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统筹中促进学生英语高阶思维发展

2023-05-10 23:36公彩荣
关键词:高阶思维高中英语

公彩荣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教师要从不同维度出发,结合学科独特的属性,在多元统筹中完成学习任务,整合分配教学内容,重点关注课堂因子,交叠推演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敞亮起来。

关键词:高中英语;多元统筹;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5-0025-03

教育教学最根本的是要立足学生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理念,完成教育根本任务。教学目标的落地需要学科课程作为载体。英语作为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影响教学的因子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的特点。

教学操作过程中,对学科知识逻辑、内容属性有整体把握,这是课堂生动鲜活的有效保障,也是高效课堂的基础。相较于小学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高中英语课堂的逻辑属性更加突出,教材知识的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操作步骤等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金量。如何将教学中潜在的思维因子挖掘出来,是对教学综合能力的考验。教师不妨从英语学科中寻找切入点,在多元统筹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分配

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对教学内容开展深度挖掘探索无疑是学习活动顺利完成的强大保障。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在编写设计时具备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相关材料都是以主题为主线来组建单元课程的。这样的设计既能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集中突破相关知识点;又能深化学生的认知,为学习活动注入活水源泉。作为课程的设计者与统筹者,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本身的属性,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感知点,将相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多元重组中优化学习内容。

教材是在单元构建中呈现出来的,在进行信息梳理时,教师要关注各种限制因素,找到课程内容整合分配的切入点。教学北师大英语高一Unit 3 Celebrations时,教师发现单元内容异常丰富,涉及到的維度较广,且知识点零散地分布于整个单元中。为了更好地将知识进行融合处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感知状态,教师以节日为基点,将单元内容串联起来。“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Please tell u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this festival according to what you know.”学生对节日的印象极为深刻,自然愿意主动投入到语言表达中。表达活动伊始,学生还是有点腼腆,只是从最基础的内容着手。“My favo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e will eat dumplings and paste couplets.”学生一边聆听,一边组织语言进行补充。“I also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Although I can eat dumplings at ordinary times, the taste of dumplings at the Spring Festival is different. Its the taste of reunion.”Celebrations这个主题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学生虽然对各种节日有着基本的了解和感知,但宏观的主题往往会让学生陷入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具体作答。经过串联后,教师给出具体的话题,学生的学习目标异常鲜明,探知活动得到了有效指引。

二、课堂因子的重点关注

影响课堂教学推进路线和进程的因子纷繁复杂,教师、学生、文本、课堂设计等因子都会对课堂效果的呈现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一个因子中还会引申出更多的要素,如课堂设计中教学程序、教学评价、过渡语等也会直接决定课堂效果。如何将影响教学的因子进行优化、筛选,促使它们达成和谐统一,需要教师做出积极探索,给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教材中的内容极为经典,其阅读鉴赏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对课堂产生的关键性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然而学生群体的特质存在一定差异性。面对学生群体的不确定性和独特性,教师要做出积极回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并给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展开有效设计。只有关注学生群体,对其精准把控,给出正向的引导,才能真正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有效开发他们的解读智慧。

学生是重要的教学突破口,教师要统筹教学因子,抓住学生的认知基础对教学进程展开调度。教学北师大英语高一Unit 1 Life choices时,教师先整合文本内容,找到阅读基点。教师以Lesson 1 LIFESTYLES中的内容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主题虽然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他们的感知欲求不够强烈,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了打破教学困境,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引导。“Everyone has their own hobbies, such as running, playing the piano, calligraphy, etc. What are your hobbies?”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的认知引擎逐步启动。“I like traveling. Every summer vacation and winter vacation, I travel with my parents to experience the cultural customs of different regions.”“I think music can bring people enjoyment of beauty. On weekends, I will listen to songs at home and do housework.”在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达中,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表述展开分析评价;同时,教师顺势进入另一环节,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相关内容,探知相关知识点,给出个性的阅读见解。

三、思维过程的交叠推演

教学过程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在教学实操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教学流程不断提升。无论是什么学科,教学设计都需要体现递进性。只有在循序渐进中,才能更好地接近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进阶。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有待提升。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学生的思维展开引导,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双向,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细致引导,给学生以清晰鲜明的学习指引,促使文本思维与学生思维形成高度一致。

對学生思维过程进行交叠推演无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以教学北师大英语高一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为例,无论是单元内容的呈现还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为了助推学习活动,教师先从直观的图片着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搭建起思维认知框架。“Please carefully observe the following pictures. 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的手脑眼并用,专注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当学生进入感知状态后,教师由插图进行引申,将图片信息拓展到文字信息的学习。因为有色彩鲜明的图片作为引导,学生的思维被唤醒。“Sports have many benefits.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significance of sports? What changes have your favorite sports brought to you.”文本阅读结束后,针对某些知识点的训练及时跟进。在感知、阅读、深探、实践的一整套操作中,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完成了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思维也由低阶向着高阶提升。学习活动伊始,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较低,为了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教师拥有清晰的目标指向,从教材本身的逻辑属性中寻找对接点,课堂阅读活动的设计也紧贴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兴趣点,接地气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知热情,教学流程在一深一浅中快速推进,学生的思维过程异常清晰,教学呈现出多元性、高效性的特征。

只有当学生能够在较高的认知水平层次上开展学习探知活动,教学实效性才会显现出来,课堂品质也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培养高阶思维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教学内容的整合分配、课堂因子的重点关注以及思维过程的交叠推演都属于英语教学的共同追求,能够为学生思维的晋升提供良好空间。教师要发挥积极导向作用,统筹多重因子,对课堂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审视,确保生本思维、生生思维、师生思维完成精准对接。

参考文献:

[1]王群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缺位与构建[J].中学生英语,2022,(26):51~52.

[2]郑利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创新途径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7):69~71.

[3]胡   珈.指向高阶思维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24):114~116.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高阶思维的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