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剩饭”炒一碗好饭

2023-05-17 21:48武长鹏
新闻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蒙城一村选题

武长鹏

2022年11月21日,《安徽日报》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江淮记者走基层”专栏,深入宣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事迹和良好风貌。《十年磨一“田”》作为该栏目首篇报道,全文5000余字,并配发评论。中宣部点名表扬该报道:题目起得很好,报道接地气,原汁原味呈现了记者深入一线的观察和体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复盘稿件的采写前后,从选题构思、标题制作、采写过程等方面谈一些感悟。

一、选题构思

《十年磨一“田”》报道了蒙城县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一户一块田”到“一村两作区”,释放了农村生产力要素潜能,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深厚土壤”。题材看似不错,但是从全省看,涉及“一块田”或其衍生的改革在各地并不鲜见,该选题不算新鲜;从此项改革的诞生地蒙城来看,“一块田”已诞生十年,早已是旧得不能再旧的旧闻,甚至有一股“剩饭”的味道。

如何利用“剩饭”炒出一碗好饭?我在边摸索边学习。

首先,虽然新闻整体不新,但是其中有一个新闻点——2022年,蒙城在“一户一块田”的基础上,创新了“一村两作区”的改革。我注意到,该项新改革的相关报道不多、不深,不少报道就事论事,文件性的语言使用过多,对“一村两作区”改革的调查不充分,对作为历史背景“一户一块田”一笔带过,看得人一头雾水——不讲清楚“一户一块田”,就无法让人明白什么是“一村两作区”。

经过十年的发展,改革有了新进展,因此我在报新闻选题时,就有了从“一户一块田”到“一村两作区”的整体架构。

其次,十年前蒙城刚推行“一块田”改革时,我做了一些不算深入的调研,并在本报刊发过近3000字的报道。当时受改革阶段、新闻水平所限,稿件仅仅围绕算好三笔账(村民、村集体和政府)展开,站位不高、格局受限、认识不深。十年来,蒙城县不断深化“一块田”改革,我也作过零散的不系统的报道,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块田”改革的脉络和关键时间节点。

第三,“一块田”改革虽然起始于蒙城,但在全省甚至全国部分地区都在借鉴和推广,说明这项改革代表了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值得深入调研挖掘,把整项改革的前前后后讲清楚。为了避免掉入“选一个点、写一个面;换一个点,再写一个面”的传统套路,经部门和报社同意,选取了一个村“解剖麻雀”,用最小的视角讲述宏观上的故事。

记得总编辑李陈续说过,写稿件最重要有六个字:想明白、写清楚。此时,脑子里有了框架,至少是“想明白”了。

二、标题制作

在采访和完稿前后,我一直想起一个既不那么“俗”、“党报味”不浓,又能统领全文,语言精炼、准确,能够吸引读者兴趣的标题。然而事实却告诉我——起标题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围绕“乡村振兴”“端好饭碗”“粮食安全”等主题词起了几个标题后,我都不满意,那种沮丧的情绪,相信有类似经历的新闻工作者能感同身受。

拿着几个自己都不满意的标题,有些不好意思地交给本部门邹宝元主任。邹主任认真地看了一遍全文说:“十年磨一剑,你这个可以把剑换成田,就叫十年磨一‘田吧!”听到好标题,能让人眼前一亮,我当时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蒙城县的一项创新改革,连续进行了十年,其间不断完善、打磨,正有“十年磨一劍”的味道,借用这个词来讲“一块田”,再贴切不过了。

从后来的见报效果来看,“十年磨一‘田”的标题也非常成功,既有利于传播(蒙城县委县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转发了朋友圈),又高度凝炼了此项改革。中宣部领导在表扬时,首先就说“标题起得好”。标题是文章的眼,果然不错!起好标题,不论对报纸还是新媒体来说,都很重要。

三、采写过程

采访地点的选择。报道中的大苑村,在此次策划前我因为其它选题去过一次,有大概了解。与蒙城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们一起商议,大家都认为大苑村的“一块田”改革有波折(有波折就有故事好讲)、有情节,既有返乡创业的企业,又有外来投资企业;既有种地的致富带头人,又有大量从改革中受益的普通农民,当地兼有“一户一块田”和“一村两作区”,可以覆盖全县“一块田”改革的各个方面。

采访对象的选择。先与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在会上,村干部王兰振引起我的注意——他流转了400亩土地搞蔬菜种植,是典型的致富带头人;他和哥哥王兰锋成立村里最大的农机合作社,承包了9000亩土地,进行了全程农事托管服务;王兰振早些年外出打工,并不种地。一个起初不种地的人,却回家依靠土地致富,很有代表性,当即选取王兰振为第一采访对象。

随着采访的进行,就像台球的母球碰子球,从王兰振“碰出”他的哥哥王兰锋、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村里的脱贫户、返乡创业和外来投资的企业家等。

蒙城县委宣传部给予采访极大配合,提供了十年来几乎所有与“一块田”有关的方案和文件,协调相关部门随时解答我的疑问。浏览了这些文件并与实际采访相结合,再把文件性的语言转化成活灵活现的新闻语言,努力做到李陈续总编辑要求的:写清楚。

在邹主任的指导下,我在各个小标题内以“——”的形式,进行了逻辑划分,方便读者阅读。正文以“‘聚变效应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结尾,呼应了评论《“聚变”生“巨变”》。

四、感悟和遗憾

这类篇幅较大的调研稿件,考验的不仅是记者的个人业务水平,还有整个报社的整合和提升能力。比如标题、稿件逻辑的划分、细节处理等,只有报社、部门的团队力量形成合力,最后才能展现出见报的相对成熟稿件。《十年磨一“田”》报道受到中宣部表扬,不是哪一个人的本事,而是报社、部门整体力量的体现。

遗憾也比较多,最主要有两个。一是新媒体元素不足。在用新媒体呈现时,虽然有不少好图、靓图,但没有视频。今后如果时间允许,这类报道策划之初,还可以加入新媒体的策划,拍一些不复杂的小场景、相关人物的小故事等,使这类大主题传播更有亲和感。二是思考不够深入,有些精神没能提炼,满足于讲故事。虽然在评论中提到“‘一块田改革秉承‘小岗精神”,但其本身也是一种精神,是可以提炼的。今年春节我在观影《流浪地球2》时,剧中提到“移山计划”,突然联想起《十年磨一“田”》,这不也是一种“移山精神”吗?十年做好一件事、追求做到极致,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新、改革不止,这不正是基层广大干群的“移山精神”?新闻本身是“遗憾的学问”,今后我唯有更加勤奋,多阅读、勤思考,努力少一些遗憾。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亳州记者站)

猜你喜欢
蒙城一村选题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安徽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谯城至涡阳段施工图设计获批复
安徽蒙城:秸秆收储利用“四方共赢”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蒙城路径