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音乐,传承历史文脉

2023-04-23 05:22李泽键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初中音乐民族音乐

李泽键

摘 要: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了当时的民族文化、民间习俗以及人文精神等,在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和呈现,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词曲、乐律和民间乐器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民族音乐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联结关系,以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价值,然后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6-0149-0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是民族精神的独特体现。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留下一些为后人歌颂和传承的精神文明。随着“四个自信”的逐步实现,我国社会和民众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积极把文化学习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中,以增强我国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心。同时,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指出了立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正是中国传统美德的表现。因此,音乐课程在与民族文化的碰撞中,更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真正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发展的有机统一,以此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的认识,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自我见地和思考,也使学生具备更开阔的音乐视野。

1.民族音乐的概念界定

民族音乐,狭义上被认为是各个民族祖祖辈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产与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民族特色,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和精神的音乐。广义上泛指由中国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具备中国五声调式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艺术领域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融入民族音乐,学会唱一些民族歌曲,能够评析一些传统作品外,还必须从民族视角、历史视角和地域视角去考察和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地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了解民族音乐在世界艺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并为之而感到自豪。笔者认为,民族音乐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征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既有传统的,也有专业的。民族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源于劳动。专业音乐是近几年来,经过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并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将自己的音乐知识与之相结合,创作出一种能够抒发自己国家情感的音乐作品。

2.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联结关系

(1)音乐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文化的生命力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更新,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内容和载体,同样需要在文化的传承中得到延续与发展。从古至今,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古典乐章,《诗经》是最早的一部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商王朝的《桑林》则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的歌舞,更好地体现了商朝人民对玄鸟的崇拜,这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史实基础。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中,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高山流水》,就是一首很有名的古琴曲子,至今仍有许多人还保留着这种高尚的情操。近代以来,不少文艺家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融入了音乐中,用他们那高亢的嗓音鼓舞着中国人民,令其奋发图强。我国近代音乐与西方音乐具有强烈的融合发展特征,涌现出了大量世界名著,充分反映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包容性。

(2)文化是音乐内核的表达

王次炤教授曾提出“音乐中的精神内涵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内容,它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性。”没有了精神内核的音乐,很容易就会被人遗忘,音乐作品要实现情绪的传播,其文化价值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衡量一个好的音乐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音乐形式会因人的爱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革新,但丰富的文化内涵能促使作曲家在创作时始终坚持一个主题,不同文化背景的聆听者,在与音乐作品的接触中,也会从哲学、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使古典音乐作品得以普及。

3.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樂教学的价值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一种音乐现象,其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民俗、美学观念等都是密不可分的。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既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又要体现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

(1)符合时代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纷纷涌入我国,我们的审美意识也随之改变。我们常常听到或喜爱西洋音乐,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由于对欧洲音乐体系的选择,对民族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当代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的思考,可以让民族音乐更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

(2)传承民族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音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民族音乐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展。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如果我们高举着国旗,却在用外国音调歌唱爱国歌曲,这是毫无意义的,表明我们的精神仍然是由外国统治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应该更加依靠于音乐的教学,而学校又是最主要的传承之地。学校的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丰富,教师队伍齐全,这是一种更直接、更具体、更有体系的教育方式,因为可以避免受到生活环境和家人的影响。所以,在音乐课程中开展民族音乐课程,既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技巧,又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与情感,拓宽他们的综合知识,并对他们的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增强民族认同感

学校音乐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和辅德的功能,既可以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提升,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他们的品德、情感,特别是民族音乐其所带来的作用是显著的。民族音乐包罗万象,它是中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各国风俗习惯、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人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民族音乐,能够增强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并进一步认识和喜爱民族音乐,从而对祖国、家乡产生深厚的感情,进而提高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意识。同时,学习优秀的民族音乐素质,能促使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热爱劳动,勤奋苦读。

4.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以德、智、体、美”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对音乐的关注也日益增加,而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母语”的一种文化,应该通过教师进行传授,但在实践中收效甚微。

(1)注重应试教学,轻视音乐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而素质教育的出现,也使许多人改变了对音乐的看法,为了提高审美能力,充实情感体验,学会欣赏和学习音乐。然而,由于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影响和矛盾,让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缺乏信心,尤其是处于文化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已濒临灭绝,民族音乐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也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与此同时,在现实的教学中,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缺乏对音乐的关注、缺乏对学生的培养。甚至,教师对音乐教育也不重视,为了升学率,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掌握程度较低,导致了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

(2)老式教学形式,缺乏本土创新

初中生思维活动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现在一些教师们在教民族音乐的时候,都是“老式”的,只会在听完一首民族歌曲的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上的内容和感受,而不是很用心组织教学,也没有什么创新之处,教学设计活动缺乏新意。这种课堂教学不但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还会让学生感到厌恶。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并能感受到他们的民族情怀,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因为80%的教师在大学和研究生的音乐课程都是按照歐洲的音乐体系设计的,他们都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他们在入学后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当他们遇到一些自己还没有掌握的东西,或者在表演和表演中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不可能传授给学生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领悟到音乐中的真正内涵。

5.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科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这一教育理念。笔者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从建立情景、教学形式、学科互通以及教师自身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以情促学,激发学生兴趣

当代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要使初中音乐教育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就要为其学生建立一个“情景”的教学框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音乐文化课堂的单调乏味,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能有效地把民族音乐融入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初中生在欣赏民族音乐时,可以加强学生的节奏感、乐感、旋律性、技巧性,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创作技术理念的认识。其次,就音乐的形式与结构而言,可以采用模仿与歌唱的方式进行教学。新课一开始,教师先用民歌演唱,接着又让学生听一遍现代版本,再模仿两种现代版本和民歌版本。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探讨民族音乐的品位,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方法及流派背景的认识,以及对不同民族音乐中学生的文化差异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价值。最后,鼓励同学们参加有关民族音乐的讲座,或组织学生管弦乐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民间音乐,如侗族民歌。

(2)以形助学,丰富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运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及物力,使教学的作用最大化,从而达到目的。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活动。

时代的进步,使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被替代。一堂好的音乐课,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教师的任务并不能只是讲解理论知识,或者仅仅由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跟着唱歌就可以了,经常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之后得到真实的认识。初中生的好奇心很强,思维也比较跳跃,他们的思想也正处于逐渐成形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他们的审美观和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唱歌的时候,可以让男女同学一起唱歌,让他们感受到山歌里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创新,在民族音乐中加入现代流行元素,让生活更加贴近,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更好地学习。此外,还可以在小班里举办“音乐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来编排自己喜欢的曲子,表演不同的民族乐器,合唱、独唱、民族歌曲、舞蹈等。音乐是一种更能引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增加乐趣的艺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生活乐趣,在音乐课上,光有教师的授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快乐学习,提高音乐素质。所以,在音乐教育方面,特别是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音乐,应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3)以点及面,打破学科壁垒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阐述课程理念的部分写到:“突出课程综合,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可以融入民族文化,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音乐教师在选取《一方水土唱一方歌——侗族大歌》一歌,該曲目是音乐学界“音乐与文化”浪潮下的典范之作。教师可以以走近少数民族音乐为切入点,通过情境导入、走近侗寨、感受侗族大歌系统的主题课程,全面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学。具体操作是,首先,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将音乐风格的辨听与地理学科中的读图相结合,利用立体地形图,帮助学生以通感的方式初步感受地形地貌与音乐风格的呼应。其次,走近侗寨,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区域特征几个地理要素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解析和理性认知,结合音乐中代表曲目的名称、歌词里出现的相关信息,以及视频中在自然环境里的音乐呈现,建立学科联结,从而初步理解音乐背后丰富的要素。最后,感受侗族大歌,引导学生变换视角,对课程的全过程进行回顾,感受和不同学科建立联系后,加深对音乐的体验。本节课程努力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创意实践”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和谐”“综合思维”进行有效结合。尝试从学科知识的融合、学科方法的迁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融通三个方面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一课程教学,有时候通过一定技巧的教学手段打破学科壁垒,将学科之间进行融合互通,加深学生对歌曲背后历史文化和思想情感的理解,还能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加固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4)以师为表,强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一是培养“全能型”的音乐专业教师,特别是中国民族音乐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巧。二是强化基层教师的民族主体性,不断更新自身的音乐知识,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并以自身学习、参与课外辅导等方式补充。三是从国外学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带到学校里去讲学,或者进行宣传。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培育一批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师,让这些教师为民族音乐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教师应从自身认识到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民族音乐在文化传承上的核心价值。唯有教师摆正自我学科的认知态度,才能更好地彰显学科风采,做好日常备课、授课以及反思等多项教学举措。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鉴赏能力,对音乐音律、音准以及节奏上的把握外,还要更多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和精神,这样才能形成音乐的美学价值。基于此,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用心领悟和体会音乐背后的内涵及文化底蕴,进而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自信。

6.结语

中国是汇聚多民族国家的代表之一,历史渊博深远,各民族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而音乐是其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明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是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产物。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根”和“魂”,根植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因此,要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拓展音乐文化背景,创新教学方法,使初中音乐教学真正掌握和继承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冯少华. 文化自信语域下初中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2.

[2]周贞.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路径探寻[J].艺术评鉴,2022(16).

[3]王次炤.论音乐中的精神内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0(04).

[4]姜霄烨.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形式分析[J].戏剧之家,2021(20).

[5]赵庆玲,黄玉英.在音乐教育中应重视“本土”化[J].学园,2014(17).

[6]周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

[7]范铮.刍议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2(11).

[8]刘波,霍豆豆.一方水土养一方“歌”——浅读《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J].戏剧之家,2015(16).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初中音乐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