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计量单位集中审读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5-08 16:04李军亮
传播与版权 2023年8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计量单位

李军亮

[摘要]计量单位的标准化是判定期刊编校质量的主要指标。对计量单位使用频率较高的医学期刊来说,正确使用计量单位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2017—2021年39种中华医学会系列中文电子期刊在计量单位集中审读中发现的问题,并根据作者单位实践经验提出医学期刊防范差错、提高质量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医学期刊编辑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医学期刊;编校质量;计量单位

质量是期刊出版的生命线。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强调出版工作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1]。2020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我国首个针对报纸、期刊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从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个方面对报刊差错判定标准、差错率计算以及对不合格者惩罚措施均给出了明确的规定[2]。2021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的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相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王霞等[3]认为,期刊编校质量不仅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基础,也是期刊内容建设的重要环节。肖宏[4]通过对比国内外一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得出科技期刊要想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抓好选题策划和内容组织的同时提高编校质量。同时,计量单位的标准化是判定期刊编校质量的主要指标,尤其是对计量单位使用频率较高的医学期刊来说,正确使用计量单位尤为重要。为此,文章以2017—2021年39种中华医学会系列中文电子期刊计量单位集中审读结果为例,分析医学期刊计量单位常见的错误类型,并结合作者单位实践经验提出医学期刊防范差错、提高质量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医学期刊编辑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集中审读机制中的关键工作

中华医学会拥有百年办刊历史,主办医学期刊190余种,在集中审读方面逐步形成一套高效、可行的审读机制。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参照《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等国家相关出版管理规定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审读管理办法》,对中华医学会系列中文电子期刊实施年度集中审读制度,有效确保了期刊的编校质量,探索了一条医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制订合理的审读项目是发挥期刊审读作用的关键

组织期刊集中审读是主管、主办、出版单位落实期刊管理,达到以评促改,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措施。近年来,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不断调整优化医学期刊审读项目,重点审查期刊的政治标准、版权目次、语言文字、计量单位、图表、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内容,其中,政治内容质量采取一票否决制,其他每项内容赋予5—15分。每项内容包含若干错误类型,审读专家在审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扣除一定的分值。其中,计量单位共赋予5分,错误类型包括名称书写不规范、符号漏排、单位符号大小写不规范、单位符号与数值间未留空隙、同一指标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不一致等,审读专家在审读过程中根据错误类型扣除0.1—1.0分。

(二)组建高水平的审读专家队伍是期刊审读质量的保障

组建高水平的审读专家队伍是保证期刊审读质量的前提。根据医学期刊的特点及审读内容,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每年从全国遴选高层次的审读专家并组建审读专家队伍,审读专家根据审读项目对样刊进行审读并评分。

同时,为进一步减少误评误判,并统一评分标准,在专家审读的基础上,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成立审读结果复核小组。审读结果复核小组主要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期刊编辑人员组成,对专家审读结果及评分逐项复核。

二、计量单位常见错误类型及举例

2017—2021年,在39种中华医学会系列中文电子期刊中共发现225处计量单位差错,其中差错出现频率较多的前5类问题如下。

第一,单位符号大小写、正斜体不规范82处,占总差错数的36.44%。例如,千克的单位符号应为kg,而非Kg;溶液酸碱度应为pH,而非ph或PH;质量、密度、时间等物理量的符号应为斜体m、ρ、t,而非正体m、p、t。

第二,计量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30处,占总差错数的13.33%。例如,温度的计量单位应为摄氏度(℃),而非度(°);面积的单位名称应为平方米,而非平米、平方。

第三,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26处,占总差错数的11.56%。例如,离心机转速的正确单位为r/min,而非ppm,周、月、年非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不应该使用wk、mon、y。

第四,同一指标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不一致25处,占总差错数的11.11%。例如,同一组数据有效位数须相同,一组数字0.241、0.198、0.369,不能写成0.24、0.2、0.369。

第五,单位符号与数值间未留空隙18处,占总差错数的8.00%。例如,30 m/s不应写成30m/s。

三、医学期刊防范差错、提高质量的对策建议

分析计量单位常见错误类型,本研究认为医学期刊產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医学期刊未严格执行出版制度,各编校环节流于形式,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编校人员对计量单位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不熟悉,编校业务能力不足;三是编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忽略常见错误。笔者根据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做到各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

《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三审三校”。2021年,中宣部出版局下发的《关于开展期刊滥发论文问题专项检查的通知》明确将“三审三校”制度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其中包括落实期刊审校流程是否规范、各环节是否均有明确意见和签字、审校单是否留档等。国内相关学者对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探究,孙馨[5]通过梳理国家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用“三审三校”制度筑牢期刊质量的“防火墙”。程樱[6]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出版物编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出版行业要从制度上杜绝差错的发生,不仅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还要加强出版单位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制度建设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关键。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参照国家出版管理相关制度以及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电子期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针对电子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如建立《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评估体系》《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审读办法》《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综合质量评比标准》等11项编校质量管理制度,为提高电子期刊的编校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华医学会系列中文电子期刊在历次国家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审读中,均未发现严重错误,质量均达到要求。

(二)注重期刊集中审读,有的放矢提升期刊质量

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每年开展的期刊核验工作中均强调各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将样刊检查、集中评审作为加强期刊出版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制定了《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主管期刊审读办法(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报刊审读办法》。相关学者也对期刊审读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如徐连敏[7]以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为例,分析了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实践和成效,指出集中审读是学会主办期刊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期刊集中审读,以评促改。这已经成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提高期刊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加强集中审读工作以来,中华医学会系列中文电子期刊2017—2021年计量单位差错数分别为88处、53处、41处、22处、21处,差错数逐年减少,再次验证了期刊集中审读工作是提高期刊质量的有力措施。

(三)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编校工作效率

先进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如论文自动编修、智能参考文献核对、智能审校等技术,给期刊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陶晴等[8]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文科技期刊生产阶段中的应用,指出智能审校可以进一步提升校对准确率。刘芹等[9]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编辑出版领域中的应用,得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编辑出版领域中既可以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编校质量。代妮等[10]指出编校人员在机械、重复性的编校工作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成为编校人员的得力助手,辅助编校人员完成编校工作。

2017年,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开始应用自动化排版、智能辅助审校系统、黑马校对等技术,计量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错误数量减少尤为明显,由2017年的14处差错逐年减少,直至2021年未发现差错。

(四)加强业务培训,从根源入手杜绝差错发生

高质量的科技期刊离不开专业化的编校人员,培养专业化、高水平的编校人员一直以来是出版单位关注的焦点。张之晔等[11]指出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王洪宇等[12]分析了《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影响力提升的策略,认为按照国家对编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要求,完成编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是提升编校人员业务能力的重要措施。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按照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的要求,全部期刊编辑每年均参加不少于国家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同时定期对相关编辑人员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与指导,并邀请期刊审读专家对计量单位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进行深入解读以及对期刊审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更好地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

四、结语

医学期刊须多举措、多渠道、多途径提高期刊质量,除可以借鉴上述对策建议外,医学期刊还可以建立常见错误库,针对常见错误类型重点审校、重点总结。但编校质量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参考文献等方面,本研究仅从计量单位分析编校质量,尚不够全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完善,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獻]

[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EB/OL].(2018-11-14)[2022-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8-11/14/content_5340391.htm.

[2]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2020-05-28)[2022-09-10].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74416.shtml.

[3]王霞,詹洪春.医药卫生期刊编校工作难点及质量提升路径[J].传媒,2022(11):39-41.

[4]肖宏.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质量要素与高质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10):1153-1163.

[5]孙馨.严格“三审三校”制度,推动期刊出版高质量发展[J].科技与出版,2021(06):99-102.

[6]程樱.融媒体时代 编校工作如何提高质量[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05):79-81.

[7]徐连敏.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实践和成效:以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4):465-469.

[8]陶晴,郑雅妮.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6):735-745.

[9]刘芹,毕丽,张芃捷,等.人工智能提升期刊编辑的审核与校对效率[J].中国传媒科技,2021(11):97-99.

[10]代妮,步召德.人工智能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影响[J].出版广角,2021(11):46-48,51.

[11]张之晔,张品纯,李伟.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J].编辑学报,2021(03):237-241.

[12]王洪宇,周海燕,罗东,等.提“质”增“量”协同助力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策略与实践:以《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6):688-695.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疯狂的计量单位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