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10 21:58徐辉文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

徐辉文

摘  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向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在“双减”政策的导向下开展数学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文章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双减”政策要求为教学设计依据,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三个教学时段出发,探究“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提升教学品质、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多样策略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背景下,学校要重视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认真领悟“双减”政策的指导意义,结合政策意见与实际学情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力求减负提质。

一、“双减”政策下优化数学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为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教师要深刻认识“双减”政策对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理解优化数学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首先,以“双减”政策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依据,能为小数学教学改革指明方向,落实“双减”政策。《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學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指向性意见。教师根据《意见》进行教学结构调整,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适应政策要求的前提。

其次,以“双减”政策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有效加强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开创数学教学新局面。《意见》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这一指导性意见。搭建课后服务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课堂延伸的全新挑战;对于学生来说,是改变课后学习习惯的重大举措。师生携手探索新教学阵地,有利于营造积极、亲切的师生对话氛围。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化并非独立课堂的转变,还需要教师树立整体思想,将先进的教学策略贯穿于小学数学学前、学中、学后三个时段,以重构预习、课堂、作业教学策略的方式落实增效、提质、减负的教学目标。

1. 搭建预习支架,实现课前增效

预习是课前的主要学习活动,是落实“双减”增效目标的重要切入点。提高学生预习质量,不仅能切实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能从长远发展角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可行性思路。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精设预习任务、优选预习材料的方式,为学生搭建预习思维支架,进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1)精设预习任务,提高学生预习品质。

方法认知是影响学生自主预习效率的主要因素。精设预习任务,坚持以任务引导预习,能为学生渗透高效的预习方法,促使学生自主预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灵活设计学习任务群,将指向性任务项目与预习目标逐一对应,在预习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教师还可以设置有明确步骤的预习任务,将高效的预习方法寓于预习任务中,指导学生高效预习。常见的高效预习方法包括教材批注预习法、说课复述预习法、举例预习法等。学生能在任务题干的精准化指导作用下深度落实预习任务,切实提高预习品质。对预习任务的精细化处理能加深学生对预习任务的重视程度,进而达到高效率预习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这节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任务群。

① 阅读教材插图(如图1),可以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加法表示旋转木马游戏设施上小马的数量吗?

② 想一想“[3+3+3+3]”和“[4×3]”所表示的数一样吗?“[3×4]”和“[4×3]”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吗?

③ 阅读教材后自主思考:什么是乘法?为什么会有乘法?乘法和加法在应用方面存在哪些区别?

④ 按顺序背诵“1 ~ 5”乘法口诀表。和父母进行快问快答游戏,直至完全掌握。

上述预习任务既包含具体翔实的学习方式,又包含问题的思考路径。学生能在精准化学习任务的指导下高效完成预习任务,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大幅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优选预习材料,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预习材料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课前导学材料,包括微课视频、阅读文本、益智游戏、趣味问题等。应用多样化预习材料,能为学生的预习搭建思维支架,引领学生思维的正向发散。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线上导学图片或视频,借助声画结合的预习材料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关联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书面导学案,使学生能根据导学案的引导阅读教材、圈划重点、回答问题,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优质助学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自主预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这节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微课视频,视频中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地球人口、人体细胞等以“亿”为单位的数,并引导学生思考: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动态的微课视频内容使学生由数学知识联想到生活实际,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前发放书面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的问题逐一完成预习项目,尝试自主理解“1亿有多大”的相关知识。

2. 转变教学理念,实现课堂提质

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教师主观引领的方式实现提质目标。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调整教学结构与节奏。在原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环节,能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横向拓宽课程的广度。教师还可以从教学思想角度出发,加强教师的主观引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达到纵深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横纵方向的延伸有利于提高课程品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优化教学环节,拓宽课堂教学广度。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环节,旨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使学生学习更高效。教师在优化教学环节时可以依托学生的适应能力调整教学策略,适当整合阅读教材、情境分析等预习环节即可完成的学习任务,以高效、高能的教学环节替代低效环节,以此控制课堂节奏,提高学生课堂适应性。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增设课堂学习任务,如课堂小测环节、习题巩固环节、探究汇报环节等。丰富的教学环节能增强独立课时的教学承载力,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

例如,教材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法则,要让学生熟练应用多位数乘法法则,正确列竖式计算,能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列式并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课堂环节。在新知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设课堂小测环节,为学生预留8 ~ 10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5道列竖式计算题和1道多位数乘法应用题。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快速检验并相互纠错,达成计算共识。课堂小测环节与合作探究环节能使课堂兼具知识巩固、内化功能,教学质量因而得以提高。

(2)加强主观引领,拓宽课堂教学深度。

加强主观引领,旨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解读环节从专业角度给予正确的思维启示,促使学生摆脱盲目发散思维的低效学习状态,形成正确的探究思路,透过数学问题的表象解读其本质规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阶梯性问题,以几个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化,進入深度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提炼几个关键词予以学生思考提示,以抛砖引玉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主观引领不等于直观讲解。教师要注意把握启思的分寸,同时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例如,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分针和时针,正确读写整数时间,树立时间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深度理解“钟表”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预设以下阶梯性问题。

① 阅读钟表上的12个数字,猜猜整数时间的读法。

② 生活中有哪些地点可以看到钟表?你看到的钟表是几点?试分享你的读表经验。

③ 绘制个人时间规划图,详细记录自己一日活动的时间轴线,分析说明每天吃饭、睡觉、学习、娱乐的时间分别占用几小时?这样分配合理吗?有哪些活动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上述课堂问题的设置由解决基础知识跳转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再进一步升华至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能随着问题的指引逐渐深化探究思维,进入深度学习阶段。以主观引领统领课堂,能有效延伸课堂的深度,达到提质的目的。

3. 提供作业服务,实现课后减负

课后服务围绕“作业”和“拓展”两个目标展开。教师可以将线上作为课后教学的主阵地。一方面,教师可以活用互动功能,搭建交流通道,缩减作业批阅与反馈时长,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智能推荐功能拓展学习资源,减轻学生自学负担。

(1)线上互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在课后作业服务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开发线上交流渠道的方式与学生互动。线上互动具有便捷、即时的优势,大幅度缩减作业批阅、反馈、修正的时间。高度集中的作业处理使学生思路更聚焦,习题探究思路更清晰。教师可以规范线上作业服务方案,以固定提交时间、固定互动方式等方案建立线上一对多交流秩序。如此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独自完成作业的负担,落实减负目标。

例如,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展开正确计算。在本节课家庭作业服务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如下线上作业规则。

①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作业以拍图上传的形式发送至班级群,图片右下角标注姓名。

② 教师统一查阅后发起群聊,就作业批阅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展开讲解,并带领学生温习知识点。

③ 统一讲解后,教师标注学生错题,单独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此时段集中与教师展开一对一线上交流。教师答疑解惑,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线上互动机制的精准化设定能使师生的交流更高效,课后学习氛围更活跃,学生轻松完成作业任务,落实减负目标。

(2)线上拓展,减轻学生自学负担。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指向性强、质量优越的教育资源,能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开辟了便捷通道。教师可以灵活开发平台功能,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平台开展个性化自学活动,以线上自学的方式减轻学生与家长的课后培训负担。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借助线上教学渠道为学生群发自选的学习资源。此类教学资源指向性更强,更容易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选择性学习任务: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观看“课程教学”模块中的课时微课视频“小数除法”,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优选趣味动画视频,为学生线上推送情景动画《小数除法有尽头吗?》。该动画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狐狸分肉”的故事引入课堂问题“一块肉分成两份,变成两小块肉,其中一块再分成两份,又获得两块更小的肉……如此循环往复,最小的肉会有多小?”学生迁移学过的整数除法的知识初步认识小数除法的概念。线上拓展功能的应用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负担得以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立足“双减”政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品质,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为学生提供完备的预习材料并细化预习任务,以此落实课前增效目标;教师可以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以优化教学环节、发挥主观引领作用等方式提高课程品质;教师可以将线上作为课后服务的主阵地,同步落实评价教学与拓展教学目标,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如此,能构建关联紧密、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深度实施创新教学策略,确保“双减”政策落地。

参考文献:

[1]黄建炜.“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2022(36).

[2]陈蕾,徐敏. 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2).

[3]苏艳玲.“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高段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2).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