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里的大美河南

2023-05-09 10:38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3年4期

西门杏庵

“中原要出彩,文化更应出重彩、出浓彩。

“河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决扛起文化大省的责任担当。2022年4月,我省启动实施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在中原大地掀起新时代文化研究热潮。”[1]

“河南博物院游人如织,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书声琅琅,二里头遗址、仰韶村遗址辉耀华夏之光……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河南素有‘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美誉。文化的力量如同奔腾不息的黄河,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沃土。面对祖先留下的文化宝藏,不仅要保护好、宣传好,也要发展好、利用好。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全面展示河南文化对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用心作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河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把历史文脉传承好,让文化清泉汩汩涌出,中原儿女责无旁贷。”[2]

河南地处中原,在华夏5000年的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中原文化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四书五经第一部书《大学》开篇即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寻找华夏文明,就应该有始有终。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以教民种植谷物而为后世称颂;黄帝轩辕氏,统一中原各部族,创建“龙文化”。炎黄二帝,中华始祖;面向黄河,文明流芳;千秋壮举天下定,教化众生社会兴。

“九曲黄河,奔腾不息,哺育了无数炎黄子孙。始祖黄帝,肇造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脉起点。

“黄河、黄帝,5000年前的相遇,给中原大地留下重要的文化坐标——河南新郑黄帝故里。2022年4月3日成功举办的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再次吸引全球华人的目光。‘三月三、拜轩辕的传统习俗一路走来,并成为凝聚炎黄子孙共同情感的精神纽带。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仰韶村、双槐树、大河村……从这些散落周边的文明遗址中,也点滴可见黄帝时期先民繁衍生息的生动图景。“黄帝故里在新郑”这一观点被众多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充分认可。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炎黄子孙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从唐代以后渐成规制,一直绵延至今。

“尊宗敬祖,是中华文明绵绵永续的精神密码,也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纽带。每年拜祖大典都会组织系列根亲文化活动,包括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老家河南文化活动周、微电影大赛、世界旅游市长论坛等。这些活动展现了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力凝聚了世界华人共识,增进了中华儿女大团结。”[3]

春龙翘首,万物复苏。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诗词、豫剧等文字都“活”起来?如何将兴文化工程打造成文化强省建设的响亮品牌?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文以载道,歌以咏言,诗以言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主要就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每一寸河山,都饱含文人骚客的诗情画意和浓烈情感。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鲜活的血液。所谓“逐鹿中原”,并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在诗歌艺术领域也曾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

“如果说郑州人在《诗经·郑风》中意蕴悠长的吟唱,助推起中国文学发展的第一座高峰,那么唐代郑州诗人的笔墨,完全够得上书写一座古典诗的‘珠穆朗玛——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郑虔、李颀、崔曙……难以想象,缺少这些郑州诗人的身影,唐诗的江湖该有多么失色!

“从为民代言的‘三吏‘三别,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诗作,杜甫的作品无不与所处的时代和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现实主义手法深刻反映唐代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高尚精神。他的作品也由此成为‘诗史。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认为:‘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出生成长在郑州新郑的另一位诗坛大家白居易,诗作虽也与时代紧扣、与人民同行,但他似乎更擅长以通俗易懂的词句寄托讽喻之意义,取得‘平地惊雷的艺术效果,其叙事诗更是登峰造极。‘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是白诗艺术成就和影响力的生动体现。更为有趣的是,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我国新疆和朝鲜、日本。据称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是日本人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此外,白居易的诗歌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诗的启示。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念念不忘自己是郑州荥阳人的刘禹锡,一生仕途跌宕,然从未自甘沉沦。其诗无论短章长篇,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格调激越,充满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具有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向为志士仁人铭志效仿。

“‘檀山荥水,实为我家的李商隐,登‘郑州八景之一的夕阳楼,感怀身世写下《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4]

文艺理论家鲁枢元教授说:如果德国是“哲学的国度”,那么,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尽管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会拥有让自己民族引以为荣的诗人、视为瑰宝的诗篇,但是,恐怕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年代中拥有如此多的优秀诗人,拥有如此多的美妙诗篇。我一直坚信,汉语言就是一种诗语言,一种最富含诗性的语言。

古诗词既可收获久违的恬静,更唤醒了温暖的文化记忆。透过历史的烟云,一代又一代诗人,无不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是先贤们的大境界、大智慧。曹操北征乌桓,不忘登山观海,《观沧海》一诗传至后世;李白目睹滚滚黄河,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佳句;苏轼足践大江南北,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

河南的历史人物、山水名勝、文化传奇实在太诱人。行走于中原大地,风儿清爽,花儿烂漫,倾听神话与传说,触摸苍茫岁月,感受厚土情深。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关于战争描写的名篇《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叙述了一名参战士兵东征平乱胜利后、归家前的复杂内心感受。“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诗经》中的《国风·豳(bīn)风》向来被认为是与周公有关之诗。“豳”为古地名,《豳风》共7首。其中,与周公东征有关的诗有《鸱鸮(chīxiāo)》《东山》《破斧》,这三首诗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周公东征的故事。汉代的《毛诗序》认为,《鸱鸮》这首诗是“周公救乱”之作,实际上是借“鸱鸮”之口表达了对管、蔡、武庚、东方夷族等为乱者的斥责,并诉说艰难守卫周王室的苦心。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从《诗经》开始,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就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寄情于诗,或一览众山小,或怆然而涕下,或悠然见南山。

河南名山甚多,当然也成为他们吟咏的对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的首篇《关雎》就诞生于济源。济源境内,有个地方名叫西滩,原为万里黄河几千年来唯一有人居住的河间岛屿。《关雎》是在这儿诞生的。

济源地处黄河中下游交界处,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与九朝古都洛阳隔河相望,从东周至五代,济源属于京畿之地,山清水秀。走进烟尘滚滚的历史深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漂亮的小姐姐在河边拿棒槌捶洗衣服,放牛的老农累了,双手捧起济源的溪水,喝上几口,甘甜清爽。河里觅食的水鸟毫无顾忌地飞翔。

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

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

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

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

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

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白居易三次游济源,为济源写诗12首。此诗是白居易对自己多次来济源市、王屋县游历的总结,而且是在济源写的。

诗歌的大致意思就是:我累了,来济源玩了,玩了三次,都是泛舟济水和枋口,去王屋登过一次山。时间总是短暂的,明天又要去上班了,不能再沉浸在济源的灵秀山水间了。济源这么大,我好想去看看。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这是一千多年前白居易游览济源枋口后,为济源做的一个“广告”。何出此言?君如不信,有诗为证——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

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

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

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

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

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白居易这首描写济源山水的名诗,叫《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唐代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九月,时任河南尹的白居易来到济源枋口。一番游玩后,白居易仍流连忘返,赞不绝口,于是写下《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他说自己退休后会归趋佛老、知足保和,效法陶渊明,还要来济源旅游,“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写得淡泊醇厚,像一壶老酒。

济源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有4000多年历史,夏代建都原城在济源庙街;济源是愚公的故乡;济源也是代表国家名山大川“四渎之一”济水的发源地。

《旧唐书·地理一》载:“济源,隋旧县。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西济州,又分置湨阳、蒸川、邵原三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西济州及湨阳、蒸川、邵原三县入济源,改隶怀州。”已发现的栗树沟、曲阳、留村等仰韶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就已在此形成部落,定居生活。

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济源乃历代名人荟萃之地,历史名人众多,比如战国时期的侠士聂政和汉代的侠士郭解,比如五代时期画圣荆浩、秦汉四皓,比如张禹、徐有功、张廷珪、温造、裴休等汉唐贤相名臣,比如药王孙思邈,比如和茶圣陆羽齐名的茶仙卢仝等。

话说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虽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但晚年隐居济源王屋山中,采药种药,为人治病。《济源县志》载: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陈贵《游王屋山记》说:“聚虎坪下翠微庵,昔孙真人曾于此置货药坪。”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解五毒》篇中说 :宁服鸩毒、野葛,不服五石;其书可焚,不可效尤。并列举梓州刺史李文博等服五石口舌焦干而死为例,以警示众人,挽救了多人的生命。后人评其学术:“上识三皇之奥,下垂百代之功,诚为医中之圣,药中之王。”孙思邈卒后葬于何处,并无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葬在济源境内的王屋山天坛峰下。清代乾隆年间修编的《济源县志》记载:“王母洞洞南,峰水环秀者,孙真人茔也。”

济源境内的王屋山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为道教圣地,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移山》故事发生地就在这儿。

王屋山主要包括阳台宫、天坛山、天坛湖、五斗峰、清虚宫、九里沟、玉阳山七大景区,以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为主,被地学界称为“五世同堂”。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擎天砥柱”“太行之脊”。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曾在王屋山顶祭天,战胜蚩尤,统一华夏,形成中华民族。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写道: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每一首诗,都有心事,或关于人或关于城;每一座城,都有故事,看不尽,醉不醒,这恋恋风尘。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描写的古老的村落,松柏夹道,曲径幽回,那是一些深远而舒缓的时光堆积起来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折射的光芒,形成了济源独特的地域魅力。

济源究竟有多美,我们再看看济源诗人侯立德的《石桥春望》:

一湾泷水驾长虹,人在栏杆复道中。

织柳娇莺藏不住,衔泥燕子背翻风。

侯立德,清代济源人,曾任济源县丞。石桥即望春桥,建于金代。古代每年清明前后,红男绿女纷纷过桥春游。站在桥上,居高远眺,见河水清悠,岸柳成行,草木葱茏,野花斑斓,百鸟飞鸣,一派春色尽收眼底,故称望春桥。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

“一湾瀧水驾长虹,人在栏杆复道中。”泷水: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到和溟水交汇处止的蟒河,古称泷水。望春桥位于泷水之上。复道: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性,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就有了“菊绕枕边月,闲云撩诗行。看淡聚散事,任岁月暖凉”的洒脱美,也平添了“一岸晓风”般的恬淡的向往和美丽的哀愁。

《石桥春望》,寥寥四句,勾画出一幅春游图:泷水上一座石桥如长虹飞架,人群过石桥出郭游玩。走出城外,只见原野上,“织柳娇莺”,筑巢的燕子,上下翻飞。再看一首侯立德的《王母仙灯》:

光来天上炤天明,夜半双双空际行。

应是瑶台迎法驾,故教玉女捧仙灯。

夜已沉默,心事向谁说。不敢回头,所有的爱都错过。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

在历史的烟尘中,夜晚的王屋山,群山如墨,万籁俱寂。忽然有一束灯光,像从天上来的一样,忽明忽暗,飘移不定。人们说那是王母娘娘出行,迎接玉皇大帝,銮驾前宫娥列队,宫灯闪烁。

初时有两队,渐渐增多到数队,甚至会有二三十队;仙灯或两盏,或两三盏,或四五盏,断续不绝。时间大约在一更至二更。这种奇观遥看约有二三十里远,登山去看,有十数里远,终是没人能到跟前。

读了济源诗人侯立德的诗之后,是否有了口渴的感觉?那我们就来品一下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吧。

唐代诗人、茶仙卢仝(公元约795年—835年),也是济源人。卢仝,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生于河南省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自号玉川子,与孟郊、贾岛、刘叉等均为韩愈门人。

卢仝是韩愈门人。韩愈何许人也?“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自言郡望昌黎,故后人多称韩昌黎。”明代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哲学名作《原道》,是道统观念确立者、宋明理学奠基者。韩愈《师说》《进学解》《马说》等教育论文,影响深远。苏东坡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韩愈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又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韩愈名“愈”,愈者,力求超越、不甘平庸也。潮州人称韩愈为“百世师”。只因韩愈做了八个月潮州刺史,影响潮州的文风达百世之久。韩愈是哪里人呢?是咱们河南孟州人。1998年9月20日,国学大师饶宗颐到孟州韩愈墓园拜祭,称:“我七八十年前,继承父业,从事地方志的研究和编撰,韩公在潮州的丰功伟绩,爱民如子之心,已熏陶、感染了我的幼小心灵。如今年逾八旬,能来到韩公故里,代父祭拜,实现了我的夙愿。”“作古文应从韩文入手,先立其大,韩文可以养足一腔子气。这是作文正途。”

韩愈这么厉害的一个人,肯收卢仝为弟子,可见卢仝的学养也差不到哪里去。

卢仝的《七碗茶歌》大名鼎鼎。那么,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歌”声中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话说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清明后的某一天,卢仝寄寓在扬州朋友家。日上三竿,睡得正酣,忽闻军将打门声,惊醒了好梦。原来是在常州做谏议的好友孟简,让下属送来了一包贡茶级别的明前茶——阳羡茶。

孟简是孟郊的叔叔。孟郊是谁呢?就是那个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人。卢仝和孟郊是好友。卢仝和孟简也因孟郊而相识。

阳羡茶产自宜兴,袁枚把它列为仅次于龙井的好茶。袁枚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其次是阳羡茶,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较龙井略浓。”唐宋时期阳羡茶是贡茶中的上品。

得到这般好茶,岂能无诗。于是,卢仝信手挥洒了一首杂言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七碗茶诗》)。全诗分为三部分:

(一)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中,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二)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三)

山中神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卢仝的《七碗茶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描写了口腹之欲(饮茶感受),更在于他表达了强烈的悲天悯人情怀——“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全诗意境开阔,寓意隽永。《七碗茶诗》不仅“外相”好,“内质”也佳。一首好诗应该也做到“外相”与“内质”的协调融合。换句话说,好诗必然是思想内核与优美外形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全诗虽然写茶,但也说“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多少透出点儿不羁的意味。

卢仝开篇就写道:打开封泥、宛如见到了孟简的面。寄来的茶叶像月团一样(他轻轻用手拂拭)。三百片大概是虚数。

听说新年过后茶农来到山中,正是惊蛰时节、春风吹起的时候。听说天子要吃阳羡茶,其他的百草“吓得”不敢先开花。春风惠及花草,可以称之为仁风,仁风悄悄结出了小珠一样的蓓蕾,又在春天最早抽出了金色的叶芽。茶农辛辛苦苦采摘、烘焙好了之后,孟簡封好寄给自己。这么奢侈的东西,除了至尊就是王公在享用,怎么就落到了自己这样的草民的手中呢?

关上柴门家中没有俗客,戴上纱帽,自己煎茶来吃。茶叶在水中漂荡,碧云引来的风也吹不散茶香,浮出的白沫凝结在了碗面上。

卢仝喝茶,为什么要戴上纱帽呢?一来是喝茶的礼仪,显得郑重;二来,可能与他的脱发有关。说来话长,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唐才子传》中记载,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发生了一桩大事: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就和李训、郑注谋划,欲诛杀宦官。12月21日,唐文宗以出现祥瑞甘露为名,想把宦官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杀掉。没想到仇士良发觉不对头,双方激战一番,结果李训、王涯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而卢仝,就是甘露之变的受害者之一。当时卢仝正在宰相王涯家中做门客,因为留宿在王家,所以在宦官命吏卒突然实施抓捕的时候,卢仝也成了目标之一。卢仝解释说:“我只是个普通的隐士,跟诸位并没有什么怨恨,何罪之有?”吏卒则反问:“既然说是隐士,那么来到宰相家做客,难道不就是罪过了吗?”因为卢仝没有头发(脱发),宦官就在他的脑后加了钉子,将他害死。

卢仝给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出生的次子起名叫“添丁”,本意是要儿子种地、报效国家,但由于这种奇异的死法,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个不祥的预兆。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他住在洛阳。这一年二月下大雪,连着下了一个月,家里缺米少柴,生病的妻子用湿柴做饭,眼睛熏得泪水直流。家中刚出生不久的次子“添丁”嗷嗷待哺。卢仝出门,市场上没人肯用物品换米,酒家也不肯赊欠。更可怕的是,大雪把房子的梁柱都压斜了,居所成了危房。可见卢仝的家境多么凄惨。韩愈的《寄卢仝》诗中这样记载:“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征不起。”

韩愈《寄卢仝》诗里还有两句“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写的是卢仝在儒学上的成就。清代浙东著名藏书家卢址,把书斋命名为“抱经楼”,便是受了这两句诗的影响。卢仝的交际圈很狭窄,韩愈《寄卢仝》诗中说他“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这大概与他的身世有一点儿关系。卢仝是范阳卢氏,真正的士族出身,但卢仝祖上从河北迁居济源,可能从此就家道中落了。到了卢仝一代,日子更加艰难,“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别人斋僧,他却要僧人送米度日,可见日子的艰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性格的孤僻。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许,卢仝的悲剧在于他生错了时代,若在今天,借改革开放东风,凭他的手艺开个名茶连锁店,或者申请一个抖音账号、开个网络直播,赚的钱不会比董宇辉少吧。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卢仝诗中这两句成了千古名句。他说,阳羡茶有多名贵呢?名贵到令百草不敢先期而开。宋人方逢振《茶具一贽鲜于伯机》一诗中“惠山天下第一泉,阳羡百草不敢先”,便是化用了卢仝的句子。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尽了阳羡茶的难得,更写尽了茶农的辛苦。卢仝这首诗的原题目,却远不及它的俗称《七碗茶歌》知名度高。诸君看到这个俗称《七碗茶歌》的第一反应,大约都是舌下生津:“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有几家茶舍不拿这一段招徕客人呢?假如仅读这一段,那诗中卢仝形貌有如仙人,处乎茶香水洌之间。

然而现实中的卢仝,上面我们说了,穷困潦倒,他本人的相貌也和“帅”无缘,被称为唐代诗人中第一流的畸人。而诗中的他,在做高人、散人之外,还有一副儒者心肠。

在“乘此清风欲归去”后,末段他写的却是:“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升仙入天,问的却是苍生能否得到休养生息。

卢仝并非一味赞扬好茶,也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

卢仝的诗风特异、辨识度高,这一点很多人都认同。在后人的诗话中,虽然对卢仝的成就高下评价不一,但“奇怪”二字却是近乎公认的。比如《沧浪诗话》说:“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唐才子传》说:“仝性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格宗师。”《吴礼部诗话》说:“卢仝奇怪,贾岛寒涩,自成一家。”《唐诗品》说:“仝山林怪士,诞放不经,意纡词曲,盘薄难解。此可备一家,要非宗匠也。夫钟鼎之器,登于太上,要之目可别识,不至骇心。至于蛟螭罔象,出没寄诡,其取疑招谴,情理亦定。仝之垂老,一宿权家,遽沾甘露之祸,岂其气候足以自致耶?”

《七碗茶歌》影响深远。赵朴初为陈彬藩先生所著《茶经新篇》题诗曰:“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吃茶去”,这三个字大有文章,很有说说的必要。赵州从谂禅师,是一位寿星,活到120岁(公元778年—897年)。他在赵州(今河北赵县)观音院禅修时,有僧来拜谒,他问来者:“曾到此间否?”答:“曾到。”从谂说:“吃茶去!”又有僧来观音寺,从谂问“曾来此间否?”答:“未曾来。”从谂说:“吃茶去!”

院主不解其意,遂问师曰:“何以来者说‘曾到或说‘不曾到都说‘吃茶去?”从谂照说:“吃茶去!”

“吃茶去”,深蕴禅机,可以达到“顿悟”。心里突然觉得开了窍。

真正领会“吃茶去”的深刻含义,不但可以指导僧人“心注一境”,虔诚修行,而且可以启迪常人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吃茶去”,不是“吃咖啡去”!

茶让人安静平和,咖啡则令人热情奔放,从而老夫聊发少年狂,害得你“进入状态”, 支支吾吾、扭扭捏捏。如果改成“吃咖啡去”,那么,一杯咖啡之后,原本平静的情绪就开始蠢蠢欲动了,甚至可以间接催生爱情。

神经科学家说,咖啡令人着迷的原因是咖啡富含咖啡因。咖啡因只要15分钟就能透过胃肠进入血管,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着体内多巴胺水平的提高啦。咖啡因的作用机理如下:咖啡因进入人脑后,阻止腺嘌呤核苷与它的受体结合,提高神经细胞的活动水平、提高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而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化学物质,能左右人的行为,给我们兴奋、愉悦、畅快等感觉。它们还参与情爱过程,激发人对异性的情感,产生爱,真是浪漫极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呀什么的,归根结底,竟然是人脑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你以为的“初恋”,不过是一个大脑的生化过程。

所以,赵州从谂禅师说“吃茶去”,不是“吃咖啡去”。

当你正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时,突然遭遇人生挫折,热血冷却,理想破灭,不知所措,在十字路口徘徊、彷徨时——吃茶去!

当你几经周折感觉生活枯燥无味,百无聊赖,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时——吃茶去!

当你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左磕右绊,被人误解,受尽委屈,甚至遭人暗算,而心灵受到创伤时——吃茶去!

当曾与你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恋人,忽一日弃你而去,傍上大款或权贵,不啻晴天霹雳令你目瞪口呆,甚至欲想寻短见时——吃茶去!

“吃茶去!”多么豁达的胸怀、多么洒脱的人生、多么自在的境界!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不管生存状况如何,遂意也罢,逆境也罢,都不要把它太当作一回事,不可过于执着于身外之物。即使泰山崩于前、猛虎追于后,也一样优哉游哉地“吃茶去!”

良田千顷、广厦千间,未必就能快乐、满足。一个人真正的快乐是:心中有智慧,有行动力,没有挂碍。而终日钻营抑或忙碌于商场、职场、情场云云者,与“吃茶去”无缘。

既然明白了这事理,何不赶快“吃茶去!”

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故而禅的智慧便隐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焚上一支檀香,泡上一杯茶,看那香烟袅袅杂着些许尘烟,飘散于空中,身处繁华缭乱的红尘中的你,兴许也能品味出另一番“吃茶去”。

禅与茶带给我们的是直面与安宁,是问心无愧。

“游”了王屋山,接下来该“游”嵩山了。先读一首唐代大詩人王维的五言律诗《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tiáo dì)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王维(公元约690年—761年),外号“诗佛”,河东蒲州人(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太原祁州。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他的字就叫摩诘。

在众多咏河南山水名胜的诗词中,唐代大诗人王维《归嵩山作》可谓别具一格。他说,嵩山的风光无限好,清澈的河水可以当镜子,沿岸的草木茂密、旺盛,就连车、马也都是悠闲自得的样子。流水如有意,暮禽结伴而归。

“暮禽相与还”一句,化自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联。

“落日满秋山”,这画面美极了。嵩山的秋天,淡烟细雨,古树风闲,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曰:“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在民间,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秋收冬藏,古人一直很重视“秋”这个节气。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一串串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丫,芝麻荚日渐饱满。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命名是与众不同的。因其以“暑”名之,常被认为这是一个夏天的节气,殊不知,此时时令已入秋;这里的“处”意为“出”,指暑气的终结,表示一种状态。处暑后,“秋老虎”日渐衰弱,气温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金秋时节。入秋以后,雨会忽然多起来,田里的杂草不再疯长,农人们尽可静心等待田禾的成熟。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王维写“落日满秋山”,正是感怀秋天如日薄西山,犹如花开突然遭遇狂风,花瓣跌落泥土,生之壮烈不过如此。而且,到了秋季,嵩山上的菌类甚多,比如松茸。将松茸清洗干净,与半只鸭一起炖汤,鲜美至极,让人垂涎欲滴,故被称为“山珍”。

高高的嵩山下,茅屋一间,王维在此辞官归隐、闭门隐居,为追求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想自己的大半辈子,颠沛流离,官做得不算成功,对于家事的处理也不好,朋友相处得也一般,但自己就喜欢写诗,只写诗——不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一辈子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就很了不起。面对复杂,保持简单。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归嵩山作》写王维在嵩山隐居生活的情趣,描绘了沿途景色。嵩山,在《诗经》时代就声名显赫。《诗经》中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嵩山是五岳的中岳,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东西横卧,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崇山”,西周时称天室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

中岳的“中”字,大有学问。一个“中”字,与河南结下不解之缘。

“以‘中为基点,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中,‘中似风中飘扬的旗帜,便有了四面八方。

“由‘中而‘中原,‘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诗经》的吟唱在大地回响。

“由‘中原而‘中国。‘中国的印迹由此镌刻进世界文明史册……

“行走河南,随处可听到‘中。它是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中原父老的血脉,带着肯定和自信。

“考古学家刘庆柱说,中国的核心基因是‘中,‘中是东西南北的汇聚,‘中就是根。中国是从‘中来的,建国要立‘中,建都也要立‘中,皇宫要建在都城正中间,皇宫里象征国家的大朝正殿要建在皇宫的正中间。‘都立在哪里?就立在中原了,最后国家也叫‘中。

“中原,是中国的缩影,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这里是地理概念上的‘早期中国。

“文化学者阎铁成说:根据文献记载,古代多把嵩山周围、伊洛地区称为‘中国。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证明。”[5]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因为她形成于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为什么叫中原,源自这个地区人们形成的‘天地之中古老宇宙观。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时空是最早需要认识和确立的概念,河南嵩山地区的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天圆、地方、身在中央的宇宙观,进而将自己所在的地方确定为‘天地之中,并且,以自己所在为基准点观测天象,总结制定出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农时历法。在与周边地区文明的竞争发展中,嵩山地区文明的先进性日益凸显,他们制定的历法被周边人们所接受,他们的宇宙观得到其他地区人们的认同,他们‘天地之中的区位得到天下人们的确认。尽管嵩山地区以外的一些地区也曾探寻和自称过‘天中‘地中,但天下最终只认同嵩山地区为‘天地之中,将这里称为中土、中原、中州,将建立在这里的国家称为中土之国、中原之国、中央之国,简称‘中国。

“‘中国概念在3000年前已很清晰,西周青铜器‘何尊就记述,人们将嵩山地区称为‘中国。战国时期,范雎在为秦王谋划兼并天下之策时说得更明白:‘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国以为天下枢。将位居嵩山地区周边的韩国、魏国称为‘中国。显然,这个时期人们不仅有了‘中国概念,而且,明确了其所在,即以今天郑州嵩山为中心、东起开封、西到洛阳的区域。‘中国一词既指建立在这个区域的某一个具体国家,也泛指建立在这里的其他国家。嵩山人的古老宇宙观自此开始转变为地理概念,地理上的‘最早中国由此诞生。随着夏、商、周王朝在中原地区的连续建都和一统天下,他们被尊为中央王朝,地理上的‘最早中国概念再演变为政治概念,将夏、商、周以及继承了其政治衣钵的后世国家以‘中来命名,称为‘中国‘中央政权,政治上的‘中国就此形成。

“行走河南,徜徉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读懂中国先民测天量地的智慧,可以读懂中国先民由宇宙观衍生的中道思想,可以读懂今天无处不在的仍然指导我们生活的‘中文化,可以读懂今日中国何以中国。”[6]

我们把话题拉回到王维的五言律诗《归嵩山作》。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王维隐居嵩山之时。开元九年,王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案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五年后离任。有一种说法是:王维离任并非常人理解的所谓淡泊名利,而是因为官小地僻,俸禄微薄。这也没有什么,笔者觉得是人性的自然表达。此后几年,王维过着隐居修禅的生活,其间妻子不幸离世。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王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

他为什么要去洛阳呢?学界有不同看法。其中一个观点是:为了求官而去。唐代有东西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虽然以长安为主,但武则天和唐玄宗都喜欢到东都洛阳去。于是一些热衷求仕的人,便喜欢到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洛阳附近的嵩山隐居,以便干谒和见知于当道,此之谓“终南捷径”或“嵩山捷径”。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嵩山隐居可以更真切地看清滚滚红尘中的世态百相,从而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方圆相济。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川”乃河水清澈、阳光透底的河流,唐人多以“川”称“长江”“黄河”之外的河流,此一用法影响到日本,皆称江河为“川”。长薄者,江边连绵成带之草木也。秋天红黄的树叶倒映入清澈而泛着波纹的河流中,不啻为一幅美丽的印象派图画。

我们再看一首王维描写鹤壁风光的诗——《淇上田园即事》: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zhè)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他说:我在淇河边隐居,最喜欢看淇河落日、人畜晚归的景色。东野无山,空而宽阔。太阳隐藏在桑木与柘木之外,淇河的水从村落流过。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像我这样的“静者”(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何事之有呢?柴门趁着天尚未黑,就关了。

该诗是王维隐居淇河边(今鹤壁淇河)时所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绘了淇上小村傍晚时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淇河流域为殷商古都之所在,淇水流金溢玉,两岸千峰竞秀,自古负有盛名。《诗经》中有十余篇写到淇河,比如《竹竿》:“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再比如《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近看淇水,如看伊人。那时的淇河清澈见底,用淇河水泡的茶醇香甘洌,久而不会变味。用淇河水做成的豆腐,细嫩雪白,渣少味美。

《淇上田园即事》最可玩味。

王维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中进士。四年后弃官离开济州,隐居淇上两年。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王维自诩为“静者”,且在白昼闭关,味外有味,弦外听音。他对淇上田园风光非常满意,说这里是“屏居”的理想环境,特别安静。就连落日都那么美好。这里可以说是孤独者的最佳隐居之地。自由的灵魂必然是孤独的,那又如何呢?

王维选择了隐居淇上。

王维的诗是人的心灵栖息之地。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所。人要诗意地栖居,王维的诗就可以作为人的心灵的寓所,安妥我们日益躁动的灵魂。

张志和的“桃花流水鳜鱼肥”、王安石的“避世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以及苏东坡的“竹外桃花三两枝”,都无法和王维的《淇上田园即事》相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论是张志和、王安石还是苏东坡,都让后人记住了他们诗中一两个名句。王维的《淇上田园即事》,有一句妇孺皆知的名句吗?没有。也就是说,王维的《淇上田园即事》好就好在“此种诗不宜摘句”。换句话说,其精彩不只表现在一两句上。或者说,诗不以漂亮的句子取胜,诗中也没有什么漂亮词句可摘取,而是要从整体上去解读。这种所谓的“有篇无句”,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盛唐山水诗区别于齐梁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淇上田园即事》让我们读到王维的“人”。他不是范仲淹那样类型的人,所以写不出“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样熠熠生辉的文字;他不是李白,写不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之类的诗歌。面对着潮起潮落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王维平淡地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读王维的诗就有一种置身于鸟鸣山更幽的境地之感,可以一洗俗世的浮尘,使躁动的心灵得到休憩。《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描写香菱拜黛玉为师学诗,在读诗时俩人有这样一段对话——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诗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音声之美,对应感性的能力;第二是意境之美,对应审美的观念;第三是品格之美,对应道德的境界。读诗读到最后还是读人,好的诗会引发读者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维的诗把属于心灵的那份情趣融化到自然中,并通过清新的自然表现出来。王维意在把淇上写成一个清静无碍的隐逸胜地、一个淳朴无染的心灵原野。在这样的环境中,居静守洁之人何事之有呢?“静者亦何事”,意在强调“无事”。白乐天有诗曰:“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无事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一种心态,一种人生观念,一种生存智慧。因为无事,所以孤独;因为孤独,所以安静。

再读一首妇孺皆知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于重阳佳节登焦作云台山茱萸峰时,有感而写。在创作这首诗时,王维只有17岁,在长安谋取功名。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农历的九月初九,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古人在重阳节要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观赏菊花。山东:这里泛指华山以东地区。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王维说,独自离家在外地漂泊谋生,作为异乡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往日的朋友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都插着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世界如何躁动,他总会用心灵的笔尖醮满清泉,浸润自我。

王维属禅,禅是佛道的结晶,是佛的中国化,王维的诗是入了禅境的。王维的诗空亮明静,表面淡然,而内含机趣。粗看淡茶一杯,细品却意蕴丰厚绵长。

王维登高处,为云台山茱萸峰。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8米,是登高远望的好去处。据传,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明、清《修武县志》云:茱萸峰为方圆五百里之最。山上原始次生林茂密,奇花、异草、珍禽、名兽繁多,据考查,各种中草药就达470余种,并有1500余年古枫树和1000余年的红豆杉树,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句,看似平常,读起来却令人揪心,常常让人想起世事无常。正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我们不慌不忙,总以为来日方长;我们等待花开,却忘了世事无常。”

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茱萸有特殊香味,分为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是当时流行的习俗。而端午节的习俗则是饮菊花酒、雄黄酒、悬艾叶等。端午节和重阳节,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这也反映了我们祖先具有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

《中国药学大辞典》解释,本品(茱萸)南北皆可,入药以“吴地”为佳,所以又称吴茱萸。所谓的“吴地”,即历史上的吴国。茱萸的名字,也是来自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贪婪无知的楚王爱的是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根本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吴国使者有半句解释,就令人将其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一位姓朱的大夫,与吴国使者交往甚密,忙将其接回家中,加以劝慰。吴国使者说,吴萸乃我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想不到楚王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听罢,朱大夫派人送吴国使者回国,并将他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又讲了一遍。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两个字之间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世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起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游”了王屋山、嵩山,接下来,该“游”老君山了。

老君山,位于洛阳栾川县境内,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山势雄伟,群峰竞秀,其山顶的道观更是历史悠久。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伏牛山的主峰之所以叫老君山,是因为:据说当年老子(太上老君李耳)写罢传世之作《道德经》,便自函谷关驾青牛来到一座高山上炼丹修道。这个高山就是后人说的老君山。

老君山高2100多米,乃伏牛山之高峰。崇山峻岭,风光旖旎,天地灵气,汇聚一山,尽收眼底,令人惊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老子在此看石林,观群峰,睹奇景,望苍松,赏花草,听鸟鸣,心旷神怡,如神如仙。极目远眺,凝神沉思,发幽古之情,顿悟生命之真谛、自然之神奇。老子驾的青牛,亦坐化成峰。后人为纪念老子,便把此山叫做老君山。

山水有灵,自然传神。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无法和老君山的旖旎风光相媲美。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不远人,观察自身和身边的现象,就可以推测其他。

大巧若拙、复归于朴,也许冥冥中老子和栾川有一种缘分。

老子来栾川,成就了老君山。山因人而名,人因山而贵。用现代人的理念来说,拥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山水,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二者相映生辉是现代旅游的黄金追求,故老君山有“北国张家界”之美誉。老君山主要景点有老君庙、龙吟阁、太清观、老子文化苑等。主峰玉皇顶,乃八百里伏牛山主峰。

老子在《道德经》第47章中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不出家门,可以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可以知道季候的轮转。人们出走得越远,懂得的真知大道越少。所以圣人不远行就能获得真知,不接触事物就能知其概念。到了老君山,也许,你就更容易理解老子所讲的“道”。

在鬼斧神工的自然面前,我们无法不谦卑,无法不放慢脚步。

缓一缓,静一静,等一等,欲速则不达!人的一生总是在忙忙碌碌,总是在和时间赛跑。生活中的人们也总是在忙着追逐,追逐爱情、追逐金钱、追逐地位、追逐名利。贫穷的追逐富有,富有的追逐快乐,快乐的追逐长生不老。没有穷尽的理想,不断膨胀的贪欲,诱惑着人们事事追求高效速成,遇事浮躁缺乏耐心。怎么办呢?不如静下来,到庄子的诞生地——民权,和庄子相遇,或者,再读读庄子写的《逍遥游》吧。

《逍遥游》中记载了一段对话:“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我自视缺然。请致天下。”大意是说: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滴地浇灌,對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是何许人也?明代诗人付梅有诗《许由》云:“独爱云林境界幽,绿荫蔽日翠共浮。率瓢崖畔挑烦热,洗耳溪水枕细流。每有凉风来树底,更无尘事到心头。许由高士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

许由,古时著名隐士,高洁贤德,恬淡旷远,古时许人(今许昌鄢陵)。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隐箕山,间培枣栗、事农耕、植园林,为世人所仰慕,至今不衰,以致被后人奉为隐士的鼻祖。

许由的故事要从中国的禅让制说起。中国禅让制的第一人是尧,这位老人年老时力排众议,没有把部落首领的位置交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禅让给了贤德勤奋的舜。相传,尧生十子,丹朱为其“胤嗣子”(嫡长子)。丹朱开通聪明,智慧极高,但其个性刚烈,做事坚决有主见,但欠和顺,被尧视为“不肖乃翁”。在那个天下灾难频发的年代,尧本着“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胸怀,为能有一个带领大家克服天灾的继任者,重点培养了沉静内敛并有谦让孝行的舜,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经过考验,尧最终把帝位“禅让”给了舜,此乃“禅让制”的肇初,也是千秋万代化家为国“公天下”的典范。不过,据说舜其实还只是“退而求其次”的第二人选,尧最开始钟意的人却是许由。

唐代宗大历年间“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谒许由庙》,诗云:“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挂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

回到《逍遥游》。在《逍遥游》中,庄子写道:“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此句极美,行云流水。音韵相和,惊之如雷。动静出,变化现,感神鬼。字句之间若隐若现,言短而意长。不受束缚,轻灵自由。原来,文字是可以飞起来的。古今逍遥者,庄周矣。

请注意,《庄子》三十三篇所讲的是一种意境,而不是一种理论,更不是一种观点。

我们所读的文字只是为了达到了解庄子的意境的目的,却不可执着于文字。如果执着于文字就会如同乘舟过河,迷上了舟的外表,而忘了过河的目的。所以我们读《庄子》要形随意走,形神相随,方有所得。

下面通过禅宗的一个公案来说明这个意思:说一个和尚口才很好,经常说大话很多人都不能把他辩倒。有一天他碰到一位得道高僧,高僧说:“我不和你辩,任你辩才了得,你只要能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认输。”和尚说:“你说来听听。”高僧说:“你能用一句话说出你父母本来的相貌吗?”这和尚听了哑口无言,不能回答。后来进山闭关修了五年道,还是不能回答。直到有一天,他在一片竹林打坐的时候,一颗小石子打在竹子上,“啪”的一声响,他才豁然开悟,就去找到那位高僧,感谢高僧让他悟到了道。

在孔子论语《卫灵公》第一五·二六篇里,第一句说的是“巧言乱德”,在英语谚语中,有一句“A great talker is a great liar.”直指华丽言语(大话)背后隐藏的黑暗。中国是文字之国,言语之美俯首可拾。这里的“巧言”有如下的解释:“巧言”,不只是“聪明巧妙的话”,而是指表面上冠冕堂皇的大话,悦耳动听,背后却见不得阳光。我们自己经常说,当你讲第一个大话的时候,你就需要想第二个大话去掩盖它,于是大话越讲越多,最后自己也忘了真相。这就是所讲的“巧言乱德”,乱的是自己的心智。在城市写字楼工作,职场上要巧言的机会很多,聪明的老板会警惕“巧言乱德”的现象。

原来,语言是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意识的,言不尽意嘛!何况万象皆在变化。这就如同佛陀所说的,万象皆空。空不是没有,而是在有和无之间。如同海浪,海浪这个象本来是有的,但它只是水的变化而已,它的本质是水,无论怎样变化都是水,从水的角度看,海浪也可以说没有。相对海浪来说,空指的是水。即海浪是水,水也是海浪。推而言之,海浪是空,空是海浪。这就是《心经》上讲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意思。可见,空指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再想想,相对水来说,空又指什么呢?相对空来说,色又指什么呢?

许由接下来的回答更为绝妙:“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就是说:一只小鸟在森林里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鼹鼠在河里饮水,它顶多喝满它的小肚子就好了。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在许由身上,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后来庄子道家思想的源头活水。难怪战国时的荀子由衷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庄子《逍遥游》中那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与超拔的想象力,开启了后世文人(尤其诗人)“天人合一”的诗思。

10年之后,笔者再读《逍遥游》,10年之中,世俗沉沦,物象万千,发现自己竟没有了当年的“逍遥”,不胜唏嘘,叹年华之易老,悲死生之一瞬!

庄子《逍遥游》的整篇中心思想在以下原文中:“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大意是说:北之极有深邃、浑厚的大海,是一个像天一样大的池子。有鱼,它的身躯有几千里那么广阔,没有谁知道它具体的长度,其名字叫鲲。有一只大鸟啊,名字叫鹏,其背若山大,翅膀仿佛天上压下来的黑云,和着台风和龙卷风直上青天达九万里以上,到了那样的高度,上面已无云气,仿佛立于青天之上,然后准备向南飞,到南之极的大海去休息。斥鷃听了,笑道:“哈哈!你这样何必呢?我一伸腳就飞上去了,不用多远就又飞下来了,在草丛中任意翻飞,这也是一种飞翔的极致啊。哎,你这又是何必呢?”这就是小和大的不同。

看列子这个人驾驭着风任意飞行,轻妙极了,半个月才回来。他算是到了地仙的境界了,一般人是没这个福分的,但还不是至高的境界。他这样虽然不需行走于陆地了,但还要有风才能飞,没风他也无可奈何!所以他还是有所依靠的。如果是这样,任意行走于无限的空间,随心所欲于任何的时间,不受时空的束缚而游于无穷,你说,他还需要什么依靠呢?所以说:做人做到了极致的人在下意识中是没有“我”这个词汇的,做了神人是不会自己来居功的,真正让天下祥和的圣人是不会在乎什么名声的,他们看起来就和普通人一样。

说说小鸟和大鹏。我们并不能轻视小鸟,不能因为它的小而看不起它,小有小的好处,小中亦有大,这一点庄子在《齐物论》中也讲过。小鸟说的也对,的确是这样的,它想飞就飞,想下就下,在草丛之间穿行,未尝不是一种自由。这也是飞翔的另一种极致。蚂蚁有蚂蚁的幸福,别人吃一碗不够,它只要一粒米就足够了。庄子的意思,不是让我们去比较谁大谁小,而是让我们看到大和小之间的不同,让我们知道我们认识的世界总是有局限性的一面。关键是不要去笑话“大鹏”,不要轻视你不了解的事物。

庄子在文章中讲了四类人:

第一种是很有本事的人,他们有能力,有智慧,也有道德,并且别人都佩服他们。按道理讲,这种人已经很了不起了,庄子却说,不,还有更了不起的人。

第二种是已经不被外物所迷惑的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的境界。这种人已经有了相当的定力了,有相当的独立性。现代称这种人叫思想家。这种人一旦认定的东西,就可以为之舍身取义。

第三种人,大家可别理解错了,以为是可以在天上飞的人,那就搞错了。庄子是用了一个比喻。用孔子的话来理解,是到了“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庄子说的“犹有所待”的“待”,就是孔子说的这个“矩”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那种自由自在、不受名利束缚的人,但这种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以这种自由自在为乐,被这个自由自在所束缚了。

第四种人是什么人呢?就是在内,有上面三种人的逍遥;在外,却不表现出来。亦不执着于这种逍遥。他们如同凡人,却有圣人的心态。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他们了,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不论是死还是生,他们都能坦然受之。他们像水一样,能圆能方,能上于九天,亦能下于深海,能屈,能伸,静如止水,动如马奔。他们泽被苍生却不和苍生争利,有不世之功却不居功,弄脏自己去清洁别人,他们普通得让我们感觉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也是佛的境界。

要做到庄子所说的第四种人,难吗?也简单,保持一颗无私的心就行了。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什么都是过眼云烟,有什么比我们快乐地活着更重要呢?怎样才能真正享受生命呢?就是随时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看到山,去感受山的雄浑;看到水,去体会水的温柔。不去苛求什么,随意而安。也不随便“躺平”,默默努力。知道生命之有终,明白通之有时,临富贵而不骄,遇大难而不惧。淡定,从容且平静地期待着,感悟着。能做到这样,还有什么烦恼呢?这样才算是真正在这世间走了一遭,然后平静地逝去,归还到我们本原的状态。因为我们知道,有生必有死,造化让我们生,也让我们死,能生一次,从草木树石化为人,化为万物之灵,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还有什么值得自私的呢?天和地运行,生育我们人类和万物,它们有说过万物是它们的吗?天普照万物,地滋养众生,天何言哉?地何言哉?天自私吗?地自私吗?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我们再看看明代诗人李衮写的《咏老君山》:

青牛老子幽关去,遗庙苍山万仞巅。

流水汤汤仙路远,寒林栖栖草楼悬。

烟横万里凝观海,雪拥千峰欲到天。

惆怅霓旌尚来往,便又董沐扣重元。

李衮描写了巍峨险峻的老君山的自然风光,比如“烟横万里”“雪拥千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他说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异峰如塑,怪石纷呈,这里的路是仙路。无论是常年不化的积雪,还是苍山的遗庙,都是旅游观光、休闲养生、避暑度假、寻古探幽、绘画写生的好地方。

有人不认同这个说法,说河南省旅游观光、休闲养生、避暑度假、寻古探幽、绘画写生的好地方多着哩,比如鸡公山。这个我们不争论,毕竟,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景。

走,咱们就“游”一下鸡公山吧。

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素有“天然植物园和天然中药园”之美誉,也是我国南北方天然分界线,有“青分楚豫”之称。“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

明代诗人岳东升在《鸡头石》一诗中赞美了鸡公山的美妙山石:

突起云霄疑健斗,乍惊风雨欲长鸣。

绛冠日攻丹霞拥,绣羽春晖锦树生。

身世百年真一肋,夜深起舞不胜情。

鸡头石是鸡公山上的著名景点之一,又叫報晓峰,因为酷似一只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鸡公山就是因为这座山峰而得名的,而报晓峰就是鸡公山的象征。半山腰有一石刻为“天下第一鸡”,是云南江川李金碧所题。

接下来,“游”一下三门峡吧,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有一首诗《砥柱》:

禹凿锋芒后,

巍峨直至今。

孤峰浮水面,

一柱钉波心。

岁月沉浮,不过一字微词。大好山河,唱尽天地辽阔。

在三门峡谷激流中有一巍然矗立的石峰,人们称其为“中流砥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是三门峡的象征。成语“中流砥柱”便由此而来。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中流砥柱”的意思是: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或集体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寥寥几句,道尽人生沧桑。

话说上古时代,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分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使船只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游”完三门峡,了解了成语“中流砥柱”。下一站去哪里呢?去商丘寻根吧,毕竟,那里曾经是咱们的“祖先之国”。

孔子把鲁国(国都在今曲阜)作为“父母之邦”,而视宋国(国都在今商丘)为“祖先之国”。

笔者的童年时代曾经在河南商丘亲戚家住过一段时间,对商丘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商丘历史文化厚重,在它厚厚的古遗址下,沉积着灿烂文明。

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商丘历经夏商周、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至今,曾一度为商国、宋国都邑。西汉时期,商丘赫然矗立“三百里梁苑”。《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有载:“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蹕,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

言下之意,睢阳城(今商丘境内)周围的三百里梁苑,有一个梁园作家群,文人墨客“莫不毕至”,其中就有西汉中期最有成就的辞赋家司马相如以及枚乘、邹阳等,鲁迅称“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枚乘以《谏吴王书》《七发》《梁王菟园赋》等成为梁园及整个西汉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到了唐代,李白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至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客居梁园达10年之久,仅有关梁园的诗篇就有15首之多,且在此留下“千金买壁”的佳话。还有高适,“客居宋州(今商丘)达20多年,在宋州创作的诗歌多达69首”。而杜甫早年与李白、高适同游梁苑、集结宴会,在“梁苑三百里”广结名流雅士,写下了“醉舞梁苑夜,行歌泗水春”的名句。

商丘虞城县为花木兰故乡,还建有木兰祠。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即便走出闺房、“弯弓征战作男儿”的花木兰,何尝不渴望温柔似水的时光。谁不向往陈寅恪和唐筼式的“才子佳人”,或者杨绛和钱钟书式的“灵魂伴侣”呢?“梦里曾经与画眉”,透过一双轻扬的眼睛,沉醉在爱河里。四季更替,流年日深,琴瑟在御亦静好。时光潺潺流淌,晚风的阳台上,听着鸟儿呢喃,我给你斟酒,你给我泡茶,就这样什么也不说。不用微信,也很少看手机,生活过得比较封闭,和外界的联系也不多。耕读累了,就静静地在你身边看你熨烫明天要穿的衬衣,你无意抬头看我,我最爱你眼里我笑的样子。

这,就是幸福的样子。

“游”了商丘,该去南阳了。

中医人把河南南阳视为精神圣地,因为这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作为“医圣”后裔,南阳人自古以来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用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呵护健康,繁衍生息。

其实,早在中学时代,我们就通过《出师表》知道了南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自称南阳为其“躬耕地”。“躬耕地”并不一定是下田种庄稼,有可能是隐居的意思,但更主要的是研讨学问,关心天下形势。

不妨读一下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南都行》: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chán huán)。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大约是在纳凉夜谈时,郭沫若说“李白曾三过南阳”。近年南阳学者考证,李白曾五游南阳。

通过《南都行》,在沧桑久远的时光中,如今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南阳的绝世风华。

《南都行》的大意是说:听说过南阳风景好。从长安过武关就到了。南阳城确实秀丽,武阙山横亘在西关。白水城是刘秀的发迹地,这里财富聚集,万商散布在市垣,简直和长安的繁华差不多。高楼邻紫色大道,豪宅相连到独山。此地多英雄豪杰,事业高邈不可攀。

陶朱公和百里奚,名播古今天地间。史载,陶朱公(范蠡)和百里奚(五羖大夫)都是南阳人。汉女丽华朱颜秀美,清亮歌声遏流云。旅游在宛洛很盛行,权贵玩罢随风还。南阳的贵族策马疾走红阳城,呼喊鱼鹰白河湾。有谁赏识我这个与诸葛亮一样有抱负的人呢?在长吁短叹中蹉跎岁月,鬓发已经愁白了。

都说穷困学杜甫,无忧学李白。可在《南都行》里,李白也忧愁啊,空自怀才不遇,年华早逝,徒伤悲。他说陶朱公和百里奚、卧龙诸葛亮,其实是暗喻自己的理想抱负。

李白的《南都行》,因为朗诵难度大,难以传播,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没有一个晦涩难懂难写的字,反而传播很广。

卧龙是诸葛亮的雅号。南阳的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处。诸葛亮庵始建于魏晋年间,后改称武侯祠。王琦注:“《三国志》诸葛亮字孔明,躬耕隐居南阳卧龙岗,好为《梁父吟》。先主屯新野,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南阳,被《国家人文地理》称作“中国核心腹地”。它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被秦岭、大巴山、伏牛山、桐柏山呈马蹄形包围,还拥有白河、淮河、唐河、丹江四大水系。

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厚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这里楚风汉韵,南北文化交汇。中国历史上有一条非常早期的公路名叫夏路,由南阳经方城通达中原。古代的南阳人称自己是夏人,他们仰慕大禹。

南阳的牛郎织女文化传承,活色生香。唐代诗人杜牧曾路过南阳的一个村庄,写下《村行》:“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婷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草木飘香,人们俗称七夕节。七夕最初是“乞求智巧”之意,故而也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后被赋予牛郎与织女相爱的寓意。

历代歌咏七夕的诗词作品不计其数,比如书家郑板桥的《七夕词》:“岁月不留人易老,万事茫茫宇宙。但独对、西风搔首。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添话柄,柳州柳。”写这首诗的时候,郑板桥用的是“六分半”体(板桥体),似楷非楷、似隶非隶,融楷、草、篆、隶为一体。用笔方法多样,随意赋形,另出机杼,结体肆意夸张,使长窄的字更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在章法布局上,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上下左右互相呼应,大小错落且疏密相间,形成“乱石铺街”的艺术效果。

“七夕节”呈现的是传统的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生活方式。在今天这个世俗化、商业化的社会,这种生活状态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但是,诠释爱情真谛的方式从未改变。

红尘陌上亦相逢。《诗经》中的《野有蔓草》讲述了从相识到相恋,并且憧憬未来白首到老一生相随的美丽故事,其中的迷蒙与空灵增添了画面亦真亦幻的抒情效果。一位翩翩少年,在清晨原野里生长的蔓草中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喜欢啊,又是生命中放不下的姑娘,便直言不讳,信誓旦旦地说“与子偕臧”。竟然没有任何患得患失、爱恨交加的感觉。诗写得自然、真实、感性、自由。更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句,开始徐志摩式的“人间四月天”一般的爱情歌谣。

中原大地,保留着许多神话传说,它们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文化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

作家白落梅说:“这人间,最风尘、最苍茫,也最无情。”上天给了人们一颗丰富的心,却没有安排栖息的角落安放心灵。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所以,从踏入尘世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寻找同伴,寻找温暖,寻找可以走出孤独的心灵安放地。也许,李白五游南阳,正是为了寻找心灵安放地。

诗中李白以诸葛亮自喻,以“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的诗句来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李白认为自己也像诸葛亮那样具有安邦济世的管乐之才,感叹自己不为人识,功业未立,故有“愁鬓斑”之叹!并热切地盼望能有一个像徐庶那样的伯乐来推荐自己。

南阳卧龙岗有一佳联,上联是“牧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在李白眼里,诸葛亮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具有安邦定国之能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赞成那些“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的书生,而对于诸葛亮这样观书能得其大要,将古人智慧和历史经验化为己用,作出创造性的发挥和运用十分钦佩。对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李白则有着很高的评价。

李白的诗为什么不叫《南阳行》,却叫《南都行》呢?原来呀,东汉时南阳被称为“南都”、帝乡。也就是说,在东汉时南阳是陪都。二十八宿故乡都在南阳,是仅次于东汉首都洛阳的第二大城市。《南都赋》中云:“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故李白题诗名《南都行》。

因为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并娶南阳美女阴丽华为皇后。阴丽华貌美品洁,天下无双,刘秀年轻的时候就发出“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向往和感叹。

公元730年,李白初次到南阳,就被南阳的风土人情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南都行》。“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南阳自古多英豪,涌现出“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名人。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李白想到了功成身退、辞官从商被尊为“商圣”的陶朱公范蠡和五羊大夫百里奚,这两位都是南阳历史上的名人,南阳至今还有路以“百里奚”命名。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名句,诸葛庐就是南阳的武侯祠。白居易的《咏史》写道:“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说明唐代的武侯祠就有很高的知名度了。

北宋思想家、政治家范仲淹在《览秀亭》曾吟诗,叹曰:“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谢公创危亭,屹在高城头。”览秀亭是南阳邓州花洲书院的著名景点。

“南阳山水秀,文采亦风流。”信然。是故,李白也忍不住感慨:“余亦南阳子。”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河南也是非遗大省,种类众多,涉及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传统工艺、传统美食等。畅游河南,想去的地方太多,篇幅所限,只能抛砖引玉——跟着古典诗词,“游”了几个文化景点。更多的好看、好玩的景点靠读者诸君自己去“发现”了。

不忍说再见,又不得不说再见。最后,我们一起跟随《河南日报》记者的报道,走进河南博物院,以此希望大家对河南的文化和自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走进河南博物院,人们还能在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中,感受到中原大地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斯文在兹。

“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其中 3000年以河南为中心;在中国大一统的11个朝代中,7个在河南建都。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占了半壁江山。

“打开典籍,可以对话诸子先贤。

“皇皇二十四史里,有列传的名人共5700余人,仅汉、唐、宋、明四个朝代,河南籍名人就达912个,星光熠熠。

“鹿邑的老子、南阳的张仲景、漯河的许慎、新郑的白居易、巩义的杜甫、沁阳的朱载堉……他们留下的不仅有音乐、诗歌、绘画,还有智慧、勤勉、善良。河南,是最适合华夏文明生长的土地。

“看河南文化,可以有小目标:开封的夜市、龙门的微笑、少林的禅意、信阳的茶香……知中原历史,可以有大方向:16条文化主题线路丰富多彩,人类的起源、元典思想,治黄史诗、科技发明、红色中原……

“一处处遗迹、一座座博物馆、一件件文物,无数次让我们深情触摸华夏文明根脉,感知厚重中原文化底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7]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兴文化 勇担当——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综述[N].河南日报,2023-02-27.

[2] 悦连城.让文化之光照亮出彩之路[N].河南日报,2023-02-28.

[3] 刘亚辉,陈小平.弘扬黄河文化黄帝文化 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力量——拜祖大典 这样走来[N].河南日报,2022-05-18.

[4] 左丽慧.唐诗中的“郑州方阵”[N].郑州日报,2013-09-12.

[5] [7] 陈茁,张体义,温小娟,刘春香.中华文明探源中的河南担当——写在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遺产日来临之际[N].河南日报,2022-06-09.

[6] 阎铁成.行走河南何以读懂中国[N].河南日报,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