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韩马帖》

2023-05-13 11:38胡奕,王阳君,丁国东
中国篆刻 2023年4期
关键词:竖画横画圆润

2023 年6 月(365 期)竞临:米芾《衰老帖》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襄阳漫仕”,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襄阳(今属湖北)人,后迁居丹徒(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故人称“米南宫”。米芾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世号“米颠”。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且精于鉴别,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书画自成一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衰老帖》,纵34.5 厘米,横49.2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致“提刑殿院”(龚夬)书札。

释文:

芾顿首启衰老人所弃蒙 □节翌日欲拜 谢虑 大君子讶其情文钦向钦向晴和 起居何如想 □检已了来日欲屈 节华同 彦勉家庖早饭不審 肯顾否谨具启不备芾顿首再拜 提刑殿院节下

芾:字形长挺,横收竖伸。上部先写竖,逆起折锋转向,起重收轻,短横上挑,右竖斜长,起轻收重,短横下斜似点。中横稍长,中间有弧度,收笔带钩与左竖呼应,细而向左下斜,横折钩细而轻盈,与左竖形成上合下开之势。中竖上昂,行笔粗重厚实,收笔爽利。

顿:左右均占,左疏右密。首横左重右轻,竖提长伸,提向左收笔,竖折与竖省减为上挑弧线,与右部上横牵丝相连。横、撇、竖连写,呈弧形,横折较长且粗重,收笔上挑,内三横左接右离,短轻似点,撇细而下牵与“首”字呼应,省减末点。

首:前五笔均连写,空间较疏朗,用笔细挺。两点分得较开,横短而上斜,撇与竖连成一弧线,横折圆润呈向势,内两横短而偏左,末横稍粗而向右下斜。字形上疏下密,上松下紧。

启:字形较大,用笔厚实,与“首”字形成鲜明对比。首横起笔承上笔意,起重收轻,撇长而斜下,起轻收重,使不出锋,“口”形长而缩,收笔向内后再上挑。“又”部取横势,下“口”首竖直长且粗,以稳定重心,横折上斜,末短横向下斜,形成开合之势。

衰:字形上纵下横,上紧下松,中间较密,下部舒展。点、横、竖三笔连写,横缩竖伸,中间两横上仰下偃,间距紧密,撇长而左伸,竖提弧行,撇与长点穿插其中,用笔圆润粗重,位置偏右。

老:字形较长,上放下收。首横直而略上斜,收笔向左上出锋,竖比横长,居中直下,下横取仰势,起重收轻,形态较长,收笔接写长撇,先重后轻,弧度较小,收笔含蓄,钩画取纵势,末笔向左下撇出,用笔粗重。

人:笔画虽少,形态却较大,撇捺尽伸,取横势。撇画刚毅,捺则柔美,刚柔互济。撇画起笔较重,向左下直行,收笔细而不露,捺则与之相离,向右下渐行渐按,有一定的弧势,收笔转向左下出锋,笔断意连。

所:用笔细挺灵动,笔断意连,笔笔断而笔笔连。“所”字左右两部分首笔均为撇画,书法中常用“并法”,两笔合并为一笔,以长横代替。首横上斜且有弧度,收笔向左下牵丝,左撇取纵势,尖起尖收,横折提改为从左部上挑,形成相交笔势以破长形空间,右部撇横连写,末竖收笔向左下出钩。

弃:该字有繁体字,这个写法最早见于楚系简帛。字形上纵下横,上收下放。点小而圆润,横、撇提、点三笔连写,上小下大呈三角形。下部横画较长,向右上斜,中间有弧度,呈下俯之势,左撇短而含蓄,右竖略长而下伸。

蒙:该字首点缺失,草字头收缩,两点一横均短小,中间较宽,左点向左斜,收笔向右下顿笔写横,横钩上斜幅度较大,出钩向字心,省减中间一短横,横撇与弯钩连写,先收后放,出钩弧势较大,两短撇略偏左以留空,最后两笔连写与弯钩相接,左离右接。

节:草字头取收势,先横后竖,两竖上开下合,横折圆转,两短横似一点,竖提向左下斜,提与右横连写,使中间交接处甚密,横折钩粗重,出钩较平,末竖长而直下,左右高低错落,使左下与右上各形成较大空白。

翌:字形较长,上横下纵。“羽”部用草法一笔写成,横折钩左长而直,右则斜而向左下弧行,两点并一点。“立”部点斜横短,上横较平取仰势,中间两点实连,下横向右上斜度较大,富有动感。

日:画少形小取收势,左右两竖上开下合,呈相向之势,左竖露锋尖起,收笔轻而上带,连写横折,横呈一弧线,圆转向下,微出锋向左上,两短横往往连写成一纵笔,位置偏右,部分与右折相叠加。

欲:左低右高,左宽右窄,左右均是上较宽,下略窄。草法往往用相连兼并之法,左部两点与撇捺连写,“口”部借撇捺之笔,用横折提简之。右部一笔写成,撇与横钩连成撇折,出钩与撇并为一笔,捺则化为一点,收笔出锋向左下带,右部形似两个相连的撇折,上放不收。

拜:左收右放,左斜右正。首撇似横,下两横短粗,三画略有参差,纵撇向左下直行,收笔重而似竖。右部纵伸,首撇似点,下三横先短后长再短,左右参差,竖画上部直挺粗重,下部略向右下斜,悬针收笔,因左倾较多,最后一点补足空疏,又以平稳重心。

谢:左中右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宜正,上下参差不齐,不宜太宽。左部点小轻细,横折提粗重,中间窄长而形正,撇竖连为一笔,横缩竖伸,撇伸至左下。右部最高,竖钩中间向左微突,取背势,向右下斜。整个字上合下开,上收下放,中间密而右下疏。

虑:行书中虎字头往往将左撇收缩成长点,形似雨字头,最后是两横而非四点,这样将半包围转化成上下结构。上部取横势,中间收紧,上开下合,中宫收紧,“心”部则上合下开,左疏右密,左点轻巧而长,向左下伸,右部卧钩粗重,两点连写,与上部相接,最后一点收笔向上,最后写中竖,上下连通,并用一竖。

大:笔画虽然少,但撇捺均为伸展性笔画,可以把字形写得大。首横直而上斜,撇画顿势起笔,向左下渐行渐按,向左出锋收笔,捺取反势,形长而粗重,弧度极小,与左撇形成对比。捺的收笔偏右下,重心偏右。

君:横折较斜,横画向右下倾斜,折笔向左下,均略有弧度。中横较平,略比上横长,第三横上斜较多,起笔偏左,三横左开右合。纵撇与中横中部相交,用笔较轻,“口”部用草法一点代替,上密下疏,上重下轻,整字重心偏左,与上一字正好平衡。

子:字形宜小,形态稍长。横撇的写法较特别,形似用牵丝相连的两点,横的起笔取纵势切入,提笔向右上,细丝连右,重顿后向左下行,似短斜竖。弯钩先曲头向左上,再中段向右凸出,取向势,出钩平拖,似有带下之意,横画直重短平。

讶:字形宜长,左窄右宽,左收右放,左右相向。首点粗重含蓄,横画起重收轻,两画收笔位置相近,另两横和“口”省减为两点,位置偏左。右部横与竖折连写,两横上短下长,竖钩长伸,撇画与竖钩相交,穿插至左下,左高右低,上部紧密而下部舒展。

其:首横上仰,粗重且短,两竖长而直下,右竖略长,中间两横短小似点状,下横长而斜上,与两竖末相交,横的收笔带下与左点相连,形态长而伸左下,右点偏右下,与上竖相离,左接右离以区分。

情:左低右高,左窄右宽。左右之间留白较多,显得空灵多变。两点粗壮,长竖细挺,对比明显。右部用笔稍粗,首横起重收轻,竖画偏左,收笔连带写横,圆转环绕写第三横,上斜左伸,收笔与下竖相连,取向势,收笔出钩上挑,横折钩纵长,内两横相连,似两点。

文:首点轻啄下带,横画远离,起笔平柔上斜,行笔较快,收笔也轻,撇画从横中间相接,先竖后转弧行向左,收笔较重,捺画起笔与横对齐,用笔重按粗行,出锋较长,略向右上,重心偏右下。

钦:左高右低,左窄右宽,左密右疏。首撇直而劲挺,露起尖收,刚毅有力,点短圆润,两短横上俯上仰,两点连写似横,提上斜而不出锋,竖直而居中。右撇斜弧,横钩较长,下撇短斜,末笔取反势,圆而粗壮,势向右下伸。

向:字形宽扁,左收右放。首撇短粗且平,左竖粗重而向左下斜,横折钩横长而上斜,先转后折,竖钩略向左下倾斜,比左竖长,出钩向左上斜,内“口”上开下合,中竖留空少,左右略多。

晴:左小右大,左略上靠,左右两个部件均略向右下斜,整字重心偏右下。“日”部窄长,两竖相向,中间一横似点与下横相连,下横则上挑与右相呼应。右上部一笔连写,三横长短参差,左开右合,下部“月”取向势,两短横偏上接左,留出右边空白和下部空间,上收下放。

和:左高右低,左密右疏,左轻右重。首撇平且下俯,下横远离上撇,角度较斜,收笔上挑,竖画与横中相交,与上撇相离,撇提连写,提与右竖相连,“口”上开下合,比左部略宽,位置偏中下。

起:首横短粗,竖画上昂直下,第二横细而上斜,两点相连,捺画逆起稍平,马上斜下较长,捺脚平出较多,微向右上,被包围部分上伸下缩,横折靠近左边,横短折长,下短横被叠盖,竖弯钩含蓄,使不出钩。

居:横折、横连写,横画下斜,形短意连。撇画纵伸而长,收笔向左上出钩上挑,“古”部横画尖起圆转向上与竖连写,横与撇相交,竖画向左下斜,两竖连为一笔,下部横折、横也连写,形态短小,最后收笔实连带下,写“何”的首撇。

何:首撇承上笔末带下,形长而有弧度,竖画粗而直下,用笔厚实,横画上斜幅度较大,“口”用草法相连,似两点连写,流畅圆润,竖钩长而斜右下,出钩平拖向左下。中间密而上下疏,留出较大空间,对比明显。

如:草书一笔而成,特别右部“口”用一弧笔代替。起笔尖细,撇折用一转向线条为之,收笔向上出锋连写长撇,有较大弧度,收笔上挑写横,呈俯势,有弧度,与右“口”连写,收笔弧形向左下。草书中弧线较多,但弧度及长度变化较多。

想:首横粗壮上斜,竖直下略细,撇提相叠,右竖短而近左,横折较长,收笔出钩上带,三短横紧密,收笔下带实连写左点,卧钩平展,形态较长,中点对正右竖,末点在横折之右,位置较高。上下错位,上密下疏,上收下放。

检:左窄右宽,两部分均取纵势。首横短斜,竖钩长而下伸,中段有弧势,出钩有力,提画斜度较大,右部出锋较长,与右撇相连,撇长而向左下伸,捺画粗壮右伸,短横上仰,三点先离后接,末横短粗且平。

了:笔画少而字形大,尽量伸展每一笔,横撇取横势,弯钩取纵势,一横一纵形成对比。横撇伸横缩撇,起笔承上笔意,露锋纵入,形态较长,转向后向右上斜,以方折接撇,弯钩则弧势较大,出钩平拖。

来:字形纵向取势,横短竖长。首横上斜较大,两点连写,第二横稍长,四个笔画间距紧密。竖画从中间穿插,下部伸展,收笔出钩上带。撇画曲而重,收笔不出锋。捺与撇中部相接,圆润粗壮,形态较长,以补上横收缩之势,上密下疏,上收下放。

日:横、竖组合的字,笔画少则宜缩,特别是框形构架的,大了则内部太空疏。两竖上开下合,呈相向之势,竖画起轻收重,横折亦然,横细尖如牵丝,转折处明显,收笔平拖,两短横则用一弧笔,与右竖部分相叠。

欲:左低右高,左略宽而右稍窄。两点笔连而间距较大,取放势,点与下撇连写成一笔,捺画上斜,“口”借前两笔,折笔向右上提,形长而直行,与右撇相连,形态稍长,横撇与下撇连写,末笔似点下带,整字一笔而成,上开下合,上放下收。

屈:字头较小,取收势,横折短促有力,下横略长,撇画曲下,收笔圆转向左上,右下“出”重心偏右下,先写一竖,向右下斜,竖折短收,右短竖与左下竖折合成一斜画,下横取俯势,折笔写末竖,向左下出锋,字形上收下放,呈宝塔状,动中求稳。

节:上下两部分之间留出较大的空间,形成疏密对比。首横长而粗壮,两竖上开下合,左短右长,势横形纵。横折短小,两短横省减为一钩,竖提斜向左下,提与右横相连,横折钩较短,竖画长伸,下部左高右低,留白较多。

华:行书中常常用并合省减之法,四个“人”部用两个连写的“人”代替。草字头先写两点再写横,两点开而横短收,撇折较长,左右连写,左放右收。下两横先长后短,两横相连,中竖长而居中,以悬针收笔,中间密而上下疏,左右参差错落。

同:笔画不多而字形很大,左虚右实,左收右放。左竖侧落,先重后轻,收笔向右,微出钩上带,横画轻起上斜,中间转向右下,折笔处重顿,竖钩粗重直下,中段左弧,出钩长而劲挺,虚其下腹,内短横上仰,“口”扁而上开下合,与四周均相离。

彦:中间两点及横、撇段均模糊。首点圆厚粗壮,横短而上斜,与点相接,中间两点宜连写,下横稍长,横末接撇,向左下纵伸,收笔含蓄凝重,最后三撇起重收轻,角度由纵变横,长度递减,位置渐向右下位移。字形长而斜,中间较密,左下舒展。

2.4 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在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及肛门功能满意度等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勉:首撇似点,横撇形长与下竖相连,横折取横势,折短而斜,出钩上带,纵撇形态较长,取收势,竖弯钩则取放势,用笔较粗重,形态特别长,竖直短,弯转处圆润饱满,横向右上斜,出钩向里,被包围部分形态较长,横折钩有弧势,出钩平拖,最后一撇收笔与之相接。

家:上横下纵,中宫收紧。首点短小,左点则粗重圆润,点末接横钩,出钩较长,与下横撇连写,横收撇弧,弯钩顺接,弧度较大,出钩向左上包裹,两短撇偏左,起笔相接,右部撇捺连笔,捺收成点,收笔出锋带下。

庖:广字头要大,以能包下部。点短横长,撇长而弧行,取纵势,起轻收重,收笔上带。“包”上部缩减,不出钩而与下部横折相连,竖弯钩伸展,竖向左下斜,横平而长,出钩向上。中间收紧,笔画较密,左右舒展,字形上小下大。

早:上部框形为“构”,下部相交为“结”,上小下大,上密下疏。“日”形态小,两竖上开下合,三横间距紧凑,用笔稍粗。下横长而左伸,竖画居中,支撑上部,形短粗壮。

饭:左高右低,左右均占,左右相向。首撇长而有弧度,点短出锋下带,横折短小,两短横以一钩代替,竖提直长,与右部呼应。右部首撇改写为一横,与下撇相连,撇长伸左下,使中间密集,横撇短且有弧度,与左撇不雷同,最后一捺取直势,出锋直向右下。

不:逆锋藏起写横,粗壮圆润,收笔略方,接写长撇,先细后粗,收笔处偏左,使不出锋,显得含蓄沉稳,竖画与撇相交,露起尖收,位置居中,最后一点最粗,形大而圆润。

審:字形较长,上部取横势,首点斜长,左点有弧势,横钩起笔较重,横取下俯之势,出钩处模糊缺失,中间“米”部先写两点和一横,撇捺连笔相叠,再接写下竖和横折,“田”的两横先下斜再平正,最后写一长竖,将上下两竖连成一竖,笔意更连贯。

肯:先写中间一竖,再写短横,左竖与下横连写成竖折,长横上斜明显,横末连写下竖,有弧度,呈向势,横折钩较长,转折处圆润,出钩平拖,内两横相连似两点。上横下纵,中间密而上下疏。

顾:左右均占的字,可左右稍加调整宽窄,上部基本齐平,下部左高右低。左部横短撇长,横折钩短缩,竖提伸展,提画向右上与右横连写;右部横、撇、竖相连,横折向下伸展,三短横相连,与左竖相接,与右相离,留出大片空间,下撇伸至左下,末点与右竖相接。

否:上下错位,首横短而上斜,收笔接写长撇,中间细而略有弧度,收笔向右上,竖画与撇相交,与下部“口”的竖连成一笔,点与竖相接,略向上斜成横状,横折呈弧形,最后一横较细。

谨:左低右高,左窄右宽。行书中言字旁中间有一点的笔顺为:先写上下两点,再写横折提与下点相交。右部两点靠近,横短斜且与下部连写,中间略宽,下两横渐短,最后一笔写竖;这是行书中经常使用的笔顺,将横向笔画连续书写,以保证笔势连贯。

具:首竖尖起,向右下略斜,收笔圆润,横折上斜,折笔向左下,形态比左竖长较多,上开下合,内两横连写似点状,与长横相连,横与左右两竖均相交,使横画下部空间密集,横末牵丝下带写两点,上合下开,上密下疏,末点牵丝实连下一个字。

启:草书写法,一笔写成。起笔承上一字“具”的点,转向横画后直向左下方写撇,撇末急停折笔向右上行笔,环绕一小圈再向右上写横,再圆转撇向左下方,收笔向左上方,转向右写横,收笔呈环状。整体先纵后横,再纵斜后又复归横。

不:横画起笔圆润,形态较短,横末接写撇,起重收轻,中间微曲,先仰后俯,收笔不出锋,竖与撇相接,尖起圆收,点与其他笔画均相离,势态与左撇相当,使之左右均衡。

备:因右部为上下结构,形态较长,单人旁的撇画取纵势,收笔使不出锋,竖画较长,与撇画的中下部相接,让出更多位置留给右部长撇。右上撇放捺收,空间宽舒,右下则较密。三竖长短、间距不等,三横间距匀称,上紧下松。

芾:草字头先写竖再写横,两竖上开下合,左横上挑,右横下斜成点状。中横承上启下,起笔露锋,收笔带钩,中间有弧度。左竖短而向左下斜,横折钩倾向右下,形成上合下开之势,中竖上昂,穿入草字头中,下部直挺而伸,

顿:先写短横,起笔略粗,收笔上挑接写竖提,提画绕向左上出锋,竖折、竖省减为一笔,与右部首横相连,横末接写撇、竖,左右合并同类相近笔势。横折圆转弧行,横上斜且短,折呈向势而形长,三短横与左竖相接,形短而连写,右部空白,撇画连下一字,右点省减。

首:承上一笔之牵丝,连带写两点,中横略短,撇、竖连成一弧线,竖画收笔向右上连横,圆转写折,收笔出钩向左平拖,三短横接左离右,留出右部大空间。

再:横短竖长,首横承上笔意,取仰势,收笔时向左下连笔写竖画,竖略向左下斜,横折钩向右下斜,横画极短,部分与左竖相叠,钩画平拖,与左竖相接,中竖省减,两横上长下短,下横收笔带下。

拜:草书写法省减到极致,左边是斜向左下的一竖,收笔连写一个环状弧线。很容易于草书“行”字混淆,后者两个笔画均取纵势。

提:有部分笔画模糊和短缺。首横粗壮,竖钩细挺、接写长提。右上“日”与左靠紧,竖粗横细,中间一横化为点。下部横画稍长,竖略粗,右短横似点,撇长而微曲,捺画粗壮圆润,出锋较短。

刑:首横粗短似点,有块面感,第二横稍长,左撇似竖,向左下斜,竖画较撇略短,与首横相接,右短竖斜向似点,竖钩长伸,中间微向左突出,出钩较平。上紧下相,上收下放。

殿:左右相当的字,宽窄略加调整,高低都不相同。左部撇画曲而纵伸,形态较长,“共”部画细形短,缩至其间,右部与左部笔画相接甚密,竖与两横相接,撇与点相接,而捺部取反势,粗重直下,字形上部基本齐平,下部左右舒展,左低右高。

院:左右宽窄悬殊,下部齐平,上部左低右高,与上一个字相配。横撇弯钩形态很小,出钩不明显,长竖挺劲,收笔牵丝上引。右点侧而左带,横钩宜缩,两横偏左靠紧,撇画伸至左下,竖弯钩则向右伸展,两钩上暗下明。

节:先横后竖,横末上挑牵丝与左竖相连,右竖与牵丝相交,两竖相向,上开下合。横折圆转,两短横相连似一短竖,竖提稍短,提画粗重,与折笔部分相叠,与右部横折钩相连,出钩平拖后向左上挑出,转向后写长竖,竖的收笔带钩向左下。

下:起笔斜侧向右下,再向右上行笔,中间有弧度,收笔向右下,长横就表现出较大的弧度,左低右高。中竖直挺,收笔处凝重,点起收均与竖画相接,分割出一个小空间。

(参考形式)

胡 奕(江苏无锡)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

丁国东(江西九江)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

方存双(上海)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何亚龙(甘肃兰州)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马宏明(甘肃天水)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姜绍来(湖北宣恩)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陈川生(四川都江堰)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蒲秀泉(广西南宁)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刘保健(河南商丘)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徐建光(安徽池州)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梁朝淳(广西柳州)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曾文轩(湖南娄底)

陈义军(上海)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周 馨(上海)

李正伦(山西太原)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黄学武(安徽淮南)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猜你喜欢
竖画横画圆润
珠联璧合
刚柔并济
“一块圆润、厚实的墨玉”——记话剧艺术家蔡松龄
画说汉字——百
书法启蒙·隶书第三讲
《颜勤礼碑》名迹赏析(二)
蠢萌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八)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四)叠横不宜平行
行书章法浅析(五)相邻字竖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