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邹平市晚播冬小麦管理技术分析

2023-05-05 07:49赵乃福
乡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邹平半冬性苗情

成 娟 张 玲 赵乃福

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邹平 256200

0 引言

邹平市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当地小麦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5.3 万hm2以上,占整个滨州市小麦播种总面积的1/5 以上。2021 年9—11 月,邹平市总降水量282.2 mm,降雨天数超过20 d。频繁的降水造成邹平市部分农田土壤水分饱和,田间湿度过大或农田渍涝,导致机械无法进田进行正常耕种作业,给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影响,致使部分低洼田块小麦播种普遍偏晚。整体来看,2021 年邹平市冬小麦播种时间跨度较长,麦田苗情复杂,病虫草害发生风险提高。针对这种特殊情况,笔者有代表性地选择了邹平市东部(井灌区)、北部(河灌区)和西北部(河灌区)部分晚播种植户,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冬小麦晚播管理技术。

1 造成2021年邹平市小麦晚播的气象情况说明

邹平市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9—11 月,当地总降水量达282.2 mm,降雨天数超过20 d。其中,9月3—6 日,连续4 d 降雨,降水量达47.4 mm;9 月17—28日有7 d降雨,降水量达39.9 mm;10月1—6日(当地往年小麦适宜播种期)阴雨连绵,降水量达86.0 mm;11月7 日降雨转雪,降水量达28.6 mm;11 月21 日降水量为6.5 mm;11 月29 日降水量为12.3 mm。2021 年邹平市整个秋收秋种时期的降水量比往年同期明显偏多,降水时间跨度明显偏长。受秋汛影响,邹平市当年的小麦播种时间偏晚,1/2以上耕地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中旬播种,更有甚者冬前未能播种。为了有效应对这种情况,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制定《全省小麦晚播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有序推进秋种工作,确保小麦播种面积稳定。

2 邹平市晚播小麦栽培管理情况

降雨连续不断造成大面积田间积水,致使部分低洼田块小麦播种偏晚。从2021年11月至次年2月邹平市田间都有播种小麦的情况,而且小麦苗情复杂多样,长势普遍偏弱(根据冬前苗情综合调查,当年邹平市小麦每667 m2基本苗在30万株左右,但茎数明显偏少,单株分蘖极少),甚至出现“一根针”情况。这就给下一步的麦田管理带来很大影响。根据《全省小麦晚播技术指导意见》,农户在小麦的整个种植过程中坚持了“四补一促”[1]: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采取种子包衣,有效防止或减轻麦田病虫害发生,切实加强后期栽培管理,促弱转壮、一促到底,以保证晚播小麦产量。2022 年2 月12 日,为加强春季麦田管理培训和技术指导,助力夏粮丰收,滨州市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培训班在邹平市举行。此次培训特邀全国“科技壮苗”专家指导组专家成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王法宏博士进行了小麦科技壮苗的讲座。但是不同地块由于墒情不同、前茬作物收获时间不同、秸秆还田质量等存在差异而出现播种偏晚程度不一样、播种量不一样、苗情不一样等情况。为了研究各种情况下晚播小麦种植管理技术,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邹平市东部(井灌区)、北部(河灌区)和西北部(河灌区)部分晚播种植户,按播期分冬前(11 月、12 月)和冬后(2月)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邹平市晚播小麦基本情况

3 晚播小麦种植管理情况

3.1 九户镇(邹平市北部)

九户镇属于潮土区,调查地块有两处。种植户分别于2021年11月6日和11月19日播种,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济麦22(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为239 d)。两地块所选用的底肥均为小麦配方肥(20-22-6),每667 m2施用40 kg,并于次年3月上旬追肥,每667 m2施用尿素20 kg。在小麦刚出苗时,种植户针对因抢时播种、整地质量差等造成的缺苗断垄,及时进行了补种。进入拔节期后,种植户针对麦田里以播娘蒿、荠菜为主的杂草,于4月8日每667 m2喷施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0 mL+56%二甲四氯钠盐40 g。除草剂喷施时间偏晚,但除草效果尚佳。后期种植户又分别于4月22日、5月15日2次喷药防治蚜虫、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每667 m2选用药剂为22%噻虫·高氯氟15 mL、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0 mL,同时加上99%磷酸二氢钾100 g和0.01%芸薹素内酯10 mL。最终两地块的收获时间均为6月16日,每667 m2产量分别达到了475、520 kg。

3.2 孙镇(邹平市北部)

孙镇属于褐土区,调查地块于2021 年12 月5 日播种,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济麦17(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为244 d)。底肥选用的是小麦配方肥(20-22-6),每667 m2施用40 kg,并于次年3 月上旬进行追肥,每667 m2施用配方肥(30-0-5)30 kg。进入拔节期后,种植户针对麦田里以播娘蒿、荠菜为主的杂草,于4 月10 日每667 m2喷施50 g/L 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0 mL+56%二甲四氯钠盐40 g 进行防除,除草效果良好。后期,种植户分别于4 月26 日、5 月10日,每667 m2喷施22%噻虫·高氯氟15 mL、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0 mL,同时加上99%磷酸二氢钾50 g和0.01%芸薹素内酯10 mL 防治蚜虫、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最后该地块的收获时间为6 月18 日,每667 m2产量达到530 kg。

3.3 码头镇(邹平市西北部)

码头镇属于潮土区,调查地块于2022 年2 月21日播种,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济麦22(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为239 d),每667 m2撒施小麦配方肥(20-22-6)40 kg 作底肥,并于次年4 月11 日进行追肥,每667 m2施用配方肥(30-0-5)30 kg。该地块因播种时间太晚,苗情弱,未施用除草剂。种植户分别于3 月15 日、4 月26 日、5 月5 日、5 月20 日4 次喷药防治蚜虫、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每667 m2喷施10%噻虫·高氯氟30 mL、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 mL 或430 g/L 戊唑醇悬浮剂20 mL,同时加上99%磷酸二氢钾100 g 和0.01%芸薹素内酯10 mL。最后该地块的收获时间为6 月20 日,每667 m2产量达到375 kg。

3.4 长山镇(邹平市东部)

长山镇属于褐土区,调查地块于2022 年2 月27日播种,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济麦22(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为239 d),每667 m2撒施小麦配方肥(20-22-6)40 kg 作底肥,并于次年4 月15 日每667 m2追施尿素25 kg。该地块因播种时间太晚,苗情弱,未施用除草剂。后期种植户分别于3月20日、4月25日、5 月15 日3 次喷药防治蚜虫、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每667 m2喷施10%噻虫·高氯氟30 mL、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 mL 或430 g/L 戊唑醇悬浮剂20 mL,同时加99%磷酸二氢钾100 g 和0.001 6%芸薹素内酯20 mL。最后该地块的收获时间为6 月24 日,每667 m2产量达到300 kg。

4 结论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即使是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晚播,但是种植户若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抽水、翻地等),尽可能早播种小麦,再加上后期的科学管理(如及时追肥、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一喷三防等),冬前播种的小麦每667 m2产量在475~500 kg,冬后播种的能超过300 kg(300~375 kg)。这证明小麦适当晚播是可行的,且通过后期加强管理,越早播种产量越高。

5 晚播麦田管理对策

5.1 尽量早播

针对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晚播的地块,种植户要因地制宜,抢时整地播种[2]。种植户应及时排水散墒、整地耙地,对于田间有积水的要及时开沟排水,缩短农田积水时间;只要机械可以进地,尽可能先旋耕一遍、散墒一两天,有条件的再旋耕两遍,提高整地质量,为播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即使是晚播小麦,种植户播种时也要做到越早越好,只要土壤墒情适合,最好冬前完成播种,最迟也要在2月之前,以保证小麦顺利经过春化过程。

5.2 科学管理

针对晚播麦田,种植户必须采取“四补一促”的晚播技术措施。种植户要选用抗逆性强的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小麦品种,以种补晚[3]。种植户应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适当浅播,以好补晚。播种过深会人为造成小麦出苗慢,甚至“土里捂”现象的发生,所以晚播麦田要适当浅播。针对晚播麦田出苗不好、冬前分蘖量不够或根本不分蘖(年后播种的地块)的情况,种植户必须加大播种量,以保证足苗、足穗,以密补晚;但播期再晚,每667 m2播种量上限为25 kg。种植户在整地时应适当增加施肥量,以肥补晚。因土壤湿度大造成晚播的麦田,由于前期水分太大,因而养分淋失过多,容易造成麦田后期缺乏营养。因此,针对晚播麦田,种植户更应该做好科学施肥,即合理用好“三肥”(底肥、追肥和叶面肥)[4]。底肥要施小麦专用复合肥,其养分比较全面合理。由于抢时播种未施底肥或当时底肥用量不够的,尤其是前期地块过水量大造成养分淋失严重,或麦田已表现缺肥症状的,必须及时追肥。追肥以尿素等高氮肥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同时加上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等。针对晚播麦田,种植户要针对小麦苗情,加强分类管理,坚持“以促为主,保苗壮苗”,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为小麦转弱为壮及后期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5.3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

积水麦田土壤墒情充足,因此病虫害发生概率大大增加。首先,种植户播种时必须进行药剂拌种,也就是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或减轻甚至杜绝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春季麦田应分类管理、因地施策,早管适促、促控结合、防控病虫,确保苗齐、苗匀,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5]。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高峰期,穗期是小麦蚜虫的危害盛期,必须抓住这几个关键时期及时开展“一喷三防”甚至“一喷多防”(防病、防虫、促弱苗转壮、防干热风等),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达到一次施药防病治虫又促进弱苗转壮的效果。在小麦生长后期,种植户应及时加强对小麦白粉病、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确保小麦植株健壮生长,保障晚播小麦丰产。

5.4 适期晚收

种植户除了要创造条件,尽量早播冬小麦,还要尽可能做到适期晚收,使冬小麦全生育期不少于190 d,以确保小麦生长后期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保证小麦产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同样是晚播麦田,全生育期长的小麦最终产量明显高于生育期短的。

猜你喜欢
邹平半冬性苗情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基本不等式》专题训练
在童话中游历
——阅读《能跑会跳的房子》
不一样的童话
——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苗破土 查看苗情
半冬性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邹平:“两址两园两制”解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