼儿园可以安排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的花灯。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灯笼的民俗工艺,加上后花灯评比、展示等一系列活动,都要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还可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发展。重阳节时,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幼儿一起参与节日活动,以起到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切实落实德育。清明节的时候则可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带领幼儿观看抗战电影以及参观烈士纪念馆,让幼儿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和平年代与盛世繁华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取的。还可以讲述一些爱国故事与英雄事迹,让幼儿懂得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2)传统文化与区域活动的融合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依托办园理念与发展目标,在教育目标的指引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深入考虑。区域活动中融入文化时,首先要筛选出符合区域活动的传统文化内容。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幼儿年龄阶段、发展需求选择对应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传统文化内涵与教育目标有清晰的认知。例如,民间文学方面就可以对应选择童谣、古诗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统科技方面则可以选择中医、四大发明;民间游戏则可以选择丢沙包、棋艺、滚铁环等;传统饮食则可以选取年糕、汤圆、饺子、月饼、粽子等。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饮食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制作传统美食,通过制作传统美食可以让幼儿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特色饮食文化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传统的饮食礼仪、交往礼仪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美术区展示扎染、脸谱、剪纸、蓝布印花等传统工艺,并提供相应的素材让幼儿进行创作。例如,教师提供民间传统花样,并带领幼儿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讲解每种传统花纹的含义。或借助油水分离的方式模拟蓝布印花,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还可以锻炼幼儿动手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传统文化与教育环境的融合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必须符合幼儿认知与需求,注重幼儿的参与性与体验感。首先,保持趣味性与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形成影响。基于此,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环境的视觉冲击、投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游戏材料、定期更换传统文化主题墙等方式保持幼儿学习环境的新鲜感与趣味性。其次,环境创设时可以邀请幼儿共同参与,改变传统一手包办的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幼儿共同将想法付诸行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基础奠定后,为了能够提出更多好的想法,幼儿就会自主获取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也为幼儿创造了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最后,加深幼儿参与程度。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应遵循幼儿主体性,强化幼儿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搜寻与环境创设主题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设计制作节日文化墙面环境,教师就可以安排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动手制作设计节日典故,并在一周后将绘制的作品展示在班级主题墙上,这样不仅调动了幼儿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的积极性,也会加深幼儿对相关节日典故的认知。

(4)传统文化与户外活动的融合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老少皆宜、形式多样、鲜明民族特色的特征,备受大众喜爱,融合到幼儿户外活动中,不仅实现幼儿综合能力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户外活动形式。滚铁环是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户外游戏,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耐力与平衡力。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滚铁环游戏时,教师首先要介绍组成相应的道具。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在讲解时应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并让幼儿直接接触统铁环与U字形的铁棍,从而对滚铁环的道具有更直观的认知。然后将铁环分发给幼儿,并带领幼兒一起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幼儿如何用力、调整姿势。另外,考虑到教育的适宜性,教师还应根据感觉调整幼儿的手部力量、步调以及角度。幼儿平衡能力较差,不容易掌握铁环的平衡性,失败后可能会打击他们练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应耐心引导,借助地势进行练习,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不断练习,幼儿就可以掌握控制铁环平衡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幼儿不畏失败、不怕挫折的精神,为后续幼儿从容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奠定基础。再如,户外丢沙包游戏中,因幼儿对沙包不了解,无法掌握游戏技巧,进而失去参与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就可以适当穿插沙包游戏的由来,并鼓励幼儿探索沙包的不同玩法。

(5)传统文化与音乐活动融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活动融合,提升幼儿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也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合传统稳文化时应充分考虑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内容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效果。例如,音乐鉴赏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播放《蓝衣俏》《小放牛》等传统民间音乐,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舞动肢体,或是根据音乐节奏、歌词编排舞蹈,这种即兴表演不仅可以让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有更深刻的印象,还可以锻炼幼儿创造力。另外,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穿着民族特色服饰,创设相应的音乐情景,促使幼儿能够感受民族音乐魅力的同时,对我国传统民族特色服饰也有进一步的了解。此外,在音乐活动中还可以引入地方戏曲,如河北梆子、河南豫剧、湖北黄梅戏、浙江越剧等,通过不同戏曲的唱腔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这样就可以让幼儿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多样化,学会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同时可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6)传统文化与美术活动的融合

传统文化与幼儿美术学习关系密切,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与现象。美术不仅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的镜像反映。因此,在幼儿美术课程中融入传统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关键就是让幼儿对传统文化产生好奇与兴趣。传统美术艺术自身具备独特的审美与情感思想,体现了我国民族集体意识与心理表象,蕴含着丰富的创作技艺、情感以及历史故事,而传统艺术中丰富的色彩、华丽的造型、多样的图形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关注。例如,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材料与工具引导幼儿探索传统艺术样态,促使幼儿对传统艺术进行学习与传承。幼儿本身好奇心重,对天然的材料充满好奇与探索欲。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多种材料、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随意创作,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创作热情,还可以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為构建自身经验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因幼儿年龄不同,教师提供的工具与材料也应有所不同。如可以让幼儿通过压花器制作具有镂空图案的窗花,即降低了制作难度,也让幼儿体验了传统艺术样态。还可以通过海绵滚、挤滴瓶、压喷瓶以及按手印等方式装饰油纸伞、花灯。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还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课程融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教学内容,站在幼儿的角度挖掘与之相适宜的传统文化,将两者整合运用,促使幼儿园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传统文化,自主承担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沙书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03).

[2]尚红燕.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02).

[3]刘子璇.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路径[J].学园,2022(18).

[4]赵一锦.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途径——以商丘市实验幼儿园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

[5]连晓环.“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

[6]张秀英.我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具象化实践——以二十四节气为例[J].江苏幼儿教育,2018(01).

[7]焦健健.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运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11).

[8]李平.中华传统故事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10).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传统文化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