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3-05-06 00:45陈娟红念君玉肖建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心肌炎肾脏病黄芪

陈娟红,念君玉,肖建平

中药黄芪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表面呈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可见纵皱纹、皮孔、网状纤维束,质坚韧,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含有多种机体功能所需的微量元素与毛蕊异黄酮、黄芪皂甙等化学成分,具有补气固表、活血通络、利尿消肿、托毒生肌、敛汗固脱等功效,可用于便秘、肺痈、消渴、血淋、白浊、水肿、胎动不安、酒毒等疾病的治疗[1-3]。随着近年临床对中药黄芪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在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肿瘤等治疗中也具有较好效果[4]。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价值,以期为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420例于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诊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对照组中男104例,女106例;年龄28~69(50.68±6.58)岁;疾病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肾脏病、便秘、肿瘤各30例。观察组中男107例,女103例;年龄29~70(50.71±7.58)岁;疾病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肾脏病、便秘、肿瘤各30例。2组性别、年龄、各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疾病经临床检查确诊;(2)临床资料完整;(3)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4)能够正常进行语言交流与沟通。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2)精神失常、认知障碍;(3)服药依从性差。

1.3 治疗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结合相关诊疗标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如高血压患者予以缬沙坦胶囊80 mg/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00~400 mg/d、厄贝沙坦片150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2.5~10.0 mg/d等;糖尿病患者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500~2 000 mg/d、格列本脲片5~10 mg/d、罗格列酮片4~8 mg/d、米格列醇片75~300 mg/d等;心绞痛患者予以硝酸甘油0.25~0.50 mg/次(每日最多3次)、盐酸普萘洛尔片15~200 mg/d等,心肌炎患者予以青霉素、辅酶Q10、阿托品等药物;便秘患者予以硫酸镁、乳果糖、酚酞片等药物治疗;肾脏病、肿瘤患者也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黄芪制剂治疗,如黄芪注射液、黄芪汤加减等。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后评估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临床疗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大幅度改善或消失,相关检查指标部分或全部恢复正常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进展为无效。(2)症候积分:参照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肾脏病、便秘、肿瘤等相关诊断标准,围绕疾病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按照症候严重程度分别计0~6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5-6]。(3)实验室相关指标:记录并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实验室相关指标,如高血压患者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为主,糖尿病患者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主,肾脏病患者以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血肌酐(SCr)为主,心绞痛患者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为主,心肌炎、便秘、肿瘤患者以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白介素-1β(IL-1β)为主。(4)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用药后消化系统反应、肝脏毒性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肾脏病、便秘、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38%(194/210),高于对照组的69.05%(145/210)(χ2=36.725,P<0.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2 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肾脏病、便秘、肿瘤患者治疗后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症候积分比较分)

2.3 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高血压患者SBP、DBP,糖尿病患者FPG、2 hPG、HbA1c,肾脏病患者BUN、24 hUpro、SCr水平,心绞痛患者TC、TG水平,心肌炎、便秘、肿瘤患者CRP、TNF-α、MMP-1、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心绞痛患者(n=30)TC(mmol/L)TG(mmol/L)心肌炎、便秘、肿瘤患者(n=90)CRP(mg/L)TNF-α(μg/L)MMP-1(μg/L)IL-1β(ng/L)对照组3.96±0.252.98±0.227.47±1.242.98±0.340.49±0.0217.87±3.45观察组3.11±0.242.05±0.315.84±1.022.05±0.740.32±0.4212.28±3.47t值13.43413.4009.63110.8343.8367.711P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0%,较对照组的8.57%低(χ2=9.402,P=0.002),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随着中药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黄芪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便秘、溃疡、支气管哮喘、肝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溃疡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7]。苗培福[8]在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辅以黄芪注射液,结果表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由单纯西药治疗的81.25%提高至95.83%,其中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是达到100.00%,表明黄芪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等具有积极作用。黄晓燕等[9]研究发现,黄芪的活性成分众多,其中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等核心活性成分可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Nod样受体3、血管表皮生长因子A等表达水平,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减轻炎性反应,可通过参与炎性反应相关信号通路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靶点,进而发挥疾病治疗效果。本研究对象涉及的病症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肾脏病、便秘、肿瘤,经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中药黄芪制剂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达到90.00%及以上,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治疗后症候积分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患者;此外,观察组中高血压患者SBP、DBP,糖尿病患者FPG、2 hPG、HbA1c,肾脏病患者BUN、24 hUpro、SCr水平,心绞痛患者TC、TG水平,心肌炎、便秘、肿瘤患者CRP、TNF-α、MMP-1、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结果[10-12]大致相符,表明在上述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黄芪制剂,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究其原因为:(1)黄芪可通过调节与高血压、高血压肾病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调节血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促进肾血管扩张、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小球功能等作用,达到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的目的[13];(2)黄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促进免疫功能提升,产生抗病毒性心肌炎、抗肿瘤等作用[14];(3)黄芪能够加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抑制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实现保护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对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15];(4)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黄芪皂甙等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抗心肌纤维化、肝纤维化、肺纤维化、肾纤维化等作用,可更好地保护心脏、肝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5)黄芪可通过增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提高T细胞活性,抑制IL-1β、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纠正Th1/Th2失衡,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黄芪可通过活血、利尿、排毒、扶正、通络等机制发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肌功能、抗纤维化、抗肿瘤等作用,黄芪制剂在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炎、肾脏病、肿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今后有必要加强对中药黄芪药理机制的研究,积极探寻科学、合理、可行的黄芪制剂治疗方案,更好地维护、保障患者健康。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心肌炎肾脏病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黄芪是个宝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