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设计师于再红:为建设海洋强国造出“挖泥神船”

2023-05-05 23:34正道
伴侣 2023年4期
关键词:半潜船新海挖泥船

正道

47岁的于再红是中国船舶集团第七0八研究所海工部副主任,她和团队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大型挖泥船的国产化,填补了疏浚装备高技术领域的空白。

于再红和团队设计的“新海虎”耙吸挖泥船被誉为“神州第一挖”,她与团队打造出的亚州最大绞吸挖泥船“天鲲号”,与航母、大飞机等并列为“十大国之重器”。因为在我国造船事业上的突出贡献,于再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76年4月,于再红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是空军军官。她从小跟着父母辗转各地读书。父亲遇事镇定从容,在父亲熏染下,于再红养成了处变不惊、心无旁骛的性格。

于再红从小学习成绩优异,高考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船海系,主修轮机专业。轮机被称为舰船的“心臟”,是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学习过程中,于再红了解到我国造船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一次专业课上,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忧心忡忡地对同学们说:“我们造船方面的很多技术需要靠国外输送,就怕将来人家翻脸卡咱们脖子啊!所以,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上!”老教授的话深深刻在于再红内心深处。

1998年,于再红大学毕业,那年国家开始实施就业双轨制,许多颇具实力的外企来学校招聘,一些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公司给于再红开出诱人薪酬,但她毅然加盟了有着“中国舰船设计摇篮”美誉的中国船舶集团第七0八研究所。

在船舶研发领域,挖泥船被认为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挖泥船负责清挖水道与河川淤泥,以便其他船舶顺利通过,是吹沙填海利器,河道的畅通全指望它。我国的挖泥船设计与建造从20世纪50年代仿制起步,到21世纪开始进行自主创新的探索。从2000年开始,于再红和她的团队共同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开启了挖泥船国产化的漫漫征途。

2003年,于再红被委以重任,担任第一艘国产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虎”轮的副总设计师,13500万立方米的“新海虎”是我国按照国际最先进的设计理念自行设计的第一艘大型、现代化的耙吸挖泥船。

于再红担任副总设计师时刚满27岁,同行和外界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觉得这么重要的设计让一个工作才5年的女孩担任,不知道她能否挑起大梁。于再红并没有胆怯,她觉得担子越重,进步越快。

攻关设计阶段,于再红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白天,她要打无数个电话与供应商、船检、船东和船厂沟通协调。晚上,她再将设计思路梳理一遍。深夜,于再红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家倒头就睡,凌晨3点醒来后,又开始伏案工作。

就这样,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艰难磨砺,2005年,国产第一艘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虎”成功交付。试船时,于再红全程参与。目睹“新海虎”工作的巨大威力以及惊人效率,于再红激动地说:“终于成功了!”

“新海虎”的成功交付,一举打破了大型现代化挖泥船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同时也开启了挖泥船“复合驱动”的先河,“新海虎”在业内被称为“神州第一挖”。

此后10年,于再红率领她的团队不断探索,研发了新海凤、浚海系列等大型挖泥船多达26艘,这些挖泥船为远海岛礁建设、海洋维权、港口航道和填海造陆工程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使得我国迎来了挖泥船发展的黄金10年。

2008年11月28日,于再红参与设计的16888立方米的“新海凤”顺利交船。两天后,于再红的女儿出生了。产假快休完时,领导给于再红打来电话,告知她单位准备投标一艘全世界最顶级的半潜船,如果试验成功,这将是世界上第一艘具有DP2动力定位能力的半潜船。领导的描述让于再红一下子振奋起来,她清楚,半潜船是一种专门从事超大型设备运输的特种船舶,能够运载的货品规模非常大,大型舰艇、潜艇甚至航母都可以由半潜船运输。如果设想成为现实,将会使我国的半潜船设计建造水平提高一个档次。能参与这样宏大的设计工作,无疑是一种幸福。想到此,她在家待不住了,提前结束了产假,主动请缨,并被委以重任。

虽然每天睁开眼都有无数个问题等待着她解决,于再红却甘之如饴。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于再红和团队成功设计出世界第一艘具有DP2动力定位能力的半潜船,接下来她面对的是严谨的试航任务。常规船试航通常需要一到两周时间,这艘半潜船由于功能复杂,试航耗时最久,每天试航费用高达上百万元。为了节省经费,于再红和团队人员昼夜进行试航测试,力求每一项参数都达到要求。最终,他们在海上漂了21天,完成了各种试验。

试航成功后,这艘半潜船在业内轰动一时,还没等交船就被国外船舶公司第一时间租走了。然而,当这艘船运行一年多,将要承担大型海上模块运输工程时,却差点被放弃。评估公司说这艘船的性能达不到标准,保险公司不给买保验,船东得出结论“船不能用”。

亲手哺育出的孩子被人挑刺,这让于再红坐不住了。随后,她飞到天津,努力说服船东再测试一次。船东被于再红的诚恳所打动,最终同意再测试一次。

于再红对小学生进行舰船科普

本文主人公于再红

当时,于再红和团队呕心沥血设计出的半潜船停在深圳一个锚地,她和船东一起飞到深圳,坐船来到那条她亲手打造出的半潜船上,连夜把试验做完,最终各项试验数据都十分理想。评估公司在详实的数据面前低下了头,船东顺利办理了保险业务,那艘半潜船也得以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对于自己参与的每一个项目,于再红都如数家珍。在她眼中,一艘船的孕育周期比生一个孩子还长,每一艘船都像她的女儿。每次项目交付时,于再红都依依不舍。

有一次,于再红到船上回访,和船长交流时,她开玩笑说:“我把‘女儿’托付给你们了,你们替我照顾好她,我这娘家人会定时过来看看!”

20多年来,于再红担任过多项重要项目的副总设计师和轮机专业主任设计师,她和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全面掌握了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技术。2019年,于再红和團队历时4年打造的亚州最大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正式投产。“天鲲号”是我国自主创新、打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与大飞机、航母并列为“十大国之重器”。

从业以来,从挖泥船、半潜船到公务船、测量船,从轮机专业负责人到副总设计师、项目负责人,于再红为中国造船业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她的报国梦。2022年3月,于再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科研单位女性数量比男性少,船舶行业更是如此。

作为七0八所船舶设计的中坚力量,于再红的成长离不开前辈的悉心帮助和鼓励。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着项目严苛的技术要求和紧张的设计进度,她哭过很多次。但她也想得开,觉得自己是女孩子,有压力了就哭一哭,宣泄完浑身轻松了,活儿照样干下去。

以老带新,新老结对是七0八所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从新人一路走过来的于再红,成长为核心骨干后,也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刚入所的年轻人。

前年,所里新来了一名女硕士,毕业于名牌高校,思维敏捷,为了让她尽快适应工作,于再红放手,把一些重要的设计任务交给她。于再红知道,她可能一下承担不了这么重的任务,就经常抽出时间和她聊天,了解她的思想动向,鼓励她在设计方面大胆创新。

在于再红的鼓励和帮助下,女硕士进步很快。于再红有重要商务洽谈时,也会带上她,让她树立职业自豪感,与所里的年轻人一同成长。

于再红工作起来非常敬业,当初女儿出生不久,她便把孩子交由母亲照管,自己天南地北地出差。途中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她也会十分想念女儿,可工作忙起来她连打电话听听女儿声音的时间都没有。

有一次,于再红出差时间比较长,几个月没见到女儿。和所有母亲一样,她期待着回到家时女儿像小鸟一样朝她飞来。然而,进了家门,当于再红放下行李张开双臂想要拥抱女儿的时候,女儿只是怯生生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躲到外婆的身后,外婆让她叫“妈妈”,女儿却抿着小嘴就是不喊。

看着女儿怯生生的眼神,于再红特别失落,她为自己不能陪伴女儿、忽略了女儿的感受而心生愧疚。此后两天在家休息时,于再红与女儿寸步不离,给她讲故事、为她洗澡、带她去游乐园,渐渐地,女儿和她亲近起来,眼神里也有了对她的依恋。从那以后,于再红默默地告诫自己,无论工作多忙,都不能忽略家庭、忽略女儿的感受。

有了这样的认识,于再红开始逐渐调整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注意培养新人,尽量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生活中,她答应女儿的事情都尽量做到。

一次,于再红有了一天休息时间,约好第二天和丈夫带女儿去游乐园玩。然而,晚上10点左右,于再红接到领导的电话,说有个设计细节需要修正一下。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家庭计划,于再红凌晨4点就起床,花4个多小时完善了设计细节。

女儿上初中后,于再红还把工作中的成绩与挫折和女儿分享,让女儿和她一起分析和探讨。于再红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有思想、独立的女性。

工作之余,于再红还经常带着女儿积极投入舰船的科普宣传工作中,她参与编写了《挖泥船》《耙吸、绞吸挖泥船工程设计》等科普书籍,将自己20多年动力系统设计的理念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写入书中。而她的文稿第一读者就是女儿,女儿提出的不少意见建议被她采纳。

目前,于再红带领公务船团队成功中标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大型测量船项目开发设计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测量船,建成后将为我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造船事业是于再红的终生追求,如今已是“互联网+”时代,她希望能有更多青年才俊加入这个行业,因为扎实的基础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本。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半潜船新海挖泥船
维修型半潜船推进器辅助锚泊定位能力分析
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课教案
全球半潜船运输行业竞争格局与前景
绞吸挖泥船大功率挖岩绞刀设计与研究
半潜船改装及起浮“世越号”稳性校核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高压潜水电动机在绞吸挖泥船上的应用管理
半潜船压载空压机螺杆咬死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