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民俗体育公园设计

2023-05-01 02:55肖亚琴
当代体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沿河活动区民俗

肖亚琴

1 研究背景

1.1 政策

2018年,國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融合发展。坚持“体育+”和“+体育”做法;2021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的体育公园体系;2022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以满足本地居民休闲生活与外地游客旅游度假需要为基础。

综上所述,休闲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民俗体育公园有着良好的背景基础,在政府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背景下,民族文化与体育公园相融合必将成为体育公园设计的热点与趋势。

1.2 民俗体育公园相关概念

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民俗的内容丰富多彩,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的组成部分有居住习俗、旅行习俗。

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具备改进生态环境、体育健身、防灾避险、娱乐休憩、运动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对加强体育强国的建设具有推进作用。

民俗体育公园对于文旅行业来说并不陌生,但也可以说是新型结合创造的概念,在这一个新构思领域里,相信做好体育公园规划设计,将大众的运动热情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便能在探索中找到方向。具有较强的体验感,兼具娱乐、体验、竞赛等元素。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在休闲放松的氛围中体会到民俗文化的地域内涵。

1.3 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行体育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强人们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新形势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 沿河县资源分析

2.1 沿河县自然资源

沿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下游。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集雄、奇、险、秀为一体,形成山水自然风光,被称为“乌江百里画廊”,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距铜仁凤凰机场180千米,距渝怀铁路酉阳火车站60千米,水陆通达,交通便利。

沿河地处贵州高原东北边缘斜坡、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沿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沿河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有乌江及其支流洪渡河、暗溪河、白泥河、坝坨河等26条河流。

2.2 沿河县人文资源

沿河主要有土家族民俗文化、历史文物古迹、乌江文化、红色文化及自然风光等。沿河历史文化悠久,土家文化、红色文化、乌江文化交相辉映。以沿河为中心的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沿河还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是革命老区县和对外开放县,是中国空心李之乡、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土家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体育民俗事象也是多姿多彩,主要有武术、举重、摔跤、划龙舟、踢毽子、扳手腕、荡秋千、板凳龙、高脚马、社巴节。

3 沿河民俗体育公园规划布局

总体构思:民俗体育公园以民俗体育元素和公园为主,结合沿河玫瑰园的喀斯特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建设,利用原生态的多元民族建筑或场景再现或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等方式将沿河民俗文化展现出来。通过3-5年的建设,使之成为在贵州有较大规模的体育公园,通过7-8年使之在整个中国具有一定口碑。

建设沿河民俗体育公园,就要深入挖掘沿河民俗文化。注重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两者对于景区来说,主导着整个设计的思路。

4 沿河民俗体育公园景区及主要景点规划

4.1 主入口区设计

入口区的设计主要是借鉴国内外体育公园入口区设计:(1)突出名称;(2)以门牌为主体;(3)入口有相应的游客集散场地;(4)整洁美观,秩序良好,与景区整体协调;(5)以构筑物为主体。主入口位于公园的前方,是公园的主要人流集散地。体育公园的入口处能够;①吸引游客,让其有想要深入了解的欲望;②可以让游客初步了解什么是民俗体育;③该体育公园民俗体育有哪些项目;④对沿河民俗体育产生好奇心理。

4.2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在这一项目的设计上,里面可以增加沿河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小展览,像苗族各种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文化。贵州的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有衣冠王国,服饰大省的美誉。

游客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

(1)该公园售票功能,不仅出售民俗体育公园的门票,也出售该公园其他主题区和该公园其他板块体育项目的门票;

(2)屏幕服务功能,通过大屏幕让游客更直观的了解民俗体育项目,通过触摸屏等手段了解相关知识,让游客体验信息旅游,不再是传统的旅游方式;

(3)导游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服务讲解;

(4)旅游集散功能,在这里可换乘旅游巴士直通铜仁凤凰机场或玉屏站。

4.3 文化广场

(1)在文化广场开展文化活动,同时也可以举办趣味体育节,民俗体育项目生活化展示;

(2)在广场的两边摆放民俗体育项目的图片和解释;

(3)可以借鉴无锡文化广场的风格,融入沿河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4)在民俗体育公园的文化广场上需要有其他民族的民俗精华展现。

重点策划项目:

歌舞表演:在廣场上,每天都可以表演不同民族的不同民俗体育项目,游客可以加入到项目中去,让游客感受到少数民族风情。

庆祝“社巴节”,她是土家族传统的节日,又称“赶年”或“调年会”。过去是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现在改在春节后的正月初三到初七这段时间举行庆祝活动。

土家族的摆手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均有显著的体育运动的性质和特征,可以说是典型的体育舞蹈。如有狩猎舞、军事舞、农事舞等。有个人摆手、双人摆手和多人集体摆手舞。人们一边不停摆着手,一边迈着轻盈矫健的步伐,忽而成一列纵队,忽而变成一排横队,忽而又变换成圆圈形成螺旋形的行进队伍。到了晚上夜幕降临,在摆手堂四周点燃用干竹捆扎成的火把,欢快跳跃的红红火光映照着土家人的笑脸和优美的舞姿。

4.4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里面有许多设施能够供儿童们娱乐、活动。其中不仅有对小朋友进行民俗知识补充的民俗知识馆;踢毽子馆、陀螺场、逗乐草场、游乐场等各类康体游乐设施。

在儿童活动区设计一个蹦床,是一款体育类的游戏,游戏的目标是在一定的规定的时间内让两个正那里蹦床的小孩蹦得更加的好,让孩子们的兴趣提高,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蹦床的旁边,露出一块空地,用栏杆围成一个圈,在圈内表演陀螺,在表演的同时,引起小孩的兴趣,进行参与陀螺的教学,能够让参与者体验到项目中去。

4.5 室内活动区

室内活动区的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到。首先室内活动区它修建在室内,但是总体包括室内游泳池、室内排球场、室内攀岩场、室内乒乓球馆、押加馆、室内篮球场、摔跤场。在体育运动项目上融入比赛,增加观赏性,加上体验,突出游客的体验性。在儿童区这边的攀岩场的高度不宜太高,必须要有相关专业人员的讲解同时有完备的安全措施。

4.6 森林活动区

森林活动区的选址可以找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山,并且有美丽的风景,进行长时间的检查后,可以在这座山上进行户外活动,例如爬山,山地越野定向运动,真人CS,射弩,秋千、滑草、露营。

以拓展活动项目为主体,旨在通过背摔、电网、同舟共济、雷阵、信任之旅、盲阵、袋鼠跳、同心结、胜利墙、相依为命、野外救生等等项目。

射弩场的设计:(1)场地平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2)射击方向应避免阳光逆射。(3)起射线宽3cm,应与靶标线平行。(4)游客到这里可以体验射弩。

荡秋千运动是最受喜爱的体育民俗事象,有单人荡、双人荡和四人荡。土家族青少年很有胆量,不仅能把秋千荡至悬挂秋千的横梁位置,还能在来回上下悠荡之中,在踏板上互相交调位置,以及做出各种扣人心弦的惊险动作。秋千对于很多生活在现代的儿童而言,是比较新颖的事物,体验秋千要做好参与人群老少皆宜,体验沿河民俗体育项目。

4.7 水上活动区

水上活动区:水上活动区重点策划独竹漂、趣味龙舟、水上娱乐区。多数娱乐设施与水有关,常见设施有:造浪设备、戏水小品、漂流河、滑板冲浪、水滑梯、互动水屋。有一个成人的泳池,在成人泳池的旁边附带着一个小孩的泳池。

(1)土家族趣味龙舟

项目简介:把土家族民俗与体育项目相融合,土家族的人们在端午节里举行的龙舟比赛。龙舟作为一项民俗体育项目,它的宏伟气势,是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它丰富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且还有益于锻炼人们的体魄。

(2)踩踏船体验

在水上活动区可以安排20艘踩踏船,参与者来到水域活动区可以体验踩踏船。无动力踩踏船正式开动啦,无论是亲子互动、朋友聚会、情侣约会还是团建都可,是景区水域项目必备的一项产品,无需油电,互动又好玩!现在人们游玩不仅仅是想要体验项目本身,还要有一个非常有意境的游玩环境。

4.8 民俗运动区

“高脚马”是土家族一项重要的体育民俗活动。这项活动以它特有的竞争性、趣味性和热烈性,以及引人人胜的魅力,赢得与会者普遍的赞赏和好评。体验赛。参加比赛的两名参与者,身穿颜色不同的运动服(可用任何一种骑“马”方式),站在半径为3米的圆圈内,双方相距2米。当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可以用顶、撞、绊、扫、挤等方法,迅使对手下“马”和挤出圆圈。但是,禁止击打对方头、腹和档等部位,也不得用拳、脚、膝益、脚类痛击对方。每局比赛采用°九斗五胜”制或“五斗三胜”制每局又采用五分制,任何方先得五分为先胜一局。

(1)搭撑腰

这是土家族传统的一种摔跤运动,又称“拔腰带”。进行“搭撑腰”较量。两个人互相抓住对手的腰带(头巾)施展腿脚的技法:勾、绊、缠、绞、挂、别、挑、抬、弓、绷等,配合着推、拉、拽、扭、搬、按、摇、摆、挣、扣等手法与身法的变化,将对手摔倒从而获胜。但是,不允许以手、脚或头进行抓、击、踢、撞、打、捏等动作。

(2)摇旱船

这是一项朴实、简易而颇有风趣的体育民俗活动。活动时,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地上,双手互相紧握,脚掌抵脚掌;或者是2人双手互相紧抱住对方双肩,屈膝,双脚伸在合作者臂部下面。这两种方式,都利用膝盖屈伸动作,使2人身体不停移动。如果是几个人相聚一起,双双结成对子,进行比赛,这就要看哪对配合默契,行进速度最快。这项活动很有乐趣,又简便,也能锻炼身体,十分适合青少年平时活动。

5 民俗体育公园的作用和意义

总体上讲,民俗体育公园开发建设项目是一个建设时间长、效益高,风险低,市场前景好的一个高收益、多效应的社会效益占比较大的体育旅游项目。

民俗体育公园的建成,有利于增加沿河县居民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沿河县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体育公园的建成会吸引大量的商家到此开店营销,在完善当地基本的需求外会加入更多的消费产品种类。

体育公园的设计给沿河县的经济效益发展是主要的,借助体育公园周边的玫瑰园景区,拉动客源流量,带动消费增加经济收入,给沿河县的GDP增长注入了稳定剂。

体育公园的建成不仅带动了创业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还有效的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沿河人民生活质量。把人民幸福,人民富裕、人民小康的理念贯彻到整个规划,不断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向高质量的发展。

6 结论

沿河民俗体育公园的设计是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一个设计方案,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来看都对当地具有推动作用。设计沿河民俗体育公园是从现实的条件出发,依托当地现有的山地资源优势、民俗体育文化,依靠铜仁市周边旅游景点的带动作用,不断的提升景点的知名度和娱乐项目设施,增加景点可持续性旅游。沿河民俗体育公园设计的意义在于寻求新型体育公园类型的一种模式尝试。

设计民俗体育公园, 给群众提供有效的身体锻炼场所, 理应受到政府、教育专家和全社会关注。关于沿河民俗体育公园的设计,要把沿河民俗体育文化开发利用以及体育公园的亮点进行结合,注重民俗生态的保护,树立以传递民俗文化的观念,将民俗体育与体育公园进行有机结合。沿河的一些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以及民间体育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正确的处理民俗体育与体育公园的关系,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沿河民俗体育文化,另一方面是要结合体育公园的优势,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来丰富民俗体育公园。

民俗体育公园对于沿河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最重要的是融入沿河民俗体育项目,市场前景还是很好的,到目前为止,贵州体育事业已经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贵州体育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展,会在贵州的体育发展史上呈现出一种新的潮流。建设民俗体育公园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猜你喜欢
沿河活动区民俗
冬季民俗节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民俗中的“牛”
九九歌
民俗节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