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3-05-06 00:44易凡欧阳林黄秋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拉法利培抗抑郁

易凡,欧阳林,黄秋娟

抑郁症是目前较高发的一种心理疾病,该病发病诱因复杂多样,临床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思维迟缓。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残和自杀行为[1]。难治性抑郁症通常指经两种不同的抗抑郁药治疗6周后仍不见好转,其病程迁延,难以治愈,且多数患者合并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临床通常采用常规单胺机制药物进行治疗,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对此类机制药物不敏感,长期应用还可能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影响患者睡眠,降低药物疗效[2]。文拉法辛是一种新型药物,其通过调节5-羟色胺(5-HT)、突触间隙和去甲肾上腺素来调节情绪变化。已有研究证实小剂量利培酮可增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3]。现观察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13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红蓝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男35例,女34例;年龄22~57(40.52±4.08)岁;病程1~6(3.14±0.23)年。观察组:男37例,女32例;年龄21~58(41.09±4.11)岁;病程1~7(3.55±0.28)年。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3]中难治性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②经两种不同抗抑郁药物分别足量治疗6周后未见好转;③年龄18~60岁;④未接受过本研究药物的治疗;⑤各项生化指标无异常;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③合并精神病性症状;④存在明显自杀倾向;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⑥合并其他严重功能性障碍;⑦存在器质性认知障碍、癫痫等;⑧随访脱落。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盐酸文拉法辛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75 mg/次,口服,1次/d,可视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药量,但每日不可超过30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利培酮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 mg/次,口服,2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负性情绪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评估患者负性情绪,HAMD评分<7分为正常,7~17分为可能存在抑郁,18~24分为具有轻中度抑郁,24分以上为严重抑郁;HAMA评分<7分为无焦虑,7~14分为可能存在焦虑,15~21分为轻中度焦虑,21分以上为重度焦虑。(2)认知功能评估: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6]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本研究选取完成分类数(CC)、持续性错误数(RPE)、正确反应数(RC)、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总反应数(RA)5个计分项目,RA评分<60分提示不正常。(3)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估,最高21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4)生活质量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24个条目,分数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5)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嗜睡、心悸、便秘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3]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痊愈:HAMD评分降低高于75%;显效:HAMD评分降低50%~75%;有效:HAMD评分降低25%~49%;无效:HAMD评分降低不足25%,甚至升高。治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对照组痊愈5例(7.25%),显效27例(39.13%),有效30例(43.48%),无效7例(10.14%),治愈率为46.38%。观察组痊愈8例(11.60%),显效38例(55.07%),有效21例(30.43%),无效2例(2.90%),治愈率为66.67%。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5.779,P=0.016)。

2.2 负性情绪比较 治疗前,2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分)

2.3 WCST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CC、RPE、NRPE、R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RC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WCST评分比较分)

2.4 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前,2组PSQI评分、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WHOQOL-100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WHOQOL-100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25%、10.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46),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3 讨 论

抑郁症起病初期缺乏典型症状,常难以获得重视,多数患者起病时觉得身体劳累、食欲不振或营养过剩、难以入睡、悲痛忧伤、心情低落、抑郁自卑等,可能会被认为是压力过大等,从而延误就诊。抑郁症发作时,可能会出现极端的心理情绪,通常带有较重的无助感,易发生自我贬低和自我谴责,情绪不稳定,容易失眠等,随着抑郁程度增加,患者可能会产生厌世情绪,对生存质量和执行功能有较严重的影响,甚至产生自伤、轻生念头。难治性抑郁症通常表现为对周遭事物缺乏兴趣、持续性的情绪低落、睡眠节律紊乱等,常规药物通常难以获得理想疗效,是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9]。难治性抑郁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学术界多认为内分泌、遗传、免疫因素、大脑解剖结构原因、身体出现病理性变化、社会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其发生。难治性抑郁症经常规的抗抑郁治疗后,治愈率不到70%,复发率高,超过90%患者伴有残留症状,疾病发作时通常较为严重,可能合并其他的躯体疾病,心理社会功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传统抗抑郁药多数通过抑制5-HT受体进行情绪控制,文法拉辛是一种苯乙胺衍生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突触前膜再次摄入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量,从而使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水平增加,促进多巴胺的再摄取,提升激素作用,进而达到调节情绪、抗抑郁的作用[10]。文法拉辛具备服药次数少、吸收效果好的优势,可降低由于依从性差而导致的疗效不佳,服药时间不受限制,进食也不会影响其吸收。利培酮是苯丙异噁唑的衍生物,是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5-HT受体的拮抗来达到抗抑郁的功效,与5-HT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均有较强亲和力,是十分有效的D2受体拮抗药物,可阻断5-HT1A受体的激活过程,也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11]。当利培酮应用剂量为1~3 mg的小剂量时,可阻断90%的5HT2A受体,且临床已有报道提出,当利培酮与5-HT再摄取抑制类药物共同作用时,可以显著提升细胞外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且持续时间长,这可能是小剂量利培酮可强化抗抑郁效果的作用机制[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更高,证实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更低,WHOQOL-100评分更高,提示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WCST评分中仅RC评分较治疗前提升,且高于对照组,其余项目评分并不具备组间差异,较治疗前也未见明显提升,提示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思维功能,促使其认知功能向正常范围回归。本研究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在文拉法辛用药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相较于单药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纳入病例仅从该院心理卫生中心选取,患者群体可能具有地域局限性等,且选取例数较少,可能会导致某些数据难以体现出差距,因此相关的研究仍待在日后扩大样本、选取范围和病例数进行,相关理论还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文拉法利培抗抑郁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早期疗效
不同剂量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