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蚊子大生物

2023-05-12 02:18吴志强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3年4期
关键词:抗疟医学奖灭蚊

吴志强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蚊子最多的季节。大部分人的夏日记忆里都会有讨厌的蚊子带给我们的瘙痒和肿包。全世界已知的蚊子约有3150种,可分为按蚊、库蚊、伊蚊三大类群。通常,雌蚊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蚊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

蚊子与疟疾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蚊子传播疟疾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事实上,人类与蚊子之间的斗争长达上千年,从未停止过。

公元5世纪时,罗马帝国曾经非常强大,后来疟疾长时间、大面积流行,致使百姓不能生产,军队无法打仗,国力日衰,是其最终亡国的一大因素。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有人怀疑此病的发生是缘于地球的混乱不堪、月亮照射已经污染的空气等。尽管这几种怀疑对象都无法捉摸,但毕竟标志着人们对于疟疾的认识走出了原始的“神怪说”的泥沼。

疟疾的危害如此巨大,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法国军医拉弗朗经过仔细研究,终于在1880年确定了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但这种原虫是怎样进入红细胞的?这种疾病又是如何由一个病人传给另一个病人的?这个研究的接力棒传到了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手里。罗斯首先把疟疾与蚊子联系到了一起。他捕捉、解剖、观察了无数蚊子,做了许多实验,于1897年在一种“按蚊”的胃里找到了拉弗朗报告里所描述的那种疟原虫,并且证实只有雌性按蚊才会传播疟疾。

后來,一群意大利医生证实了蚊子在吸吮疟疾患者的血液时,把疟原虫吸到胃里,在叮咬健康人时,又把疟原虫注入健康人的血液里,使健康人患上疟疾。诺贝尔基金会为了表彰罗斯、拉弗朗在生理与医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分别在1902年、1907年授予他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尽管科学家揭示了疟疾的起因及其与蚊子的关系,但怎样治疗及预防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1930年,疟疾再次使1000万人生病、300万人丧生。后来,瑞士化学家米勒博士发明了DDT杀灭蚊子,在1948年他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蚊子与诺贝尔奖

疟原虫对于人类来说那真是有百害,但并不是无一利。1918年,奥地利神经病学及精神病学家约雷格用疟疾发病时的高烧来治疗第三期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症,也意外地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20年,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和其他植物中分离出了奎宁和别的生物碱,由此开启了以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方法制成药物的新思路。从此,人们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治疟特效药了。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50年代,疟原虫演化出了抗药菌株。20世纪60年代,由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抗药性,全球疟疾难以控制。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疟疾防治研究项目,代号“五二三”。全国60多个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以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团队精神,踏上了研发抗疟新药的征程。

“五二三”项目科研人员从古代医书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中受到启发,提炼出具有全新化学结构和显著抗疟功效的新药——青蒿素。人类由此迈出了利用青蒿素抗疟的第一步。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研人员又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加以改造,合成了抗疟效果更好的蒿甲醚等新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部分“五二三”项目科研人员继续攻关,最终研制出综合蒿甲醚和本芴醇两药特点的复方蒿甲醚,将人类利用青蒿素抗疟的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青蒿素类抗疟药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创造这一成果的不单单是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而是一个群体:最先提炼出青蒿素和合成双氢青蒿素的屠呦呦,在临床证实青蒿素抗疟功效的李国桥,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成蒿甲醚的李英,率先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周义清等。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

消灭蚊子的办法

那么,如何消灭蚊子呢?

一般的灭蚊办法有很多。如糖水瓶诱蚊法、人工捕杀灭蚊法、香皂水灭蚊卵法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灭蚊方法。例如,科学家尝试利用一些菌株缩短蚊子的寿命,或通过基因改造,让蚊子不孕不育,进而减少蚊子的数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抗疟医学奖灭蚊
灭蚊趣事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青蒿素的合成方法研究
青蒿素及其类似物抗疟构效关系的DFT研究
THE 1,500 YEAR WAR
屠呦呦获诺奖赞
葫芦女侠灭蚊记
妈妈的“灭蚊神功”
细胞运输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