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探析

2023-05-03 07:38李新萍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耐力体能训练专项

文 / 李新萍

◆ 本文主要侧重从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理论方法,结合啦啦操运动的特征和运动员本身的特质,充分探讨中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专业体能训练方法,本文的目的在于持续提升运动员的专项素质、综合技巧和实战能力等,并在改善运动成绩的同时增强运动器官功能,规范体能训练的方法和程序,为其专业成长提供具体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专项技能。

◆ 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

技巧啦啦操起源于美国,凭借着其新颖独特逐渐成为体育界又一新兴竞技运动项目,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它的加入为体育运动项目注入了新的血液[1]龙辉.技巧啦啦操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3):48+50.。技巧啦啦操这一运动自2001年正式引入以来,在我国各高校中备受关注和追捧,参与度和影响力也越来越高,发展态势良好。国内啦啦操赛事也应运而生,主要举办的活动有啦啦操联赛与分赛、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和冠军赛等。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文献资料较少。因此,重视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形成科学、系统且长期的体能训练体系已是新形势下提高技巧啦啦操竞技水平势在必行的关键。

1 体能训练的概述

一般而言,体能主要由运动能力、身体形态、器官功能等构成,整体以灵敏度、力量大校、耐力和韧性为评价标准。其中,健全的器官机能和身体形态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构成部分,两者共同影响着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体能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含义指的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运动员身心特征和比赛目标进行联系,主要目的是巩固技能基础、塑造良好形体、取得更好成绩。在现代训练模式中,又可以分为专项训练和一般体能训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从事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专项体能训练能够充分挖掘运动员的遗传因素,以后天科学全面的训练模式来发展其专项技能,使其机体和器官功能更适合赛场需求,保障其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

2 技巧啦啦操项目的特征分析

技巧啦啦操是指以托举、翻腾、篮抛、金字塔等为主要动作,以操化、过渡衔接、音乐口号以及道具等为基本内容的竞技体育运动[2]宋纪娟. 混合集体技巧啦啦操超级组托举难度动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8.,(如图1所示)。

图1 技巧啦啦操动作

显著特点在于成套创编的独特性,道具运用的灵活性,口号创编的鲜明性,音乐选择的新颖性以及运动员自身高超的艺术表现性。它集运动、表演、激情、难度于一体,影响广泛,现已发展为高校文化的代表性体育项目。

根据角色类型的不同,技巧啦啦操大致可以分为底座和尖子(如图2和图3所示),二者都要经历长期的基础训练和艰难的配合训练,底座要完成高质量的托举动作、尖子则要向观众展示空中转抛动作,团体金字塔默契配合高质量表现,并且底座和尖子均可独立完成一连串的翻腾难度动作。技巧队最核心的元素在于队员们之间积极有效沟通与配合,还有个人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与团体精神,这使得一个运动项目从技术层面逐渐地上升到精神层面。

图2 群体 托举动作

图3 单个托举动作

3 加强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近年来,技巧啦啦操在体育竞技运动中不断发展,随着国际赛事交流,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竞赛规则也是每四年一调整,这就对动作难度、系数等级和运动强度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专项素质才能完美的展现成套中的各类难度动作。技巧啦啦操作为一项难美项群类运动,研究表明技、战术对这类运动作用最大,体能是其次。运动员只有具备较为充盈体能储备,才能够承受较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主要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

在日常训练中强化体能训练有利于改善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全面发展其素质,有利于保障其更好地适应大负荷训练和高难度比赛。在实践中引导运动员了解、掌握最先进的战术,发展各项专业技术、进而拔高整体实战能力。同时,良好的体能训练能够缓解面对大型比赛的紧张心情、保持稳定状态,争取在比赛中实现超长发挥,进一步延长其运动寿命,为技巧啦啦操比赛的专项能力的成长奠定坚实的体能基础。

4 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的具体方法

4.1 专项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是指一种力量训练的形式,核心区域是连接上下肢体的纽带,激发机体各部位肌肉群,是保障机体协调运动的中心,也是运动员中心力量的集中区域[3]邓小兰.高校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探析[J].田径,2021(05):28-29.。所谓技巧啦啦操动作的来源就是指核心力量。在技巧啦啦队的角色划分上,无论是尖子运动员还是底座运动员都要有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以保证动作的稳定性。高位托举、金字塔等动作造型要求全程底座处于稳定状态,尖子空中动作完美,身体控制较强,这都是由核心力量所决定的。

表1主要是采用稳定状态训练和不稳定状态训练的手段。常见的稳定状态下的手段主要有徒手练习,例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可依据练习进度和运动员的机体适应能力进行负重练习,注意循序渐进原则。根据技巧啦啦操不同角色的需要,应当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以科学的训练来提升其核心稳定性和协调性。

表1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指标一览表

常见的不稳定状态手段主要有利用瑞士球、弹力带、悬吊绳、平衡板、平衡盘等体育器材对啦啦操运动员展开相应的专项核心力量训练,借助各种处于不稳定状态因素来对身体神经系统和局部肌肉力量进行持续干预刺激。

4.2 专项运动耐力训练

耐力素质,即指身体的肌肉骨骼在特定阶段有效保持强度负荷状态的能力或在一定的运动负荷期内达到一定动作质量的能力。成功并高质量地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套高难度的技巧啦啦操动作,要求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耐力素质,从而在比赛中完成高强度的动作[4]刘惠明.初中校园啦啦操教学中体能训练内容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5):76-78.。良好的身体耐力素质也提供出了运动员持续、快速且稳定的肌肉工作恢复能力,如果运动员身体不具备一个较强稳定的身体耐力素质,则易导致自身体力恢复不及时和身体耐力跟不上,进而无法高质量完成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参与耐力训练时,可以适当选择重复性的单项托举动作,做好组合和成套练习,这些练习可以是双人,小组或集体配合。训练中应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间歇时间、组数等因素。

4.3 专项柔韧素质训练

柔韧素质实际上是对运动员肌腱、韧带等其他软组织的伸展能力,软组织的性能决定了个体的关节伸展程度和现场表现情况,运动员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前提就是具备较强的柔韧素质,这对运动员掌握动作技术,保持身体姿态也尤为重要。

表2体现的是针对不同运动员底座和尖子柔韧素质训练内容的安排。在正式训练之前至少需要20分钟左右的柔韧性练习,使肌肉得到拉伸,增加肌肉的弹性,否则很容易拉伤。通过图标对比,尖子运动员多注重腰部和腿部柔韧练习,成套中体现在翻腾类难度的软翻,手翻和托举中的搬腿动作,使动作更加舒展美观,增强表演性;底座运动员肩部柔韧性较差,为更好完成托举类动作必须加强肩关节韧带的伸展性练习,队员之间可采取相互开肩,增强肩部柔韧性,提高技巧啦啦操动作质量。不管尖子还是底座,要想动作技术达到高峰,必须不断发展柔韧性,增强动作美感。

表2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柔韧素质训练指标一览表

4.4 专项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指跟随外界给予的刺激作出快速灵活的反应。在技巧啦啦操这项运动训练项目设置中,注重考验运动员眼、耳器官的迅速灵敏动作反应速度以及能熟练完成多变复杂的高难度动作[5]喻思洁,宋玉莹.我国啦啦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研究综述[J].青少年体育,2020(01):102-103+114.。灵敏素质的提高,要求在体能训练时,根据不同的训练水平,逐步增加训练复杂度,培养啦啦队运动员的观察力、反应力等素质。技巧啦啦操这项运动也要求运动员的协调灵活性比较高,主要还是体现在运动员对音乐节奏快慢的正确认知把握与动作节奏之间动作的切换自如。

在平时运动训练项目中,通过灵活变换各种音乐节奏或者是随机的选取节奏音乐, 要求每个运动员要做出几个与节奏音乐速度相匹配的动作。也可强调通过有效地切换手位动作,以此来培养出啦啦操运动员特有的灵敏运动素质。

4.5 专项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控制人体肌肉快速变化的一种反应能力,在技巧啦啦操专项中速度素质,指的是在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中所具备的活动能力。

首先,速度素质对翻腾难度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竞赛中要保持翻腾难度动作的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很重要的视觉因素是干脆、利落,无拖泥带水[6]高丽. 技巧啦啦操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运动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完成多数量的动作,以满足翻腾难度的体能训练。其次,成套中出现的空中抛接动作和翻腾转体类动作都要求快速完成,如果速度不够则背景音乐脱节、动作质量不达标等现象。最后,在完成队形变换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求参赛运动员应具备有一定范围的位移或速度,保障变换动作之间的空间连续性和与变换队形一致的队形整齐性。在实际训练中,注重技术训练和速度素质训练性结合,提高啦啦操队员的专项速度素质。

5 结论与建议

按照影响力量的大小划分,制约拉拉操体能的因素依次可以分为核心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第一因素,即核心力量是制约其成绩的最关键、最基础因素。第二因素反映良好的耐力素质是完成一整套动作的保障,也是提高竞争能力的保障。第三因素所反映的是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自身柔韧能力,直接制约着运动员技能能力和最终比赛的成果。第四因素反映运动员可以灵敏精确地判断方位,最终完美展示成套。第五因素反映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快速完成各种难度动作所达到速度运动的能力。

由上可知,技巧啦啦操这项体育运动通过短期简单的训练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必须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综合的训练体系,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而形成这一体系需要制定合理具体的训练计划,该计划应结合专项特点,充分分析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各构成要素,应当针对运动员的个体特征来选择与啦啦操运动难度相当的方法,不同阶段的竞技应当对练习次数和间歇时间进行调整,建议组间距30秒,随着其能力的提升,可以适当增加时间。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个人体能的训练方法,应当根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自身特点来合理安排训练内容,适当调整负荷强度。处理好负荷和恢复的关系,注意训练结束后的放松拉伸。具体训练时,可以采用一般训练法和专项训练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注重强化专项训练。另外,切勿一味追求高难度动作的练习,各运动素质应统筹发展。

猜你喜欢
耐力体能训练专项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