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2023-04-27 09:34焦堃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焦堃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精神需求弱、族际张力强、外部势力大、内部重视程度低等挑战。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价值共识、激发主体自觉、营造外部环境等途径进行实践提升。

关键词:青海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7.054

1 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问题阐释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自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宣告这一理论正式形成。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研究者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心理意识论。认为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评价和认同等心理活动的综合;民族观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着各民族在政治立场、经济利益以及复兴愿望的共同追求;国家认同论。认为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在不同层面的综合性集体国族身份认同。本研究趋向于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是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心理反应。

1.2 青海高校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青海总人口592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947%,是我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的省份;青海拥有汉、藏、蒙古、回、土、撒拉等6个世居民族,其中藏族约占少数民族5289%,是除西藏以外最大的藏区;青海五大宗教齐全,全省有信教群众292万,占全省总人口52%,少数民族宗教特性极为明显,几乎全民信教。当前全省共有普通本专科高校12所,普通本专科生培养规模74万人,以本省农牧区生源为主,少数民族生源比重较大。与其他民族地区高校呈现或者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成分多样,或者数量占比大相比,青海高校兼有之。除此之外,还呈现“三多三低”的现象。即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多种价值观念杂糅、多种文化习俗碰撞;國家通用语言普及率低、学生抵御外部思潮能力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低。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开展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如何使得思想观念、文化习俗、行为方式不同的学生群体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验着青海高校的办学智慧和能力。

2 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挑战

2.1 部分学生的精神需求较弱

青海省地跨六盘水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此前共有42个贫困县,贫困的发生率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近年来,伴随着中央和省政府持续推进的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青海省展开了大批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大幅改善。尤其是2020年4月,随着民和县等17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青海实现全省脱贫摘帽。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跟其他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巨大。青海高校学生大多数来自本省经济不发达的农牧区,尤其以高职院校更盛,受制于家庭经济因素,他们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道路异常艰辛。部分学生主要依靠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还有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资助来维持学业。在校园生活中,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以经济实惠为主,消费行为比较理智。他们对物质需求高度敏感,更多地关注于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满足学业所需的物质需求的政策活动,而对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的需求较弱。部分青海高校学生把物质需求放在精神诉求之上的认知,影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顺利开展。

2.2 族际张力影响大学生交往

铸牢青海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少数民族学生是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学生身上往往烙印着本民族意识、性格、心理的印记,在与汉族师生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因其民族性特征的凸显,容易引起族际张力。如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宗教信仰浓郁的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宗教信仰,在与汉族师生的交往中很在意其宗教信仰是否得到尊重,交往行为小心翼翼。部分通过民考民方式进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较差,在信息获取的途径上受到限制,容易固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出保守的一面。此外,部分汉族师生的大汉族主义思想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效果。如个别教育管理者不愿意主动了解、倾听、贴近少数民族学生,把他们当作学生工作中的累赘,对于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上的困境、问题的解决上敷衍了事,泛化处理。个别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的猎奇以及学习交往能力的歧视。诸如此类的现象,弱化了少数民族学生族际接触的热情,阻碍了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

2.3 外部势力冲击大学生思想

行进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阶段,新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外部挑战。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文明冲突加深,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异常活跃。单边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持续影响。具体到青海省来说,青海地处新疆、西藏连接内地的重要通道,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西方国家妄图利用青海作为支点,支持和制造分裂中国的活动屡见不鲜。这些外界因素也构成了青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挑战。青海农牧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理环境,孕育出青海高校学生纯朴、善良的性格特征。进入城市上了大学的他们大多缺少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思想认知极易迷失。境外势力利用文化影响、思想蛊惑、经济资助等方式对青海高校学生进行持续不断地渗透。如宣扬资本主义文化思想,影响大学生三观养成;歪曲党的民族政策,引诱大学生质疑民族地区的建设成就;打着学业资助的幌子,教唆大学生从事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

2.4 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足

青海高校学生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特征,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受到青海省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大学生的区域性特征。当前青海省高校存在忽视本地大学生特殊性的现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流于表面。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目前青海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尚未形成体系。在理论讲授上,主要依靠在国家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普适性知识的讲授,尚未能结合青海地方性知识,编撰具有青海特色、符合青海教育现状、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教育需要的地方学习读本。从管理服务上来看,当前大多数青海高校缺乏一整套具有针对性地管理服务办法。现行的学生管理服务模式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育人原则,没有结合青海校园文化多元互动的实际情况,更没有遵循本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本地大学生进行精细化关注,而是刻板、机械地用普遍适用的大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来应对本地大学生问题。

3 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3.1 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体系

青海高校学生普遍学业基础薄弱、文化水平不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高校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理论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要发挥高校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要完善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程的主体作用,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认知。还要具体发挥各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公共课程在“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祖国”“中华文化”的某一方认同的深度解读。另一方面要依托青海地方性知识打造特色选修课。如依托“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青藏高原”精神等革命精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依托西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格尔木将军楼、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记录党带领青海人民在不同阶段的奋斗历程;依托格尔木长江源村、互助班彦村、西宁文亭巷社区等现代社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增进青海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

3.2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

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学校这一共同场域中所彰显的立场、观点,潜移默化地带有本民族意识。因此构建各族学生的价值共识,就成了铸牢青海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青海高校要不断完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保障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实现思想、认知上的同频共振。一方面,各高校要积极完善民族互嵌式校园环境。通过营造开放平等的环境氛围,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合堂上课、合班管理、合宿生活,打破固有的民族认知壁垒,逐步实现各族学生在空间、文化、心理上的全面嵌入,形成手足情深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各高校还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平等包容的人际空间。通过引导学生理性面对不同民族间的差异,鼓励他们进行友好交往,相互学习,促成各民族师生的积极互动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如通过举办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让各族学生展示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汲取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改善不同民族间的偏见。在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3.3 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自觉

青海高校学生通过高校的课程教育、实践培育以及管理服务等路径的建构,逐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了自我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引导,实现认知的升华,最终转变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自觉。具体来讲,要深化资助育人工作,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各高校要以奖助贷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如通过举办感恩主题教育,培养受助学生拥党爱国、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通过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养成契约精神,树立诚信观念,提升自身素养;通过实施暖心工程,把学业资助和学习能力提升相结合,提升受助学生综合能力,确保顺利毕业就业。与此同时,还要重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榜样示范作用。青海高校学生普遍具有尊重师长、纯真质朴的思想道德观念,他们把高校教育工作者当成人生的一面镜子,十分关注师长们的言行举止。高校教育工作者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深刻地把握青海高校学生的基本特点,精准细致的掌握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问题,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服务管理工作。

3.4 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是当前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大学生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只有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才能做到趋利避害,让互联网成为青海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守住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一方面要坚持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从事实、情感、形象、道理等方面入手,以生动立体、具体入微的形式,以直抵人心、直达心灵的力量,增强话语契合度,不断提升主流话语说服力。另一方面在推出内容时,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化推荐,实现个性化传播。利用大数据分析青海高校学生的兴趣点,自动整合符合其兴趣的内容进行点对点推送,实现个人兴趣与内容推送的完美结合,提升传播内容的实效性。还要重视培育好青海高校学生网民群体。通过开展课程教育、公益活动、知识讲座等宣讲活动,指导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御谣言的能力。通过网络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培养,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约束自我言行,文明理性参与网络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4):513.

[2]丹珠昂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J].民族学刊,2021,12(01):19+83.

[3]苏泽宇.认同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J].学术研究,2020,(09):6570.

[4]郑筱珺,蔡叶蓓.民族院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4):129130.

[5]张建婷.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1):140141.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从郭嵩焘的资本主义观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