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征程

2023-04-28 09:41王剑英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迁地野生植物植物园

王剑英

国家植物园门前巨石

建议“支持建设西宁国家植物园”,建议“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国家植物园建设”……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期盼国家对当地国家植物园建设给予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建议,加快国家植物园体系构建,形成多层次带动效应,真正发挥各级植物园整体效能,提升我国植物保护总体水平。“中国至少要建设7-10个国家植物园,才能以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示范性更强的方式,对各地植物实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野生植物保护主要分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形式,设立国家植物园代表了植物迁地保护的最高水平,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理念不断提升、保护措施不断升级的反映。

中国首个国家植物园正式亮相于2022年4月。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野生植物保护进入新起点,迈向新征程。

目前,两个国家植物园收集、保存植物种类均超过1.7万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基地。

结晶

2023年3月,“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这是我国植物迁地保护领域最具影响的全国性会议,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是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后的首次年会,主题聚焦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全国80多家植物园及相关机构400多人参加现场会议,进行了8场主旨报告和57场专题报告,对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同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目前,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共同参与编制中国植物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制定我国植物保护的“路线图”。

“国家植物园的诞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落地成果、重要结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国家植物园体系则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迁地保护指的是以整株、种子、花粉、营养繁殖体、组织或细胞培养物的形式,在其自然栖息地之外保存和维护活体样本。迁地保护除了让植物免遭灭绝,后续还要开展野外种群的重建与回归,甚至是开发利用。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完整地体现了植物保护的全过程。二者有机互补。”张志翔说。

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设立于2021年10月。2022年底,《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发布,共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其间分布着2.9万多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我国现有植物园约200个,居全球第二,已迁地保护植物2.3万余种,约占本土植物种类的60%,占全球迁地保护植物物种的22%。目前,两个国家植物园收集、保存植物种类均超过1.7万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基地。

根据规划,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目标为: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迁地保护。

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贺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家公园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国家植物园则有深厚的科研实力,在植物迁地保护、繁育之后,重要目的仍是回归野外,修复生态系统。他呼吁:“两大系统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必要早日形成双向联动机制、实现功能互补。”

对于这一呼吁,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编制办公室副主任文世峰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国家植物园将加强与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联系合作,协同开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外回归和动态监测。同时,与国家公园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业务培训和项目实施,全方位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萌发

2022年7月,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里,一种植物的开花过程,引发观赏热潮。

巨魔芋,原產于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也是世界上单体花序最大的植物。国家植物园的三株巨魔芋同期开花,最大一朵花的身高达1.84米。作为世界上最臭的花,巨魔芋开花时会释放含100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

2022年7月19日,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一株开花的巨魔芋(右)和一株含苞待放的巨魔芋

华南国家植物园秋色

巨魔芋开花极难,一生只开三四次花,每次开花不超过2天,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国家植物园于2009年引种巨魔芋,本次开花为国内首次群体开花,且出现花叶同株的难得现象。为此,国家植物园特地举办了巨魔芋之夜活动,线下门票“秒光”,管理方同步开启云端慢直播。活动期间,“巨魔芋”一词数次冲上微博热搜。

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植物园是我国几代植物学家的梦想。

早在1954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文中、阎振茏、董保华等10位青年科研人员就上书中央,提议建设国家级的北京植物园。

阎振茏曾对媒体回忆:“1953年,我们为建设植物园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引种、栽培。可园址始终悬而未决。于是第二年,我们10个热血青年你一言我一语地把我们的心里话、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汇集成文字,上书给党中央、毛主席。”

195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北京植物园,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园林局共同管理,并拨经费560万元,用于第一期建园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国家植物园的正式落地几经波折。当年规划的国家级北京植物园分为南北两园,即后来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园,各自运营发展。

2003年,侯仁之、陈俊愉等11 位院士联名给中央写信,建议恢复建设国家植物园。信中提出:“作为世界植物宝库的中国,理应建立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植物园,以全面搜集和展示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2008 年,又有若干知名科学家再次联名给中央写信,希望早日启动首都的国家植物园建设。

2021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2022年4月18日,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揭牌——在首度提议近70年后,我国的国家植物园正式诞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园整合为一家。

贺然打了个比方:“在经历漫长的孕育期后,国家植物园现在就像一粒已经破土而出的种子,此前积蓄的很多能量在逐步释放。在各方不断努力地滋养下,它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国家植物园特地举办了巨魔芋之夜活动,线下门票“秒光”,管理方同步开启云端慢直播。

普及

日前,贵州一起非法采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引发植物学界关注。

金毛狗蕨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起源于侏罗纪时代,是蕨类植物中的活化石。3名被告人因非法采挖、收购、运输金毛狗蕨,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并处罚金、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费、向当地村寨张贴赔礼道歉书。

近两年来,此类新闻日渐增多,意味着国家对于野生植物保护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奠定了我国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按照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自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设立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众是野生植物保护最好的参与者。

“如果大众整体意识不提升,不管政府和学界怎么呼吁、号召甚至执法,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保护。”张志翔表示,对大众进行科学普及、传播保护理念与知识、扩大保护力量刻不容缓。

而科普教育正是国家植物园承担的重要功能与职责。

在北京,“专家带您识花草”公益讲解活动是国家植物园的科普品牌特色活动之一,已连续开展8年,曾获得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优秀科普专项奖。科研人员将最新高端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文章越来越频繁,青年科学家王强、刘冰等因科普而成为备受欢迎的网红大咖。目前,国家植物园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数量已达60余万。

华南国家植物园则将科普“玩”出了新花样。2月26日,以英国著名儿童绘本故事改编的科普儿童剧《吴DUCK话唔得》在园内免费向公众演出,全程地道粤语。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首次以生态环境科普嘉年华的形式,向亲子家庭打造剧场式亲子互动活动。

文世峰介绍,《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2022—2035年)》现已编制完成,国家在已设立两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类型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等因素,一批候选国家植物园已纳入空间布局。

“中国国家植物园建设起步虽晚,但力度大,发展空间巨大,值得期待。”张志翔評价。

公众参观国家植物园南园标本馆

猜你喜欢
迁地野生植物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
尖上的野生植物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杭州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推广应用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2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