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01 12:14袁军
当代体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线上线下应用研究

摘要:混合式教学是伴随着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激发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重庆市某高校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立足“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教学阵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调研得出:双轨道教学模式实施成效显著,对高校学子身体素质水平、运动专项技能水平、参与体育运动情感态度以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推动高校体育智慧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公共体育;应用研究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教师单调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急需改进,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便应运而生[1],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体育课程,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2]。高校体育教学要实现其课程目标, 必须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 努力拓展其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 课外教学为辅的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3]。在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设备完成学期教学任务,这对于构建高校体育“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极大促进作用[4]。基于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既是时代所需更是迫在眉睫,本文对重庆市某高校开展“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进行实证研究,旨在通过相关实证调研,验证该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对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运动专项技能水平、参与体育运动情感态度以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实效性,论证其科学性、应用效果以及可操作性,为其他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某高校田径选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研究框架和方向,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检索查阅国内外关于“混合式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等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教学实验法

为检验“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模式下的教学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从田径选项班中随机选取男生各42人,共计84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组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组和实验组课内教学均以教师为主导,按正常的田径项目教学大纲教学,实验组课外教学则以“教师+体育社团、运动代表队+网络学习”的方式进行分层指导,并注重课外教学指导与课内教学内容的紧密衔接。实验前、后(16周)对实验组、对照组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10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和田径专项技术进行测验。

1.2.3 问卷调查法

为深入调研“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情感态度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影响,在教学实验开展前后,运用问卷星设置学生调查问卷量表,并面向对照组和实验组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为100%。

1.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测试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讨论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比较与分析

根据国内对体质健康标准和运动能力成套测验,结合所研究高校实际情况,本研究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统一测试,分别开展实心球、立定跳远和1000米的身体素质测试。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身体素质测试,通过统计软件计算各项目的平均值,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测试对象选取基本合理,二者基本处于同一体能水平,适宜作为实验对象,且从前期测试数据来看,所选取的实验对象测试结果基本处于该校学生体质测试平均水平,对该校后期体质测试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2.2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質水平比较与分析

经过为期16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论如下:

两组实心球成绩差异性较小,但是在身体素质立定跳远、1000米测试数据中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在长时间的运动累计过程中,学生身体耐力素质、跳跃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且课外教学辅导中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和专项运动,注重动作技术的完美掌握和运动心率的把控,对立定跳远项目的踝关节力量和爆发力具有正向影响。

2.3 实验前后学生田径专项技能水平比较与分析

田径专项技能考核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进行田径专项技能水平测试,检验结果如下: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田径专项技术水平进行测评,根据表3可知,两组学生在田径专项技术水平上处于平均水平,说明两组学生的技术水平同质,适用于教学实验的研究。在教学实验16周后,对两组学生再次进行田径专项技能测试,计算出考核分数平均值,明显可见,实验组学生的田径专项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组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升田径专项运动技能,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体能基础创编了具有针对性的韵律健身操,在形体塑造、柔韧嵌入、力量加强等素质方面都有针对性地动作强化。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此外,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健身知识、技能训练视频,也为学生提供了线上自主学习的参考资源和技能引导,实验组学生在课后练习的参与度也得到明显提高。

2.4 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参与兴趣对比分析

在开展教学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发放体育参与兴趣调查量表并进行梳理分析,数据表明,对照组在教学实验前后对体育参与感兴趣(包含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分别为19人占比45.24%和21人占比50%,实验前后变化幅度不大。而实验组在教学实验前后对体育参与感兴趣(包含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分别为20人占比47.62%和27人占比64.29%,相较而言,增长幅度显著。数据表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主动积极性。

2.5 实验后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调查分析

学校开展“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教学实验后学生是否能继续坚持和参加体育锻炼,是检验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能否促进大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前后两次数据分析对比,据表6、表7显示:实验组实验后表示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占比52.38%比實验前的占比16.67%有明显增加,且相较于实验后对照组经常参加锻炼的占比高出28.31%;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表明偶尔参加锻炼的学生占比无明显差异;实验后实验组表示不参加锻炼的学生占比为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学生占比30.95%。通过分析可得出,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主锻炼的加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树立,科学良好健身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体育教学模式阻滞因素及优化路径

3.1 阻滞因素

3.1.1 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薄弱、缺乏完备的体育混合式教学资源

很多教师对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认识较为模糊,大多停留在信息化技术的表面或形式上[5]。此外,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其线上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亟需开发应用,数据资源库更待完备制作设计,须不断完善和新增微课资源、信息化图书资料、网络化教学课件、应用型健身技能实操等。

3.1.2 监督与反馈机制待完善、激励与引导举措须强化

课外教学指导中考勤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态度消极且存在谎报瞒报现象,影响整体教学活动氛围。针对学生课外参与度低,缺失率高以及参与运动积极主动性低等消极行为意向和主观态度,其问题反馈和模式调适亟需同步跟上。

3.2 优化路径

3.2.1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管理“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构建课内与课外融通的支撑体系,坚持点、线、面的教学范围,确保课内外一体化精准教学服务。

3.2.2 强化教师队伍“主力军”,提升“混合式教学”育人能力,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综合能力方面、增值评价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价值引领。

3.2.3 厘清经费渠道,强化保障与支撑,解决经费匮乏困境;切实完善“监督与反馈”机制,制定激励与引导方案,提高教师、学生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2.4 以“硬件设施条件”为抓手,优化健身锻炼大环境,配足配齐教学活动场地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

参考文献

[1]谭赟,王绘,张国庆.混合式学习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中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04):103-107.DOI:10.13718/j.cnki.xsxb.2020.04.018.

[2]秦洪.高校公共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合体教融合背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4):206-208.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4.087.

[3]牟柳,刘尚礼.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08):144-148.DOI:10.13718/j.cnki.xsxb.2019.08.024.

[4]赵凤英.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07):94-98.DOI:10.19552/j.cnki.issn1672-0601.2021.07.017.

[5]王佳茵.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6):62-64.

基金项目:2021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双轨道运行机制:高校公体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ZND2113006)。

作者简介:袁军(1992),男,教育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线上线下应用研究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