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俊:把赤诚匠心写在祖国航空事业上

2023-04-28 18:51黄海月
军工文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航空事业航空加工

黄海月

2月28日晚8 时,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发布,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航空工业哈飞数控铣工秦世俊看着电视中手握奖杯站在聚光灯下的自己,依然难掩激动与喜悦。

他用22年如一日的“要做就做到最好”,以满腔赤诚投入工作,从一名普通的产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他用22 年如一日的“眼里揉不得沙子”,潜心钻研,用实际行动打破技术瓶颈;他用22 年如一日的“百花齐放春满园”,带领团队攀登新的技术高峰,把赤诚匠心写在祖国航空事业上。

立业:荆棘与鲜花同在

从跨专业工作的迷茫彷徨,到优化数字化技术的上下求索,一路的荆棘、挑战并没有影响他的满腔赤诚,反而让他更加牢固树立起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信念。

1982年6月,秦世俊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父亲是哈飞职工。在航空报国精神的耳濡目染中,秦世俊对那个“中国直升机工业起飞的地方”心向往之。

“在我小时候,爸爸总是指着呼啸而过的直升机说那是他亲手制造的,那时候我就梦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航空人。”1998年,在父亲的影响下,秦世俊成为了哈飞技校模具钳工专业的学生。

2001年,学成毕业的秦世俊怀揣着航空梦想来到哈飞机械加工车间,开始了作为一名航空人的职业生涯。也是那一年,哈飞接受了一批急需零件的加工任务,车间数控加工生产任务特别繁重,刚刚参加工作的秦世俊还没来得及接触自己的专业就被安排到了数控工段。数控加工是新技术,了解甚少的秦世俊只能帮师父打下手,干些体力活。

一心想要造飞机的秦世俊,被每天辛苦单调的劳动泼了冷水。“数控加工根本就不是我的专业,我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他时而向父亲抱怨。“面对全新的工种,工作态度很重要!不管做什么都要踏实肯干,要眼里有活能吃苦。”父亲严厉的话语点醒了迷茫的秦世俊。

他先从普通铣床练起,在实践中细心体会铣削加工的要领。熟练后,他转战数控机床,从零件装夹、机床操作等基础知识开始学起。日复一日的苦学是对身心的双重挑战,知难不言退,受挫不服输的性格让秦世俊度过了那段苦乐相伴的日子。慢慢地,他喜欢上了数控加工,迷上了这项奇妙强大的技术,机床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成长的路上,荆棘与鲜花同在,汗水与荣光同在。一勤天下无难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凭借这种劲头,入职不到1 年,他就在哈尔滨市数控工人技术比武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4年时间,他成为哈飞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为了更高的目标,秦世俊开始攻读计算机专业大专和本科课程,学习电脑制图和程序编制,坚持把所学与所用结合,及时解决科研生产难题。多年来,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记录了他的成长。

耕耘:致广大而尽精微

工于匠心,行以专注。始终扎根一线的他,在工作中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精准,力求让每一个零件都成为精品,让每一项工作都成为标杆。

秦世俊与时俱进,寻求突破,注重用新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升产品质量。他运用8D 问题解决法等先进质量工具,更清晰准确找到问题点,解决型号关键瓶颈问题,减少高价值产品对质量损失率的冲击。他利用自身所学结合生产实际,以数控加工为单元推行构建“扇形”精益生产模型,创新引进基于产品制造为导向的横向生产组织模式,逐步扩展在全车间范围内应用,实现生产管理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秦世俊结合直升机零件结构特点,推行同类零件工艺方案标准化,细化刀具选择,参数进给等选取原则,建立同类零件标准化数据库,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同时,设计提出数控加工标准化通用底板制造理念,应用于不同类别数控设备,实现不同尺寸材料在底板上的快速装夹和找正定位,大大降低生产准备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利用率。

秦世俊凭借执着专注的品质和精益求精的技术,从一名普通岗位工人成长为我国航空领域旋翼、起落架数控加工零件制造的知名专家型技能人才。从事数控加工的22 年间,他首创的《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等20 多种新型加工方法,解决了直升机升力系统多项技术难题。他先后参与生产加工多个型号飞机零部件的几百余项任务,保障了国庆阅兵、亚丁湾护航、极地科考等重要任务顺利完成。

正如春天的每一分耕耘,都会被时光铭记,待到金秋时节,换来满载而归。秦世俊把青春和梦想融入祖国的航空事业,默默扎根,打磨技能,不断拓宽能力边界,把事情做到极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60多项荣誉,实现人生的增值。

传承:胸怀大局书写大我

从风华正茂的一线技师,到享誉全国的大国工匠,岁月须臾而过,秦世俊始终不忘初心,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带动更多的航空人为航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4年,哈飞成立以秦世俊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重点围绕飞机起落架和旋翼零部件生产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和技能传授等工作。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点,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破了单兵作战的局限,形成了资源共享的新局面。

“只有制造工人队伍不断朝着高素质、高技能的方向发展,才能助力航空梦、中国梦早日实现。”秦世俊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工作室负责人,他更加努力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将所思、所学、所悟倾囊相授,传绝技、带高徒,把多年摸索出来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徒弟们,带领大家反复演示,力争让徒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要领。

几年来,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进取,集智攻坚,优化各机型加工程序70 余種,完成直升机升力系统关键件“旋转盘”加工改进等关键技术攻关项目60 余项,申报国家专利28 项。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工作室面向公司组织技能培训,结合公司多能工培养计划,针对现有工种编制教学课程,制定初级、中级培训课程和岗位标准化作业书,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训基地培训对业务骨干、新入职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地综合操作技能提升,200 余名技能职工在工作室完成技能提升培训,有效推动专艺特技代际传承。

他的理想很小,小到一个领域钻研20 余年;他的理想很大,大到航空强国、民族强盛。

回望来路,秦世俊始终保持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将一己之“小我”融入时代之“大我”,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先进楷模。展望前路,秦世俊和千千万万的航空人,正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团结奋斗故事,为祖国的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倾心尽智,让中国制造更具话语权!

(作者单位:航空工业哈飞)

猜你喜欢
航空事业航空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沈涵:航空事业我心澎湃 科技突围步伐铿锵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从小爱航空”主题区域环境促进幼儿大发展
空乘人员语言魅力塑造路径探讨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