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张同学的二三事

2023-05-08 02:04何霉霉
求学·理科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亲生校门数学题

何霉霉

高一寒假之后,受疫情影响,我们开始了线上学习。一天,在约定中等待的我,看到手机上显示的语音通话提醒,立刻点击接受邀请。电话那头,小张同学开始耐心讲解着:“这道题应该要用到勾股定理,先把正切值求出来,再……”电话这头,我顺着这个思路,一步一步将摆在面前的数学题解了出来。

这通电话,就是小张同学和我的友谊的开始。

此后,每每遇到难以解决的数学题,我便去麻烦小张同学,正好我可以帮助他解决政治科目上的一些难题,可谓“互惠互利”。在这样来来往往的情况下,我和小张同学每天讨论的内容慢慢不再局限于学习上的事,友谊的阀门好像一下子被打开了。

某天,看着手机上跳出来的消息——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愣了愣,随即打开最近联系频繁的对话框,开始了对话:

“怎么了?”

“感觉没意思,我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

“这不挺好的嘛,总归有退路给你留着。”

“我讨厌这种感觉。”

“起码比我好。”

屏幕那头沉默了许久,气氛开始有些尴尬。我深吸一口气,顺势放下手机,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算了,我还是先把作业写完。”

等到所有作业上传完毕,我看了一眼手表,十点。我又看了一眼手机,没有看到新的消息提醒。思来想去我还是问了一句“你心情不好嗎?”,那头很快就回复了一句“嗯”。

在随后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小张同学还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如今他的亲生母亲与亲生父亲都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他说,无论在哪里,他都像一个流浪者,没有归途。原来小张同学和我有个相似点:我们的童年被厚厚的灰尘蒙上了,没有太阳,星星也不再闪烁。

因为这一点,我觉得小张同学对于我来说是不一样的。

很快,我们迎来了高二分班。小张同学和我被分入了同一个班级。在新的班级,大家都习惯性地和以前班里的同学玩在一起。自然而然地,我和小张同学在班级里的互动多了起来。

通常情况下,晚自习第一节课下课要交数学作业,我这个“数学渣渣”每次都要靠别人的帮助,作业才不至于一片空白。小张同学是数学课代表,负责收作业,每当这时他总是在旁边“冷嘲热讽”,说我笨这都不会,然后一直催我,也不去收其他人的作业,有时候我一怒之下,就连推带搡地把他赶走。这人实在是恼人,虽然这么想,但是第二节课我又会眼巴巴地去找他。

我们俩的英语成绩差不多,总是比来比去,起初他的英语成绩比我好点,每次考试基本都比我高几分。不甘心落后的我奋起直追,唯一的一本英语词典到高考结束时已经快被我翻烂了,即便英语不是我在高考中发挥得最好的科目,但是那段因为伙伴优秀而不分昼夜努力的日子会永远藏在我的记忆中。

高二那一年,我时常觉得自己活得很压抑。那时,小张同学会耐心听我诉说我的烦恼、我的不安、我的崩溃,在他面前,我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他总是那么耐心,而我,也最信任他。

我们俩在性格上其实是两个极端。小张同学为人热情,很有礼貌,别人的要求基本都无法拒绝,他也常常为此困扰。而我为人冷淡,不做不必要的社交,和周围的人相处时总是保持距离感。尽管如此,并不影响我们成为知己。我们同样热爱漫威超级英雄,也喜欢充满魔法的霍格沃兹,说起火影忍者更是滔滔不绝。

邻近高考的那段时间,吃过晚饭,我们会一起趴在教学楼四楼的窗口看五六点的夕阳,一起在十点的月光的照耀下走出校门,在校门分别,互道再见,明天再见。

如今,我们在不同的城市求学,算起来,已经小半年没有见过了。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呢,小张同学?

猜你喜欢
亲生校门数学题
风雨中陪考
国内“奇葩”大学校门盘点
解数学题后的思考
别让校门隔开知识与生活
一兜橘子
不是亲生的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瞧瞧,就是亲生的
亲生的就好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