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3-04-28 13:07
军工文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航空科技

王向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

将1909年9月21日“冯如1 号”试飞成功这一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日设为“中国航空日”,对汇聚全行业全社会力量、建设世界航空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航空力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王海峰 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

发挥四川军工基础优势和腹地区位优势,强化航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四川成为高水平发展的创新特区和高端装备的研发基地。

田俊霞 航空工业特种所首席科学家

亟须建立统一基础产品标准与型谱的配套法规,为加快推进和有效规范基础产品标准和型谱统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适时修订《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标准与质量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的部门规章。

刘忠 航空工业凌峰军品分厂加工中心班长

通过多部门在各项教育、培训政策的引导下,把前期培养出的优秀技能人才作为后备军,让他们走进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走进企业和学校,让来自不同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在多维度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紀瑞东 航空工业洪都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江西建设中国航空工业博物馆,老工业遗迹、新建展馆与南昌飞行大会等重要航空展演、论坛等活动相结合、与航空主题公园相配套,生动立体地普及航空知识、有效传播航空文化,激发社会大众对航空事业的热爱。

孟祥忠 航空工业新航116厂机械加工厂钳工

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和激励机制,加快建设一支与新时代强国强军建设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工人队伍。

赵平 航空工业陕飞部件厂飞机铆装钳工专业首席技能专家

在陕布局一批航空重大项目,加大对大中型运输机、“新舟”系列和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建设,在国家层面将航空制造业作为国家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并由国务院发布国家级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郭泽义 中航光电党委书记、董事长

加快高端基础元器件创新发展。尤其要在加快建立领先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机制建设;推进高端基础元器件产业链发展协同;推动高端基础元器件产业发展集聚等六个方面努力。

符德 航空工业贵飞党委书记、董事长

加强新时代贵州航空产业布局优化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期待未来航空产业城能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蔡猛 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光电所副总工程师

加快高端国产探测器的研制,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樊会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的一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集中精力拼经济,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邢一新 航空工业沈飞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提交关于支持A220总装项目在沈落地的提案、关于推进秦沈高铁第二通道项目建设的提案等,为加速推进航空产业发展、助力区域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羊毅 航空工业特级技术专家

使航空人及所有航空科技工作者能够拥有自己的纪念日,必将有效激励航空人以及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在航空报国精神的鼓舞激励下,献身航空、献身科学。

李志强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针对国家科研计划构建竞争与稳定投入的混合式科研经费支持模式,这将有利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吴希明 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

将北京航空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纳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规划,重点发展,希望有关部门给予重点支持,建立航空工业和北京市共商共建协调机制。

唐长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型号总设计师

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利用宣传主渠道,采取各种鲜活生动的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和弘扬,凝聚起全社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航空强国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共识。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航空科技
航空工业计量所60年发展史的回望与传承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航空工业向阳:战略引领 砥砺前行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